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历史上24场一战定乾坤的战役

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3600多年,纪录了无数场战役,其中有些时候一场战役就往往起到了一战定乾坤的作用,下面从古至今来盘点一下这些能鼎定乾坤或者扭转乾坤的24场著名战役。

1.牧野之战(公元前1046年)


周(胜)

商(败)

兵力

约4.5万

约17万

指挥

武王姬发

纣王帝辛

牧野之战是商周朝代更替的决定一战,根据史记记载,周武王姬发率领诸侯联军讨伐无德暴君商纣王,双方在牧野决战,纣王临时组建的犯人和奴隶大军临阵倒戈,商军大败,纣王自焚于鹿台,自此商灭周兴。不过以现代历史考证来看,更大的可能是周武王趁纣王的大军讨伐东夷时趁虚进攻朝歌而实现了朝代更替。

2.长平之战(公元前260年)


秦(胜)

赵(败)

兵力

约50万

约45万

指挥

白起

赵括

秦赵长平之战是战国历史上最大的一场战役,秦国利用外交及后勤保障上优于赵国,赵王临阵换将由赵括替代廉颇,而秦国也换上了战神白起,双方动员了几乎举国兵力,白起诱赵括深入后分割包围了赵军并切断了粮道,赵括数次突围不成后战死,剩余二十余万赵军降卒被白起坑杀,白起因此也获得了人屠的骂名。此战之后,东方六国中唯一能匹敌秦国的赵国也被彻底打趴,秦统一天下只是时间问题。

长平之战

3.平舆之战(公元前223年)


秦(胜)

楚(败)

兵力

约60万

约50万

指挥

王翦

项燕

秦统一六国之战中,唯一就是在楚国遭到过失败,李信率军20万进攻楚国惨败而归,秦始皇不得不启用王翦率领60万大军再度进攻楚国,王翦进入楚国与项燕对垒采用按兵不动的策略,避其锋芒。楚国后勤粮草不济,项燕引兵后撤时王翦出击猛攻,项燕惨败后战死,楚国灭亡,公元前221年秦灭最后一国齐国后,中华大地终于第一次完成了事实上的统一。

秦始皇

4. 巨鹿之战(公元前208-前207年)


楚(胜)

秦(败)

兵力

十余万

40万

指挥

项羽

章邯

秦将章邯在攻灭项梁后与反秦诸侯联军在巨鹿对峙,联军主帅宋义一直按兵不动,急于替叔叔报仇的项羽刺杀宋义,率军渡河后焚烧船只,以破釜沉舟的气势冲击秦军,大破章邯,秦军主力在此战全军覆没。虽然是刘邦攻破的咸阳,但是决定秦朝灭亡的实际是巨鹿之战。

破釜沉舟

5. 漠北之战(公元前119年)


汉(胜)

匈奴(败)

兵力

十余万

十余万

指挥

卫青、霍去病

伊稚斜单于

漠北之战是汉武帝时期汉朝与匈奴之间的战略决战,卫青和霍去病各率领五万主力骑兵深入匈奴境内,其中霍去病取得了辉煌的胜利,损失1万人的代价消灭了约7万匈奴,漠北之战后,匈奴国力大衰,内部逐步分裂,再无挑战汉王朝的实力。

封狼居胥饮马瀚海

6. 昆阳大战(公元23年)


绿林(胜)

新朝(败)

兵力

1.7万

十余万

指挥

刘秀

王邑、王寻

昆阳之战是新汉两军在昆阳进行的一场战略决战,王莽的新朝军队围困宛城,昆阳,守昆阳的刘秀以少胜多,击溃十余万新朝大军主力部队,仅千余人逃脱,昆阳之战后,王莽的新朝随即土崩瓦解,而据说刘秀在发起进攻之前,天降陨石于新朝军队之中,死伤无数,似有天助,因此刘秀也被称为“位面之子”。

昆阳大战

7. 官渡之战(公元200年)


曹军(胜)

袁军(败)

兵力

两万左右

十万余

指挥

曹操

袁绍

官渡之战是曹操封神一战,固守官渡,偷袭火烧袁军乌巢粮仓,袁绍缺粮而军心大乱被曹操击败,凭借官渡之战的胜利,曹操最终得以统一中国北方。

官渡之战

8. 赤壁之战(公元208年)


孙刘(胜)

曹军(败)

兵力

5万余

20万余

指挥

周瑜、刘备

曹操

赤壁之战几乎是全中国人都知道的一场战役,这场战役中孙刘联军以弱胜强, 决定了之后三分天下的格局。

火烧赤壁

9. 淝水之战(公元383年)


东晋(胜)

前秦(败)

兵力

7-8万

30万左右

指挥

谢石、谢玄

苻坚、符融

前秦苻坚统一了北方后,发动百万大军进攻东晋,期望统一天下,在淝水前秦的前锋三十万人,被东晋的八万余精锐北府军的强力冲击下被击溃,苻坚仓皇逃回北方,刚统一的北方随着苻坚在淝水的惨败而再度分裂。淝水之战让强大的前秦没能统一天下,东晋国祚能够再延续近40年。而淝水之战也贡献了大批耳熟能详的成语,如东山再起,投鞭断流,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等。

风声鹤唳

10. 沙苑之战(公元537年)


西魏(胜)

东魏(败)

兵力

不足万人

20万左右

指挥

宇文泰

高欢

北魏分裂为东西魏时,东西魏双方实力相差悬殊,东魏实际控制者高欢率领20万大军攻打西魏,意图统一北方,但是因为过于轻敌,在沙苑之战中宇文泰埋伏,被斩首1万,俘虏7万余人,自此濒于灭亡的西魏绝处逢生,与东魏在北方分庭抗礼。

沙苑之战

11. 虎牢关之战(公元621年)


唐(胜)

夏(败)

兵力

数千精锐

10万余

指挥

李世民

窦建德

隋末群雄争霸,山西李唐与河北窦建德(国号夏)是实力最强的两股力量,当唐军围困洛阳王世充时,出于唇亡齿寒的窦建德率领十万大军来救,李世民率领数千精锐骑兵至虎牢关阻挡窦建德,窦建德见双方兵力悬殊有所轻敌,李世民趁机率军出城发动突袭,窦建德受伤被生擒,夏军溃散。王世充见大势已去,选择弃城投降。唐统一天下几乎再无阻碍。

12. 潼关之战(公元756年)


叛军(胜)

唐(败)

兵力

5-8万

20万余

指挥

安禄山

哥舒翰

安禄山叛军一路攻破洛阳直逼长安,哥舒翰固守潼关阻挡叛军,等待各地勤王军赶到一起围剿安禄山,但唐玄宗和杨国忠认为哥舒翰手握20万大军,逼其主动出击,结果哥舒翰中了叛军埋伏,全军溃散,潼关失守。叛军顺势攻入长安,唐玄宗出逃四川,安史之乱八年才得以平定,但此后是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党政不断。大唐从极盛迅速转向衰败。

安禄山跳胡人舞

13. 柏乡之战(公元911年)


后唐(胜)

后梁(败)

兵力

4-5万

十余万

指挥

李存勖

王景仁

柏乡之战是五代史上梁晋争霸过程中最具战略意义的大战,李存勖采取诱敌深入不断骚扰,断其粮道,最后趁后梁军撤退时穷追猛打,后梁几乎全军覆没,此战后,后梁精锐损失殆尽,不久后朱温病死,后梁被后唐所攻灭。

李存勖

14. 护步达冈之战(公元1115年)


金(胜)

辽(败)

兵力

两万余

十万余

指挥

完颜阿骨打

耶律延禧

辽天祚帝耶律延禧率十余万辽军亲征,但有部将逃跑导致军心不稳,完颜阿骨打得知消息后迅速率军猛攻,辽军崩溃。此后金军趁胜继续猛攻辽国,1125年辽国在宋金夹击下灭亡。

护步达冈之战

15. 采石之战(公元1161年)


宋(胜)

金(败)

兵力

数万人

十余万

指挥

虞允文

完颜亮

金海陵王完颜亮掌控实权后率十数万金军南下意图灭亡南宋,宋军连战连败军心涣散,金军即将从采石渡河南下,虞允文去采石劳军时发现军中主帅尚未到任,自告奋勇率领宋军阻击金军渡河,虞允文临危不乱指挥得当,连续大败金军,完颜亮不得不放弃南征逃回扬州,采石大捷保全了岌岌可危的南宋,维持了宋金的均势。

采石之战

16.野狐岭之战(公元1211年)


蒙古(胜)

金(败)

兵力

9-10万

45-50万

指挥

成吉思汗

完颜永济

成吉思汗指挥十万大军集中打击45万金国大军的中路十万军队,蒙军大胜,金国几乎丧失了所有精锐,从此再也没有能力抵抗蒙古铁骑,蒙古帝国则自此开启了横扫亚欧之旅。

野狐岭之战

17. 钓鱼城之战(公元1259年)


宋(胜)

蒙古(败)

兵力

数千人

4万人

指挥

王坚、张珏

蒙哥

钓鱼城之战蒙古号称几十万人马,围攻南宋潼川府路合州钓鱼城,却始终无法攻克,战乱中连蒙古大汗蒙哥也阵亡在城下,守将王坚将军可谓中华英雄。钓鱼城击败蒙古大军虽然并没有改变南宋被灭亡的命运,但却影响了遥远的欧洲的历史进程,西征的蒙古大军听说蒙哥大汗死亡的消息,停止了西进,赶回来争夺汗位,蒙古的西进也因此终止,西欧地区也因此躲过了蒙古的铁蹄。

钓鱼城之战

18. 鄱阳湖大战(公元1363年)


朱明(胜)

陈汉(败)

兵力

20万

60万

指挥

朱元璋

陈友谅

朱元璋和陈友谅做为反元的两只最大武装力量在鄱阳湖进行决战,虽然陈友谅兵力远远多于朱元璋,且是自己更擅长的水战,但开始陈友谅便被朱元璋的火攻打乱了阵脚,之后数日的战斗也屡战屡败,被围困在鄱阳湖不得脱身,最后在突围中中箭身亡,鄱阳湖大战决定了谁才是日后中华大地上取代元王朝的新主人。

鄱阳湖大战

19. 土木堡之战(公元1449年)


瓦剌(胜)

明朝(败)

兵力

2万余

20余万

指挥

也先

朱祁镇

瓦剌入寇,明英宗朱祁镇被太监王振鼓动御驾亲征,却指挥失当,被围土木堡,二十万明军全军覆没,英总被俘,北京危急靠于谦力挽狂澜才得以不失。土木堡之战使明王朝由盛转衰,洪武永乐开拓之疆土,仁宣之治积攒之钱粮,一朝败尽。

土木堡之战--英宗被俘

20. 萨尔浒之战(公元1619年)


后金(胜)

明朝(败)

兵力

6万

12-15万

指挥

努尔哈赤

杨镐、杜松

面对在东北崛起的女真,明朝集结大军分五路进攻,但后金努尔哈赤采取集中力量各个击破的战术,在萨尔浒战役中击败了明军,此战之后,明朝与后金之间的战争攻守易势,后金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

萨尔浒之战-八旗军

21. 四渡赤水(公元1935年)


红军(胜)

国军(败)

兵力

3万余

数十万

指挥

毛泽东、

朱德等

周浑元、

吴奇伟等

四渡赤水战役,中央红军在毛泽东朱德的指挥下,采取高度机动的运动战方针,有效地调动和歼灭敌人,从而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彻底粉碎了蒋介石企图围歼红军的计划。此战之后红军长征路上的地方军阀,均尽可能选择避战,也为红军长征成功,起到了重要作用。四渡赤水是红军战争史上以少胜多变被动为主动的光辉战例。毛泽东曾说,四渡赤水是他一生中的“得意之笔”。

四渡赤水

22. 武汉会战(公元1938年)


日军

国军

兵力

30余万

100余万

指挥

冈村宁次、畑俊六

蒋介石、陈诚

武汉会战是中国抗日战争中关键一战,国军与日军在围绕以武汉为中心的华中四省激战四个月有余国军伤亡40余万人,日军伤亡25万人,从战术上讲,日军达到了击败国军,占领武汉的效果,但从战略上讲,日本并没有因此战获胜而达到迫使国民政府投降的目的,日军有生力量被大量消耗,至此也再无继续发动大规模进攻作战的能力,双方至此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武汉会战

23. 塔山阻击战(公元1948年)


解放军(胜)

国军(败)

兵力

8万人

10万人

指挥

吴克华、胡奇才等

侯镜如、阙汉骞等

在几乎无险可守的塔山村,解放军东野两个纵队8万人,顶住了国军海陆空的狂轰滥炸和一波波攻击,坚守6天6夜,保障了东野主力攻克锦州作战的胜利,塔山之战的胜负,不但关乎辽沈战役的进展乃至结局,而且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自此以后解放战争的进程。

塔山阻击战

24. 长津湖战役(公元1950年)


志愿军(胜)

联合国军(败)

兵力

15万人

10万人

指挥

宋时轮

阿尔蒙德

长津湖战役有多艰难,电影里已经表现得很充分了,这次战役,收复了三八线以北的东部广大地区。志愿军在东西两线同时大捷,一举扭转了战场态势,成为朝鲜战争的拐点,为最终到来的停战谈判奠定了胜利基础。

长津湖战役-冰雕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0万大破50万的野狐岭战役:铁木真灭亡金朝的经典之战
这一战,师长拉出10倍兵力却被一个小连腰斩!5万大军全覆灭
1949年百万大军渡大江后,这三次大战被称为后三大战役
退入广西的桂系近20万大军,是怎样被四野歼灭的?
这个朝代曾经三次东征日本,为什么没有消灭日本?
蒙古帝国崛起之战:9万精兵击溃45万敌军,斩首20余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