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优秀传统文化“六进”活动实施方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美德,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作用。为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积极作用,进一步转变机关作风,全面提升市民文明素质,提升城市文明程度,经研究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优秀传统文化进学校、进机关、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家庭活动(以下简称优秀传统文化六进活动),制定实施意见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条主线,以提高市民素质为切入点,以优秀传统文化六进活动为着力点,大力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以此带动城市文明程度的全面提升,为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富庶文明和谐新秦皇岛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二、活动内容

    优秀传统文化六进活动主要包括:

    (一)优秀传统文化进学校。以开展城乡少年手拉手,争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实践活动为总揽,以感恩、励志、修德为主题,每天利用早晨、中午课前20分钟左右时间,广泛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和美德,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高尚的道德情操。同时,开展多种形式的传统经典竞赛活动,如学生赛、小组赛、班级赛、年级赛等,还可以通过诗文配画、小品剧、唱诗文歌曲等方式促进学生对传统优美诗文的学习和理解。开展五个一活动。学生做到每天自查一次不雅行为;每周向父母(或长辈)说一句体贴性的话;每月为父母(或长辈)做一件侍奉性的事;每学期给父母(或长辈、教师、帮助过自己的人)写一封信,向他们反映自己的学习、思想以及生活情况,交流感情;每年参加一次公益性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参与学校、班级管理,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提高学生自理、自立、自律能力;组织学生扶贫结对,引导他们在学习、生活中互帮互助,增进友谊,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爱心。营造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良好氛围。

优秀传统文化进学校活动由市教育工委、市教育局、各县区牵头负责组织。

(二)优秀传统文化进机关。以文明礼仪宣传教育实践活动为带动,从解决干部职工在工作生活中不文明的行为入手,以学经典、品人生、提素质为主题,在全市党政机关、执法部门、窗口单位中开展做文明公仆、创礼仪机关活动。同时广泛开展促进公共文明志愿服务、公务员志愿者参与交通协管活动、便民服务等各类文明礼仪践行活动。在广大机关干部中开展读一本好书、参加一次社会公益活动、组织一次演讲比赛等活动,大力弘扬中华民族讲文明、知礼仪、热情好客、团结友善的传统美德,在参与和体验中自觉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者、实践者、示范者,打造文明机关、礼仪机关、书香机关、效率机关、廉洁机关。

优秀传统文化进机关活动由市文明办、市人事局、市直机关工委、市教育工委、市农工委、各县区牵头组织。

(三)优秀传统文化进社区。以百万市民进课堂活动为载体,依托市民学校,整合资源,结合彩色周末活动,广泛开展六个一百活动,即百场讲座进社区、百部图书进社区、百场电影进社区、百场歌舞进社区、百场戏剧进社区、百家艺术进社区,形成弘扬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热潮。通过开展邻里节十佳好邻居评选、百个文明楼道评选、发放邻里亲连心卡等特色活动,促进邻里之间互知、互敬、互帮、互信、互促、团结友善等传统美德的进一步弘扬。

优秀传统文化进社区工作由市文明办、市民政局、市文化局、市广电局、市文联、日报社、各县区(市开发区)牵头组织。

(四)优秀传统文化进农村。以促进乡风文明为目标,结合新农村建设和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广泛开展乡风文明进农家,传统美德进农户活动。围绕传统文化中的,突出孝贤文化和感恩文化两个重点,以村民学校为阵地,开设文明礼仪和传统文化系列讲座,普及文明礼仪常识、中华传统美德知识,营造知恩图报、奉献社会的良好氛围,进而引导农民种良心菜、品德粮、良心果。广泛开展好媳妇、好丈夫、好公婆、好儿女、好邻居和十星级文明家庭评选活动,构建和谐人际关系。开展农村传统技艺展示和农民趣味运动会等形式,促进优秀传统文化在广大农村落地生根。

优秀传统文化进农村活动由市文明办、市农工委、市妇联、各县区牵头组织。

(五)优秀传统文化进企业。以企业诚信建设为重点,以讲美德、重诚信、树形象为主题,深入开展诚信建设年活动。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童叟无欺、诚实守信的传统美德,依托媒体开辟诚信企业大看台失信企业曝光台,组织诚信知识大讲堂,营造诚信光荣、失信可耻的社会氛围。开展诚信企业、诚信市场、诚信商户评选、践行道德承诺等活动,促进各类企业和工商业户践行道德承诺,加强自身诚信文化建设和职业道德建设,诚信经商、文明经营。

优秀传统文化进企业活动由市总工会、市工商局、市国资委、市商务局、市工业经济运行局、市文明办、各县区牵头组织。

(六)优秀传统文化进家庭。以家庭美德教育普及为重点,开展与经典文化同行,与圣贤先哲为友亲子读书共成长、经典文化进家庭书香家庭评选活动。通过读书知识竞赛、优秀读后感评选、子女和父母、同读一本书等特色载体活动,引导广大市民群众爱书、藏书、看书,自觉接受传统美德教育。年底前,层层推荐、评选全市十大书香家庭。引导家长学习传统文化,领悟传统文化的精华,并注重言传身教,提高家长利用传统文化开展家庭教育的能力。

优秀传统文化进家庭活动由市妇联、市文明办、各县区牵头组织。

 三、保障措施

(一)建立师资队伍。师资队伍在弘扬、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具有骨干作用,这是传统文化教育重要的保障。要尽快建立一支由各类志愿者组成,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熟悉中国传统文化历史、熟悉教学方法的骨干教师队伍和国学宣讲专家团。市文明办、市教育局、团市委、市委老干部局负责骨干教师队伍的招募,市国学研究会、市社科联负责教师培训工作。

(二)编写优秀传统文化教材。组织专家学者和社会各方面力量编写具有我市地方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教材。同时,本着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原则,由浅到深,由易到难,推荐出一批优秀传统经典书目。此项工作由市文明办、市社科联、市文联、市国学研究会负责。

(三)举办秦皇岛国学大讲堂。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作风建设年活动,有计划地邀请由全国知名学者和秦皇岛本地国学专家为市民群众举行国学知识讲座,推动我市传统文化六进活动的深入开展。此项工作由市文明办、市社科联负责。

(四)举办弘扬中华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第六届中华文明秦皇岛论坛。在全国范围内邀请知名国学教育团体,精神文明建设研究机构,各省市文明办、教育系统,及相关专家学者参加论坛活动。围绕传统文化与公民道德这一主题,着重就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国学教育、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等方面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研讨。此项工作由市文明办负责。

(五)实施典型带动工程。实施典型示范“12288”工程,即打造一个优秀传统文化典型示范区--北戴河区,两个优秀传统文化典型示范镇--海港区东港镇、山海关区石河镇,两个优秀传统文化典型示范村--山海关区石河镇圣水庄村、新建村,八个典型示范学校--每个县区(市开发区)打造一个优秀传统文化典型示范学校,八个优秀传统文化示范社区--每个县区(市开发区)打造一个优秀传统文化典型示范。此项工作由市文明办、各县区负责。

 四、工作要求

优秀传统文化六进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各单位必须高度重视,密切配合,将其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有力抓手,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件大事,摆上重要日程,确保各项工作任务切实落到实处。

 一、强化组织领导。为加强优秀传统文化六进活动的组织领导,成立秦皇岛市优秀传统文化六进活动联席会(名单附后),负责全市传统文化六进活动的谋划与领导、组织与管理,制订、颁布传统文化六进活动方案,协调、统筹各方面的执行情况,组织、交流典型经验,表彰先进。传统文化六进活动各牵头单位要抓紧制定单项活动方案,并于610日前报市文明办。

(二)加大宣传力度。各新闻媒体要全方位报道全市各单位开展优秀传统文化六进活动的进展情况、典型经验。同时还要开辟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专题专栏节目。同时注重运用现代传媒手段制作传统文化宣传片和宣传资料,增强宣传教育效果。各级宣传文化部门要组织开展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文艺演出、书法、绘画、漫画、摄影、对联、剪纸比赛、展览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文化活动,在全市范围内形成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

(三)营造浓厚氛围。各学校、机关、企业要结合校园文化建设、机关文化建设、企业文化建设,开辟传统文化走廊、学习园地、专栏、专刊、网站、网页等阵地。在学校墙壁、走廊、教室、橱窗、寝室等地精心合理布置有关中华传统美德的图画、警句、诗词歌赋等,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激励师生奋发向上。在单位进出口墙面、走廊等醒目位置张贴悬挂传统典故成语、格言警句等。农村和社区要结合文明生态村和文明和谐社区创建,绘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墙或文化长廊。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使更多的人了解传统文化,喜爱传统文化,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承载者、传播者。

(四)挖掘地方资源。我市有很多文物古迹、历史人物以及典故,要充分利用丰厚的地方文化资源,充实和丰富优秀传统文化六进的内容。文化、民俗、文物、旅游、社科界等相关管理部门要组织专家挖掘、整理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精髓归类,形成本土化传统教育系列读本,以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展示传统文化的魅力,以通俗明了的方式,如童谣、画册、民间故事、卡通等,将传统文化的核心要义展现在不同年龄层次、不同受众面前,使之得到熏陶、感染。

(五)利用传统节庆。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优秀传统文化六进活动中,要紧紧围绕节日主题,突出传统文化的内涵,充分展现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并注重提升文化内涵,通过举办具有浓郁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民俗文化表演和民间艺术展示等活动,让人们在参与中亲身体验节日习俗,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上海向市民征集家训家风故事3万余篇
怀古端阳 情浓粽香——盖州市积极开展主题活动,喜迎端午佳节
「名人堂·重点推荐」国学名家-何世荣
济宁城市学校少年宫建设
360doc网文摘手#360jr
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方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