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啥烦恼那么多?自我边界不清惹的祸



人和人之间,是需要建立关系,互相支持、互相帮助的。人际关系包括两个方面的关系,一方面是情感上心理上,另一方面是现实中的。


人和人之间的距离非常微妙,近不逊,远生怨。还有一个著名的比喻:两只刺猬,害怕寒冷,就抱在一起取暖,结果又互相扎得生疼。

自我边界过于清晰,容易造成人际关系的疏远。若凡事以自我为中心,甚至会引起别人的反感。然而,若自我边界不清,各种性质的人际关系都会造成困扰。最大的问题是,不懂拒绝别人。觉得自己为别人做了很多,不仅没有得到相应的(或充分的)回报,别人还视为理所当然,于是有一种被剥削的愤怒和不满。


尊重自己的边界,更尊重别人的边界,这样人与人相处起来才会舒服,简单自然,关系才能维持长久。

爱情

在所有的亲密关系中,爱情是两个陌生人之间全面的、逐步的相互探索与占有,甚至是两个人完全放弃了自我的边界,融为一体,所以最容易让人迷失自己。这在最开始的激动兴奋和意乱情迷时,是觉察不到,或是乐在其中的。但是慢慢地两个人就有了摩擦,指责对方干涉自己的自由。为什么离婚率这么高,这是一个原因很复杂的社会问题。其中有一点,回到具体的个人身上,可能配偶之间的要求、期望太高太多了,无形当中侵犯了彼此的边界,对方压力大,自己也容易失望。


婚姻和爱情中的很多问题就是边界问题,比如说,伴侣的行踪是否应该随时向我们汇报,伴侣的隐私是不是可以有所保留,我们能够接受的伴侣和其他异性相处的方式及深度。如果从一开始就意识到边界的存在,树立一些规则,可以尽量避免日后产生严重的冲突。当然,如果两个人对边界的定义和要求不一样,这本身就会造成冲突。理想的状态是两个人开诚布公地共同讨论来制订规则,在相处中逐步修正。

友情

朋友在我们生活当中同样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朋友之间就是应该相互“利用”的,这个“利用”并没有任何贬义,是指志同道合、互相鼓励,分享彼此的喜怒哀乐,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与朋友心理上、物质上、资源上或技术上的帮助。


但是,这种帮助,必须是朋友真正自愿的,我们接受了这种帮助,要懂得感恩和回报,这样的友情才能长久和深入。不要把朋友的当成免费的资源到处赠送。比如说,你的朋友是律师,不代表他(她)是你七大姑八大姨的义务法律顾问。认识到别人劳动的艰辛和专业的价值,才是真正的尊重。(法律人请给我大写加粗的赞!)


同理,我们要学会“拒绝”。对于自己不愿意的事,无能为力的事,我们要平和而坚定地拒绝,不必怀有任何愧疚感。比起来者不拒大包大揽,却又食言令朋友失望;或者百般委屈自己,拼命讨好别人,进退有度、言出必行的友谊才是真正健康而持久。

考验自我边界的最经典的情形就是亲戚朋友向你借钱。你借还是不借呢?如果你经济上能够承受,也对亲友的人品和还款能力很放心,亲友借钱的用途是正当且急需的,彼此的关系也确实走得很近,那你当然可以借钱给亲友。如果以上四个条件不是同时具备,建议不要借钱给亲友。没必要在心理上有负疚感,如果你珍惜一个朋友,就不要轻意地开口问他(她)借钱,也不要轻易地把钱借给他(她)。因为借钱这个事情风险很大,一是人品和诚信,二是还款能力。故意欠钱不还或者是经济上陷入困难没有能力还款,都是很有可能发生的。

作为向人借钱的这一方,应该主动给出借人打欠条,因为中国人脸皮薄,亲友之间借款,出借人往往不好意思要求借款人打欠条。这样会造成证据缺失,出借人无法进行诉讼或者是要承受败诉的风险。借款人主动打欠条表明了还款的诚意以及对出借人郑重的法律承诺。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是借款人应当自觉按照约定及时足额地还款,有借有还,再借不难嘛。 

亲情

亲情是自我边界的重灾区,尤其对于中国人而言。豆瓣上有一个小组“父母皆祸害”,成员多达几万人,引起关注。天底下,父母是最爱孩子的人,为什么会成为“祸害”,究其根源,是模糊了自己和孩子的界限,把自己的意志、未完成的梦想强加在孩子身上,或把孩子当成私人财产随意打骂,甚至企图终身控制孩子,用包括经济、暴力、心理(负罪感)等各种手段。父母痛苦不堪,孩子也痛苦不堪。没有边界的父母付出了一切,却可能酿成孩子的人生悲剧。不少失败的婚姻,也是因为父母插手太多,甚至演变为双方父母的权力斗争。


但大部分的子女却不敢质疑父母,因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其实法律上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百善孝为先”,背叛或批评父母,甚至只是不按照父母的要求去做,都会背负沉重的道德枷锁。


当我们成长以后,应该学会自我觉察,让父母明白,“你在我心里,永远是个孩子”是一种多么恐怖的以爱之名的暴虐。我们要活出自己,就必须划清自己和父母、兄弟姐妹之间的边界,这听上去有些大逆不道,但实际上,正是为自己负责、减少家庭矛盾的良方。


阅读链接:


中国人为什么容易边界不清。这跟中国的几千年的传统文化有关。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一书的《差序格局》中分析比较了中西方社会结构的格局的差异。他用了两个很形象的比喻:西洋社会是一捆一捆的柴,每一捆就是一个团体。团体有自己的界限,以是否拥有团体的资格作为区分团体内外的人,且每个人在团体里的位置都是很清楚的(团体中有事先规定好的组别和级别)。团体里有规则,社会上讲法律。“在个人主义下,一方面是平等观念,指在同一团体各分子地位相等,个人不能侵犯大家的权利;一方面是宪法观念,指团体不能抹煞个人,只能在个人愿意交出的一份权利上控制个人”。


而中国社会的格局是“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一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每个人在某一个时间每一个地点所动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所以“家庭”、“家族”、“氏族”、“亲戚”的没有明确的定义和范围。界限不清楚,“可以着手的,具体的只有己“,“一切价值是以己作为中心的主义”,”克己就成了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德行,他们不会去克群,使群不致侵略个人的权利”。


蒋勋在《孤独六讲》中也写道:“伦理孤独是当前社会最难走的一环,也最不容易察觉,伦理本身有一个最大的掩护——爱,因为爱是无法对抗的。我们可以对抗恨,却很难对抗爱。然而,个体孤独的健全就是要对抗不恰当的爱,将不恰当的爱做理性的分类纾解,才有可能保有孤独的空间。”“个体在更独立的状态下,他的爱才会更成熟,不会是陶醉,也不会是倚赖”。


所幸在今天,因为科技的进步,网络的发达,观念的更新,人际关系也更加灵活多变,人的个性得到空前的解放。也许对于非常“自我”的年轻人,边界的困扰已然越来越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借钱的借条为什么不写具体还款日期比较有利?
同事借钱写了欠条不还怎么办
借条上的这3个字可能导致你的借款有去无回!
朋友借钱不还,怎么办?
为什么借钱要写借条不写欠条?
婚外情最惨的下场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