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赤山湖湿地公园(三)

    第三章   生态环境及湿地景观资源 

3.1  生态环境资源调查与评价 

    赤山湖位于句容市西南部,赤山以东,属于草浅型湖泊,面积7.8 平方千米 。该湖泊主要滞泄句容市南部山丘区洪水,上游总集水面积527平方千米,除24座中小型水库集水面积外,区间集水面积平方千米。赤山湖湖区底高程一般为7.0 m(吴凇基面,下同),环湖河底高程5.0 m。 
    赤山湖现状正常蓄水位8.4m,相应水面积1.48 平方千米 ,库容504万立方米 (环湖河);规划正常蓄水位9.0m,相应水面积5.78 km ;警戒水位11.0m,设计洪水位(50年一遇)14.02m,相应水面积7.19 平方千米 ;历史最高洪水位13.63m;历史最低水位干枯。 

    赤山湖环湖河道总体水质良好,工业污染相对较少,水质类型为Ⅱ~Ⅲ类。但总磷、总氮超标。中心渔场与白水荡滞洪区水质劣于Ⅲ类。湖区养殖投饵规模与数量过度,上游工业污水、生活污水、废水不达标排放入湖,对湖泊水质负面影响较大。 

    赤山湖是秦淮河干流重要的滞蓄洪区;是上游山丘区洪水排泄的主要通道,同时是上游20万亩农田灌溉、6.5万人饮用水水源地;赤山湖湖堤是沿湖周边圩区重要的防洪屏障。 

3.2  湿地景观资源调查与评价 

    句容赤山湖湿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区内湿地类型多样,湿地植被保存相对完好,生物资源丰富。 

3.2.1  沼泽湿地 

    沼泽湿地表现为土壤过度潮湿,积滞水或有浅薄水层的生境,是赤山湖内湖湖区的主要湿地类型。植物群落由沼生植物(水生植物与陆生植物之间的过渡类型)组成,以苔草及禾本科植物占优势,几乎全为多年生植物,很多植物具根状茎,常交织成厚的草根层或浮毡层,主要有芦苇群落、蒲草群落、慈姑群落等。 

    芦苇群落分布于湖内滩地的低洼地和浅水中。伴生种有萎蒿、水蓼、苔草、稗、苦草、黑藻、水车前,槐叶萍和莕菜等。层外植物多为缠绕在植株茎杆上的攀援植物,如鸡矢藤和盒子草等。建群种芦苇覆盖度60~90%,有时混生香蒲和菰等。 

    蒲草群落成片分布于内湖浅水区域。建群种蒲草常形成单种群落,常混生黑藻、菹草、苦草、眼子菜、浮萍和莕菜等。伴生种有芦苇、菰、水蓼、泽泻、灯芯草、苔草等。 

    慈姑群落分布在浅水湖泊中。常见伴生种有水烛、水葱、泽泻、菰、鸭舌草、满江红、槐叶萍、浮萍、菹草、黑藻、金鱼藻。建群种覆盖度可达80% 以上。  
 
3.2.2  库塘湿地 

    工程区内内湖"退渔还湖"过程中比较深的鱼塘连成片构建成的浅水湖泊,湖面较开阔,湖泥营养丰富,蕴育 
了多种水生植被类型,植物群落组成丰富。根据其形态特征和生态习性,分为沉水、漂浮、浮叶和挺水四类生活 
型植物。 
    沉水植物是一类植物体(茎、叶)全部沉没水中,多数根扎生于底泥中,而花序伸出水面之外的植物群落。 
赤山湖湿地公园沉水植物建群种有金鱼藻、眼子菜、苦草等,常见伴生种有莕菜、野菱、芡实、莲、菱、水车前 
等。常形成单种群落或共优种群落。 
    漂浮植物是一类植物体浮生在水面,根悬于水中,可以随水流或风吹而漂浮的植物。赤山湖湿地公园漂浮植物 
群落组成情况往往不是固定的,且植株密度和群落的盖度很大,它们常漂浮到其它生活型的植物群落内成为其组 
    成成分。建群种有浮萍、紫萍、满江红和槐叶萍。常见伴生种有野菱、菹草、金鱼藻和黑藻等。建群种常形成单 
    种或单优势种群落,覆盖度可达95%以上。 
    浮叶植物是一类植物的叶浮生在水面而根大多数扎生在水底泥土中的植物。浮叶植物建群种有莕菜、眼子菜、 
芡实、菱和睡莲。常见伴生种有黑藻、金鱼藻、菹草、狐尾草、浮萍、紫萍和槐叶萍等。建群种常形成单种群落 
和共优种群落,覆盖度80%以上或90%以上。 
    挺水植物是一类根部固定在水底淤泥里而植物体绝大部分挺出水面的植物。挺水植物建群种有芦苇、菰、席 
草,伴生种有黑藻、苦草、菹草、金鱼藻、狐尾藻、满江红、槐叶萍、芡实、莕菜、浮萍和水烛等。芦苇群落中 
建群种盖度高达90%以上,菰群落可达70%。 

3.2.3  河流湿地 

赤山湖地区属于典型江南水乡,河网纵横交错,星罗棋布,规划区域内河流湿地主要分布在环湖河道和内湖中 
心河以及各分支河流周围,植被类型以沉水植物和漂浮植物以及挺水植物为主,滨岸带还分布少数湿生乔灌木。  
在河流滩地低水位和浅水区常见芦苇、蒲草、菰、席草等挺水植物和野菱、莲等浮水植物及金鱼藻、眼子菜、  苦草等沉水植物;河流滨岸带分布有水杉、池杉、构树等乔灌木树种。随着一年四季河床水位的自然涨落,在岸 
滩湿地上还广泛生长着水蓼、旱苗蓼、水花生、水齿苋、三白草、水芹、水竹叶草、凤眼莲、雨久花、石龙尾、 
慈姑、牛毛毡、水车前、鸭舌草、荸荠等湿生物种。

     3.2.4  生物资源 

    (  1)湿地植被 
    赤山湖湿地公园植被在区系上具有明显的亚热带特点,同时也反应出一定的过渡性,地带植被类型为落叶常绿落叶阔混交林。区系成分中以东亚分 
布区类型为主,占57%;中国特有类型次之,占25%;其次为温带、热带类型、系以亚热带、热带分布为主。赤山湖湿地公园属于长江流域典型湖泊湿 
地和河流湿地,水生植物发育较好,种类多样。芦苇、菰、席草、眼子菜、金鱼藻、苦草、水鳖、田字萍和菱等为湿地植被优势种。 
    (  2)物种多样性 
    赤山湖湿地公园植物资源丰富,各种植物的分布范围和数量受季节因素影响较大。该地区亦拥有十分丰富的湿地动物资源,包括浮游动物、底栖动 
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兽类共7个类型。 
    赤山湖地区有浮游动物79 种,其中原生动物22 种,轮虫30 种,枝角类19 种,桡足类8 种;底栖动物59种,其中肛肠动物门1 种,环节动物门7 种, 
软体动物门23 种,节肢动物门26 种,以河蚬、水丝蚓、光滑狭口螺、摇蚊幼虫、颤蚓、沙蚕、环棱螺和中国圆田螺为优势种;鱼类14目24 科98种,其 
    中鲤科54 种;两栖类共有1目3科9种,爬行类3目8科25 种;兽类有8目18科36 种。鸟类有173 种,隶属于16 目,有国家Ⅰ级保护动物中华秋沙鸭,国家 
Ⅱ级保护动物斑嘴鹈鹕、黄嘴白鹭、小天鹅、鸳鸯、鸢等。

     

    植物包括浮游植物和维管植物,经初步调查,浮游植物共有7门97种,其中绿藻门最多(39种),其余为硅藻门25种,蓝藻门19种,金藻门5种,隐藻门、甲藻门和裸藻门名3种;区域内维管束植物124科352属529种,其中被子植物116科340属516种。芦苇、菰、微齿眼子菜、马来眼子菜、苦草、黑藻、菹草、荇菜和菱等为优势种。其中珍稀濒危植物共有12种,它们分别是野大豆、莼菜、齿叶睡莲、水车前、水蕨、长喙毛茛泽泻、野菱、水龙、萍逢草、萍实(南芡)、微齿眼子菜、长叶眼子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虾多少,看水草”,“养虾先养草”,小龙虾养殖户,这些种养草的知识,您都懂吗?
水草品种简介
小龙虾养殖水草知识大全及栽种方法,小龙虾养殖必备,太全面了!
六种水草,五种种植方法,小龙虾养殖必备
养虾先养草,简单聊聊小龙虾养殖中常用的几种水草
小龙虾,螃蟹水草的种类及其特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