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周易十翼的翻译
                 系词上传
      第一章
   天尊崇,地谦卑,乾坤就确定了。谦卑和尊崇这样陈列,贵贱就各处其位了。动与静有常规,阳刚与阴柔就明显了。同类相聚成为一方,万物按照群类而分别,吉和凶就在他们之间产生了。在天成为天文星象,在地成为各种实形,显现出各种变化。
所以阳刚阴柔相互纠结用力,八种基本物象相互激荡推动。雷霆鼓动,风雨润泽。日月云行,寒暑交替,乾阳之道生成男人,坤阴之道生成女人。乾阳执掌伟大的创始,坤阴造作出万类万物。
乾阳凭其平易而成为主宰,坤阴凭其简易而生养作为。平易则便于施行,简朴则便于服从。易于施行则有亲附,易于遵从则会成就功绩,有亲附则可长久,有功绩了就可以壮大。能长久坚固乃是贤能人的德泽,能发展壮大乃是贤能人的事业。平易与简朴,就能掌握天下的真理;掌握天下的真理,就能够在天地间成就自己的名位。
第二章
圣人设立卦爻,观察物象,附系文辞来阐明吉凶。阳刚和阴柔相互推动而产生变化,所谓吉凶,是失去和得到的现象;晦吝,是忧虑担心的现象;变化,是前进后退的现;刚与柔,是昼夜更替的现象。六爻变动,显现天地人三个层次的存在演化法则。
所以君子所居所处的,是“易”的规则秩序;所喜爱玩味的,是卦爻的文辞。所以君子在平时就推演观察卦象,探求爻辞的义理,行动时就根据卦爻的变动占筮出吉凶结论,凭此得到上天的祐护,吉祥而没有不利的。
第三章
周易中的“篆辞”,也称卦辞,是说明整体卦象的断语;“爻辞”,是说明每一爻变化变动的断语;“吉凶”是成败得失的判断;“悔吝”是表示有弊病不足;“无咎”是要人善于补救过错。
所以分别贵贱在于刚柔的位置,标明大小各类事物的真实面目在于卦辞,辨别吉与凶在于爻辞,悔吝存在于细小微妙的地方,要没有过错就要谨慎自省。所以卦象有大小之分,文辞有凶险平易之别。文辞就是指示各卦爻的变化趋向。
第四章
易道以天地为准则,所以能弥漫包容天地的一切法则。仰头观看天文星象,低头体察大地的形势特征,所以能知晓幽深和光明的原委。追溯本原返回尽头,所以能知晓死灭与生发的道理。精与气凝结成物,物体之外又有离合的精魂牵引而变动,所以能知晓鬼神的情状。
模拟师法天地,所以不背离事物的本原;全面观察理解万物,而且用这个道法匡济天下,所以做事不会有过失;能遍行天下而不泛滥,乐行天道,知晓命运的始终,所以没什么畏惧;安于所处之境施行仁义之道,所以能有大爱;囊括天地的造化而没有差错,巧妙地生成万物而没有遗漏,通达阴阳昼夜的变化法则因而有智慧,所以,神明之气没有固定的所在,易道也没有固定的形体。
第五章
一阴一阳变动不息就称之为道。顺承这个道就是善,按照这个道成就事物是仁义之性。仁义的人看见这个道就称之为仁,智慧的人看见这个道就称之为智,平民百姓日常受用却浑然不知,所以君子之道少见啊。
天道,以仁德的面貌显现,包藏在各种事物、作为中,鼓动推荡万类万物赋予生机,其造化的功德完全出于无心无觉,而不像圣人那样忧心焦虑,盛大的功德伟大的事业真是至善至美啊!富有包容万物就是盛德,日新月异变化向前就是大业。生生不息流迁更替就叫做易,创造物象就是乾道,效法乾道生养万物的就是坤道,推究数理而预知未来就是占卜,通权达变就是事业,达到阴阳不测的境界就是神明。
第六章
这个易呀,极广极大,用以描述远的则没有边界限制,用以描述近的则安然不动而又中肯,用以描述天地之间的事物则是周详完备啊!
这个乾道啊,他寂静时纯粹专一,发动时直接而不弯曲,凭此成就宏大无边的景象;这个坤道啊,他寂静时是闭合内敛的,发动时则开张分展的,凭此生育广博繁复的事物,这就称之为广大。广大的品性和天地相配,变通的品性和四时相配,阴阳的义理和日月相配,平易简朴的善美和最伟大的品德相配。
第六章
孔子说:易理他达到极致了。这个易呀,正是圣人用来提高德性扩大事业的。怀有崇高的德行,礼下卑微的事物。崇高是效法天道,谦卑是效法地道。天与地的格局这样确定,而易道就在其中运行了。自然生成的本性就这样存在,道义也由此而确立。
第八章
圣人因为看清了天下万物的形迹,而把他的形容归纳模拟出来,以象征他们本来的状态,所以称之为象。圣人因为看清了天下万物的运动变化,观察他们的相互关系,显示出他们的规范法则,写上语言而断定其吉凶,所以称之为爻(爻是万物相交之义)。用他们来阐明天下最幽微的迹象也不会觉得艰深困难,用它们阐明天下最繁杂剧烈的变动也不会迷乱不清了。
模拟出象之后再给出判断,经过分析之后再行动,模拟分析以顺应促成其变化。“鹤在树荫鸣叫,他的孩子和他和唱,我有好酒爵,我和你一起享用。”孔子说:君子住在家里,说出来的话善美,则千里之外就能响应,何况其近处内呢?住在家里说的话不善美,则千里之外也会反对,何况其近处呢?言语发于自身,针对百姓,行为在近处开始,作用到远处。言行,是君子的发挥作用的中枢机关,这个中枢机关的运用,是荣辱成败的主宰。言行啊,是君子用来对天地发挥作用与影响的的啊,能不谨慎吗?
“同人卦的九五爻辞说:先号哭而后又笑了。”孔子说:君子之道,或静处或行动,或沉默或言语,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心志相同的言语,他的芳香象兰花一样。
“大过卦的初六爻说:用白茅草承垫祭品,无咎。”孔子说:如果放在地上也可以的,而用白茅草垫上,怎么会有差错呢?这是谨慎到了极点啊。白茅草这个东西不贵,却能发挥重要功用。人若能以这种方式去做事情,那么就没有什么错失了。
“乾卦九三爻说:勤劳谦逊的君子最终是吉祥的。”孔子说:勤劳而不夸耀,有功绩而不自以为德,是最敦厚的,正是说虽有功德而甘居人下啊。德行要盛大,礼节要恭敬,而谦退呢,就是要表现恭谨以保存他的位置的。
“乾卦上九爻说:亢龙有悔。”孔子说“骄贵了就没有位置能安住,高傲了就没有支持亲附的人,贤能的人隔你远,你就没有辅佐,所以动辄不能达其心志而失意。
“节卦上九爻辞说:不出门户,无咎。”孔子说:发生扰乱的根源,是言语作为阶梯。君王不慎密则失去拱卫的臣子,臣子不慎密则失去身家性命,机要大事不慎密则酿成灾祸,所以君子要谨慎严密不轻易发出啊!
孔子说:创作易的人,他懂得盗贼吧。《易经》解卦六三爻辞说:背着东西乘车,招致盗寇来了。背负东西是小人之事,车乘是君子大人的器物,小人却使用君子大人的器物,盗贼就想来侵夺了。在上位的人傲慢狂妄,在下位的人暴虐贪淫,盗贼就想来侵伐了。财务不隐秘收藏,是教给别人来偷,女人妖冶容貌是教给人来淫辱。《易经》说:负且乘,致寇至,这招来了盗贼啊。
第九章
推演天地的数字是五十,实际运用四十九。演卦时,用五十支蓍草。留一支不用以象征太极未动。将四十九支分成两部分以象征太极生两仪,从右边堆中取出一支挂于左手小指无名指间以象征天地人三才,四支四支地捡数出来以象征四时的变化,也就是四象。将左边堆的四以下的余数挂于左手的无名指与中指间,将右边堆的四以下的余数挂于左手的中指与食指间,然后将左手指间的全部蓍草合并、挪开以象征闰年,这一步骤就称之为一变。因为五年中有两个闰年,所以还要在剩下的蓍草中重复两次这样的步骤。最后如果剩下三十六支就记为老阳,三十二支就记为少阴,二十八支就记为少阳,二十四支就记为老阴。(这是古筮法,讲了理论根据和具体步骤)。
天为阳为奇数,地为阴为偶数。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五位,地数五位,五位数各自独立而又化合。天数二十五,地数三十,大凡天地阴阳之数共有五十五,这就是易道之所以变动化生、神妙莫测的根本。
在成卦过程中,演成一阳爻需三十六策,乾卦六爻需二百一十六策。演成一阴爻需二十四策,坤卦六爻需一百四十四策,乾坤两卦共计三百六十策,相当于一年的日数。易经上下两篇六十四卦共有三百八十四爻,阳爻阴爻各一百九十二,共需一万一千五百二十策,相当于万物之数。
如此以四为单位来运算,就显示了变化过程。由是三变演成一爻,十八变演成六爻,形成一卦。圣人画八单卦是小成,引而伸之,顺其类而发挥延长,就成就了六十四卦乃至易经,天地间的大小事物全在其中了。
易经显现道法神明的德行,所以能依靠他酬酢游戏于天地之间,能依靠他获得神明的佑护。孔子说:明了变化之道的人,就知晓神明的作为了。
第十章
易中有胜任的四种道法:用以言论时崇尚其文辞;用以行动的崇尚其变化法则;用以制造器具的崇尚其卦象;用以卜筮的崇尚其占断。
所以君子将有作为,将有行动,向易求问,就会依你所问,象声音的应答,无论远近隐微深密,都能预知未来的形势。这要不是天下最精萃的东西,那谁能达到如此境界呢?
交互配合变动,错综推演,把握其变化,就能显现出天地间各种事物的状态。推究天地之数,就能判定天地间的具体物象。这要不是天下最根本的变化法则,那谁能达到这个境界呢?
易道没有思虑情感,不去特别地作为,寂然不动,人若去感应求问,就能够通晓天地间事物的原因结果。这要不是天下的最高最神明,那谁能达到这个境界呢?
这个易呀,是圣人用以极尽幽深、研究事物发生发展奥秘的。正因为他深邃,所以能通达天下万物的趋向;正因为他微妙,所以能画出天下的运行状态,正因为他神奇,所以能不急躁但是迅速前进,没看见他行走而能到达。孔子说易道有四种圣人之道,就是指此而言的。
第十一章
孔子说:这个易道是干什么的?这个易道阐明事物的本原、辅成事业,包有天地间的道法,如此而已。所以圣人凭此通晓天下的趋势心志,凭此判定天下的各类事情,凭此决断天下的疑惑。
就因为这样,蓍草占卜的功用圆通而神妙,卦的功用揭示真相使之被知晓,六爻的义理平易简朴地呈现于面前,圣人凭此洗涤修炼心志,然后住藏在深密之处,与民众共同承担应因吉凶。神妙的易道明鉴未来,胸怀这伟大的智慧去应对事务,谁能达到这种境界呢?唯有古来聪明睿智神武而不嗜杀戮的人能这样啊!凭此明了天地运化之道,明察民众生存状况,兴起这神妙的事物放置在民众前面供他们使用。圣人依此清净洗涤身心,使自己的德业通达于神明之境。
所以,以门户为比喻,关闭就称之为坤;敞开就称之为乾;一关一开就称之为变;进出不停就称之为通;我们看见这现象就称之为象;这个有实形的门就称之为器;控制利用其功能,就称之为法;使用这个门出入,民众都来受用,就称之为神。
所以说,易道先有太极,由此生出两仪,两仪生出四种象,四种象生出八个卦,八卦中就有吉凶,吉凶互变生成广大的事业。
所以说,可取法的象没有大过天地的;变动不息没有超过四季的;高悬而且明显的;没有大过日月的;崇高没有大过博大丰富而又高尚的;做成事物予以应用,制造出器物而为天下谋利益的,没有大过圣人的;探究形迹追索幽隐,揭示根本达到高远,以断定天下事务的吉凶,成就天下勤勉的事业,没有大过蓍龟的功用的。
所以,天生神物,圣人取法;天地变化,圣人效法;天垂示征象,显出吉凶,圣人完全掌握。黄河龙马负图而出,洛水神龟驮负天书而来,圣人当作法则。易中有老阳、少阴、少阳、老阴四象,以此显示诸般事物的真相;在后面附撰上语言词句,以此来说明;判定出吉凶,以此来决断。
第十二章
大有卦上九爻辞说:天来祐护,吉祥,没什么不利。孔子说:祐这个字是扶助的意思。天所扶助的,是顺应天道的人;人所扶助的,是诚信的人。履行信义,所思所想顺应天道,,又崇尚贤明的德行,所以上天来祐护他,吉祥而没有不利的。
孔子说:书写不能完全表达要讲的话,言语也不能完全表明人的意念,然而圣人的思想意念就不能被了解了吗?
孔子说:圣人设立象以完整表达其思想,设立卦以完全显示万物的情态,撰写文辞以全面阐述其言论,推究演示其变动往来而使人获得全部的利益,发挥使用、趋吉避凶以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
乾坤天地是易道蕴藏的地方吧!乾坤格局就这样分布,而易道就在其中确立。乾坤毁坏,则不能显现易道;易道不能够显现,则乾坤恐怕就接近于熄灭了。
所以,超出形体之上的称之为道;形体以内的称之为器;根据情状适当取舍就称之为变;推广施行就称之为通;将之用于天下的民众,就称之为事业。
所以,这个象啊,是圣人将看到天下的各种形迹,模拟形容出来,象征其本来的特征,所以称之为象。圣人见天下的变动,观察其共同普遍的情状,归纳出其中的法则规范,加上说明的辞句,判明吉凶,所以称之为爻。极尽天下万物情状的,在于卦;彰显天下变动的,在于爻辞;能调整以致用的,在于变;能推动施行的,在于通;明察其中的神奇奥妙,在于人;默默中有所成就,不张扬而有信义,则在于德行深厚了。



                   系辞下传
第一章
八卦秩序整然,万物的征象就在其中了。在此基础上重叠组合,诸多爻位就在其中了。阳刚之爻和阴柔之爻相互推移,变化规则就在其中了。所谓吉凶晦吝,是由变动而产生。所谓阳刚阴柔,是确立了事物的根本性状。所谓变通,是适应趋势变化。
在吉与凶现象中,因安常守正而胜利;天地之道,以中正而成其洋洋大观;日月之道,因正大而光明;天下的变动发展,都是按照同一个纯粹的法则。
这个乾啊,刚健地向人们昭示着平易;这个坤啊,柔顺地向人展示着简朴。这个卦爻啊,就是效法乾坤简易之道的;这个象啊,就是乾坤简易之道的形象。爻和象代表深层内在的吉机理动,吉与凶就在外部表现出来了。功业在变化中展现,圣人的情思在文辞中表达。
天地之大德是生养万物,圣人的大宝是他崇高的地位,守护地位的方法是施行仁道仁,聚拢众人方法是生产财富。发展生产增加财富,端正言行,禁止百姓为非就是义。
第二章
古时候包牺氏治理天下,仰头观看天文形象,低头察看大地的法则,观察鸟兽的纹理,和地上的形状,在近处取象人本身,在远处取象各种事物,于是开始创制八卦,以通达天地神明的德行,以描摹万物的本质。
结绳为网,用来捉兽捕鱼,是取法于离卦。
包牺氏之后,神农氏兴起,砍木头做成犁头,揉弯木头做成犁柄,将耕种除草的利益来教给天下人,是取法与益卦。
中午时分组织集市,招来天下的民众,聚集天下的财货,交易之后退散,各得其所,是取象于噬嗑卦。
神农氏之后,黄帝、尧帝、舜帝兴起,顺应时代变革,使民众不厌恶皇权的治理,根据实际制定高明的方法,使民众适从。这个易道啊,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所以从上天得到祐护,吉祥而无往不利。黄帝、尧帝、舜帝垂着衣裳无为而治,是取法于乾坤二卦。
凿木为舟,削木为楫桨。舟楫之利,把不能往来的的人渡过去,到达远处,以利天下,是取法于涣卦。
役使牛马,牵拉到达远方,以利天下,是取法于随卦。
设置重门,击打木梆,以防强盗,是取法于豫卦。
砍断木头做成杵,掘地为臼,杵臼之利,万民凭此生活方便,,是取法于小过。
用弦绳将木拉弯成弓,削木为箭矢,弓矢之利,以威服天下,是取象于暌卦。
上古的人居住洞穴,身处野外,。后世的圣人,代之以宫室,上有栋梁下有椽檐,就不怕风雨,这是取象于大壮卦。
古时候的丧葬,用木材厚厚地覆盖,葬在荒野,不封丘,也不树标志,居丧也没有确定的期限。后世的圣人,换用棺椁以殡葬,是取象于大过。
上古时候结绳记事以治理事物,后世的圣人,代之以书契,百官由此而治,百姓情状由此而明察,这是取象于夬卦。
第三章
所以这个易啊,就是象啊。这个象啊,就是摹画的形象啊。这个篆啊,就是卦的意义结构。这个爻啊,就是仿效天下的变动。所以在卦中就显示出吉凶,是悔是吝也就明显了。
第四章
阳卦中多阴爻,阴卦中做阳爻,为什么呢?阳卦为奇,阴卦为偶,他们的卦德或者说特性是什么呢?阳卦就象一君二民,是君子的正道;阴卦就象二君一民,这是小人的歪道。
第五章
咸卦九四爻说:心神不定来来往往,你那帮子人和你一起,要做什么?孔子说:天下人何思何虑?天下同归而殊途,一样的目标却有百种思虑,天下人在思虑什么呀?
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交替推移而产生光明;暑往则寒来,寒暑相交替推移则成为年岁。过去的是在屈缩,未来的在伸展,伸屈交感就产生了各种利益。
尺蠖屈起身子,是为了能够伸开;龙蛇蛰伏,是为了保全身命;研究精微的义理达到神妙的境界,是为了运用;利用易的道法安身立命,是为了扩大我们的德业。离开以上所述,天地的极限目的就不是能够知道的了。究竟天地法则,掌握变化趋势,就是盛大的德行了。
困卦六三爻说:向前困于巨石,后退又靠在蒺藜上,进到他的家里,看不见他的妻子,凶。孔子说:本来不应被困却被困住,名节必遭侮辱;本来不应该去占有却去占据,身命必然危险。既受侮辱又危险,死期将至,怎么能剪刀==见到其妻子呢?
解卦上六爻说:王公射隼,在高高的城墙之上,猎获了。不会有不利的。孔子说:隼是飞禽,弓矢是利器,用以射猎的是人。君子身上怀有才器,待时而动,由什么不利的呢?行动而不犹豫,所以出动就有收获。这是说先有了宏大的才器再去行动。
孔子说:小人不耻于做不仁的事情,不怕背信弃义,见不着好处不会被感召,不用威势就不能制伏,在犯小的过恶时而给以大的惩戒,这是小人的福气。噬嗑卦初九爻辞说:穿著的刑具没过了脚指头,不是大的过咎,就是这个意思。
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小人以为小小的善行无益而不做,以为小小的恶事不会伤害自己而不离开,所以恶行积累到不可掩藏,罪恶达到不能解救。噬嗑卦上九爻辞说:扛着的刑具没过了耳朵,凶!
孔子说:处于危险的,是因为安逸于他原有的位置;失灭的,是因为他以为他的所得是可以长存不灭的;混乱的,是因为曾经治理的很好了。所以君子安不忘危,存不忘亡,治不忘乱,凭此而身命安泰,保障国家传延。否卦九五爻辞说:要跑丢了要跑丢了,拴系在牢固的桑树上把。
孔子说:德行寡薄而地位尊荣,智慧低陋却图谋大事,力量微薄却担负重任,很少不及于灾祸的。鼎卦九四爻辞说:鼎足折断,倾覆了王公的美食,搞的脏乎乎的,凶!这是说才智不胜任的情形。
孔子说:知道时机的微妙就是神了吧。君子对上不谄媚,对下不轻侮,他知道事情的机理吧。机理,是事物微妙的变动,有先见的人吉利。君子看见吉利发动就果断行动,不等一天过去。豫卦六二爻辞说:被石头阻隔不必等一天端正果断才吉利。象被石头阻隔,哪里要用一天,这是很明白的了。君子知晓微小的道理,也知道明显的道理,知晓阴柔,也知晓阳刚,是众人敬仰依赖的人。
      孔子说:颜家的这儿子,他几乎就做到这样了吧,有不足,从来不会不知道,一经发觉,就不会再犯。复卦初九爻辞说:不要走得太远才回头,不要做得太过才后悔,这是根本上吉利。
天地二气缠绵交会,万物感应媾合;男女雌雄交合,万物变化生成生命。损卦六三爻辞说:三人一起行动,则其中一人要损抑;一人行动,则会得到友伴。这是说凡是行动要归向一致啊。
孔子说:君子要确定好自己的位置而后再行动,整理清楚自己的心绪然后再开口说话,定立好自己与他人的关系然后再有所要求。君子有这三项修为,所以能处事周全。本身危险却去行动,则民众不会赞成;心绪慌乱而开口说话,则民众不会响应;没有交接恩惠却对人有要求,则民众不会支持;没有赞助理会的,则伤害你的人就来了。益卦上九爻辞说:得不到助益,反而遭到攻击,意志不坚固,凶。
第六章
孔子说:乾坤,是易道的门户吗?乾,是阳刚的事物;坤,是阴柔的事物。阴与阳的德性相和合,而刚与柔有可见的形体,以体现天地造作的万物,以彰显自然造化的本质。
易经中所称谓的名状,繁杂但是不超越真实的事理。要是探究这易道的目的属性,大概是为了避免衰乱吧。
这个易道啊,彰明以往,鉴察未来,显示精微的机理,阐明幽深的情状。开示的名称恰如其分,对事物分辨明了,言语中证不偏,所用的判断文辞是完备无缺的。
易经中所称谓的名状多似细小,但是他涵盖的饿事类却是博大的;其意旨深远,文辞文雅,言语旁推侧引而义理准确,叙事张扬而蕴藏深厚,运用刚柔的法则来帮助人们选择方向,来辨明善恶得失相推移的因果报应关系。
第七章
易学的产生,是在中古时代吗?创作易学的人,他有忧患吗?
所以,履卦,教导礼仪,是建德立业的基础;乾卦,教人卑己以尊人,是德业的手段;复卦教人返本从善,是的德业的根本;恒卦教人善始善终,使德业坚固;损卦教人克制欲望以修养德行;益卦教人迁善改过,使德业日益宽广;坤卦教人穷困不乱以辨明是非;井卦教人德泽似井水源源不尽;巽卦教人因时制宜巧妙细致。
履卦是和谐中达到目标;谦卦是尊重他人而光大自己;复卦是虽然微小,但对事理分辨了了;恒卦是面对繁杂事物不厌烦;损卦是不怕艰难而后步入坦途;益卦是不懈增进而不虚伪;坤卦是艰难中走上大道;井卦是身处一地而德行流播;巽卦是顺情入理而不露痕迹。
履卦是和谐中前行;谦卦是依从礼节;复卦是参省自身;恒卦是一以贯之坚守德操;损卦是远离灾祸;益卦是兴办利益之事;困卦是减少怨怼;井卦是明辨是非;巽卦是行权方便。
第八章
易这本书啊人们不可远离,他的道理啊就是不停地变迁,变动而不拘泥,流转于六个虚空无形的爻位,上下无常,刚柔相互变易。易学不能作为典章教条,而是指明变化趋势,使人们出入进退都有法度,在内在外都要遵循敬畏。又能判明忧患的事实和原委,即便没有导师和护卫,也和有父母呵护一样,只要依循文辞,就能测度事物的义理真相。虽然有了这个典籍,但是如果不是具备智慧仁德的人,易道也不能凭空实行。
第九章
易这本书啊,还原原始状况,推演未来结果,六爻相杂罗列,只是某物在某时的情状而已。
每卦的初爻含义难知,其上爻易知,因为本原与末尾显露的面目不同。初爻的爻辞是比拟测度,最后一爻则全部完成了。至于推演事物情状描述其本质,辨明是什么不是什么,则非那些中爻(二三四五爻)不行。
唉!要追索存亡吉凶的实情,则平居在家也可知道了。智者看看这个篆辞,则多半可知了。
卦中二爻和四爻功用相同而位置相异,他们的优势不一样。二爻多是赞誉,四爻多是戒惧,这是因为离五爻君位的远近不同啊。阴柔的方式,不利于远处的人或事,其主旨是没有过失,他的最佳功用是柔顺居中而不偏啊。三爻和五爻,功用相同而位置相异,三爻多是凶险,五爻多是成就事功,这是因为三爻和五爻贵贱等次的差别啊,他们柔顺就危险,刚强就优胜吧。
第十章
《易》这本书啊,涵盖广大,无所不备,有天道,有地道,有人道,具有天地人三才的道法,而每种以两个爻位来标定,所以每卦共有六个爻位。六个爻位不是别的,是天地人三才的道理法则啊。这个道有变动,所以称之为爻;爻有上下不同的等次,所以称之为物;万物交错杂列,所以称之为文(纹理、形、象)。文有正当不正当,这里面就生出吉凶之事了。
第十一章
易学的兴盛,大概在殷朝的末世、周朝德业光大的时候吧。正是周文王与殷纣王发生事端的时候吧!所以其文辞多有警慎戒惧之意。戒惧危险的才能走向平坦,张狂轻易的反而倾覆,其中的道法非常广大,百端事物都没有遗失,自始自终戒惧警惕,其主要思想是处事行动没有过咎,这就是易道啊!
第十二章
这个乾道啊,是天下最刚建的,他的德行是恒常平易以面对险难;这个坤道啊,是天下最柔顺的,他的德行是恒常简明朴实以面对阻隔。
乾道与坤道,能顺悦各种心念,能判研各种思虑,能决定天下的吉凶取向,能成就天下勤勉不息的事业。所以,天地间的种种变化作为,吉利的事情是有祥兆的,模拟其征象就会明了其结构特征,占卜就会知晓未来。
天地形成高下尊卑的位次,圣人就在其中成就事业;人在谋划,鬼神也在运化,百姓也在参与。八卦把物象呈现出来,爻辞篆辞把实际情状说明。阳刚之爻和阴柔之爻交互杂错,吉与凶就能够看见了。
变动是从利害得失的角度而言,吉凶是从情感好恶的角度产生的看法。所以贪爱和憎恶的事物相互搏斗克制而产生吉与凶的结果;远的和近的相互攻伐取代而产生后悔与羞辱结果;真实和虚伪相感应冲克而产生利益和损害的结果。大凡易道的特性,是两相靠近而不和合则为凶,甚至产生伤害,失落且羞辱。
将要叛离的人,其辞色惭愧;心里犹疑不定的人其辞色支离纷乱。吉祥的人言辞少;轻躁的人言辞多。诬害善良的人,其言辞虚浮不实;失去操守的人,言辞刁蛮无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周易·系辞(上)原文通俗译解
易传·系辞译文(下)
周易系辞上译注
《周易.系辞》白话译注
完整版《周易•系辞•释义— —上》(值得收藏的深度好文)
拜读孔子【十翼之六《系辞下传》分析思考附原文-释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