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唐钧:就养老产业答媒体问
当前,中国社会的老龄化进程正在加速,其原因是,以“60岁及以上人口”为老龄化的衡量标准,建国后50年代出生的这一代人正在进入老年阶段。可以预测,今后5—10年间是中国老龄化迅速发展的时期。2013年中国社会人口老龄化的现状是,60岁及以上老年人的比重是14.9%,绝对值是2.02亿人,较前一年同比增长0.6个百分点;65及以上的老年人的比重是9.7%,绝对值是1.32亿人,较前一年同比增长0.3个百分点。
  但是,关于是老龄化的问题,有一些问题需要说明:按照国际惯例,60岁及以上的老人占10—20%是轻度老龄化,20—30%是中度老龄化;30%以上才是重度老龄化。因此,根据中国的国情,当前老龄化程度准确地说,是在从轻度老龄化走向中度老龄化的过程中,大概将在2020—2025年之间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现在媒体上的一些说法是不准确的。
  光说“轻度老龄化”可能比较抽象,实际上,将65岁及以上人口数减去60岁及以上人口数,得到的数字是60—64岁的是0.7亿人,要占到老年人口总数的1/3。这个年龄阶段的老人是绝对的“年轻老人”,其中绝大多数都是能够完全自理的。所以,过度渲染当前老龄化程度如何严重,甚至将老年问题妖魔化,将造成一个认识上的误区。这个误区又会造成另一个工作层面的误区,这就是“病急乱投医”。
  我们必须根据中国的国情(而不是机械地搬用所谓国际经验),客观地评价当前中国老龄化的程度及其影响,科学合理地制定短期、中期和长期的老龄化应对策略和规划。从目前来说,老年服务产业的建设既要有紧迫感,但工作部署又要从容不迫。
  2.当前养老产业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
  养老产业,应该分成两大块:一块是营利性的,亦即市场化的养老服务;另一块是非营利性的,亦即非市场化的养老服务。
  当前中国的老年人口,基本上是一个以中低收入的劳动者为主的社会群体。首先,以常住人口计算,中国大约有1亿老人生活在农村;其次,在城镇职工中,大约有5000万退休人员能够领取养老金,但月平均只有2000元;其三,即使是1000多万机关事业单位的退休人员,平均养老金也只有4000元。其四,还有一部分城市只参加了城市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以及没有养老金的贫困老人。加总起来,中国2亿老人中,有1.8亿人属于中低收入,占老年人总数的90%。对于他们,中国社会不得不以非营利的老年服务产业来帮助他们安渡晚年。
  从这个意义上说,可以利用营利性或市场化老年服务产业的老年人,如果单靠自己的养老金,一般不会超过10%;如果得到子女的支持,大概能扩展到15—20%。
  但是,近年来,以“养老地产”为号召的营利性或市场化老年服务产业,发展得似乎更为红火。在媒体上,2013年被称为养老地产的元年, 2014年更是被捧为养老地产的沸腾年。据“行业知情人士”透露,目前中国养老市场的商机约4万亿元人民币,而到2030年有望增加至13万亿元。这些虚妄的预测不知从何而来?
  这些高消费的养老地产,据媒体报道最便宜的服务费用是每年10万元。按这个价格,4万亿的“商机”就需要4000万老人来支付。根据以上的分析,中国有这么多能够支付每年10万元养老服务费用的老人吗?而真正能够支付起高额费用的,大多又以请护理人员在家伺候老人的方式解决问题了。所以,当前的养老地产,第一大问题——难觅消费能力与高收费相当的客户,跟着是第二个大问题——目前基本上处于“全行业”亏损的局面。
  有专家对以上问题进行分析后,把亏损的原因归咎于“建设初期”的高投入,低回报。这个说法其实仍然有问题,对养老服务业准确的表达是:养老服务是一项“初期高投入,长期有回报”的产业。投资者绝无可能在高投入之后,几年内就收回成本。记得在北京的一次相关的会议上,有做风投咨询的专家说:“年收益5—8%,那谁来投资?”要是这样的态度,趁早撤离为好。不过,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之后,一夜暴富应该已经成为“天方夜谭”。安心地在30—40年中,做长期的“5—8%”,那怕是“3—5%”,应该说是有远见的。
  3.对养老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综上所述,对于养老服务产业的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关于营利性的养老服务产业,转变经营思路是必须的,现在有两条可选择的路径:一条是彻底转型,真正地投身养老服务业,从玩房地产转变为养老服务运营商。对于彻底转型者,养老机构的赢利模式是从长计议。因为房产自有,所以赢利要比租房办养老院的更容易些。赢利点是真心做好服务,靠服务赢得老人踊跃入住。二是转包转租。把经营权让渡给专业的养老服务运营商,坐收分红或租金。估计走这条路的会比较多,因为操作起来不难。将来养老服务产业可能会形成这样的格局——产权拥有者做养老的地产房产,养老服务则由养老服务运营者提供。
  第二,关于非营利性的养老服务产业,主要要形成一个整体性的服务体系。简言之,就是以家庭照护为基础,以非营利的专业养老服务机构为贯通上下的经线,以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为遍布基层的纬线,最终整合成一个“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养老服务体系。
  最后,不管是营利性还是非赢利性的养老服务机构,都必须注意:根据国际国内的经验,一个200个床位的养老院,如果满员,年利润可以达到3—5%。以后逐年会有所增加,最高预计能达到8%。顺便提醒一下,养老机构以200张床位最为适当,最多400张,再大就不好管理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养老产业政策、机会及发展模式分析
《中国居家养老发展趋势白皮书》
恭和苑:奢华养老?
“养老地产”的三条出路
当你在思考养老产业时,该如何构建宏观分析框架和展望未来投资机会?
养老服务产业,待挖掘的产业金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