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邕江之水天上来》九、从广西河流水质污染看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

《邕江之水天上来》

九、从广西河流水质污染看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

     陈天铎*  湛海蓝整理

    (广西壮族自治区水文总站)

    发表于:《水资源保护》水利电力部水资源办公室1986年9月第3期第66~70页。

广西位于祖国南疆,面临海洋,降水丰沛,全区多年平均降水深为1520.2毫米,折算成降水量为3622亿立方米,占全国年降水总量的5.85%,在全国30个省市中排第6位。据不完全统计,全区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986条,径流丰富,全区多年平均产水量1880亿立方米,产流模数达79.13万立方米/平方公里,还有过境水量716.7亿立方米,合计就有地表水资源总量2596.7亿立方米,平均每人约有7000立方米;每亩耕地有6500立方米。如按1979年工农业及生活用水量分析,其耗水量仅占地表水资源总量的3.0%,占全区产水量的4.2%,按建国30年来我区工农业及生活用水发展情况预测2000年的耗水量,亦不会超过地表水资源总量的10%。因此,不少人都认为:广西的水资源得天独厚,即使长期使用下去,也不用担忧。事实上情况并非如此,因为对水资源的利用,不仅要考虑量的方面,而质的方面也同样重要。大量资料证明,广西的水资源虽然丰富,但水质的矛盾已渐显现,如不及时采取措施,任其发展下去,必将酿成难以收拾的后果。现择其主要问题概述如下。

一、水污染问题

(一)局部水域出现中毒现象

近十多年来,比较严重的中毒事件时有所闻,如1972~1977年,某厂矿每天排放废水含隔超过农灌用水标准789到2129倍,使1万余亩农田遭受污染,土壤含镉量达136毫克/公斤,含可溶性镉17.2毫克/公斤,口粮镉检出率为64.3%,平均含镉量0.26毫克/公斤,该地居民出现头晕、腰疼、背疼、肚大、尿糖、尿镉等现象。1974年某磷肥厂,排出废水含单体磷,毒死耕牛11头。1975年某厂将废水排入江河,使下游某造纸厂造出纸张出现黑点,大量产品报废,被迫停产12天。1977年某厂废水含氨氮、硫化物和氰化物,使某公社水稻减产,桃树枯死,几年共赔款2万5千多元。1974~1975年某皮革厂废水毒死鱼6166斤,赔款7813元。象这样局部出现中毒的事件,有据可查的就有数十起。有人统计过,1975年和1974年相比,河鱼捕捞量下降58%;鱼苗捕捞量下降84%;全区内鸬鹚1971年有1997只,到1978年只有333只。这些事实都说明,我区某些局部的水资源已经受到严重程度的污染,局部水产资源、农业生产、人民健康、工业产品和生态平衡正在受到严重威胁和破坏,我们决不能掉以轻心。

(二)、主要河流水质已受污染

根据文献资料,1981年水质监测结果,不少毒物浸染和有机浸染在我区各主要河流中均有发现。酚的最高浓度,浔江为0.02毫克/升;漓江为0.04毫克/升.红水河、黔江、浔江都有镉的染污,浔江镉的最高浓度为0.02~0.07毫克/升。浔江某河段水含CoD最高量达12.28毫克/升,其余河段平均为1.06~3.19毫克/升。个别河段还检出汞、砷等。各河流的具体污染情况见表1

(三)污染源

据调查,全区的污染源有以下几个方面。

1、工业污染:据全区86个县市的不完全调查统计,重点污染源约100个,总污水排放量达330万吨/日,排污量最大的是柳江河段,具体情况见表2。

 

表1  广西主要河流1981年监测结果统计表

河名

三价铬

六价铬

溶解氧

耗氧量

氨氮

亚硝酸盐类

硝酸盐类

均值

最高

均值

最高

均值

最高

均值

最高

均值

最高

均值

最高

均值

最高

均值

最高

均值

最低

均值

最高

均值

最高

均值

最高

均值

最高

红水河

0

0.003

0

0.005

0

0

0

0

0

0.050

0.001

0.007

0

0

0

0.01

8.05

5.20

1.36

2.50

0.20

1.34

0.001

0.010

0.53

3.00

黔江

0.001

0.004

0

0.001

0

0

0

0

0.003

0.070

0

0

0

0

0

0

7.86

4.80

1.58

3.30

0.03

0.08

0.008

0.022

0.94

5.00

浔江

0.002

0.020

0

0.005

0.004

0.040

0

0.001

0.001

0.020

0.019

0.457

0

0

0.010

0.08

8.30

6.30

3.21

12.28

0.18

0.58

0.008

0.037

0.30

1.00

西江

0.002

0.008

0.001

0.001

0.001

0.020

0

0

0.001

0.01

0.003

0.356

0

0

0.030

0.100

8.52

6.20

3.19

9.47

0.14

0.81

0.003

0.006

0.23

0.37

融江

0

0

0.002

0.010

0.020

0

0

0

0

0

0.001

0.006

0

0

8.34

4.40

1.28

1.83

0.003

0.04

0.001

0.003

0.32

1.00

龙江

0

0

0.002

0.034

0.001

0.040

0

0

0

0

0.001

0.001

0

0

0

0

9.28

6.00

1.21

2.54

0.94

7.44

0.056

0.240

0.81

3.00

洛清江

0.003

0.030

0.002

0.008

0

0

0

0

0.001

0.01

0

0.004

0

0

0.03

0.09

7.21

5.00

1.49

2.55

0.01

0.08

0.004

0.009

0.46

3.00

柳江

0.001

0.016

0.001

0.006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8.20

5.90

1.45

3.10

0.05

0.16

0.010

0.240

0.45

2.00

右江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7.40

6.00

2.27

3.62

0.05

0.09

0.006

0.025

1.36

4.00

左江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7.61

6.40

1.97

3.20

0.001

0.01

0.010

0.200

0.18

0.60

邕江

0

0.003

0.002

0

0

0

0

0

0

0

0

0

0

0

0.02

0.07

7.53

6.00

1.94

5.48

0.07

0.14

0.005

0.009

0.26

0.40

郁江

0

0.004

0

0.002

0.001

0.001

0

0

0

0

0

0

0

0

0

0

7.76

3.50

1.90

3.30

0.05

0.24

0.006

0.015

0.38

1.40

漓江

0.002

0.04

0.001

0.021

0.003

0.040

0

0

0

0.01

0.001

0.006

0

0

0.006

0.05

8.99

6.30

1.83

6.48

0.06

0.20

0.014

0.085

0.41

1.86

桂江

0.002

0.010

0.001

0.010

0.001

0.010

0

0.001

0

0.01

0.006

0.010

0.002

0.01

0.01

0.06

8.58

6.20

1.68

3.46

0.18

0.64

0.002

0.006

0.10

0.27

贺江

0.003

0.012

0

0.001

0.014

0.020

0

0.002

0.002

0.01

0.010

0.020

0

0

0.002

0.002

7.46

6.20

3.92

7.01

0.23

0.56

0.014

0.070

0.36

2.00

 

表2 广西各主要河流废污水量情况表   表3 广西农田有机磷有机氮农药使用情况调查表

        单位:万吨                  (1976——1980年)

河名        

废水量

最大值

主要排污厂数

(个)

  

       

地区或市

名称

调查耕地

(万亩)

使用农药

(吨)

平均值

(公斤/

亩·年)

最大值

县市名

废污水量

   

县份

公斤/亩

红水河

黔江

浔江

龙江

洛清江

柳江

右江

左江

邕江

郁江

北流河

桂江

贺江

湘江

钦江

防城河

南流江

百都河

合计

14.39

1.02

12.03

26.07

15.12

52.88

29.77

8.09

35.51

14.89

4.08

38.50

15.02

4.35

10.95

0.51

15.66

0.32

329.9

来宾

 

梧州

河池

鹿寨

柳州

百色

大新

南宁市

贵县

 

桂林

钟山

兴安

钦州

 

陆川

5.79

 

8.50

16.32

14.52

45.15

23.0

1.97

29.05

9.12

 

21.66

11.51

2.55

9.74

 

6.42

6

 

5

8

5

12

13

6

5

5

 

12

6

4

4

 

7

 

南宁

柳州

桂林

梧州

玉林

百色

河池

钦州

南宁市

柳州市

梧州市

合计

847.6

618.7

412.7

302.2

617.4

359.0

328.8

404.4

17.7

13.9

2.7

3938.8

5639.08

2609.34

4707.93

4341.67

10341.77

1061.53

1190.19

3343.37

275.92

160.88

35.38

33860.12

0.67

0.42

1.14

1.44

1.68

0.30

0.36

0.83

1.56

1.16

1.31

0.86

横县

武宣

荔浦

蒙山

陆川

田阳

河池

灵山

 

 

 

蒙山

1.28

0.66

1.56

4.42

3.23

0.52

0.73

1.76

 

 

 

4.42

    从上表可以看出,工业污染源主要是工业城镇。柳州是我区最大的工业基地之一,其废污水量占全区废污水量的15%。如将桂林、柳州、南宁、梧州四个地级市合计,其废污水量为104.36万吨/日,已占全区废污水量的35%。由此可见,主要工业城市污水净化工作的重要意义。

2、农业污染:农业污染源主要是所用农药在土壤中的残留并随水冲落河中造成。污染物的种类包括有机氯、666、有机磷、乐果、敌百虫、滴滴畏、1605等。在所调查的我区3938.8万亩耕地中,平均每年使用农药总量为33860吨,单位面积使用量为0.86公斤/亩,最高额是蒙山县,达4.42公斤/亩。表3列出了广西农田中使用农药的情况。

3、生活污水:据不完全统计,全区生活污水量平均为38.51万吨/日,占全区废污水量338.64万吨/日的11.5%。桂林、柳州、南宁、梧州四个地市地级市合计17.01万吨/日,占全区生活污水总量的49.3%。各主要河流生活污水量参见表4。

表4 广西各主要河流生活污水调查表

河名

调查县市

(个)

生活污水量

(万吨/日)

最大值

县市名

生活污水量

(万吨/日)

柳江

红水河

浔江

龙江

洛清江

右江

左江

邕江

郁江

桂江

贺江

湘江

钦江

合计

9

12

5

4

2

11

8

2

3

8

3

3

2

72

6.79

1.97

3.20

1.36

0.44

1.61

1.26

6.46

1.39

4.35

0.89

0.52

0.81

31.05

柳州市

来宾

梧州市

河池

鹿寨

百色

扶绥

南宁市

贵县

桂林市

贺县

全州

钦州

5.64

0.52

2.25

0.47

0.32

0.46

0.24

6.06

0.53

3.06

0.49

0.26

0.52

 

以上三种污染源对目前各河流的水质虽然影响还是局部的,但随着工农业的飞速发展,这些污染源及排污量也将迅速增加,将会日渐严重。

二、水流挟沙问题

(一)泥沙的危害

广西水流挟沙问题虽不如北方河流严重,但以现状,已受到其不少祸害。

1、不少水库已经出现淤积,不少河流已经出现河床日益淤高现象。如西津水库,1976年4月大断面测量计算,水库总淤积量为9977万立方米(自1962年大坝截流时算起,平均每年淤积量为767万立方米)占总库容的7.1%,占死库容的12.5%;船闸1964——1969年口门底部已淤高1.7~2.5米;1969、1973、1979年对上引航道曾进行过大清淤,每次清出淤泥约3万立方米。苍梧县的下小河,全长75公里,宽80米,50年前,水深一般约4米,年终可通航1~2吨木帆船,由于泥沙的长年淤积,至今河床已被填平,航运停止,洪水时,两岸泛滥成灾。岑溪县新塘河,原水深5米多,由于近20年来的泥沙淤积,现河床已高出过岸,群众只好筑堤防洪。临桂县的相思江、来宾县的清水河、富川县的贺江上游,也有类似情况。特别是暴雨山洪较多地区,情况就更为突出。例如1985年5月桂北湘江上游的一次暴雨洪水,使焦江乡磨盘水库75万立方米的死库容全部淤满;暴雨洪水也使建江等四条小河的河床全部淤满。

根据各有关水文站实测资料,可以推算出我区各主要河流河段泥沙的输移比,如表5。

从上表可以看出,各主要河流区间都有一定的泥沙沉积,其中最大的是郁江,上游1.35吨的悬移质进入河段,只有一吨输出,有0.35吨沉积;最小的是浔江,1.01吨悬移进入河段,有1吨输出,沉积的只有0.01吨,这些沉积数字虽然很小,但日积月累,如不采取防范措施,必会酿成隐患。

表5  广西各主要河段泥沙输移比表

河名

河段

输移比

浔江

黔江

柳江

郁江

桂江

贵县、武宣、太平、金鸡、马江、梧州区间

迁江、柳州、对亭、武宣区间

涌尾、 古宜、三岔、柳江区间

下颜、濑湍、贵县区间

平乐、裕路、富罗、马江区间

1/1.01

1/1.03

1/1.03

1/1.35

1/1.13

2、表土的流失对农业生产危害严重。首先是表层有机质、腐植质土壤被冲走,不利于农作物生长,另方面受泥沙淤盖或黄泥水淹浸后的水田常会变成低产田。

据实测资料绘制出全区的侵蚀模数图分析,全区侵蚀模数大致可分为四区:

(1)侵蚀模数每平方公里为10~50吨级的约占全区面积的10.4%

(2)侵蚀模数每平方公里为50~100吨级的约占全区面积的20.3%

(3)侵蚀模数每平方公里为100~200吨级的约占全区面积的50.5%

(4) 侵蚀模数每平方公里为200~500吨级的约占全区面积的18.8%;

全区平均侵蚀模数约为95.5吨/平方公里。平均每年输出悬移质泥沙2257万吨。由此可见水蚀情况的严重性。

3、泥沙还是一种污染的载体;不少污染物质就是附着泥沙向下游输移的。特别是矿区,矿沙本身既是泥沙,又是污染物,为害就更大。

(二)各主要河流的悬移质含沙量

我区各主要河流的多年平均含沙量,绝大多数测站均在0.5公斤/立方米以下,含沙量最大的红水河,以天峨站而言,也仅为0.41公斤/立方米,最大年则达到1.41公斤/立方米;含沙量最小的清水河则只有0.067公斤/立方米,最大年为0.088公斤/立方米。从面上的分布来说,漓江、湘江及清水河、黑水河多年平均含沙量均小于0.1公斤/立方米,为我区含沙量最小的河流;除布柳河之外的红水河流域及右江上游各支流含沙量最大,在0.5~1.0公斤/立方米之间。其它广大地区均在0.1~0.5公斤/立方米之间,具体情况见表6:

表6  广西主要河流悬移质含沙量情况表

河名

代表站名

多年平均含沙量

(公斤/立方米)

历年断面量大含沙量

(公斤/立方米)

清水河

红水河

黔江

柳江

右江

左江

洛清江

黑水河

郁江

浔江

北流河

漓江

桂江

钦江

湘江

邹圩

天峨

武宣

柳州

百色

濑湍

对亭

屯峝

贵县

大湟江口

金鸡

桂林

马江

陆屋

全州

0.067

0.91

0.42

0.11

0.60

0.17

0.13

0.088

0.34

0.35

0.52

0.092

0.15

0.25

0.10

1.23

12.9

5.00

2.42

13.7

3.16

2.67

2.06

1.57

3.19

7.72

10.3

4.11

2.27

2.78

值得注意的是:我区大部分河流七十年代含沙量比以往有增大的趋势,情况如表7:

从表7可以看出:从1959年以前、1960—1969年、1970—1979年三人阶段的悬移质含沙量均值来比较,则西江、桂江、柳江、郁江六十年代比五十年代含沙量均偏小;而西江、桂江七十年代比五十年代均偏大;柳江、郁江七十年代比五十年代稍小,但比六十年代偏大;红水河、北流河、钦江六十年代比五十年代偏大,七十年代比六十年代又偏大,只有南流江例外,六十年代比五十年代偏小,七十年代比六十年代继续偏小。含沙量的增加主要是丰水周期暴雨径流增大所造成,但人为影响仍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以南流江为例,自六十年代末期到七十年代间经不断大规模整治,取直截弯,疏浚排淤,虽然比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平均径流均比五十年代为大,但河流含沙量却直线下降。这就最明显地说明了人为作用的影响。

表7  广西主要河流年平均含沙量年代变化表         单位:公斤/立米

河名

桂江

西江

钦江

红水河

北流河

南流江

郁江

柳江

代表站

平乐

梧州

陆屋

迁江

金鸡

常乐

南宁

柳州

1959年以前

0.138

0.338

0.227

0.511

0.403

0.214

0.243

0.120

1960—1969年

0.091

0.324

0.237

0.655

0.464

0.210

0.230

0.094

1970—1979年

0.158

0.358

0.245

0.712

0.535

0.200

0.243

0.110

三、结语和建议

综上所述,广西的水质问题目前虽然并不显得十分尖锐,但矛盾已逐渐形成,局部地区并已显得比较突出,我们必须要及早重视,采取有效措施,注意保护水资源。

建议:

1、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和有关环境保护的科学知识,做到家喻户晓,人人自觉遵守,个个注意保护水资源。

2、加强重点污染源管理,较大工厂必须强制建立污废水净化处理设备,并严格执行排污收费制度。

3、大力推广使用农家肥,对使用化肥、农药要有一个规定或指标,使面上污染尽量压缩到最低限度。

4、江河水质监测工作必须加强,环保、水文、供水、卫生、地质等系统水质监测工作要紧密协作,统一规划,以提高监测质量。

5、封山育林,加强水土保持工作。

主要参考文献

1、陶显亮、陈玲芳,西江水系水质污染特征及其变化趋势,人民珠江,1983年第3期第9页。

2、陈天铎,从广西的悬移质考察其水蚀情况的趋势,人民珠江,1985年第1期第44页。

陈一列注:陈天铎是我父亲,1988年去世,故打上*点 。湛海蓝 、风、狗毛虫......是我的笔名。《邕江之水天上来》发表在新浪博客、腾讯QQ空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广西的河流都流到哪里去了?
一日三省的郁水
地理中考会考复习提纲———中国地理部分(上册)2
行走地理 | 这就是汉水谷地
浅谈我区水环境保护存在问题与对策
滴滴清水汇入绿色发展大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