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结肠癌效验良方
  结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肿瘤,多见于中年以上的男性。临床症见腹泻,便秘、排便困难或便秘便溏交替等排便习惯,并见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痛乏力,体重减轻,营养缺乏,晚期右下腹可触及固定性包块及大便带血、便血,便条变细,表面有凹陷等。

      本病当属中医'积聚''脏毒''肠覃'等范畴。本病的病机关键是大肠传导失职,湿热瘀毒蕴积于肠内,瘀结不通,日久变生所致。病因主要有内外两个方面, 外因:或久坐湿地,寒气客于肠外,或饮食不节,恣食肥甘,醇酒厚味,滋生内热,损伤脾胃,运化失司,大肠传导失常,湿热内生,热毒蕴结,流往大肠,瘀毒结于脏腑,火热注于肛门,结为癌肿,日久变生肠癌。内因:素体正亏,脏腑功能失调,脾气虚弱则运化失调,致湿热邪毒蕴结,浸淫肠道全程的基本病机,病理因素涉及气滞、湿、热(火)、瘀、毒等。

方一

  【主治】:结肠癌

  【方药】:制附子30g,焦白术40g,炮姜炭30g,太子参60g,生黄芪60g,桔梗15g,茯苓25g, 川椒25g,蜂房30g,炒白芍20g,炙甘草10g,灶心土25g,赤石脂50g。

  【用法】:以水500ml,将药物浸泡1小时后;水煎2次,2次药液混合,分早晚两次温服,1剂/日,20天为1疗程,连服3~4疗程,临床可根据病情发展,个人体质调节药量及药味。所有病人均要求合理饮食,调畅情志,治疗期间停用放化疗。

  【疗效】:除2例未能坚持服用中药退出外,其余20例完全缓解10例(所有可测病灶完全消失,而且病灶完全消失达4周以上,症状消失),部分缓解(病灶缩小50%以上,症状部分缓解)5例,无变化或稳定(病灶增大<25%或减小<50%,症状部分缓解或维持原状)3例,进展(至少有一个病灶增大25%以上,或出现新病灶,新出现胸腹水)2例,总有效率为85%。

  【编按】:方中制附子、太子参、生芪、茯苓、炒白芍、炙甘草温阳益气,川椒、炮姜炭、焦白术温中止泻蜂房解毒抗癌,灶心土、赤石脂止血,以中药治疗为主对改善生活质量有益。年龄较大,长期腹泻,便血,营养差,贫血,水电解质平衡紊乱,故在用药同时,应密切观察血常规、便常规 潜血、生化等指标的变化,切记以辨证论治为准绳,反对舍本逐末,急功近利,不顾患者正气之盛衰,一味活血消瘦,致正气衰败加速病情恶化。[孟旭芳,沈桂荣.结肠癌中医治疗病案22例[J].光明中医,2012,27(11):2235-2237]

方二 益气健脾方

  【主治】:结肠癌术后

  【方药】:黄芪、白术、山药、薏苡仁、党参各30g,女贞子、地榆各15g,白花蛇舌草、白及各20g,陈皮、防风各9g,生甘草6g。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30天1疗程。

  【编按】:中药方注重补气,药物中黄芪、党参、白术等均为补气之用;山药味甘性平,具有健脾之效;女贞子味甘、苦、平,益肝肾、安五脏;薏苡仁味甘气和,健脾阴,主治脾虚泻;地榆味苦、酸,微寒,有解毒敛疮之功;白芨味苦、甘、涩,微寒,生肌敛疮,止血消肿;白花蛇舌草味甘、淡,凉.清热解毒抑瘤;防风,性辛甘温,胜湿解痉;生甘草具有补脾益气,止痛之用,并具有调和诸药之效。益气健脾方在患者术后,临床效果较好,且安全可靠,患者身体机能恢复较快,不良反应率较低,是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益气健脾方治疗结肠癌外科术后66例,郑子洲; 徐巍,陕西中医2013-10-05]


结肠癌验方三

  【主治】:结肠癌(腺癌)术后,证属湿热壅滞,熏灼肠道,脉络受伤,气滞血瘀。

  【方药】:半枝莲30g,蛇舌草30g,地丁草15g,蚂蚁草15g,红藤15g,石榴皮15g,地榆炭30g,炒白术15g,怀山药15g,炒山楂30g,枳壳9g。

  【加减】:便血加槐米15g,槐角炭15g,地锦草15g,侧柏炭15g。

  【用法】:每天1剂,水煎服。

  【病案举例】:张某某,男,75岁。患者于1993年8月发现大便带血,经上海市新华医院纤维肠镜检查诊断为乙状结肠癌(腺癌)。因患者年事已高,故不愿意手术治疗。同年9月起服中药,当时症见:大便次数多,有紫红色血水样便,偶见黏冻带血伴腹痛胀气,诊见舌苔腻,脉滑数。给予上方,服用2周后,大便带血逐渐消失,大便成形,次数减少,病情得到控制。继续服药3年多,患者自我感觉良好,大便成形,每日1次,一直未出现便血﹑黏冻等不良情况。截至1997年底仍健在。

  【编按】:本方具有清热解毒,健脾化湿,理气止泻之功效。方中以半枝莲、蛇舌草、地丁草、蚂蚁草、红藤清热解毒,抗癌抑癌;炒山楂、枳壳、炒白术、山药、石榴皮健脾化湿,理气止泻;并以地榆炭、槐米、槐角炭、地锦草、侧柏炭凉血止血。诸药相配,相辅相成,使邪热去,脾气健,身体康。[冯世镐·上海群力草药店特色草药与验方精选.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175]

结肠癌验方四

  【主治】:结肠癌术后,证属脾虚湿困,气血两亏,心神不宁。

  【方药】:半枝莲30g,白花蛇舌草30g,仙鹤草30g,苍术9g,厚朴9g,陈皮9g,皂角针15g,怀山药15g,当归9g,炒白术15g,炒白芍15g,枸杞子12g。可随症加减。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病案举例】:张某某,男,65岁,患者于1990年底自觉胃部常常有疼痛感,1992年12月经上海市中山医院诊断为乙状结肠癌,并做了切除手术。术后化疗两次,因身体过度虚弱,无法继续化疗,于1993年3月来诊。自诉化疗之后,头晕乏力,大便溏薄,失眠难寐。诊见形体消瘦,面色萎黄,苔薄白腻,脉细。予以上方随症加减,服药至1997年底健在,诸症皆除。

  【编按】:本方具有清热解毒,健脾益气,养血安神,化湿和中之功效,癌症术后,体质虚弱,故方中以炒白术,怀山药补气健脾;以苍术、川朴、陈皮化湿和中;再配以当归、白芍、枸杞子等养血安神;以半枝莲、白花蛇舌草,仙鹤草清热解毒,防止肿瘤复发和扩散。[冯世镐.上海群力草药店特色草药与验方精选﹒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74~175]

方五 中药外敷

  【主治】:结肠癌术后肠梗阻,症见阵发性腹痛,腹胀。

  【方药】:生大黄50g,大腹皮50g,延胡索50g,丹参50g,当归30g,赤芍30g,蜈蚣3条,制附子50g,肉苁蓉50g,肉桂末3g(另包),生甘草30g。

  【用法】:上述药浓煎收膏,将药膏均匀地涂抹于纱布上,另包肉桂末涂于药膏上,以神阙穴为中心,敷于腹部,外用宽胶布固定,并用温水带热敷,每次约50~60min,每日3次,2d换1次药。患者常规采用禁食或少量流质饮食,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等对症处理。

  【编按】:应用上方治疗结肠癌术后肠梗阻30例,其中痊愈18例,好转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3%。方中生大黄破瘀攻下通腑,大腹皮、延胡索宽中理气,散满除痞,以助大黄通里,丹参、当归、赤芍活血化瘀止痛,蜈蚣攻毒通络散结,白芍健脾,调理胃肠功能。因该类患者皆是手术后,均有精血不足,肾阳亏虚之象,故用制附子、肉苡蓉、肉桂末补火助阳,益精血,散寒止痛,最后用生甘草调和诸药。中药制剂敷贴后刺激局部皮肤,促使药物经穴位由表入里,循经络内达脏腑,以调节气血阴阳,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从所敷的部位来看,神阙穴位于脐部,为胚胎发育过程中腹壁的最终闭合处;其下布有丰富的静脉网,药物经脐部吸收极少,通过肝脏而被分解,有效药物成分也不会因经消化道而受破坏,故中医认为神阙穴乃先天之本源,后天之根蒂,属任脉,素有神阙主百病之说。由此可见,本疗法一方面刺激穴位,疏通经络,调理气血,协调阴阳,抗御病邪;另一方面,由于药物的发散走窜,经皮肤吸收发挥了良好的药理作用,使药物直达病所,药力专而疗效巩固。故此可使瘀血消于无形,胃肠恢复通畅。[瞿媛媛,杨新中.中药外敷治疗结肠癌术后肠梗阻30例[J].吉林中医药,2006,(02):31]
方六 复方半枝莲汤

  【主治】:大肠癌,症见腹胀腹痛,大便脓血,口干口苦,舌红苔黄,脉弦。

  【方药】:半枝莲60克,石见穿、生地榆、苡仁、忍冬藤、昆布各30克,山豆根、槐角、胡麻仁各15克,白蚤休12克,枳壳、川朴各9克。

  【加减】:便带粘冻者,加白芍、马齿苋、白头翁;癌肿较大者、加夏枯草、海藻、生牡蛎;神疲乏力者、加党参、黄芪、白术;白细胞下降者,加鸡血藤、枸杞子;血虚者,加当归、白芍、阿胶。

  【用法】:以上药物,水煎分二次服下,每日1剂。

  【功用】:清热解毒,散结消肿。

  【方解】:本方适用于大肠癌初、中期,证属热毒内蕴者。方中半枝莲清热解毒,消肿抗癌为主药;石见穿、苡仁、忍冬藤、山豆根、白蚤休解毒消肿以助主药之功;槐角善下行而清热利湿,可使药力直达肛肠,合地榆可凉血止血;胡麻仁润燥滑肠;枳壳、川朴行气导滞;昆布软坚散结。诸药合用共收清热解毒、消肿抗癌之功。临床用本方治疗肠癌20余例,在系统观察的7例中,显效2例,症状缓解5例,全部有效。摘自《抗癌中草药制剂》

方七 化瘀复元汤

  【主治】:大肠癌,症见腹部刺痛,痛处不移,胸闷不舒,神疲乏力,大便带血或大便秘结,舌紫暗,有瘀斑,脉弦涩。

  【方药】:丹参30克,红花、桃仁各10克,赤芍、漏芦、王不留行、夏枯草各20克,罗勒25克,柴胡、天花粉、人参各15克,三七10克,大黄5克。

  【加减】:胸闷心烦者,加香附、郁金、栀子;便血多者,加仙鹤草、槐花、蒲黄炭;疼痛较甚者,加元胡、乌药、乳香、没药。

  【用法】:以上药物,浓煎200毫升,早晚2次分服,每日1剂。

  【功用】:活血化瘀,疏肝通络。

  【方解】:本方可用于大肠癌中期。其病机要点为气滞血瘀,正气不足。盖情志抑郁,肝气郁结,气机不畅,脉络阻塞,血瘀不行。气滞血瘀,久则结块而成本证。治宜祛邪扶正兼顾。方中丹参、红花、桃仁、赤芍、漏芦、王不留行、罗勒活血祛瘀、消肿止痛,功祛瘀血;大黄荡涤凝瘀败血,引瘀血下行;柴胡疏肝调气,夏枯草散郁结,三七祛瘀止血;人参、天花粉益气养阴,扶助正气。诸药合用则气畅血行而消坚积。临床实验表明用本方治疗大肠癌在症状、病人生存期方面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配合化疗有协同作用。《中西医结合杂志》1994年第6 期。
注: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偏方等仅供专业人士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版权声明:我们注重分享,文章、图片、视频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异议,请告知小编,我们会及时删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直肠癌效验良方
溃疡性结肠炎中医效验良方
【蔡小荪:妇科方】
顽固性呃逆(打嗝)效验良方
小儿泄泻☆☆☆☆☆
便秘效验良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