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篆刻艺术:美的本质是抽象美

 

三百石印富翁 齐白石

中国篆刻艺术由古代印章而来,包含书法(主要是篆书)和镌刻,是主要采用印章特定形式表现汉字形体美和篆刻抽象美的抽象艺术,是将汉字书法的美与章法表现的美、刀法展现的美及金石自然美融为一体的纯表现性艺术,即抽象艺术或抽象性艺术。这是它的艺术归属或艺术美归属。

篆刻艺术如果从明清流派算起已有500多年历史,追溯到以青铜质为主的“周玺”时代则有3700多年的历史,殷商时代便盛行刻字艺术。篆刻艺术(刻刀的刀法)与书法艺术(毛笔的笔法)一样,经历了由实用艺术转化为纯表现性艺术的过程。它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缘其发端自远古之厚重文化积淀。篆刻一般都是印章,反之则不一定成立。篆刻作为历史悠久的独特的镌刻艺术,又有“印宗秦汉”的篆刻艺术文化取向。在我看来,相互关联的书法艺术和篆刻艺术都是最典型而又最独特的中国抽象艺术。而篆刻艺术虽包括极少数象形字符甚至具象图案,也仍然是抽象艺术,是一种主要以汉字为表象,以汉字造型为形式基础,诉诸特定工具、媒介和材料,落实到篆刻字符体系和篆刻方式的、主要以印章作品为完成目的的镌刻艺术,应该说篆刻艺术比书法艺术更加抽象化。

篆刻艺术强化其抽象性及其抽象美的方式、手段和途径诸多,包括章法、刀法和字法等方面。凡是关涉篆刻的点线块面色纹等等,均能够发挥和实现抽象性及其抽象美的强化价值。进一步加深对篆刻艺术抽象性和抽象美的自觉认识,会加深对篆刻艺术本质特征、艺术功能和审美定位的认识,有力促进其表现空间开拓、文化发展和审美提升。

个人以为,凡是古代服饰、建筑、工艺器皿、陶瓷、青铜器皿和纹饰等上面所带有的抽象符号,无论是铸制还是凿刻等方式,包括几何图案和痕迹肌理,它们都属于冷抽象范畴或几何抽象范畴,都可以归入现代意义上的抽象艺术,即使不存在与西方抽象艺术相应的时空条件和思潮流派背景,不应仅仅确认为一部分古代艺术和古代文化中的抽象性或抽象元素,这样就不能简单认为中国古代没有完整的抽象艺术了。提起篆刻艺术,不能不涉及意象,但是一般篆刻的抽象性跟入印文字字义产生意象往往是分裂的,比如“马云”二字不是“马”和“云”的具象意象,“小平”二字不是“小”而“平”的具象意象等等。所以篆刻的意象性和意象美更多与抽象有关,往往不是普通文学和一般艺术意义上的意象及其素材来源和意境造型。

论及篆刻艺术最大的艺术魅力,在我看来,正是人们不太涉及的篆刻艺术的抽象性及其抽象美,其表现堪称涵盖从篆刻艺术渊源到总体特征,直到章法字法刀法等篆刻艺术的各个方面。相对于意象美,抽象性及其抽象美,也只是论述篆刻美的不同角度和层面。

篆刻艺术自古就有鸟虫书(鸟虫篆、鸟书)、虫鸟文、虫鸟印、肖形印、图案印和生肖印,包括动物植物、山河地貌天象图案,神怪神话传说想象等等内容和形式,它们包含象形美和具象美,与篆刻艺术的抽象美构成繁复的、相辅相成的内在关系。为了方便展开讨论,这里将具象和具象美归入意象和意象美。即使似乎不那么抽象的鸟虫篆其实也经过了抽象,只不过是具象化的抽象、抽象性的具象。而意象性及其意象美,主要还是一种意象化篆刻艺术现象的抽象性及其抽象美。

作为抽象艺术,篆刻艺术的形成发展历程坎坷复杂,呈现形态纷繁矛盾而又婀娜多姿。不过说到底,篆刻艺术是一种十分重要而又与西方抽象艺术完全不同的抽象艺术。作为古老悠久而又独立发展演变的中国抽象艺术,其抽象性及其抽象美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即使人们为了有所确指,往往需要艰难地辨识寻求印章或篆刻的具体内容,即汉字、图案,以及痕迹、肌理、点线块面色纹等等能指的所指。为什么能够做出这样决定性的判断呢?从汉字体系和篆刻艺术的特点及历史形成来看,象形字也是不断地高度抽象化的结果,带有高度抽象性及其抽象美;比如与头首有关的部首、文字及符号,与耳朵和四肢有关的部首、文字及符号等等,哪怕只遗留或保留了描绘的象形的形迹。篆刻作为载体和过程,也还是要以汉字的抽象性为基础和前提条件,而汉字的字义在某些情况下倒成了元前提,甚至在某种情况下被完全秒杀、移除或无视,尤其是在对印章篆刻内容基本上不甚了了或完全不懂得的情况下。因此篆刻的形式感极强,而这些形式感其实正是抽象美感的一部分。

个人以为,从根本上这是由汉字或方块汉字的象形文字特性决定的,而象形文字体系也确实经历了长达数千年的从象形性倚重转向非象形性倚重的漫长渐进嬗变过程,这是一个抽象性及其抽象美不断强化的过程,包括实用性、书写性和简化性的不断加强趋势。其中如实用性,印章的出现首先是实用的要求;篆刻的强化既是审美的强化,也是一定意义上实用性的强化,这里多少有点悖论意味。无论古今,除了书美意趣,除了生活便利、交流交换、信息沟通、身份印信和功利权力地位象征的需要,许多悖论情况下需要反其道而行之,即一定的辨识难度、仿制难度,甚至特定情况下记号暗号契约型的隐蔽设置。这些都为篆刻艺术提供了发展演变的方向和潜在可能。而许多实用性需求,也不见得都是同抽象性及其抽象美相对立抵触的。

汉朝以降,汉字造字法相沿有“六书”说,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造字法加上假借、转注两种用字法,六种方法都带有抽象性。象形字“首当其冲”,但是由于局限性太大,所以虽然起源最早,留存数量却是最少,据估计只有二三百个,其中一部分并非直接用来表示具体实物,而是用来表示与具体实物有关的概念,包括从名词演变成形容词。话说回来,其实象形字带有具象描绘性和抽象性的双重特性。指事法是汉字从象形发展到表意的第一步,采用象征性的单纯性非图形符号,或附合在图形上加上指示性符号来表示意义。会意法则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按意义合起来,表示一个新的意义的造字法。汉字造字需求不断加大,还是不够用就采用形声法造字,就是将形旁和声旁拼合而成。结果汉字八成以上是采用基于象形、指事和会意三法之上的形声法所造。而指事和会意又大大加强了抽象性。形声法造字由于极其抽象、便利,至今仍在源源不断地造出新字。当然,随着自媒体的出现,由于新的交流方式的作用,当前汉字造字方法更加丰富繁复。总而言之,汉字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嬗变而成的并且不断加强的抽象性,自然而然地产生出了汉字的抽象美,这些也造成了汉字抽象美及其派生出来的篆刻抽象美的具象渊源,以及形成过程中如同肌理斑痕一般的芜杂留存痕迹。这种在时间或历史长河中遗存下来的汉字及其汉字艺术的智慧和灵韵,堪称篆刻艺术独具的摄人心魄的沧桑之美。

举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篆刻艺术:从具象美意象美到抽象美(图)
胡紫桂:书法艺术的文化追加
表现性是书法的一大基本审美特征
抽象画的概念是什么?抽象艺术的理念是什么?
汪国汉——当代书画名家
寻找汉字里的中国思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