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隆国强:全球化之下的产业升级

隆国强:全球化之下的产业升级

  时间:2009-08-30   浏览次数:579

过去30多年,是全球化快速推进的阶段,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全球产业价值链的形成。
  对于任何一个具体的产业,其价值活动均可粗略地划分为技术与资本密集环节(如研发设计、高级原材料生产、复杂零部件生产等)、劳动密集环节(简单零部件生产、成品组装等)和信息与管理密集环节(如市场营销、管理运营、品牌运作、专业服务、金融服务、物流管理等,大致可以归为总部经济活动和生产性服务活动两大类)。
  如果一个产业的价值链在一国之内展开,由于资本与劳动力的可流动性,会导致产业价值链不同环节的资本回报率和工资水平趋同,平均劳动生产率的差异主要反映的是人力资本构成的差异。因此,其价值曲线是一条很平缓的“U”型曲线。
  相形之下,全球产业价值链却是一条深凹的“U”型曲线,原因在于,劳动力跨境流动存在诸多的障碍,导致不同国家之间劳动工资水平的巨大差异,而资本等其它生产要素却可以自由流动,导致资本回报的平均化。这样,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形成在国际生产价值链不同环节的分工,通常劳动密集型的价值环节布局在发展中国家,这些环节的劳动生产率较低,附加价值也较低,而劳动生产率较高的技术与资本密集环节和信息与管理密集的价值环节则分布在发达国家,从而形成了一条深凹的“U”型曲线。
  产业结构升级通常是指高生产率产业(高附加价值产业)比重不断提高的过程,因此,产业结构升级不仅是发展中国家的事情,发达国家同样存在产业结构升级的问题。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前,全球化程度远逊于今天各国产业价值链(主要是国内产业价值链)所描述的状况,因此,产业升级主要是推动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产业比重的提高。特别对于后起国家而言,产业升级的轨迹就是从农业社会进入工业化,进入工业化阶段后,则又是从以纺织、服装、轻工等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不断提高新的资本与技术密集度更高的产业比重,如钢铁、机械、石油化工,再到电子工业、汽车工业等。东亚不少经济体(如日本、韩国)的产业结构升级均经历了这么一个大体的过程。
  在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中,中国基本也是按照这么一条轨迹来制定战略与政策。
  过去20多年来,外商对华直接投资已经达到7000多亿美元,不仅向我国转移了大量出口导向的劳动密集产业活动,而且带动了本土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低附加价值制成品的出口大国。
  根据上面对全球化分工趋势的分析,我国应该采取“提升全球价值链战略”,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在开放条件下推进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由当前的低附加价值环节为主,向上下游高附加价值环节提升。这一战略由以下几个核心内容组成:
  第一,有为政府。从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看,后起国家必须集政府之力与市场之力,才能追赶上先行国家。强调有为政府,不是主张搞管制经济,而是要求政府准确把握全球产业分工的趋势,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按照战略目标,通过体制创新,引导市场力量来实施战略。
  第二,创造动态比较优势。全球化发展到今天,除劳动力之外的生产要素可以自由跨境流动,资源禀赋不再成为决定一国的国际分工地位的关键。决定一国分工地位的是战略、体制和人力资源。后起国家必须围绕这几个基本要点,创造动态的比较优势,从而引导全球的生产要素向本国汇聚,实现产业升级的目标。
  第三,扶持本国的跨国公司。企业永远是市场经济的主体。全球化条件下,跨国公司是配置资源的主体。必须拥有一大批本国的跨国公司,才能在全球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强调本国跨国公司的重要性,并不是主张排斥外国的跨国公司,而是要在开放中、在与其它国家企业的竞争与合作中发展本国的跨国公司。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下一步开放,要解决什么问题(1)
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 中国“五化”之路
对外开放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昆山的经验与启示
隆国强谈中国产业链出路:抓住数字化绿色化新机遇,加速推进产业升级
申万宏源董事长储晓明:产业整合升级需要在资本市场完成
从唯冠争牌 重提微笑曲线与价值链理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