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41.01骨质疏松症
治疗原则
骨质疏松症的治疗目的是解除骨痛、增加骨量、降低骨折风险。
目前,在治疗上还是以药物为主,可以辅以一般治疗、物理治疗,出现骨折时有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一般治疗
均衡饮食
多吃牛奶、奶酪等富含钙质的食物。
适当进食鱼肉、鸡蛋等高蛋白食物。
避免咸菜、罐头等高盐食物。
避免过量饮用咖啡、避免过量饮用碳酸饮料。
规律运动
多进行户外活动,如慢跑、散步等。
包括肌力训练和重量训练。
遵医嘱进行训练。
充足日照
多晒太阳,也应该注意防止晒伤。
合理选择药物
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尽量避免长期使用肝素、糖皮质激素等会影响骨代谢的药物。
遵医嘱补充钙剂。
其他
戒烟忌酒。
防止跌倒。
药物治疗
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主要分为基本补充剂、抗骨质疏松药等。
骨质疏松的药物治疗需要经过充分的评估,需要在医生指导下采取个体化的长期治疗。
骨健康基本补充剂
钙剂
补充钙剂需适量,超大剂量补充钙剂可能增加肾结石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在骨质疏松症的防治中,钙剂应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
维生素D
充足的维生素D可增加肠钙吸收、促进骨骼矿化、保持肌力、改善平衡能力和降低跌倒风险。
同时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可降低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
抗骨质疏松药
骨质疏松症药物治疗适应证:
主要包括经骨密度检查确诊为骨质疏松症的患者;
已经发生过椎体和髋部等部位脆性骨折者;
骨量减少,具有高骨折风险的患者。
降钙素
降钙素能防止急性骨丢失,如手术后长期卧床或者骨折后制动导致的骨丢失。
可促进骨骼对钙质的吸收,减轻骨痛,提高生活质量。
临床上常用的人工合成降钙素是鲑降钙素。
鲑降钙素连续使用时间一般不超过 3个月。
雌激素类药物
雌激素类药物可以抑制骨吸收,但只能用于女性。
对于有绝经期症状如潮热、出汗等及骨质疏松症的女性,可以在绝经早期开始用,收益更大,风险更小。
如果患有乳腺癌、子宫内膜癌、血栓性疾病、不明原因阴道出血及活动性肝病、结缔组织病的人,不建议使用雌激素类药物。
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类
此类药物在骨骼与雌激素受体结合,发挥类雌激素的作用,抑制骨吸收,增加骨密度,降低椎体骨折发生的风险。
常用的药物有雷洛昔芬药物,但雷洛昔芬不适用于男性骨质疏松症患者。
双膦酸盐类药物
双膦酸盐类药物可以有效抑制骨吸收,提高骨密度,降低骨折风险。
双膦酸盐是应用最广泛、最有效的抗骨吸收药物之一。
常用的双膦酸盐有阿仑膦酸钠、唑来膦酸、伊班膦酸钠、依替膦酸二钠和氯膦酸二钠等。
甲状旁腺素类似物
间断使用小剂量甲状旁腺素类似物能刺激成骨细胞活性,促进骨形成,增加骨密度,降低椎体和非椎体骨折的发生风险。
代表药物有特立帕肽,治疗时间不宜超过24个月。
锶盐
锶盐具有抑制骨吸收和促进骨形成的双重作用,可降低椎体和非椎体骨折的发生风险。
代表药物有雷奈酸锶。但具有高静脉血栓风险者,既往有静脉血栓病史者,以及有药物过敏史者,应慎用。
活性维生素 D 及其类似物
该类药适用于老年人、肾功能减退以及 1α羟化酶缺乏或减少的患者,具有提高骨密度,减少跌倒,降低骨折风险的作用。
常用药物有α-骨化醇、骨化三醇等。
在使用此类药物时,不宜同时补充较大剂量的钙剂,并建议定期监测患者血钙和尿钙水平。
维生素K类
具有提高骨量的作用。
常用药物有四烯甲萘醌。
RANKL抑制剂
能减少破骨细胞形成、功能和存活,从而降低骨吸收、增加骨量、改善皮质骨或松质骨的强度。
常用药物有狄诺塞麦。
物理治疗
物理治疗可以用于治疗骨质疏松,可以缓解疼痛,改善血液循环,增加骨密度。
脉冲电磁场、体外冲击波、全身振动、紫外线等物理因子治疗可增加骨量。
超短波、微波、经皮神经电刺激、中频脉冲等治疗可减轻疼痛。
手术治疗
因骨质疏松症发生骨折时需要外科治疗,根据骨折部位、程度等,可以选择微创手术或者传统手术。
微创手术
经皮椎体成形术和后凸成形术是脊柱微创治疗的新进展之一。
适用于新鲜不伴脊髓或神经根症状、疼痛严重的椎体压缩性骨折。
有较好的止痛效果。
粉碎性骨折的治疗
老年人骨质疏松性桡尺骨远端骨折多为粉碎性骨折,且累及关节面,骨折愈合后易残留畸形,常造成腕关节和手指功能障碍。
治疗方法一般采用手法复位,可用夹板或石膏固定,或外固定器固定。
对于少数不稳定的骨折可考虑手术处理。
髋部骨折的治疗
髋部骨折具有以下特点:
死亡率高,容易发生肺炎、泌尿系感染、褥疮、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
骨坏死率及不愈合率高。
致畸、致残率高。
康复缓慢。
手术治疗包括内固定、人工关节置换和外固定器等。
也可采取非手术治疗。
治疗后注意事项
有些人服用双膦酸盐类药物后,可能会出现发热、呕吐、头晕、腹痛、溃疡性口炎、消化不良等不良反应,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止吐药物及胃黏膜保护剂,来缓解症状。
如果出现了消化系统出血等严重情况,需要及时停药,并到医院就诊。
部分人使用降钙素会出现皮疹、皮肤瘙痒、心绞痛、心律失常、腹部绞痛、头晕等不良反应,这时应该及时停药,并到医院就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治指南(2011年)
指南与共识|中国脆性骨折术后规范化抗骨质疏松治疗指南(2021)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治指南解析(下) 北京协和医院 徐苓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治指南(2011)
完整版: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17)-(下)
好消息: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17)正式发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