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马六甲海峡
带你了解马六甲海峡 1.32万播放 01:01

马六甲海峡

马六甲海峡,又译做麻六甲海峡(英语:Strait of Malacca;马来语:Selat Melaka):是位于马来半岛与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之间的漫长海峡,由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三国共同管辖马六甲是马来西亚近代一个重要的国际贸易交通港埠,国际上习惯用它称呼该海峡。区别:新加坡海峡只是其中的一小段。海峡呈东南-西北走向。它的西段属缅甸海,东南端连接南中国海。海峡全长约1080千米,西北部最宽达370千米,东南部的新加坡海峡里最窄处只有37千米,是连接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国际水道。经马六甲海峡进入南中国海(从新加坡到台湾附近)的油轮是经过苏伊士运河的3倍、巴拿马运河的5倍。马六甲海峡对于日本、中国、韩国,都是最主要的能源运输通道,是“海上生命线”。(注意:被西方国家誉为海上生命线的是霍尔木兹海峡)重要港口:新加坡港;马来西亚皇京港(中国电建集团在此承建一个深水码头)。相关词条:马六甲困境马六甲困局

中文名称马六甲海峡

外文名称Strait of Malacca

代表景点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

地理位置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的海峡

占地面积约65000平方千米

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所属地区缅甸海里的东南狭长海域

全长约1080千米

平均深度27米

走向东南-西北

周边国家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

所属地区东南亚地区

最深处150米

海水温度29~32摄氏度

重要港口新加坡港;马来西亚皇京港

年均降水量2000-2500毫米

更多

    交通枢纽

    马六甲海峡:是缅甸海里的东南狭长海域、连接印度洋和太平洋的水道,西岸是印度尼西亚所属的的苏门答腊岛,东岸是西马来西亚和泰王国的南部,面积为65000㎞²。海峡长度为800千米,状似漏斗,其南口宽只有65千米,向北渐宽,到印度尼西亚的沙璜市和泰王国南部的克拉地峡之间的北口已宽达249千米。马六甲海峡因在马来亚海岸上的贸易港口马六甲(Melaka,原称Malacca)而得名,该城在16和17世纪时是重要的港埠。

    马六甲海峡呈东南-西北走向。是缅甸海里的东南狭长海域,东南端通过新加坡海峡连接中国南海。海峡全长约1080千米,西北部最宽达370千米,东南部最窄处37千米,水深25至150米,是连接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国际水道,也是亚洲与大洋洲的十字路口。

    马六甲海峡因沿岸有马来西亚的著名古城马六甲而得名。海峡现由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3国共管。海峡处于赤道无风带,因此全年风平浪静的日子很多。海峡底质平坦,多为泥沙质,水流平缓。

    马六甲海峡东端有世界大港新加坡,海运繁忙。每年约有10万艘船只(大多数为油轮)通过海峡。日本从中东购买的石油,绝大部分都是通过这里运往国内的。

    马六甲海峡是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咽喉要道,通航历史远达两千多年。它是亚、非、澳、欧沿岸国家往来的重要海上通道,许多发达国家从外国进口的石油和战略物资,都要经过这里运出。由于海运繁忙以及独特的地理位置,马六甲海峡被誉为“海上十字路口”。

    马六甲海峡(Malacca Strait)位于东南亚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连接南海与安达曼海,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重要水道。西北至东南走向,长约九百公里。北口宽,南口窄。峡底较平坦,水深由北向南、由东往西递减,一般为25-27米。

    航道最窄处在东岸波德申港附近的1.8米浅滩处,宽约5.4公里。主要深水航道偏于海峡东侧,可航吃水20米的巨轮。两岸地势低平,多红树林海滩,淤积旺盛,东西海岸线每年可伸展60-500米。西岸多大片沼泽与广大的泥质岛屿,大船不易靠岸;东岸有零散的岬角或岩岛,便于船只停泊。通航历史远达两千多年,是环球航线的一个重要环节。每年有五万多艘货轮、油轮及其他船只通过该海峡。[1]

    海峡历史

    马六甲海峡有悠久的历史。约在公元4世纪时,阿拉伯商人就开辟了从印度洋穿过马六甲海峡,经过南海到达中国的航线。他们把中国的丝绸、瓷器,马鲁古群岛的香料,运往罗马等欧洲国家。公元7-15世纪,中国、印度和中东的阿拉伯国家海上贸易船只,都要经过马六甲海峡。

    16世纪初,葡萄牙航海家开辟了大西洋至印度洋航线。

    马六甲是马来西亚近代一个重要的国际贸易交通港埠,国际上习惯用它称呼该海峡。

    1869年,苏伊士运河贯通,大大缩短了从欧洲到东方的航路。马六甲海峡的通航船只急剧增多。过往海峡的船只每年达10万多艘,成为世界最繁忙的海峡之一。

    沿岸的新加坡港,是世界著名大港,吞吐量为世界第四。港内码头岸线长达三四千米,可同时容纳30余艘巨轮停泊。拥有40万吨级的巨型船坞,能修理世界最大的超级油轮

    自然环境

    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和印度尼西亚所属的苏门答腊岛之间。因马来半岛南岸古代名城马六甲而得名。海峡西连安达曼海,东通南海,呈西北-东南走向,长约1080千米,连同出口处的新加坡海峡为1185千米。西北宽370千米,东南宽37千米。面积6.4万平方千米。海底比较平坦,多泥沙质。水深由北向南、由东向西递减,一般为25-115米。东南峡口有许多小岛,一些小岛边缘有岩礁和沙脊,妨碍航行。主要深水航道偏于海峡东侧,宽度2.7-3.6千米,可通航吃水20米的巨轮。海峡西岸地势低平,多大片沼泽、泥质岛屿和红树林海滩,大船不易靠岸。

    马六甲海峡处于赤道无风带,终年高温多雨,风力很小,年均气温25℃以上,年均降水量2000-2500毫米,马六甲港等地达3000毫米,甚至更多。一年中绝大部分时间风力微小,4-5月、10-11月可能出现猛烈的暴风雨,但一般历时短暂,不过数十分钟,对船舰航行阻碍不大,世人称马六甲海峡是风平浪静的航行海峡。

    马六甲海峡是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重要航道。通航历史远达2000多年,是环球航线的重要环节,每天平均通过的船有200多艘,每年通过8万多艘,成为仅次于多佛尔海峡-英吉利海峡的世界最繁忙海之一。然而海峡宽度较窄,其中还有沙滩和沙洲,浅于23米的地方就有37处,再加上过去的沉船等有碍巨型油轮通行,因而不断发生巨轮搁浅事件,载重20万吨以上油轮只得绕道印尼的龙目海峡,多航行2000多千米。同时两岸泥沙不断向海峡内淤积,海岸线每年大约向前伸展60~500米。如按此淤积速度,马六甲海峡1000年内就会消失。因而加强航道疏浚和综合治理是非常艰巨任务。

    马六甲海峡的南部水深很少超过37米,一般约为27米,越向西北海底越深,到与安达曼海盆汇合处水深约达200米。海峡南口有许多小岛,有些小岛的边缘上有岩礁和沙脊,因此阻碍了马六甲海峡南入口的航行。已确定沙脊是由来自苏门答腊的河水中夹带的物质淤积而成。

    从地质上看,马六甲海峡是巽他陆棚的组成部分,在第四世纪开始阶段(大约160万年前)是一片延绵的低地,自第三世纪后期(大约700万年前)至今似未曾受到过地壳运动的影响,轮廓是因后冰期高纬地区的陆冰融化而上涨的海水浸泡而成。

    马六甲海峡的两岸常可看见海岸沼泽,沿苏门答腊东部的海岸便有一处面积很大、地势低洼的沼泽林。海峡两岸均泥沙淤积,大河口附近泥沙淤积外展程度不等,在马来亚沿海,每年泥沙淤积外展幅度约为9米,而到苏门答腊东部沿海则约为200米。

    马六甲海峡地区气候湿热,冬季盛行东北季风,夏季盛行西南季风,年平均降雨量由1941毫米到2565毫米不等。北半球冬季,北印度洋海区的季风洋流整体上由东向西流,导致马六甲海峡水整体上由东南向西北流动的;北半球夏季,北印度洋海区的季风洋流整体上由西向东流,使马六甲海峡海水整体上由西北向东南流动。海峡东部海水表面温度为30.5-31℃(87-88℉);西部海水表面温度则可比东部水温低4℉。由于紧接陆地又有几条大河注入海峡,造成马六甲海峡水含盐度低。

    马六甲海峡,沿岸美丽富饶。年平均气温在25℃以上,年降雨量在3000毫米左右。热带丛林遍布两岸,高达60米的常绿树随处可见。各种藤萝攀缘植物,像天罗地网缠绕在巨树之间。两岸又是热带橡胶、锡和石油的重要产地。西北端的槟榔屿,风光秀丽,被誉为“东方明珠”。

    马六甲海峡

    参考资料

    • [1]
    • [2]
    • [3]
    • [4]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盘点亚洲地理之海峡 马六甲海峡
    马六甲海峡那么长,为何只有新加坡繁荣?马来西亚和印尼不行
    初中地理七年级下东南亚填空题专项训练
    【 游记达人】幸福路口:马六甲海峡
    新加坡,作为东方十字路口,手握海上生命线马六甲海峡
    世界四大产胶国主要港口介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