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书画印泥的制做方法及其使用与保养

   从师以来,兴趣全在画上,对印泥几乎毫不重视,只管挑好的买了来用,用毕亦是随手一放。今偶然看到相关介绍,颇长见识,深叹学无止境而偶之懈怠。又想起白石老人曾为印与画随,自制印泥。感叹大师亦勤勉如是,而己学无长进却懒惰非常,深觉惭愧。录于此,长相鞭挞。

印泥制法

  印泥是我国的文房四宝,历史悠久,适用于木质印章和石质图章。质量要求色泽鲜艳,经久不变,品质细腻。

  蓖麻油 60克

  大红(或洋红,铅丹) 11克

  白陶土(细磨过筛) 10克

  艾绒(即将艾青晒干,除去硬梗,用机械滚轧成的细绒) 18克

  冰片 1克

  制法:将各种原料按上列配方的顺序投入槽内,先用木棒调和,然后放在滚轧机上,反复滚轧多次,即成烂泥状的印泥。

  注:蓖麻油为分散剂,白陶土为填充剂,大红等颜料为显色剂,艾绒为吸附剂,冰片是起防腐和增添芳香的作用。

印泥保养

  1.印泥存放一定时间,印油就会浮上来,故要经常搅拌,以使印印油和印色均匀。

  2.印泥畏寒,冬天要置放在较暖之处。

  3.印泥使用日久,油分渐枯,可适量加存放日久的白蓖麻油调匀。但切忌使用新油,以防印油外渗。

  4.印泥最好在瓷缸内存放。因瓷缸既不渗油,又可长期保持印泥质量。

  西泠印泥的历史及制作

  西泠印社创始人为丁甫之、王福奄、叶铭于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共同研制的西泠印泥,迄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民国时期西泠印社社员韩登安等人对印泥研制进行了不断的改进。近二十年来,在西泠印社曹勤等人的继承发展下,有朱磦印泥,丹顶朱砂印泥等多种品牌。现在曹勤又研制出:仿清朝宫廷印泥(用现代技术防伪手段,简称防伪印泥)具有色泽古雅、质地细腻、丰富沉着的特色,夏不渗油,冬不凝固,经久不褪,钤出的印文清晰传神。同时,还生产出色泽各异的多品牌印泥,经著名书画家、篆刻家、收藏家、鉴赏家使用极为称赞,誉为艺林珍品。

  西泠印泥的主要原材料为三种:1、蓖麻油2、硫化汞3、艾叶(产地 福建连城)

  一、 蓖麻油经过3-5年的天然氧化

  二、 硫化汞(银朱也称朱砂)经过传统的水漂法提练成朱磦、朱砂。

  三、 叶艾 生长在海洋性气候中,既要阳光充足又要地面潮湿,才能出好的

  艾叶,经水、干艾叶提练而成艾绒。

  西泠印泥主要由以上这三种原材料配方合成。经过上万次的手工调和,即为成品。

印泥的常见问题

  【问】请问印泥长久不用已渗油很多且很硬,如何调制才能使用?

  【答】如果是朱砂(硫化汞)印泥,请用胶柄螺丝刀倒置捶打、拌匀。如果觉得太干了,可以加入几滴蓖麻油(最好是陈油)。假如不是朱砂印泥,其颜料容易凝絮、结块,好难修复,也没有什么价值。

  【问】如何鉴别朱砂印泥与一般印泥?

  【答】辨别印泥是否是朱砂印泥,可用一个简易的方法:钤印于纸张上,然后纸张背面置于电炉上方烘烤加热,观察印记的颜色--随着温度的升高,印记颜色逐步变暗褐、趋黑;纸张离开热源后,印记马上恢复原来的颜色。有以上现象的即是朱砂印泥,反之(加热后颜色不变化)则非朱砂印泥。 特别提示:〖切勿用画作烘烤,以免意外燃毁〗。

  【问】请问为什么说只有朱砂印泥才能做出高档印泥?市面上有古色,黑色,白色等多种印泥。

  【答】我们现在见到一些古画,其画面上的很多颜色已消褪殆尽,但上面的印章仍然鲜红夺目,这就是朱砂印泥。 朱砂为红色黄光六方晶体天然辰砂族矿石,是水银的硫化物,其分子结构较为对称、稳定,具有高度的着色力和遮盖力、良好的耐化学性及对光的稳定性、不溶于水等优点。可以说朱砂是“宝石级”的优质颜料,这就是古今人们选用它制作印泥的原因。 其他颜料也可以制作印泥,但其色相韵味、遮盖力、厚重感和耐久性能均不如朱砂。 至于你提到的非红色印泥,是用于特殊用途的。朱砂只能制作红色印泥。 向你推荐邓散木著的《篆刻学》(人民美术出版社)一书,其中有对朱砂及印泥的专门论述。

  【问】印泥图片上看不出印泥盒的尺寸大小,请告知。

  【答】贰两装直径80毫米,叁两装直径90毫米,伍两装直径110毫米。

  【问】请教一下印泥该如何保养?

  【答】我认为好的印泥应该做到不须保养,只要使用之后盖密防尘,置于室内常温下即可。久置不用如有稍微渗油,在使用前用印筋(配送的小棍)略加翻拌(顺着一个方向)即可以钤用。质次的印泥先天不足,费心呵护也难以保证其的质量。高档印泥主要由朱砂(主要成分硫化汞HgS)、植物油、植物纤维构成。朱砂富含汞离子,具有很强的杀菌防腐能力,可以保障印泥不变质。我们的印泥不用养护。

  【问】你们的印泥有散装吗?印泥盒可以单买吗?

  【答】对不起,我们不供应散装印泥。好的印缸与印泥是有机的整体。不单卖。

  【问】你们的印泥有什么颜色?是不是和照片显示的颜色一样?

  【答】我们的印泥颜色有两种,即朱膘和紫砂两种颜色。朱灿欲燃为朱膘(图片上的颜色),黝红发紫为紫砂。两种皆为朱砂为原料制成,其他颜料难以制出高档印泥。由于原料供应的问题,目前我们网上发售的暂时只有朱膘一种颜色。

  【问】壹两不是50克吗?你们怎么才32克???

  【答】市面上印泥的传统计量,一斤分16两,与中药近似。目前樟州八宝、杭州西泠都采用这样计量(每两31.25g)。

  【问】好东西,就是有点贵,有散装的就好了?

  【答】我们的印泥是手工捣制,颜料采用矿物朱砂,材料成本相对较高,故售价相对于一般产品高。我们认为好的印泥和好的印缸是完整的一体,目前不售散装,抱歉。

                                                   书画印泥的使用与保养

书画篆刻印泥使用方法介绍好的印泥不仅要具有好的质量,同时也需要用好的方法使用予以配合,才能获得最佳印文效果。

l       要经常翻调印泥

一般印泥颜料分轻质的有机颜料和重质的有机颜料。而同一有机颜料或同一无机颜料的材质,轻重有时候也有所不同。而颜料与油脂的比重更不一样。

油脂,颜料和纤维的调和仅仅是一种物理反应,所以搁置日久会发生分层现象。轻的颜料会随着油脂缓缓上浮,重质的颜料就会缓缓下沉。随着时间的延长,分层现象会越来越严重,久而久之印泥表层会出现油状的色浆,该色浆会发生酸败,变得又粘又稠。下沉的重质色浆逐渐结块变硬。这种变化不同程度的挫伤着纤维,最后造成纤维腐烂,而印泥变成硬块或者是十分粘稠的有色浆,无法使用。为使印泥始终处于最佳状态,必须经常正确翻调之。至少半年翻调一次。

所谓正确的翻调,即指翻调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n       翻调工具:光滑的牛角片,光滑的竹片或者光滑的塑条。

n       翻调手势:顺着一个方向上下翻动,不宜切割、打转式的翻调。

n       冬天翻调印泥可将印泥(连缸)放在蒸气上或者直接用热风加热后再进行。

翻调的作用:

n       视不同比重的颜料,油脂和纤维充分混合,且交织成一体。

n       在使用过程中进行翻调可改善色浆表层被占用而导致的比例失调的状况。冬天翻调可改善印泥的软硬度,使印泥上章易,落纸易,且均匀。

l       蘸印泥手势

用印面蘸印泥,宜轻勿重,不允许挤压,敲打。因为纤维吸足浆后呈交织状态分布在印泥色浆中,把三者融为一体。如果挤压,敲打印泥就会在粘上大量色浆的同时将纤维从交织状态中提拉出来,纤维容易被折断,受损,起毛,甚至打烂。所以,蘸印泥不宜用挤压,敲打的手势。

我们有时候会遇上一种难以理解的现象,即新购得的印泥,调成团初用时也会有起毛的现象,待使用一段时间后,其毛现象逐渐消失,随后使用规范得当效果极佳。这是因为印泥表面会与外界物质或者容器接触过度,纤维受损,致使出现起毛现象。后期因为其一直保持规范使用,表面受损的纤维被蘸而离去,内层呈交织状的纤维不再受损,使用效果也就进入最佳状态。

l       如何按印

1.       纸下宜垫平整的薄卡纸一张,或硬性的橡胶块一片。垫物之厚薄,软硬度要根据印面的平整程度。如果印面呈球面或者弧形,垫物宜略厚略软些。反之,如印面平整,则可直接放在玻璃台板上盖印。总之,必须努力使印文清晰的表示在纸上。

2.       蘸泥上章的程度

章面蘸泥以遍而匀为最佳。

n       视章料结构的紧、疏、软、硬不同

紧硬章料蘸泥时宜略重,多蘸几次,落纸时要轻,慢,防止硬压。

n       视纸质

书画纸类,略带毛性,较粗,甚至较后,吸印泥量较大,所以要用湿润度大一些的印泥。上浆略厚一些,该印时宜轻,慢,时间长一点。

连书纸类,略为细洁,光滑,纸质较薄,吸印泥量较少,所以要用干一些的印泥。上浆不宜太厚,该印时宜轻,慢,时间不宜长,见色透底即起印。

3.       持章要正、直,可借用印规。不宜摇晃,移动印章。

4.       盖章下印时,用力要尽量均匀,如纸的密度过紧,油的渗透力差,则用力不宜太大,时间适当延长,待色浆缓缓渗透纸面。总之,如能使印文效果达到白文红色块均匀不露白点,细朱文线条不断;朱、白文皆不变形,且能真实反映作者的构思,刀功,印文清晰有神,这样的效果使用就是最佳状态。

5.       附加注意点

n       若遇纸张面积不大,而且印文红底面积较大(例如细白文类),可在该印后将纸面翻转,用指甲轻轻磨,直至浆色透纸为止。

n       图章用毕后即用软性纸或者布擦干净,免得积垢影响印泥和印文的色泽,质量。如积垢日久,可用小刷加肥皂水轻轻洗刷。

书画篆刻印泥保养方法介绍    许多人认为书画篆刻印泥同普通办公印泥一样无需保养,其实是大错特错了。越是好的印泥越是需要人们对它呵护。以下,我们介绍一些最主要的保养方法,以供大家参考。

1.       慎收贮 —— 容器采用旧瓷器最好,水晶玉器亦可,不宜用铜锡等金属,最忌用漆器木器陶器,以及犀象等动物骨骼容器。使用金属器,容易同印泥产生化学反应,使印泥变黑变硬。而漆器木器陶器等容器,由于其结构疏松,孔隙较大,印泥中的油分容易散失,会影响其长期正常使用。

如果一定要使用上述忌用器具,可在容器内壁加涂一层薄膜,隔离其间,就无大碍。

2.       宜翻晒 —— 春冬日暖,宜晒一时;夏秋日烈,宜晒一刻。久而不动,印色自坏。

3.       远污垢 —— 盖章用毕,必净章面,盖好印缸,毋使灰落,有损印泥质量。

4.       慎霾湿 —— 芒种后霾,概宜高阁,冀北风高,防其灰入,南山烟雨,斥卤卑湿,高藏慎密,又宜常晒。

5.       勤翻调 —— 印泥存放时间长久之后,砂体沉下,油性浮上,会产生分层现象。所以,须经常翻调至均,和其体性。一般十日半月就需翻调一次。

6.       忌添油 —— 一旦色淡,油干,不宜自行加油。首先,印油是经过多道加工后制成的,非普通的蓖麻油或者菜油。如加入蓖麻油或者菜油后,因其远远轻于印油及其他成分,故会漂浮于印泥表面。所钤印文必油迹斑斑,影响印文效果。

而单纯的只加入印油而不加入颜料,会使原有的印泥组成比例失衡,艾草腐蚀,印泥溃烂,不复使用。

故如果发生色淡油干的现象,需购买原生产厂家出产的同种袋装印泥,以一比一的比例拌合至匀。或送往生产厂家或者销售商家进行修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有关“印泥” [转自牧马人]
怎样自制印泥
关于印泥,您真的需要长些知识!
书画篆刻印泥-正确使用及保养方法
起于魏晋南北朝的印泥发展
按手印的那个红叫什么名字?哪里有卖的?叫印泥,一般文具店有销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