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未雨绸缪 银行揽储突击战改持久战

未雨绸缪 银行揽储突击战改持久战

时间:2013-07-08 09:44 来源:北京商报 作者:闫瑾 阅读:115 次
  进入7月,短期资金紧张状况逐渐缓解,但是仍有部分银行的客户经理或者支行四处托人筹钱,好像还没从“钱荒”中缓过劲来。由于担心“钱荒”再次来袭,不少银行已经提前两个多月开始为下半年考核节点“屯粮”了。

  

  进入7月,短期资金紧张状况逐渐缓解,但是仍有部分银行的客户经理或者支行四处托人筹钱,好像还没从“钱荒”中缓过劲来。由于担心“钱荒”再次来袭,不少银行已经提前两个多月开始为下半年考核节点“屯粮”了。

 

  业务员拼业绩  支行拼任务

  “各位兄弟姐妹,手中有闲钱存到我们行,自掏腰包报销往返打车费,存的时间越长获利越丰;另外有谁想办白金信用卡,另赠送丰厚礼品。”6月的任务刚完成,在某股份制银行工作的小李(化名)就把这条信息发到了自己手中的QQ群、微信群。“这次太惊险了,月底考核前东拼西凑才把任务完成,9月又要有大考核,趁早提前准备,”小李无奈道。

  另一家刚更名不久的股份制银行北京支行的客户经理小甄(化名)也用同样的方法开始提前准备,6月太像噩梦,整个支行都处于紧张的状态,特别是6月30日最后一天,眼瞅着大额的资金就划到了别的行,所以现在鼓动身边的人,存款时间长些,不要“快进快出”。

  其实,不仅是一些银行的客户经理,部分银行的分支机构也蠢蠢欲动。一些支行也开始提前备战,某商业银行支行通过微信的方式群发信息,“需要近亿元的定期存款,如果您手中有闲钱,价格面议”。

  此外,对于一些上半年任务完成不好的分支机构,部分银行会实行更换支行行长等措施。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平安银行丰台区某支行就是由于上半年任务完成量不乐观,可能会进行支行行长更换。虽然该行相关人士回应道,该支行运行平稳,如果出现任务量完成不好等情况,网点不会关闭,只会更换相应的领导班子。

  不仅如此,据了解,已经消失一段时间的存抵贷业务重出江湖,尽管6月30日的年中考核时点已经顺利度过,但各家银行只是解决了短期资金紧缺的难题,而长期这一难题还将持续。

 

  提前备战下半年资金市场

  北京商报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发现,不少银行人士表示,任务重、压力大也是他们提前行动的原因之一。某国有银行相关人士直言,6月的流动性压力是一方面,更主要的还是来自层层的指标考核,今年总行分给的存款、理财、分期、信用卡等任务都比较重,所以只能提早“备粮”。

  一位私募基金的相关负责人也表示,下半年银行资金紧张的局面恐怕还会持续,多数银行贷款收紧,很多项目都能从银行获得贷款,所以银行都开始大规模地与私募合作,他们这段时间接项目接到手软。

  此外,多位银行人士指出,目前对分支行的日均存款考核指标,在全部考核中所占的权重很小,因此每逢季末,各家银行还是秉持以时点数字论英雄的理念,大肆揽储。“今年经济形势不容乐观,经济数据不好看,跨境资金流出,资本市场走势也比较低迷,所以银行的日子也不好过,竞争更加激烈,早准备心里有底,所以分行召集各支行长开会,分任务、定目标,早早地就开始为下半年做部署。”一位股份制银行某支行行长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

  银率网相关分析师认为,未来如果央行没有进一步缓解流动性的举措,下半年资金依然呈偏紧格局。依据往年的银行理财产品发行情况,二三季度均属于银行理财产品发行激增的季度,因此三季度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或将继续增加,商业银行也还是需要依靠理财产品来揽储。同时,从预期收益率来看,资金面趋紧,银行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也不会很快回落到5月初的水平,银行理财产品会在当前的高收益率水平小幅波动。

 

  担心每二轮“钱荒”来袭

  商业银行的提前备战可能也是预估了下半年的经济形势,不少专家机构表示,下半年经济形势不容乐观,商业银行的利润水平将会受到持续冲击,这可能也让银行的弦崩了起来。

  澳新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刘利刚认为,6月流动性紧张的第二轮效应来袭,中小型银行将可能由于利率曲线倒挂而面临相当大的压力,流动性短缺的第二轮效应也将对中小企业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如果央行持续保持当前的政策力度,同时不采取任何举措来应对不断恶化的国内外局面,金融机构的去杠杆进程意味着银行对实体经济的信贷冲击将至少持续1-2个季度,这对整个经济也将产生显著影响。

  “商业银行的利润水平也将因此受到一定的冲击,这是因为整体资金成本将很可能保持在高位,对于大银行来说,资金成本的上升将被贷款利率的上升部分抵消,但对于中小银行来说,其利润可能出现明显的下滑。”刘利刚补充道。

  对于下半年货币政策或者经济的走势,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预计,未来几周银行间市场的资金压力将缓和。但是,该影响并没有过去,而且市场仍担心会收紧货币政策。风险可能来自两个渠道,其一是信贷增长的放缓,其二是较高的资本成本转嫁至最终借款人(即贷款利率更高)。如果确实发生,那么实际已收紧的货币状况可能将引发去杠杆化,并增加经济活动的下行压力。

  此次6月流动性的紧张加之央行的“缓慢出手”,都为各家商业银行敲响了警钟。央行此次强硬做法的背后动机不仅希望冷却市场对进一步放松货币、信贷的预期,同时也希望迫使银行妥善管理风险,抑制市场的投机活动。

  朱海斌认为,央行在纠正潜在的收紧倾向方面仍存在政策空间,例如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手段使流动性保持稳定;降准;如有必要下调政策利率,降息将伴随着存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进一步上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4800亿资金到期 流动性面临大考
逆回购是利好还是利空
资金市场再燃紧张情绪 7天shibor急升155基点
正回购与逆回购的区别
降准降息预期升温?-微信精选-第一财经首席评论
两周逆回购4000亿 等于降准一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