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世界产业发展趋势

世界产业发展趋势

                                           北京企业管理学院

                                             08金融苏杰

通过大量的材料我们可以看出世界产业的发展趋势,从而我们就能正确的判断世界股市,以及中国股市的投资方向。

大势分析

全球制造业四处敲门

权威统计显示,到2005年,发达国家所占全球制造业的份额将由1970年的86%下降至67.6%;而发展中国家所占份额则从1970年的10.3%上升至30.6%

经济全球化已是不争的事实。在这一过程中,最明显的特征就表现在,以跨国公司为主要载体并在全世界范围内所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转移。随着中国的开放和中国的入世,中国以主动的姿态也融入了这一经济全球化中的产业转移大军中,同时,中国因为拥有大量廉价的劳动力资源,逐渐成为跨国公司转移其制造产业和加工产业的重要目标战场。

近年来,为了加快发展,国内各地政府都把外资在本地的投资,也就是跨国集团、外资公司的投资建厂作为考核经济增长的重要指标,非常重视招商引资的成绩,以至于国内外经济学家都有人担忧中国是否存在着外资的“投资过度”和制造加工业的重复建设。与此同时,他们还提出了另一个与此相关的争论的焦点是:中国承接新一轮的世界产业转移中如何实现自身的良性可持续发展?中国是否愿意成为“世界制造加工业的基地”?

对此,曾有人分析说:珠江东岸的深圳、东莞之所以迅速崛起发展神速,重要原因就是因为及时承接了来自香港、台湾以及日本的制造业转移,并通过承接这种转移而积累了下一步发展的资金和实力。作为相邻港澳地区有着同样地缘和开放优势的珠江西岸,却因为错过了这一轮产业的转移机会,而在发展中落后于人。

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的一份报告估计,到2005年,发达国家所占全球制造业的份额将由1970年的86%下降至67.6%;而发展中国家所占份额,则从1970年的10.3%上升至30.6%,其中东亚与东南亚国家将占有19.2%。在这一变化中,正是意味着世界制造产业的转移,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目前产业结构的调整。同时,在这种产业的转移中所带来的经济增长。

世界产业结构调整特点趋势

20世纪60年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发达国家劳动力成本的不断增加,世界范围内产业结构调整的特点是发达国家在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的同时,把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自己则致力于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和资本技术双密集型产业。

20世纪70年代,由于两次世界能源危机的冲击,导致能源与矿产资源价格上涨,世界范围内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发达国家在产业结构的调整中,把一部分大量消耗能源和矿产资源以及污染环境较为严重的重化工业部门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调整三大特点

从80年代起,全球掀起了战后第三次产业结构调整的高潮,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发达国家在继续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在本国已失去竞争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同时,开始向发展中国转移资本密集型和资本技术双密集型产业。

2.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加剧了发达国家内部发展的不平衡性。这次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率先从美国开始,由于美国大力发展信息、新材料和生物工程等高科技产业,经济保持了持续增长,与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日本和第三经济大国德国的经济差距进一步扩大。

3.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调整由一定的被动性逐步转变为有一定的自主选择性,他们选择某些领域加大投资,以迅速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同时有选择地吸收发达国家对外转移的产业,并建立自己国家的技术创新体系,有选择地发展自己的高新技术产业,加快了产业结构的优化。 

调整三大趋势

世纪之交知识经济的兴起,给世界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深刻的变革,全球产业的竞争性加强,经济与科技的结合日益紧密,世界产业结构的调整出现了新的趋势:

1.发达国家产业升级换代出现了非物质化趋势,现代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使更多的劳动力和物质生产要素脱离传统的产业部门,而转入具有高科技内涵的咨询业和网络服务业。由于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知识,这使得许多中小企业的发展不再囿于资本的限制。

2.以电子技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海洋工程技术、空间技术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在蓬勃发展,各国(主要是发达国家)都在大力加强高新技术产业的开发,加速电子信息技术等对传统产业的改造与提升,不断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发展中国家纷纷利用跨国公司的技术转让,促进和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跨国公司的技术转让主要是通过两条渠道:一是公司内部的技术转让,即母公司将技术流向多数或全部股权设在东道国的子公司;二是以签订许可证协议、管理合同或合作生产合同等形式向东道国企业转移。

中国已成“世界工厂”

目前中国共有包括家电、医药、电子等10个制造行业在内共80余种产品类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位。

跨国公司的制造环节以惊人的规模和速度向中国转移。从1990年起,中国大陆吸收投资2300亿美元,占亚洲总额的45%,在《财富》500强中,已有400多家在中国投资2000多个项目。中国制造发展的一大特点是区域结构明显,已形成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湾三大世界级制造区域。三大区域在全国制造总产值的比重达到66%,出口总额比重更是超过85%,主要制造产品的生产基地大多位于三大制造区域。

由于美国和日本制造业发展的速度已经明显放缓,停滞不前,尤其是日本,受其国民经济持续低迷的影响,“日本制造”早已不复往日雄风。按照这一趋势及目前中国制造的发展速度,中国完全有把握在2015年超过日本、2030年超过美国,从而成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

    “世界办公室”已成为中国发展的一步,因为它很有可能对中国下一个10年的发展起到关键作用。

  第一次全球化浪潮始于100多年前,当时大量的企业被新市场的远大前景所吸引而向海

外拓展,这个阶段的全球化主要是市场的全球化。其后随着投资和贸易壁垒的不断降低和市场全球化发展到极致,第二波浪潮在过去50年一直持续不断,跨国性的大企业纷纷在低薪资国家建立制造性工厂,开始了大规模的蓝领职位转移。上一个10年来,中国成为了这种转移的主要受益者。

  而现在的第三波全球化浪潮则凭借互联网和电信技术的广泛普及,以大量服务性、知识性的白领职位转移的形式出现在世人面前。人们可以看到服务业正在发生着跟制造业相同的变化——由成本高的地方转移到生产成本低的地区。那么中国在下一个10年能否从中获得类似“中国制造”所带来的巨大收益?

  在这种白领职务转移之中,实际上存在着两个不同的层次。首先是涉及服务性岗位及后台职能的BPO离岸外包业务的职位,比如企业把涉及数据输入、交易处理、实时客户支持、调研服务和分析等需要中低技能的业务外包出去,把这些偏向后勤和服务性的工作在更低成本的国家运作并且通过网络把其整合到自己的经营链条之中。这就是所谓的“世界办公室”。

  而另一层则是需要相对高技能的职位,包括定制软件开发(IT外包)、开发设计、医药研究等。这类职位转移表现为大批开发及研究性机构从发达国家转移到低成本国家。比如美国将软件定制开发外包到印度,或者跨国医药公司在中国建立研发中心进行药品测试工作。即所谓的“世界研发中心”。

  两者都属于白领职位转移,但是后者对于人力资源的要求更高。显然,目前把BPO离岸外包业务作为中国把握第三波全球化的切入点看上去更加合理也更加现实。

  尽管中国争夺“世界办公室”的底牌仍与10年前一样,主要依靠的还是低成本劳动力优势,但和上一轮制造业浪潮的推进不同,这一次的最终结果有可能帮助中国在全球经济价值链中谋求更高一级的位置。因为“世界办公室”区别于制造业转移的关键在于,BPO是涉及企业核心流程业务的,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不断学习,这对于提升整个中国企业群体的运营和管理能力都大有好处。

  如果说过去我们从制造业兴起中学会了大规模制造的发展方式。那么将来,我们也完全有可能从ITES/BPO业务的实践中,逐渐学会全球主流企业商务运作的思维和方式。这是对一直试图融入全球化体系的中国企业是一个最好的学校。离岸服务外包并不是没有可能最终训练出一批具体商务运作人才,从而反哺中国自己的企业。

  而对于中国经济来说,BPO外包活动可以算作一种商业价值链的向上推移。这种向上推移的关键意义是保持了中国的人力资本优势——中国劳动力成本上升的趋势是不可避免的,而这时候劳动力附加价值的上升,将可以保证中国的竞争优势,保证自己以人力资源作为催化剂在整个世界的链条中依旧处在关键位置。

  大连市市长夏德仁在6月举行的第三届中国软件和信息服务交易会上一再强调:“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不仅是一个产业的问题,它其实是转变大连目前经济增长模式、调整产业结构、改善贸易条件的一件大事。”其实,这句话中的“大连”换成对“整个中国”也未尝不是如此。

  谁也不能否认这股世界性的白领职位的大规模转移会引发新的世界性产业结构的调整。在这种调整产业结构知识化
1.信息产业成为支柱产业
目前发达国家信息产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达40-60%,新兴工业国为20-40%。美国是世界上信息产业最发达的国家,1990年美国对以信息技术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超过了对其他产业的投资,标志着它率先迈进知识经济时代。欧盟为了改变高技术领域竞争的不利地位,于1993年在《经济增长、竞争和就业》白皮书中提出欧洲信息高速公路协议,拟定了欧洲信息网基础设施建设的具体计划。北欧诸国以信息产业为突破口,实现了90年代经济的持续增长,芬兰的诺基亚和瑞典的爱立信在全球移动电话领域分别占第一和第三位。新兴国家和地区信息产业的发展也引人注目,台湾的笔记本电脑、监视器、台式电脑、主机板等14项电脑产品产值均占世界第一,与信息技术相关的产业已成为台湾第一大出口产业,约占制成品出口的50%。韩国明确提出于2002年跻身全球十大信息产业国的目标,为此两年前就制定了《2000年信息化推进计划》,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快信息产业的发展。
2.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加速
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高新技术产业的兴起,二是以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发达国家集中发展微电子、生物技术、新材料、电信、航空、机器人和机床、电脑及软件等高新技术,在此基础上形成一大批成为国民经济增长主要动力的高新技术产业,并推动产业结构向高技术化发展。由于高技术产业的形成和发展需要传统产业为其提供材料、工艺、基础器件和设备等生产要素的支撑,高技术产业反过来也对传统产业产生了极强的改造作用,即通过高技术产业的杠杆作用,提高传统产业的效率和技术水平,使传统产业开辟新的市场,焕发新的生机。
3.劳动力结构智力化
过去在社会生产劳动中体力型和经验型的劳动者占多数,智力型的脑力劳动者比例不大,随着科技进步的加速和经济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从20世纪中叶开始,脑力劳动者的比重迅速提高,逐步成为社会劳动中的主力。20世纪90年代后,发达国家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劳动者智力化趋势更为明显,脑力劳动者在就业结构中的比重已占绝大多数。据OECD统计,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末的10年里,在其成员国的制造业领域,技术工人就业人数增加了10%,而熟练工的就业人数减少了70% 掌握一定高技术技能的高工资就业人数增加了20%。
产业结构的调整
60年代以来,世界性产业结构调整与传递大体出现了三次高潮:
1.第一次世界性产业结构调整与传递浪潮
60年代在科技革命的推动下,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大力发展钢铁、化工、汽车和机械等资本密集工业,同时发展部分高附加值的技术、资本密集型工业,如机器人、电子工业和航天工业等,而把纺织、服装、制鞋等劳动密集型的轻纺工业和部分耗能多、污染大的重化工业逐渐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东亚地区。“亚洲四小龙”等获得了扩大劳动密集型产品加工与出口的良机,开始由进口替代型向出口导向型经济转变,并逐步发展成为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70年代由两次石油危机诱发的1973-1975年世界性经济危机,沉重打击了西方发达国家能耗高的重化工业,迫使发达国家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开始发展以微电子技术为主的较少消耗资源与能源的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而将汽车、钢铁、造船等资本密集型产业转移到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提高了产业结构的水平。与此同时,亚洲“四小”等新兴的工业化国家或地区抓住国际经济提供的产业调整和转移的机遇,及时调整自身的产业结构,开始承接和引进美、日等发达国家转移进来的某些资本密集型产业,并将失去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东盟国家等发展中国家,以实现其产业结构的升级。
2.第二次世界性产业结构调整与传递浪潮
20世纪80年代以后,由于石油和初级产品价格大幅度下跌,国际经济遭受了强烈的冲击,发达国家之间贸易摩擦加剧,各国为了建立新的国际分工、国际贸易格局和与国际经济相协调的经济结构,出现了又一次世界性产业结构调整和传递浪潮。这次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传递有两个显著特点。
第一,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地区分工向纵深发展。美、日等发达国家为了进一步推动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产业结构重心向高技术化、信息化和服务化方向发展,一方面大力发展以微电子技术为中心的信息产业和以生物技术、新材料、新能源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并以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 另一方面把失去比较优势的传统产业和一部分低附加值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包括汽车、电子等产业转移到他国,特别是亚洲“四小”和东盟。这次世界产业结构的转移和传递对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影响是巨大的,亚洲“四小”等新兴工业化国家或地区通过大量吸收发达国家的投资,承接美、日转移出来的重化工业等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使经济增长有了新的推动力,并促使产业结构迅速升级。80年代中期以来,“四小”已在钢铁、汽车、石化等领域与美、日展开激烈竞争,并已开始大量吸纳美、日的微电子等高科技和投资,同时也将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一部分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东盟和中国,促进了这些国家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
第二,工业中产业之间的垂直分工向产业内部垂直分工的发展。所谓产业之间的垂直分工是指劳动密集型轻纺工业、资本密集型重化工业以及技术密集型工业之间的分工 而产业内部分工则是指各国在同一产业内产品的“差别化”分工和企业之间工序的分工,即中间产品与组装成品的分工。一般来说,技术含量高的关键部件和组装成品由发达国家的企业控制,大量的一般元器件由发展中国家的企业生产。
3.第三次世界性产业结构调整与传递浪潮
90年代,随着知识经济在发达国家逐步成为现实的经济形态,全球经济系统面临国际分工的变迁,新一轮世界产业结构调整不可避免。国际分工格局中出现“产品差别型分工”和“生产工序型分工”深化发展的新特点。总体上看,美国站在当今国际分工的顶尖,发挥在新技术、新产品领域的创新优势,主要从事高附加值产品的生产,日本和西欧等发达国家则发挥其在应用技术开发领域中的优势,主要从事一般高附加值产品的生产,其他发展中国家技术水平较低,主要从事附加值较低的一般工业产品生产。如日本电子机械工业发达,但其中的软件技术仍要从美国等其他发达国家进口。
产业开放度不断提高
随着社会生产力和世界经济的发展,世界各国产业结构开放的程度日益深化。而且呈现出新的特征。
1.各国产业结构的关联性和互动性增强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世界各国经济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与此相适应,各国产业结构相互联系的程度超过以往任何时期,形成了世界经济产业结构大系统,出现了结构互动这一重要经济现象,即各国产业结构都是世界产业结构大系统的组成部分,一国产业结构的成长、运行必然要与世界其他国家产业结构发生相互关系,或者说一国产业结构作为一个开放系统,在与其他国家产业结构的互动影响中成长运行。
首先,随着现代生产力的发展,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客观上要求在全球范围内实现最佳资源配置,所以各个国家根据本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和资源状况,发展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产业,以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如制造业在全球范围进行生产专业化分工和不同生产环节的分工,实现了无国界生产,这说明要在全球范围实现生产要素和产业结构的互补,才能提高产业结构的运行效益。
其次,由于各国在国际分工中所处地位不同,各国的产业优势也不同,一国的产业结构并不是齐全的,这种产业结构的不完整性使各国、各区域的产业结构紧密相连,在互补竞争中得以提高一国或某区域产业结构体系的整体效率。
世界产业结构的发展趋势及启示      
第三,当代世界经济发展中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的趋势同样明显,国与国之间、国际区域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化,各民族国家产业结构的演进既置身于本区域内部的分工中,又置身于全球国际分工体系中,一国的结构变动既深受国际分工变动的影响,也影响周边其他国家的结构变动,并迅速波及到全区域 而一个区域的结构变动又往往波及到全球其他区域。因而,从全球范围看,各区域产业结构体系间的相互依存、互动作用日益明显和深化。
2.产业结构的开放效应不断提高
产业结构度的开放是随着经济的对外开放和国际分工的深化而不断提高的。产业结构的开放促使产业结构开放效应提高。
首先,一国开放的产业结构意味着产业发展的市场空间不仅是国内市场,而且还有国际市场,开放程度越高,对国际市场的依赖就越强。要开拓国际市场就需要发展对外贸易,扩大出口,促使生产规模扩大,从而促进技术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强市场竞争力。有的国家通过市场的开拓,使成熟的产业向国外扩散,延长了产业的生命周期 有的国家通过市场的开拓,加快了产业转换升级的进程。
其次,要素贡献来自资本、技术和信息三个方面。在当代经济开放和结构开放的条件下,国际资本的流动已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从一个国家来看,外资的流入流出都伴随着产业的变动和发展,资金缺乏的国家通过利用外资,缓解本国资金的不足,加快经济的发展 资金富裕的国家通过资本输出不仅使成熟的产业向国外扩散,并以此突破他国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扩大国外销售市场,而且可以利用国外的各种资源,获得更多的利润。资本的流动是与技术的转让和引进相联系的,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通常伴随着技术转让,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通过技术引进,改造现有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并使出口行业的竞争优势强化,以达到促进产业发展,调整产业结构的目的。开放的经济还为产业发展提供了世界经济和市场的信息,对各国确定产业的发展方向和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具有积极作用。
第三,各国产业结构开放度的提高意味着国际生产专业化分工的深化,国际分工的发展必然促进产品特别是原材料和中间产品的进出口,进出品贸易发展又带动了新的需求,从而成为一国生产扩张的刺激因素。
对我国的启示
在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今天,我国作为世界产业结构大系统的组成部分,如何适应世界产业结构的发展趋势,正确地确定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路,对未来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1.顺应世界潮流,明确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
从各国产业结构调整的经验看,顺应世界潮流,选准结构调整的方向,及时实施战略性结构调整,是一国经济保持长足增长的关键。日本抓住第一次世界产业结构调整的机会,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号经济强国 亚洲“四小龙”抓住第一、第二次世界产业结构调整的机会,发展成为新兴工业化国家或地区,并不断实现产业结构升级 美国在第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中,抓住主动权,发展信息技术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在国际分工中处于顶尖的位置,并出现了被经济学界称为“新经济”的现象。新世纪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一方面要遵循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结合我国国情,针对阶段性、结构性过剩和国内市场潜力巨大之间的矛盾,从改变不合理的产业结构现状出发,确定我国各产业发展的方向,并实施具有适应性和灵活性的结构调整策略 另一方面,要紧跟当代世界产业发展的主流,顺应我国产业结构不断外向化、国际化的客观趋势,实行具有超前意识的跨越式产业结构调整战略,利用全球资源和世界市场,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促使产业结构加速升级。
2.实行跨越式发展战略,大力发展信息产业,以产业结构升级带动结构调整
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经济兴起的大背景下,信息技术与信息产业的发展水平,是国家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集中表现。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无疑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但与此同时,信息技术的进步与网络经济的兴起,也为我国调整产业结构、利用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首先,通过大力发展计算机软件等信息产业的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大大促进以信息、知识为重要基础的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各地区之间、与世界各国经济之间的联系,从而提高市场竞争力,加速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其次,通过大力发展信息业,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各行业,普遍推广应用信息技术,提高国民经济和社会的信息化水平,使各产业改造传统的管理模式和生产流程,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服务质量,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各产业整体素质的的目。第三,通过实施产业战略性重组,建立有利于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引导企业加大信息技术、信息产品的投资开发力度,抢占各类信息服务业发展的先机,加快我国由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的转化。
3.我国产业结构调整要立足于高起点,以加快高科技产业化发展为核心
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对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具有巨大的牵引作用。由于我国长期以来技术进步缓慢,设备、工艺陈旧,因此,不仅要重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而且更要重视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要进一步创造有利于高科技创业的政策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特别是要完善资本市场,鼓励创业投资事业的发展 要借鉴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经验,制订完善的风险投资业的相关法律法规,扶植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的成长。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始终应是中国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点。在集中力量追踪世界科技前沿,参与全球科技产业竞争的过程中,要加快技术密集、资本密集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动态结构调整。要根据不同行业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途径和方式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还可以从传统产业中分离出一部分,按新的运行机制开发高新技术产品,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企业。
4.产业结构调整要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
从全球资源配置过程看,一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必须体现该国在全球经济中所具有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我国是一个产业体系完整但产业技术结构多层次的大国,比较优势主要体现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在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国际分工格局正出现新变化的背景下,要争取主动、赢得市场,就必须提高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技术含量,并实施产业差别化策略,使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技术密集型方向发展,真正成为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在世界产业结构的调整中,一部分一般制造业将从发达国家中淘汰下来,我国应利用这一机遇,把一部分具有优势的制造业,以新技术武装起来,提高内在质量,形成新的制造业技术优势,增强竞争能力,占领世界市场。一些幼稚产业也要立足高起点,注意规模效益,提高技术水平,强化整体素质,成为能替代进口、增加出口、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强势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也要注意发挥比较优势,从目前具有的比较优势环节入手,逐步向核心技术领域推进。
5.产业结核调整要与对外开放相结合,努力提高产业结构的开放效应
当今世界,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孤立地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不可能在本国范围内封闭地进行,世界市场、外资的流入,都将影响到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尽管我国有较完整的产业结构(同中小规模的国家相比),经济发展的资源供给和市场空间在更大程度上依赖于本国,但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要提高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提高经济体系的运行效率,就必须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源配置。因此,提高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完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对增强国际竞争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具有重要作用。今后我国要更多地吸外资进入国内市场,通过外商投资企业引进先进技术、工艺、设备和管理经验,推动相关产业的技术进步 我国农产品市场将适度开放,引进外国农业技术、资金,通过国内外市场竞争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现代化 要进一步开放服务业市场,加快银行、保险、证券、电信、商贸、运输等服务业的外资引进,促进我国服务业的发展。在“引进”的同时应加快实施“走出去”的战略,鼓励企业将国内成熟的工业技术转移到海外,加大开发和利用国际资源的力度。
一、产业结构软化的历史必然性

  20世纪中期开始,一些利用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新材料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航天技术、核技术、海洋技术和生物工程技术等新技术的所谓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发展起来,与此相应的是,出现了产业结构软化的趋势。“软化”一词源于计算机软件,1981年日本教授田地龙一郎正式将“软化”一词用于经济领域。他认为,产业软化是历史的潮流,时代的需求,并建议创立与之相适应的“软产业经济学”。(2)

  产业结构软化的“化”不是目标,而是一个过程,是一个由工业时代传统的以物质生产为关联的硬件产业结构向以技术、知识生产为关联的软件产业结构转变的过程。产业结构软化是社会消费结构变化、经济发展水平提高、科学技术进步的必然结果。

  第一,社会消费结构的变化

  众所周知,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消费,无市场需求的生产是无效生产,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供给和需求的矛盾往往表现为需求不足,而不是供给不足,因此,生产相对过剩是市场经济经济的一种常态。在此状况下,需求和消费结构对供给和产业结构的影响日显突出。在社会发展初期,解决温饱是最主要的需求,因而农业和轻工业得到迅速发展,一旦这种需求得到一定满足,其发展速度就会趋缓。20世纪5060年代,在居民满足了温饱的前提下,对家用电器、小汽车等耐用消费品的需求增长,从而带动钢铁等重工业部门的发展。同时,在居民的物质生活得到一定满足以后,又转向各种服务性的需求,使很多服务型劳动从原来的物质生产部门中独立出来,并实现了产业化,导致很多新兴服务业的产生,从而带动服务产业的发展。90年代以后,随着居民对信息需求的增加,同样带动信息产业的发展。所以,社会需求和消费结构的变化,是导致产业结构软化的最直接的原因。

  第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

  上面谈到了消费对产业结构的影响,但消费水平取决于居民收入,而收入水平又取决于经济发展。从经济史料看,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越低,其产业结构的层次就越低;相反,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其产业结构的层次就越高。产业结构从低级向高级演变的过程,都是与经济发展水平直接相关的。在经济发展水平还很低时,人们只能把绝大部分经济资源投入到维持人类基本生存需要的部门,这便决定了农业成为当时产业结构中的主导产业。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以后,才有可能为工业的发展提供物质条件和市场需求,产业结构才有可能由农业转向轻工业、粗放型重工业、深加工工业。战后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迅速提高,不但促进了物质生产部门的发展,也为非物质生产部门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从而推动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可见,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是促使产业结构软化的基础。

  第三,科学技术的进步

  在世界经济史上,每一次产业结构的重大变化,都是以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为契机的。例如,以蒸汽机发明为标志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使国民经济主导产业从农业转变成工业;以电力技术和内燃机技术的应用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又使主导产业从轻工业转向重工业,从劳动密集型工业转向资本密集型工业;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微电子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为标志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不仅使主导产业由重工业转向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而且使信息产业成为当今世界最大的产业。所以,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为产业结构软化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与支持。

  二、产业结构软化的内涵与特征

  目前学术界对“产业结构软化”的概念可谓莫衷一是。不过,从各种各样的“产业结构软化”定义分析,可以得到“产业结构软化”的一般含义,即指围绕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在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体力劳动和物质资源的投入相对减少,脑力劳动和科学技术的投入相对增长。与此相适应,劳动和资本密集型产业的主导地位日益被信息、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所取代。(3)

  根据这种理解,笔者认为,产业结构软化至少有两个层次的含义:第一层次是指在产业结构的演进过程中,软产业(主要指第三产业)的比重不断上升,出现了所谓“经济服务化”趋势;第二层次是指随着高加工度化过程和技术集约化过程,在整个产业过程中,对信息、服务、技术和知识等“软要素”的依赖程度加深。

  为了衡量产业及其产业结构软化程度,李健等学者提出了产业软化度和产业结构软化度概念。他们认为:(1)产业软化度=无形投入/总投入=(软投入+劳动成本)/全部产出;(2)产业结构软化度=第三产业总产值/国民生产总值=无形产品的总产值/国民生产总值=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就业总人数。软化度的取值范围是0-1,越接近1,表示软化程度越高。(4)人们把软化度指数在40%-60%的产业称为低软化产业;而软化度指数大于60%的产业称为高软化产业,软化度指数小于40%的产业称为硬产业。产业结构软化的第一层含义,是指软化产业在整个产业结构中占有一定的比重。第二层含义是指在所谓的硬化产业中,“软要素”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当前,许多学者把产业结构软化仅仅理解为“产业结构服务化”,认为产业结构软化就是指“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和份额不断增大的过程”。(5)笔者认为,这只是从一个侧面揭示了产业结构软化的趋势,至多只能将其看作是狭义的“软化”(从产业结构软化的第一层含义角度来理解)。要较全面地概括出产业结构软化的含义与特点,揭示出产业结构变化的总趋势,必须从产业结构服务化、高技术化、融合化、国际化等方面来理解。

  1.产业结构服务化

  产业结构服务化不仅表现为第三产业内部服务业的不断扩大,同时还表现为第一、二产业内部对服务需求量的不断扩大。

  首先,从第三产业内部服务业来看,可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对企业、事业部门提供的服务。随着企业内部事务处理和办公自动化的发展,与软件开发相联系的信息处理、程序设计等行业不断扩大;企业分工的不断发展,使原来属于企业内部的业务逐渐趋向独立化,企业转为从外部购入这些服务,这大大促进了批发、运输和仓储业的发展;企业技术革新周期的缩短,办公自动化程度的提高,不仅使投资数量增大,同时也加大了投资风险,为解决这一问题,租赁业飞速发展起来;随着筹集资金、分散风险、市场调研和促进销售等必要性的提高,金融业、保险业和广告业不断扩充;企业、事业部门的合理化和服务的高级化,还使安全保障、楼宇管理等建筑物服务业,以及饮食供应业和废弃物处理业得以迅速发展。第二类是对个人提供的服务。随着个人收入的提高,闲暇时间的增加,使零售业、饮食业、旅游业、短期租赁业以及体育俱乐部和文化中心等休闲产业飞速发展。第三类是对社会提供的服务。社会基础设施的日益完善,以及国民在福利方面需求的增加,使得旅客运输业、电信电话业,以及广播、电视、医疗、公务等方面的服务不断扩大。

  其次,从第二产业来看,其内部的服务量也在显著增加,在企业生产活动中,信息管理、综合计划、研究开发、市场调查、广告宣传、产品销售等与服务有关的业务比重急速增大。与此相适应,第二产业的产品成本中,与服务有关的价值含量也在扩大。此外,企业已不仅仅是销售有形产品的主体,也成为提供服务的主体,使企业的产品生产和服务生产成为整个生产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制造业内部的软化和服务化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而第三产业的扩大又使第二产业进一步趋向软化和服务化。各产业就是在这种相互联系中相互促进,使经济日益趋向软化和服务化。

  2.产业结构高技术化

  产业结构高技术化是指用高科技武装传统产业的过程。这里讲的传统产业,不仅仅是指传统工业,而且是指整个传统的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包括信息业)。产业的高技术化的发展最先突出地表现在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工业上。科技进步导致的劳动工具、劳动手段和劳动对象的创新,极大地促进了工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推动着传统的工业向高新技术产业的转化,使整个工业日益呈现高技术化。同样,其他产业高技术化的发展也在日益加强。

  发展中国家由于实施了鼓励工业化和制成品出口的政策,并由于接受了发达国家转移出来的许多制造业部门,使工业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用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步伐也大大加快,工业相对其他产业在技术化的发展上更为突出。某些新兴工业化发展中国家在工业技术化的发展上越来越接近发达国家。同时,其他产业的高技术化也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发展中国家产业高技术化的发展方向同样是当代世界产业结构变化的重要特征。

  3.产业结构融合化

  产业结构融合化又称“产业结构重叠化”或者“产业边界模糊化”,是指在知识分解和融合的基础上,由于大量新生技术日益趋同而形成新的知识产业群,以及产业技术融合而导致的产业重叠加深,使产业边界具有了越来越不清晰的趋势。日本经济学家植草益先生也曾对产业融合进行界定。他认为,产业融合是指“从前分属不同产业的两个产业,因其中一方或者双方的技术进步,能够供给可以相互替代的产品与服务,或者是因规制缓和,可以比较容易地相互进入对方的经营领域,从前的两个产业融合为一个产业,从前分属于两个产业的企业之间形成竞争关系”。(6)

  无论是源于技术进步还是规制缓和,产业融合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产业结构变化的势不可挡的潮流与趋势。产业结构融合化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知识的高度渗透性使产业迅速分化,形成了核心技术趋同的诸多新兴产业群,原有产业边界日趋模糊。知识要素本身具有高度渗透性,主要表现在知识的快速分解、衍生和新的知识学科体系的建立,这就为产业的大量繁衍打下了知识基础。如以生物技术与生物工程为代表的生态产业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知识产业,也是产业分解衍生较快的领域。随着生物工程技术和知识的不断创新与向各产业的渗透,使原有的生物产业分离出生物农业、生物化工、生物材料、生物信息等十余个门类的新兴产业部门。但诸多被分离出来的新兴产业部门的核心知识与技术却都是建立在生物工程技术基础上的。产业间核心知识与技术的趋同使传统的划分原材料、技术工艺和产品的产业标准已经弱化。原有的农业与工业、材料工业与信息产业的明确的产业边界也因此模糊。随着知识要素渗透速度的加快,知识子系统的分离也将以几何级数进行,产业的分化也必将加速,产业边界也就会因此而日趋模糊。

  另一方面,产业技术的融合化导致产业重叠加深,使原有的以单一知识及其技术作为产业的划分标准遇到了强大的挑战。知识要素除具有高度渗透性致使产业分化以外,同时还具有良好的融合性。新知识往往是两个或多个知识学科融合的结果。知识的融合带动了产业的融合,使原来专业分工明确的产业组合成新产业,形成难分彼此、专业界限模糊的新产业形态。建立在知识融合基础上的产业技术融合更使各产业重叠逐渐加深。大量的依附行业衍生的“边缘行业”的崛起,使传统的以单一技术为基础的产业界限开始在产业融合中日益不清晰,产业划分标准面临产业发展的现实挑战。

  4.产业结构国际化

  产业结构国际化,又称产业结构“无疆界”化,它是指一国或地区的产业结构变动通过产业构成的核心要素的国际流动,冲破国家疆界限制在全球产业结构调整中实现转换的过程。产业结构的变动是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在工业经济时代,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尚未形成前,产业结构的变动,一般是在一国国内伴随着本国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循序渐进地进行的。随着以信息技术产业为核心的知识产业的兴起,逐渐出现了全球性产业,其迅速发展突破了地区和产业的界限,推动着全球范围内现代产业的发展,引起了世界新的产业革命和全球性产业结构调整浪潮。其显著特点是它不仅涉及到一些产业的整体转移,更重要的是同一产业部分技术与生产环节等要素的转移。世界范围内产业结构变动的这一特征打破了产业结构变动局限在一国国内的传统格局,出现了产业结构变动无疆界的新趋势。具体表现在:

  一方面,产业构成各要素在世界范围内的流动与配置,直接反映了产业结构国际化进程。产业结构的变动是通过产业构成基本要素的转移来实现的。产业构成基本要素包括资本、技术、人力等,当这些要素由传统的第一产业逐渐向二、三、四产业转移和集中时,产业结构的重心也因此由第一产业逐渐向二、三、四产业偏移。这一偏移过程也就是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当产业构成要素来自本国又在国内各产业之间流动,便形成了国内的产业结构变动;当产业构成要素不仅来自国内,而且来自国外并在国际范围内流动,就必然形成产业结构变动的国际化。因为随着知识创新和信息、网络等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大大降低了世界不同国家之间相互联系和获取信息的成本,推动了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深和知识、高新技术及其人才等知识型生产要素在国际间的加速流动。

  另一方面,高技术产业国际关联的形成,使产业结构变动不断国际化。由于技术本身的复杂性、综合性日益突出,技术开发的程度及所需财力、物力和人力空前增大,任何一国都不可能开发自己所需的全部技术,甚至无力独自开发一项全面的、大型综合技术项目。因此国际间的技术交流与研究协作迅猛发展。这种国际间的技术交流与协作一般采取两种形式:一是共同研究开发。由两国甚至多国在某个领域进行合作,共同分享研发的技术成果;二是在技术开发与技术利用之间形成的国际合作。这种合作以技术的所有权与技术的使用权分离为特征。这种分离使一些国家通过大量使用外来技术形成新生产能力和新的产业,而另一些国家则成为研究、开发进而输出技术和技术产业的基地。无论哪种形式的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与利用,都是国际间合作的结果,所形成的高技术产业,以及由研发与利用之间形成的产业关联也具有国际性。这就不仅使一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受到国际高技术产业发展以及由此形成的产业关联的影响,而且一国产业结构的转换也因此冲破了国度的限制,出现了产业结构国际化的趋势。

  三、产业结构软化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

  产业结构软化,实际上是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的过程。伴随生产力的进步,世界经济结构也不断发展。18世纪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使农业经济发展到工业经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使轻工业为主导的经济发展到重工业为主导的经济,20世纪40年代开始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又使工业经济发展到知识经济,使世界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产业结构软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反过来它又对世界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首先,产业结构软化增强了国家的经济素质。高技术产业的兴起和发展使生产手段和方法趋于自动化,生产过程日趋集约化和高效率化,由此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增加了产品附加值,增强了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与此同时,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从外延增长转变为内涵增长,注重效率和质量,从而加快了经济增长速度。

  其次,产业结构软化促进了世界经济的稳定增长,使经济周期发生变形,经济波动的强度和幅度有所降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经济发展周期表明,经济周期发展的规律仍然在起作用,战后迄今半个多世纪里,周期性经济危机已发生6次。除世界性经济危机之外,各国还不时发生危机,这一时期周期性危机的特点是生产下降幅度不大,从未出现过像19291933年那样的大危机。这是因为:第一,新兴的高技术产业的兴旺抵消了传统产业的衰退;第二,通过信息技术而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产业部门之间技术渗透力增强,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加快,从而缩短了经济波动的时间;第三,随信息产业而起的信息服务部门受到经济危机的冲击较小。

  第三,产业结构软化造成剩余价值生产主体的多元化。战后由于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使第三产业在剩余价值生产和资本积累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同时,随着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知识和技术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与此相联系,以提供复杂性劳动为主的脑力劳动者正在成为剩余价值生产的主体。这些变化迅速扩大了剩余价值和资本积累的来源,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剩余价值率和利润率。

  第四,产业结构软化加速了就业结构的软化。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与演化,社会就业结构也出现了进一步软化的趋势,主要表现为从事农业、制造业的就业人数占总劳动人数的比重越来越小,而从事管理、研究、技术开发、咨询、服务等工作的就业人口的比重不断提高,其结果是蓝领工人越来越少,白领工人越来越多。无疑信息产业特别是信息服务业的发展,为第三产业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信息技术的推广,提高了第一、二产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使得更多的从事第一、二产业的工人投入到第三产业的服务生产中来。

 

分析:当代世界产业结构6大基本特征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以及ICT(信息通信技术)的大规模应用,世界产业结构发生了剧烈的变化:

  (1)在科技进步的推动下,一批高新技术产业脱颖而出,它们以信息产业为龙头,以生物工程、新材料、新能源等为后续,不仅产值大幅增长,就业也呈上升趋势,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不断上升;

  (2)资本密集、技术密集的传统制造业正在运用信息技术实现产业升级,产值继续增长,但速度较慢,就业呈下降趋势,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逐渐降低;

  (3)劳动密集为特征的制造业中,有一部分行业生产萎缩,另一些行业则运用高新技术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技术水平和竞争力大幅度提高,但整体而言,这些产业在全球化浪潮中正在进行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生产转移;

  (4)新兴服务业和传统服务业蓬勃发展,无论是产值还是就业方面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持续上升。

  在这种情况下,世界产业结构的变化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与趋势,主要表现为:

一、以信息和生物技术产业为核心的新一代主导产业群正在形成

  从目前情况来看,以ICT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产业已经发展成为新的主导产业群,而生物技术产业群则正在蕴育过程之中,它们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将决定着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方向、轨道与趋势。研究表明,到2000年为止,IT技术革命对发达国家经济增长贡献率在28%-57%之间,而且IT消费部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远比IT生产部门大。从年度增长情况来看,美国信息工业1999年年增长率为4.3%,2000年为2.6%,2001年由于经济衰退而下降为-6.0%;其中,信息产品制造业三年增长率分别为34.0%、39.5%和-15.9%,计算机及办公设备为33.0%、33.4%和-10.4%;通讯设备为21.1%、25.4%和-24.3%,半导体及相关部件为41.1%、48.6%和-14.4%。虽然处于经济衰退之中,截至2001年第四季度,美国私人企业部门在IT与软件领域的投资仍然达到4080亿美元,实际投资额较上年仅下降3%。2000年,美国IT生产部门就业人数仍然保持在560万以上。在日本,民间企业的信息技术投资在1998年达到10.4万亿日元,政府预算中有关信息技术的投资到2000年度也达到1.7万亿日元。在欧洲,1999年的高技术产业销售收入中,制药业占21.9%,办公设备和计算机占17.6%,电子和通讯设备占43%,空间设备占17.5%。在生物技术领域,美国呈现出空前的繁荣景象,1999年美国生物技术企业收入达到200亿美元,直接提供就业人数达15.1万人,如果再加上生物技术企业间接为其他企业和消费服务业创造的28.7万个就业机会,则美国生物技术企业创造的就业机会为43.7万个,增加销售收入465亿美元。1300家美国生物技术企业中,上市企业近400家。

二、知识活动产业化与国民经济知识化成为两个重要趋势

  据统计,目前美国每年用于知识生产及其扩散的开支已占其GDP的25%以上,其中,

教育占10%,培训和在职教育占10%,研究与开发占5%左右。以美国的教育培训业为例,1997年-1998年,美国公私教育机构共支出5838亿美元,占GDP的7.3%;在岗培训支出607亿美元。1998年,教育产业雇用了大约800万教师、大学教职员工以及管理和后勤服务人员,约有6730万儿童和成年人进入学校学习或进修,占整个美国人口的25%。尽管2000年-2001年美国经济增长放慢,但与教育相关的服务业仍在GDP中保持其强劲增长势头。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知识在各经济部门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成为各部门经济发展的基本推动力。在欧盟15国,1999年高技术和知识密集型部门占全部就业的7.6%,年增长率为1.5%;同年制造业中技术部门仅占全部就业的4.8%,年增长率为-3.3%;低技术部门为5.5%和-4.3%。与此相对照,服务业占到72.3%,年增长率为2.2%;其中,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所占比重为15.4%,年增长率高达4.7%。1998年,美国信息技术产业工人数量和其他产业的信息技术职工总计740万人,占全美国工人总数的6.1%,其中软件和计算机服务业达到160万人。有资料表明,1999年,美国IT工业销售额为7182亿美元,2000年达到7966亿美元,其中硬件为2517亿美元,软件和服务业为2457亿美元,通讯设备615亿美元,通讯服务为2378亿美元。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对美国经济效率的提高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以汽车为例,20年前平均每部汽车中电子部件的价值仅占1%,如今达到8%-15%,预计未来10年汽车价格中的微电子含量将增加到25%左右。

三、高技术服务业发展迅速

  欧盟在1998年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服务业现在已经占到发达国家工业活动的50%-70%左右,在美国和瑞士这样的国家,服务业产值甚至达到制造业的3.5倍以上,其中增长最快的是高技术服务业。高技术服务业主要是指计算机软件和服务业以及通讯服务业。从美国的情况来看,1988年-1996年,仅在计算机数据处理、管理及公共关系等四个R&D密集的高技术服务业,就新增就业机会105.6万个,增长速度高达45.6%,是高技术产业整体增长速度的10倍。1998年,美国信息服务业年销售额为69.54亿美元,1999年为306.88亿美元,2000年为354.79亿美元;同期,科技服务业(包括法律服务、会计纳税服务、建筑工程服务以及专业设计服务等)的销售额分别为7454.27亿美元、8131.63亿美元和9016.80亿美元;医疗保健服务分别为9638.48亿美元、10049.38亿美元和10632.95亿美元。这三项合计占到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l/3。2001年美国

虽然陷入经济衰退之中,但电信服务业就业人数仍然增加了0.5%,计算机软件和服务业就业人数增加了1.4%。在英国,包括计算机咨询、设备管理和系统集成在内的计算机信息服务业年产值在2000年也达到320亿英镑,如果再加上相关服务收入则达到442.31亿英镑。

四、各国之间经济技术竞争从产品竞争前移到研发能力乃至方向选择

  1999年,美国研究开发支出总额达到2480亿美元,其中联邦政府支出658.53亿美元,工业部门支出1693.12亿美元。其中,信息技术产业成为新一轮R&D投资的主要来源。1994年-1999年美国R&D投资年均增加约为6%(扣除通胀因素),其中增加的37%发生在信息技术领域,1998年信息技术产业的R&D投资448亿美元,几乎是所有企业的开发费投资总数的1/3。2000年,美国工业部门的研究开发支出达到创纪录的1804.21亿美元。从1996年到2000年,美国研究开发支出总额增加了732亿美元,超过历史上任何一个六年的研究开发支出增长幅度。就欧盟总体而言,1999年研究开发支出占GDP的比重达到1.92%,2000年为1.90%,而美国和日本在1999年分别为2.64%和3.04%。但在欧盟成员国中,瑞典和芬兰在1999年分别为3.80%和3.19%,德国为2.44%,法国为2.19%;2000年,德国为2.46%,法国为2.15%,英国为1.84%。在生物医药领域,美国医药工业在过去20年中研究开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从11.9%增加到2001年的18.5%,大大高于美国所有行业4%的平均水平。2001年,美国医药公司总共投入305亿美元进行研究开发活动,而新技术公司则将其美国国内收入的1/5投入研究开发之中,目前美国有1000多种药品处于研究开发阶段。从这个意义上看,未来的竞争绝不仅仅是最终产品的竞争,而是研究开发实力的竞争,是研究开发方向与速度的竞争。在这方面,发达国家以其占世界85%的研究开发投入远远走在发展中国家的前边。有资料表明,仅美国就占了世界科学活动总量的32.9%,欧盟15国占37.8%,日本占10%,而其它国家合计所占份额还不足20%。

五、产业组织形式出现两极分化:巨型企业与大量高技术中小企业同时并存

  从1993年购并潮发端以来,美国的企业购并规模越来越大,出现了一批巨型企业。在1998以前金额在295亿元以上的并购案有14起,而在1998年一年就发生了8起。1999年10月5日,美国第二大长话公司国际微波通信公司以1290亿美元兼并了第三大长话公司斯普林特公司,创造了有史以来最大的并购交易;次日,美国联邦电信公司又批准了SBC通信公司(短途电话公司)以811亿美元并购美国技术公司,令业者扼腕惊叹。不仅如此,90年代美国企业大兼并的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兼并集中在航空航天、军工制造、制药与生命技术、信息通信、电子设备与半导体产品生产等高技术领域,反映出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变化的新趋势。在电信业中,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世界通讯公司、SBC通讯公司、大西洋贝尔公司等各自完成了数十项收购。计算机行业、芯片和软件业的著名公司IBM、英特尔、微软、康柏、太阳、网景等合纵连横,角逐网络,不断掀起兼并浪潮。但是,另一方面,大量中小高技术企业迅速产生并发展起来,成为美国新经济中最为突出的现象,风险投资的增加充分说明了高技术中小企业的重要作用。1998年,美国风险投资额为191.785亿美元,1999年增加到524.16亿美元,2000年更达到创记录的996.36亿美元,2001年受到经济衰退的影响,风险投资额降至365.373亿美元,但仍然远远高于1998年的水平。2001年,美国获得风险投资资助的企业从2000年的

5324家下降为3058家,下降42.56%。从部门分布来看,获得风险投资最多的仍然是网络业、计算机软件、通信和媒体、医疗保健以及半导体和电子设备等。美国风险投资协会2001年10月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称,在过去的30年中,风险资本为美国创造了760万人就业机会,和每年1.3万亿美元的公司销售收入。欧盟15国在1998年筹集的风险投资总额也达到196.63亿欧元,占GDP的2.6%,略低于美国2.9%的水平,但远高于日本0.3%的水平。

六、全球信息鸿沟加大导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内部均出现两极分化现象

  根据联合国的资料,全球收入最高国家中的1/5人口拥有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86%,其互联网用户总数占世界互联网用户总数的93%,而收入最低国家的1/5人口则只拥有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1%,其互联网用户总数只占全球互联网用户总数的0.2%。即使在发达国家内部,网络公司的集中现象也非常明显。在2000年,世界各国人口上网时间的50%是由11家公司分享的,但到2002年初仅AOL、雅虎、微软和Napster等4家公司就占据了人们50%的上网时间。在电子商务领域,亚马逊、eBay和雅虎购物网站无疑是最主要的统治者。根据美国商业部的资料,到2002年1月,仅亚马逊公司和eBay公司在在线零售市场上所占份额已分别达到28%和22%,雅虎购物网站则为21%,其它网站所占市场份额甚至没有达到9%以上者。这种情况说明,电子商务市场已经开始由原子式竞争向垄断竞争的转变历程,全球信息鸿沟将进一步加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着力提升生产性服务贸易竞争力
现代服务业的特点与趋势
第三产业问题研究
《国际贸易》杂志——世界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发展趋势
产业结构、生产率与经济增长
低碳经济发展影响因素及路径设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