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类征服地球之前,它们的历史更值得一看丨独家福利



当我们谈论历史,我们在谈论什么?

从近现代史、古代史再到上古史,

往往也不过囿于上下五千年的时间,

不外乎朝代更替纵横权谋。

如果我们将目光投向6600万年前、

1.12亿年前、2亿年前、2.5亿年前,

今天的中国、蒙古、美国、英国,

主宰时空的是谁?它们的生命、生存和生活如何?



孤独的三叠纪


距今约2.5 亿年前至2.01 亿年前,地球所处的时代被称为三叠纪。


那时的地球只有一块名叫盘古大陆的陆地,浩瀚的大海将它包裹其中。


盘古大陆十分广阔,海洋的湿气并不能影响深邃的大陆中心。在陆地中间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沙漠,那里异常干燥、炙热。但是大陆其他部分的气候仍然温暖湿润,并且,这种感觉一直延续到地球的两极,那里并没有冰川覆盖。


在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下,蕨类植物和针叶植物等日渐繁盛。


良好的气候环境,让各种生命在经过二叠纪大灭绝的灾难之后,渐渐开始复苏。恐龙逐渐兴起,将要在日后成长为地球陆地上的霸主。


只是,它们尚且弱小,想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必然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在通往梦想的道路上,随处可见它们孤独的身影。



2.31亿年前

今天的阿根廷


身披蓝色斑纹的艾雷拉龙正在绚丽的晚霞中扭头张望着,它魅惑的笑容定是留给跟随在它身后的爱人。


2.31 亿年前,艾雷拉龙出现在恐龙家族中。


艾雷拉龙虽然仍未走出恐龙的诞生地——南美洲,但是它们早已不是那弱不禁风的生命。它们的身形是那样健壮,像是6 只始驰龙的合体; 它们的后肢是那样敏捷,早已在战斗中经过千百次淬炼; 它们生出了锋利的爪和尖利的牙,成为完全的肉食恐龙; 它们正在建立一个前所未有的王朝。


缤纷的侏罗纪

距今约2.01 亿年前至1.45 亿年前,地球进入了侏罗纪时代。从中侏罗世开始,盘古大陆不再像以前那样乖顺,开始分裂了。


这一时期的气候经历了从干燥闷热向湿润的转变过程,使地球上的植物得到了快速发展。裸子植物发展到了顶峰时期,蕨类植物、针叶林、苏铁类等遍布全球,到处都是郁郁葱葱的森林,其中,尤以红杉、银杏和罗汉松居多。


植物的大发展当然促进了动物的发展,其中,恐龙无论在数量还是在规模上,都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


它们遍布世界各地,不管是湿润的沼泽、茂密的森林,还是空旷的高地,都能看到它们的身影。它们渐渐开始在各个生态位展现自己的领导才华,带领族群努力生活,陆地世界一片精彩纷呈。



1.64亿年前

今天的中国


1.64 亿年前,世界进入了中侏罗世,恐龙家族发展至此,已经呈现出非常明显的优势。


今天的中国四川,那时候正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植食恐龙中的蜥脚类继续向更大的方向发展,那只站立于水中的峨眉龙体长达到了17 米; 剑龙类的华阳龙浑身长满了棘刺; 远处的灵龙身形敏捷,它们能够通过快速奔跑躲避可怕的敌人; 肉食恐龙变得更加凶猛,蜀龙的身体达到了12 米,它们庞大的身躯让猎物望而生畏。


恐龙已经在陆地霸主的位置上牢牢坐稳。



1.6 亿年前

今天的中国


毒辣的太阳渐渐远去了,波涛一般的朱红色缓缓地从地平线上升起。紧接着是酱紫、淡蓝,层层叠叠地堆砌在面前,浓重而艳丽!


在如此深刻的色彩中,一切看起来都变得既柔和又坚固,就连十几千米之上的那一大块积雨云看起来也仿佛是悬浮在空气之中的巨大的果冻。


雨夜即将来临,而喧闹了一天的丛林很快就将安静下来。


这是动物们最快乐的时刻,于是,就连脚步也显得轻松起来。它们满载着一天的战果,将与亲人度过一个幸福的夜晚。


这只走在晚霞中的马门溪龙生活在1.6 亿年前,今天的中国四川,它虽然是植食恐龙,可因为巨大的身体,没有谁敢轻易靠近它。



1.6 亿年前

今天的中国


长有羽毛的近鸟龙还没有实现飞天的梦想,生有翼膜的奇翼龙已经先行一步,自由地在林间滑翔了。这种同样生活在1.6亿年前的恐龙,在恐龙家族中是独一无二的,它有着与所有梦想飞翔的恐龙完全不一样的飞行结构——翼膜,这种翼膜非常像现代的蝙蝠或者鼯鼠。


看来,为了能够飞上蓝天,恐龙们想到的方法远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多、要大胆,或许也只有拥有这样的胆魄,才能让它们最终迈向成功!


现在,就让我们来欣赏一下这对甜蜜的奇翼龙夫妻是怎样在林间滑翔嬉戏的吧,看着它们努力的样子,我们又有什么理由放弃自己的梦想呢!


悲凉的白垩纪


距今约1.45 亿年前至6600 万年前,地球进入了白垩纪,这是恐龙生存的最后一个时代。


盘古大陆继续分裂,开始接近现代大陆板块的样子,但是各个大陆所在的位置与现在有很大差别。


恐龙仍然是陆地当之无愧的霸主,它们在这段时间内充分展示了自己顽强的生命力和卓越的领导才能。


白垩纪的繁盛似乎无法超越亦无法复制,但就在统治者为自己创造的辉煌欢欣鼓舞时,一场长达数百万年的灾难,让它们彻底地从世界上消失了。


伟大的统治者——恐龙结束了将近1.7 亿年的统治,它们没有不舍,因为它们在灾难中几乎连痕迹都没有留下。


地球的生活并没有因为它们的离去而停止,新的统治者——哺乳动物,正从它们的阴影中走出来,跃跃欲试。


旧世已去,新世到来,希望在一片悲凉中重新点燃。



7000万年前

今天的中国


2.34 亿年前诞生的恐龙家族经过了亿万年的发展,在白垩纪晚期达到了巅峰状态,无论是植食恐龙,还是肉食恐龙都处于一个无法超越的阶段。


7000 万年前,今天的中国山东。


巨大的华夏龙体长18.7 米,臀高约9 米,体重约10 吨,挑战着鸭嘴龙家族的极限; 华丽的中国角龙代表着先进的角龙类家族正在向亚洲扩展; 肉食恐龙进化出了凶猛的诸城暴龙,它们锋利的牙齿和爪子可以轻松吃掉那些巨大的山东龙。


恐龙家族迎来了属于自己的盛世,它们以为可以像这样一直继续下去,从未发现死亡离它们那么近。



6600万年前


这就像一场轮回,那四足爬行的动物当初的不屑与骄傲还历历在目,现在,执着于争斗的恐龙也走上了那条旧路。


灾难就在这个时候来了,它曾经无数次地警示过众龙,可没有谁在意过。


于是,它们以为这是突然而至的,它们还在想自己是多么优秀,能经得起残酷的战斗,能适应新的环境,它们怎么会对付不了这场灾难。


但是,这次它们错了。


它们统治了世界将近1.7 亿年,是世界上出现过的最为强壮的生命,但是它们依然无法与自然抗争。


它们的辉煌很快就会被灾难淹没。辉煌过后,甚至没有留下一点痕迹。


这是曾经地球上最壮阔的生命史诗——

《它们:恐龙时代》

它们也构建秩序,它们也弱肉强食,

它们也由星火微芒走到鼎盛霸主终又倾盆覆灭。

地质史上并没有给予人类一丁点儿的特殊礼遇,

人类毫无傲慢和自大的资本,

从智人到现在,

人类才艰难地度过了不到20万年的时间。

和它们相比,那如同1.7亿年往事中的几许微尘。


它们和他们的故事,都值得一看——


在中国有一个低调的科学艺术团队,名叫“啄木鸟科学艺术小组”,在过去的五年里,他们的日常工作就是和全球顶尖的科学家一起合作,科学复原恐龙这个最古老神秘的地球生命形象。


他们的作品大量发表在《自然》、《科学》和《细胞》这样的国际顶尖科学期刊,每年都有上千家国际媒体发表他们的作品,包括《国家地理》、《时代周刊》、《华盛顿邮报》、BBC、路透社等。


他们是两个80后年轻人——科学艺术家赵闯和童话作家杨杨,他们的作品受到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广泛认可——


全球最著名的古生物学家、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古生物部研究主席马克·诺瑞尔是这样评价他们的:


“赵闯的绘画、雕塑、素描以及电影在体现恐龙这种奇妙生物上已经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他与古动物学家保持密切的联系,并基于最新的古生物科学报告以及论文创作。赵闯和杨杨是世界上最棒的科学艺术家,能与他们一起工作是我的荣幸。”


明年3月,将在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举办的大型恐龙展中,所有的恐龙科学复原图片和复原雕塑都将来自赵闯。


著名儿童阅读专家王林说:“我为两位作者的巨大才华感到震惊。他们直接将中国的科普作品拉升到了国际最高水准,让世界看到了中国人的蓬勃想象力。他们在古生物艺术复原领域获得的国际声誉,让期待合作的各国古生物学者纷至沓来。”


赵闯的名字第一次在科学圈内火起来是在2006年底,他绘制的“远古翔兽”复原图登上了英国《自然》杂志的封面。作为中国第一个以绘画作品登上《自然》杂志封面的作者,那年他才21岁,是一名大二学生。


赵闯21岁时的作品登上《自然》杂志封面


2009年,赵闯和杨杨成立了啄木鸟科学艺术小组,开始着手建立一个覆盖全球的古生物化石复原形象数据库,这在世界范围内都是绝无仅有的。他们给这个计划起了一个非常宏大的名字:“达尔文计划——生命美术工程”,更令人震撼的是,赵闯和杨杨以60年为限规划了自己的毕生事业。


科学艺术家赵闯

童话作家杨杨

五年间,他们每天工作超过16个小时,已经完成了1000多种古生物形象的复原,从骨骼图、复原图到3D建模、雕塑作品,赵闯已经积累了5万余张不同风格的科学艺术作品,杨杨也完成了超过百万字的文学作品。


第一次看到赵闯和杨杨作品的人,首先都会对赵闯的画深感震撼,画中的恐龙,每一块肌肉、每一根骨头、每一寸皮肤都纤毫毕见,细节真实到让人咋舌,仿佛那画中的“巨兽”轻轻一跃就能从一亿年前“穿越”到今天的现实中。一个疑问也随之产生:这些恐龙的形象是赵闯自己想象出来的吗?


事实上,赵闯所画的每一个恐龙,都有着严格的科学依据,是在出土的恐龙化石基础上,根据古生物文献资料及学术研究成果,通过艺术手段,逐一复原出恐龙的骨骼构架、肌肉纹理,最后根据它的生活习性,复原出它的皮肤、毛发等细节。

△赵闯复原霸王龙生命形象的过程


但如果你沉下心来细细阅读杨杨的文字,便会沉醉在她所构建起的恐龙世界里,她笔下的古生物是关照人类情感的载体,她的文字内敛、轻逸、简洁。特别是简洁,是这个嘈杂年代的美德。史诗自然该是宏大叙事,而宏大叙事中有个体的不安、焦虑、喜悦、希冀、无常和绝望,如同星球细语,讲述了恐龙王朝的兴衰更替。


杨杨不是要介绍知识,也不是为插图配上文字。她的创作目的已经在题词中明确:献给丰富过地球的每一个生命。众生平等,大如恐龙,小如孑孓。曾经统治地球的恐龙,最后亦难逃倾覆命运。人类不是大自然的主宰,过去不是,未来也不是。往事越亿年,唯有敬畏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龙有可能是外星生物吗?站在科学的角度,不允许这种可能存在
地球历史出现的十大转折点
以此文章,致敬从恐龙灭绝到人类文明,地球上出现过的生灵
我国考古专家在恐龙蛋中,找到恐龙的基因,难道真的能将其复活吗
地球上最尴尬的事:交配时变成琥珀,4100万年后还被围观
没有人类的命,却得了人类的病,7600万年前,这只恐龙患上了癌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