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怎样才能将戒尺真正还给教师
教育部长怀敬鹏说,“必须把戒尺还给教师”,因为“校园外没有温室,长大后也没有儿戏。外界不会轻易原谅那些无法无天的孩子!与其等待孩子将来被社会敲打的头破血流,不如从小教会孩子有所敬畏,敬畏生命、敬畏成长、敬畏规则。”
部长的一席话可谓高瞻远瞩、语重心长,从中可以看到部长的教育情怀和勇敢担当,以及对学生发展的长远关注。作为负责任的教师和育儿观念正确的家长,无疑都会对部长的呼吁举双手赞同,可要实行起来确是困难重重。因为仅有部长的呼吁还难以改变教育环境,还不足以让一种理念的到基本落实,困难主要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基层教育官员的素质亟待提高,各级教育局长队伍亟待整顿。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教育局长和其他局长一样,成为一级官僚。不管懂不懂教育,有没有教育背景,只要是在行政工作中有一定成绩,或者曾经为地方主官鞍前马后效劳过,受到主官的赏识,就可以当教育局长。试想这样的教育局长怎么可能像怀部长那样有见识有担当?他们只会为保住自己的官位或因循守旧、谨小慎微,或大耍官威、欺下媚上。这样的教育局长队伍整不残教师、搞不垮教育已经是手下留情了,要他们给教师撑腰管理好学校教育好学生岂不是与虎谋皮?
二是打着《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旗帜过度溺爱孩子的家长和高唱“只有不会教的教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的专家共同营造的社会氛围,给学校的惩戒教育设置了太多禁区。使得教师的教育行为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稍不留神就会遭到投诉,而一旦有投诉几乎无一幸免会受到学校和教育局的严厉处分。为求自保,教师只能对行为不端的学生听之任之,哪里还敢使用戒尺啊。
所以,真正把戒尺还给教师还有很长很难的路要走,只有全社会形成教育共识,净化教育环境,才有可能恢复教育的传统功能,远不是部长说说就可以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教育部部长发声,可以把戒尺再还给老师,教师们表示很为难
古代老师用戒尺打孩子手心,是体罚学生吗?
把戒尺还给教师,就是教育的福吗?
【名学网】老师不敢惩戒,就像开车不踩刹车一样危险!
睿智的的家长,当孩子受到教师惩戒时,非是追责,而是感谢
谁偷走了我们的戒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