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看待黄河变清?

黄河是一条多泥沙河流。中游黄土高原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下游河床因泥沙淤积而逐渐抬高,成为一条绵延亘远的“悬河”。黄河泥沙问题由来已久,从周秦以来,就引起人们的关注。古人云,“黄河清,圣人生”,似乎黄河永无澄清的可能。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史籍确有关于“河清”的记载。“黄河清”作为一种自然和社会现象应当受到重视。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上游源头清澈如镜,但流经兰州以下特别是经过黄土高原后,黄河含沙量陡增。黄河由清变浊是一个渐进的自然过程和历史过程。春秋以前,黄河及其支流的输沙量很小,山陕一带的河水尚可直接饮用。到了春秋时期,这一地区河水已不再清澈,《左传》有描写黄河的诗曰:“俟河之清,人寿几何?兆去询多,职竟作罗。” 对黄河变清之遥远漫长发出了无限的惆怅。《管子·水地篇》记载道,“秦之水泔最而稽,淤滞而杂”,意谓关中地区的河水泥淤沉滞,与水相杂。战国时已有人称黄河为“浊河”。

稍后出现的《尔雅》对“河”的解释是“河出昆仑虚,色白,所渠并千七百一川,色黄”,这是对黄河以“黄”字描述的较早一例。《水经注·河水》中描述黄河时也引用此句。秦汉时,由于人类对黄河的直接利用及黄河流域的经济发展水平都有大幅度提高,黄土高原地表植被也受到前所未有的影响,黄河输沙量增加速度惊人。据《汉书·沟洫志》载,黄河“河水重浊,号为一石水而六斗泥”。从这一时期开始,人们开始将这一中华民族的母亲河称为“黄河”。

关于黄河“河清”的记载,就目前掌握的材料来看,最早的记载是《册府元龟》卷二十二《帝王部·符瑞》所记载的:“成王时,周公旦摄政七年,制礼作乐,祥乌凤凰见,萱荚生,乃与成王观於河雒,沈璧礼毕,王退俟。至于日昧,荣光并出,黄河清,庆云至,青龙临坛,衔玄甲之图,坐之而去。礼于雒,亦如之。”接着可见的历史记载为汉光武帝建武九年,当年“平原(今山东省平原县一带)河水清”。(《古今图书集成·山川典·河部》)

而关于河清的最确切的记录就是《水经注·河水五》下这条记载:(河水)又东,过武德县(今焦作武陟东南)东,沁水从西北来注之。注文:《续汉书》曰:延熹九年,济阴、东郡、济北、平原,河水清。襄楷上疏曰:《春秋》注记,未有河清,而今有之。继之,黄河在建宁四年二月,河水又清也。

之后,关于河清的记载依然常见于史籍,其中比较多的为唐、宋、明、清四代。详见汪前进《黄河河水变清年表(公元前1035年——公元1911年)》。

对于河清这种不太常见的自然现象,历史上主要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一是“祥瑞说”,另一为“灾异说”。

历史时期,祥瑞说由来最久,把黄河由浊变清这一奇异现象作为祥瑞之兆的认识也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即“黄河清,圣人生”。

另外一种与之截然相反的观点是“灾异说”。认为“河当浊而反清,阴欲为阳”,视“黄河清”为一种叛乱、不祥之征。“黄河清”为“不祥之征”的看法略晚于“祥瑞之兆”的观点,但两种观点一直相伴而行,几乎在历朝均有提出者。

古代黄河变清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是旱灾。

黄河的泥沙最重要的来源是中游的黄土高原地区,因此黄河澄清的最重要原因就是黄河上中游地区长期持续干旱无雨,地表难以形成径流,没有或仅有少量的泥沙进入河道,同时黄河水量大幅度减少,河水流速放缓,使河水携带的泥沙很快沉积下来,最终导致河水由浊变清、由小至清。中游旱灾是河清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二是冰冻。

冬春季节,黄河上中游河道冰封,流水趋缓,泥沙下沉;同时,冰封河道也减缓了河水对河床的冲刷,使流入河道的泥沙减少,以至于水质变清。开春后,冰雪融化,雪水缓缓渗透于地下,无法形成地表径流,冰雪融水注入黄河后,也会使得局部河水变清。

三是人类活动的影响。

人类影响的首要表现就是黄河中游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使得地表植被状况明显改善,减少了泥沙流失量,从而使黄清在特定时期内增多。黄河中游地区所处的自然条件注定了它的多泥沙、善淤、善决和善徙的特征,再加以黄河流域社会经济的持续开发,对这一地区自然资源的过度利用,又必然加剧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水土流失的加剧。但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人类们自觉或不自觉地顺应了自然规律,在黄土高原区域减少农业比重增加畜牧业比重,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黄河澄清的可能性。例如谭其骧在《何以黄河在东汉以后会出现一个长期安流的局面》中提到:“历史上的魏晋十六国时代是一个政治最混乱,战争最频集的时代,而在黄河史上的魏晋十六国时代,却偏偏是一个最平静的时代。”其原因就在于“以务农为本的汉族人口的急剧衰退和以畜牧为生的羌胡人口的迅速滋长,反映在土地利用上,当然是耕地的相应减缩,牧场的相应扩展。黄河中游土地利用情况的这一改变,结果就使下游的洪水量和泥沙量也相应地大为减少”。

四为地震。

地震也会造成河水含沙量的突然变化。究其原因当有二。一是由于地震引起的地壳断裂使得地下水的大量涌出,从而局部改变了黄河的泥沙含量,使黄河的泥沙含量比平时少了许多。二当为地震引起的山体崩塌滑坡等固体物质堵塞了河道,使得下游河水流量突然减少,河水流量小,携带泥沙量就小,河水变小变清。而堵塞河道的堆积物一旦溃决,大量的经过沉淀的河水注入下游河道,也会造成特定时间段下游河水的澄清。

由此可知,古代的“黄河清”大多数情况是伴随着黄河流域的气候、降水、地质等环境变化而引起的。这也是历史上不少人将“河清”视为灾异的重要原因。

现如今,随着工程技术的进步和黄河三门峡水库、小浪底水利枢纽的建设,使得黄河清成为一种常见的现象。但是依然需要世人时刻提防的是,黄河多泥沙是一种历史形成的长期而复杂的河流水文现象,有其客观的演变规律。大坝的拦蓄使得下游河水含沙量剧减,对黄河三角洲的生态环境,及河道自然演变规律,都有不可忽视的影响。现在的黄河比起历史时期的“善淤、善决、善徙”,已经安静了很多。但是也需要注意泥沙减少给下游河道带来的一些列影响。

希望我们的母亲河永远健康,美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果黄河水变清,会产生什么影响?
黄河居然变清了? 专家: 变清未必是好事
如果黄河不再黄,将会发生什么?专家:最好不要变清!
天鲲号清淤黄河:肥沃了两岸,又解决了危险的悬河,为什么不做?
泛滥的黄河——历史上的六次大改道
黄河多次神秘“改道”暗藏哪些玄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