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为什么不想旅行了

疫情后,大家的旅游热情又回来了。

从刚放开后还稍显迷茫摇摆和不甚稳定的旅游数据,到了龙年春节直接原地爆炸。春节期间社交平台以及各大短视频平台都流出了网友发布的众多境内旅游地人头攒动的夸张视频。众多热门景区游客人数连日接近最大承载量。如九寨沟风景名胜区管理局2月12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当日景区共接待游客28407人次,比历史最高的2017年同期增加30.93%。甚至当前许多人已经提前订好了今年五一乃至十一的机票。同程旅行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今年提前关注五一期间出行产品的用户,已同比上涨超五成。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这一句源于2015年互联网的“老话”在中国人的龙年伊始有了具象化的体现。

旅行当然有诸多好处。在阿兰·德波顿《旅行的艺术》一书中,作者称旅行具有“环境的变化催人思索”、“回归乡野,获取心灵上的平静”、“壮阔的自然风景让人意识到自身的渺小并最终接受我们也将和世间万物一样化为尘土的事实”等诸多好处。

然而——终于可以自由出行了,我却发现自己对旅行没有那么大的热情了。

春节,在京打工的我只想回家躺平一周(当然,不回家定也是会被爸妈唠叨的)。至于历年的五一十一,对于可想而知的境内“看人”旅行我一直都提不起劲来。每年的五一十一我大多会选择一个相对小众的地方度假,原则就是坚决避开热门旅游景区。至于诸如清明节等三天小假期(有时甚至还带着可恶的调休),我就更懒得挪窝了。不过,以前的我还不是如此。想想当年20岁上下的我,可以勇到一个人去住青旅,在国内各个城市溜达,在国外的时候,敢一个人在豆瓣上拉一个素未谋面的网友就一起出行,每次旅行过后的满足感和获得感也蛮强的,也不觉得太过劳累,和现在的我形成了鲜明对比。我最近常在想,到底是哪些变量发生了变化?是工作后时间短缺精力不济?是年纪大了体力不济?还是我已经对世界失去了探索的热情?

思考了一段时间,我发现:或许以上原因都有,但都不是核心的因素。核心的因素在于以下三点原因,使得我对旅行“祛魅”了。

一、 没有知识,行万里路,也只是个邮差

首先,我发现“好”的旅行终究还是需要基础知识铺底的。而我心知肚明的是,自己目前的知识太匮乏,还不足以支撑一场好旅行。钱钟书先生说过——如果不读书,行万里路,也只是个邮差。其实大多数人所说的“旅行”,并不是“旅行”,只是“旅游”。二者的区别在于,旅游只要付出时间、精力、金钱,去出发、到达、体验就好,但是“旅行”是需要在此期间学习和成长的。正如三联生活周刊专栏记者袁越在《土摩托看世界:行走在世界之巅》一书的序言中所说的——“旅游就是出门找乐子,有钱有闲就行了;旅行的目的是出去学习,希望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

不同知识背景的人,看同样的景物或者事物,能看到完全不同层次的东西。在我看来,“旅行”最好是带着对于目的地历史、地理、社会、经济的基础知识,带着一种去“验证”或者被“打破重建”的心态前往。最近读到一本有意思的书,叫做《旅行,人生最有价值的投资》(讲真,书名真的很烂,要不是因为看到作者居然是著名投资家吉姆·罗杰斯,我是绝对不会翻开这本书的)。在书中吉姆·罗杰斯写道——“1980年,37岁的我生活无忧地退休了,开始寻求另外一种生活……我有一个梦想,除了想换另外一个领域的工作之外,我还想骑着自己的摩托车环游世界。”经过一系列与各国政府的接洽和详尽谋划,在1990年,他骑宝马摩托车环游世界(除了北极和南极),行程104700公里,打破了吉尼斯世界纪录。有意思的是,作为一个投资人,吉姆·罗杰斯总能在到达一个国家后,通过对社会、政治、经济环境的观察得出这个国家是否值得投资,或者股市是否还会再上涨等结论,这就是一个专业人士的素养吧,他带着他的知识框架游走世界,他的环游世界不仅仅是旅行,更是一种对原有知识框架的不断验证或者打破和重建。

我想起自己上学时有一年在欧洲做交换生,趁假期走了大半个欧洲,收获当然是有的,但是每每回想起来总觉得不多。除了留下诸多照片、对于各个国家的直观感受之外,我似乎并没有更加了解这些国家,这是因为我当时乃至后来其实都没有做过太多“功课”。我记得前不久我在网上读到一篇文章,写的是卡夫卡,说到布拉格是卡夫卡的故乡,说布拉格到处都是卡夫卡的痕迹。而我想起自己当年去布拉格游玩时,对此竟一无所知。我登上过布拉格最有名的山顶,拍下了俯瞰老城区红屋顶的照片,或许还路过了黄金小巷,而完全不知道小巷的22号房屋就是卡夫卡曾居住的地方。当然,人各有爱,不一定都要去看什么文学大亨的遗迹,以上只是一个例子。我又不禁想起,在雅典我看到了卫城和帕特农神庙的断壁残垣,但是对古希腊文明一无所知;在维也纳我去了美泉宫和霍夫堡宫,但是并不知道多少哈布斯堡王朝的历史;在巴塞罗那我参观了圣家堂和巴特略之家,但是对于建筑师高迪及其建筑的奥妙之处其实仍一无所知;更不用提各种在境内外各类博物馆、美术馆走马观花的经历。为此,去年我特意买了一本贡布里希的《艺术的故事》,决心在日后的欧洲行之前,先接受一些艺术常识的熏陶,以期未来不枉行程。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句话一直在困惑着我,因为我时常纠结于二者的比例分配——如果我时间精力金钱有限,我该如何分配到这两点上?我到底应该侧重于哪个?毕竟,比不得有钱任性的人可以随意挥霍时光和金钱,作为一个普通人如我,业余的时间精力是有限且宝贵的,我想知道我该如何分配这些有限的时间精力。而今我的结论是——读书与旅行二者当然不存在所谓完美的比例,但是行路的前提一定是一定量的知识积累,或者说,大量行路的前提一定是大量知识的积累,因为我绝不想成为一个行万里路的邮差。

阿兰在《旅行的艺术》中也说道——“旅行的一个危险是,我们还没有积累和具备所需要的接受能力就迫不及待地去观光,而造成时机错误。正如缺乏一条链子将珠子串成项链一样,我们所接纳的新讯息会变得毫无价值,并且散乱无章。”、“同座城市中的建筑物或纪念碑可能不过咫尺之遥,然而鉴赏它们所需具备的能力却有天渊之别。我们到一个或许不再重游的地方观光,觉得自己有必要接二连三地观赏一系列景物,然而这些景物,除了地理位置相近,别无其他联系可言。实际上,要求人们对各个景物都有适当的了解是非常困难的,因为不同的鉴赏能力是很难在同一个人身上找到的。”

其实不止是旅行,欣赏任何事物都需要基础知识的铺底。人们试图通过拍照等现代技术来定格旅行的美好画面,但是技术也许让人们更加容易接触到美,但是它并没有使拥有或欣赏美的过程变得简单。古话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无论是看什么东西,内行人能看出完全不一样的层次,有知识的人简直是实施了降维打击。世界上那么多人泡了澡,但只有阿基米德领悟到了浮力。世界上有那么多人被苹果砸了头,只有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虽然苹果的事情可能只是个传说)。看到蒙娜丽莎,外行人主打惊叹和拍照,内行人能给你从画的笔触、隐喻讲到画家生平。听一首曲子,外行人只觉出了好不好听,内行人能告诉你它因为使用了哪些和弦、配器、旋律对比变化而变得好听。看一件雕塑,低俗的人看的是裸不裸,普通人看的是形体多么优美,内行人看的是雕塑风格的历史流变、雕塑背后的故事和作者的一生。吃一盘菜,普通人图个味道,内行人能告诉你菜系、做法、历史渊源。

我自己的一个很深的感受在于,在认认真真随随便便瞎读了几年书后,而今我面对一本书的感受确已与几年前完全不一样了。读一本书时,我能联想到之前读过的类似题材的书,有了多维度的视角和体悟,读得更快了,也不会那么“尽信书“了。阅读文学时,也不是看到一本书就叫好了,因为你见过许多好的、经典的、独特的文字,见过许多经典的故事,你曾经沧海难为水了,不会轻易被一本所谓畅销小说俘获,你会知道有些文字是滥竽充数,有些故事情节只是东施效颦罢了。

二、旅行的“异化”

对旅行“厌倦”的第二个原因在于,在如今的网络时代,旅行被大大“异化”了。过去的人旅行主要是为了增长见识、或者纯粹为了度假休闲,而今旅行的目的动机却夹杂了太多的炫耀、身份标识成分。互联网时代,世界近在咫尺,热门旅游景区的图片、视频、保姆级攻略早就漫天飞了,就连南北极也成了普通人花钱和时间就能去的旅游新宠目的地,而一系列纪录片、电影也让以往探险家才能涉足的地球神秘区域不再那么神秘。旅行不成文的鄙视链愈演愈烈,据说目的地鄙视链是:小众境外游>欧美游>东南亚游>国内游>周边游>梦游,而旅行方式上的链条则是高端定制游>自驾游>自由行>跟团游,酒店方面也有鄙视链,当然是越贵越难订的酒店越好。不少人暗戳戳在社交媒体上比拼谁去的地方成行难度更大,比如更远、更异域风情、更贵等等,作为彰显身份地位的标识。最好是能在日后的聊天中假装不经意地提起:哦当年我去那个哪儿哪儿的时候也是这样,不啦不啦。甚至于假期到了,不出去旅行,选择宅在家或者周边玩一玩的人可能会被以为是“没钱”、“没情趣”或者“怪胎”,我甚至在每次假期前被问到去哪里后回答“不出去”时,感受到了一丝莫名的不好意思。

普通人的旅行也真的挺费时费力的。旅行时发美景、美人,摆拍必不可少,花在化妆、拍照、修图和挑选照片发圈上的时间也颇多。即使旅行中遇到不愉快,遇到人多,也会竭尽全力找到人少的角度留下照片,po到社交媒体上,配上文案,主打一个岁月静好、旅行不可能不好、绝对不能让人知道我当了冤大头的心态。还有,旅行虽看似只耗费那几日的时间,但是前期的攻略、订机票订酒店、与同游人的协商、收拾行李、旅途中每日在路上的奔波、户外尴尬的厕所、过程中的蓬头垢面以及归来后的整理归位都要消耗不少时间精力,时常累得回到家后一动也不想动,感慨假期比上班还累。

三、旅行没那么万能

第三个我没那么想旅行了的原因在于,我意识到旅行其实改变不了什么。

不止是身边的人让我感受到了“快去旅行吧”的压力,这个消费社会整体都在渲染一种“不旅行毋宁死”的可怕氛围,这背后都是资本的助推,资本需要你去消费。社交媒体上那么多令人羡慕的网红旅游博主,去过所有我想去的地方,照片和视频里一个个如天仙下凡、面容姣好、背景美到窒息、阳光明媚,仿佛旅行永远是一件多么轻松惬意的事情,再配上几条人生励志文案,令人顿觉旅行真是件life changing的事情,而我的人生之所以还困在原地停滞不前就是因为我没有去旅行,去见世面。我费了很大的气力才勉强跳脱出这套逻辑。我开始明白,博主们看似轻描淡写,在地铁站、菜市场随手一拍的照片,背后可能都是几个小时的妆造、专业的摄影师、灯光、修图,甚至机构运作;我也开始明白,诱惑我去旅行的其实是现代消费主义,那聒噪的声音分明是一直在对我PUA,说着诸如:不去旅行,你就没有看过这个世界!你就永远是个土包子!你就是不爱自己!也不会有任何人爱你的!

阿兰也在《旅行的艺术》一书中犀利地指出,旅行其实难以克服焦虑,焦虑的人换了个地儿仍然会焦虑。事实上,幸福感都大多取决于自身心态,而非所处的地方,以及任何外界事物——

“我们曾期望持久的满足感,但实际情形并非如此,处在一个地方所得的幸福感和同一个地方联系在一起的幸福感似乎一定只能是短暂的。对于敏感的心智而言,这种幸福感显然是一种偶然的现象——只是在那么一个短暂的时刻,我们将过去和未来的一些美好的思绪凝合在一起,所有焦虑顿然释解;我们沉浸于周围世界,真切地感受它们。遗憾的是,这种状况很少能持续10分钟,在我们的意识里,新的焦虑总在生成,一如爱尔兰岛西岸的寒湿气流,每隔几天总要登岛一次。”

“那个呆在家里郁郁寡欢的我和现在这个正在巴巴多斯岛的我之间是连续的,并无二致。”、 “构成幸福的关键因素并非是物质的或审美的,而永远是心理上的。”

此外我想,旅行帮助你改变人生根本是个骗局。旅行没法儿帮助你跨越阶层,不管你在旅行还是在家,你还是做着你所属阶层的那些事情,享受着你所属阶层的服务。就像两个人都居住在北京,但是日常出入场所完全不同一样,任何地方都是一个“折叠北京”。我知道,我再怎么努力在旅行的照片中看起来精致,也无法超出自己的消费范围,而真正的有钱人根本不需要什么摆拍。你可以在旅行中奖励自己,享受一把,但是你的生活终究还是你的生活,别太活在虚幻中就好。

另外,旅行也不是一件可以持续积累带来成就感的事情。当然,有少数人热爱旅行,甚至成了职业的探险家、旅游家,但是大部分人只是用生活中的一小部分时间去旅行,对于多数人来说,旅行并不能成为一件给人带来持续成就感的事情,它只是提供一个满足人休闲、猎奇及短暂逃离生活欲望的时空。相比于一味地追求旅行,我想,我希望找到更多能让自己持续成长、能带来持续热情的事物。归根到底,人的意义感、成就感还是来自于做好某件事,而这并不容易,通常需要长期的时间与精力的付出。年纪越大,越发现,人的时间有限,人的一辈子能做好一件事就不容易。时间总是公平而残酷的。旅行当然也会很麻烦,但是相对而言,终究还是简单了些,不是我心中可以持续带来心流体验、维系意义感的事情。相比于一个跟我炫耀自己打卡过全球所有洲的旅行者,我还是更容易被一位熟知历史或者熟弹钢琴的人打动。

回归“附近”,回归日

春节回到家,我跟我爸提到以后要去哪里旅游,我爸如往常一样对我的旅行计划反应冷淡,说了句“害旅游就那样,我连我们村都没有走遍呢!”过了几秒钟他又若有所思地说,“还真别说,你看我每天在附近遛弯,但是也不能说我已经走遍了村里所有角落呢!”话说爸爸年轻时也是走南闯北的生意人,但是他们这辈人对于旅行似乎真的没有那么大的执念。

听罢我一下子陷入了沉思,因为他的那句“我都没有走遍附近所有角落的话”一下子击中了我。我想起春节期间我发现了本市一条长达31公里的官方标示的徒步路线,我颇感兴趣,于是初四和朋友一起走了这条线路,原计划起码走一半,谁知过了三公里后的路线都是没有阶梯的土路,计划不周、穿着皮鞋的我踉踉跄跄,在一位常来爬此山的当地大哥的指导下,才手脚并用地爬上顶峰,而后最终也只走到了五公里处,因为已是下午三四点,我只能和朋友赶紧找了个地方下山。这一路上很多地方风景旖旎,丝毫不输我在北京等地郊区徒步时看见的风景。这是我第一次发现故乡的另外一面,也发现其实我对故乡也并不甚了解。在北京生活了十来年,早在去年city walk概念火起来之前我就时常遛弯儿,但别说全北京了,连住所周边方圆几公里的地方都不能说是完全探索完了。我还发现,在城市里面,我不认识我的邻居,不认识每天与我擦肩而过的人,甚至也不那么认识同事、不熟知朋友,用人类学家项彪的话说,叫做不认识我的“附近”。现代的人们总是无休止在渴望着远方,却对“附近”一无所知。正如项彪在《作为视域的“附近”》一文中写道——

附近在公众意识中的失去不单单发生在中国。这似乎在来自不同地方的年轻人中很常见,尤其是在南半球。无论是在印度和东南亚做田野调查时,还是在牛津大学执教的二十年间,我都遇到过很多雄心勃勃的年轻人。他们通晓全球事务,致力于知识的“去殖民化”,却很难详细描述自己的父母、邻居、童年伙伴是什么人,究竟在干什么。如果南半球的年轻人们不靠西方话语就无法讲述他们自己的生活,那么我们怎么能对知识去殖民化呢?

本文希望召唤艺术家、行动者以及公众,共同探索,将附近作为一种观察世界的基础。如果一个公民通过附近来认识世界,他(她)将了解小区里的保姆、清洁工、保安、维修工是谁,会与住在小区附近但不能进入小区的理发师和小贩聊天。他(她)会去了解小区是怎么建成的:土地原来的用途是什么,原来的居民去哪儿了,他们是在什么条件下离开的。如此,他(她)会反思是什么把人们分开,现在又是什么力量、在什么条件下让不同的人群聚在一起。了解了不同人群的不同观点,能让他(她)在思考公共事务,不管是交通、垃圾分类,还是福利改革等时,注意到不同的诉求。附近将带给人们他们原来不具备的观察能力。

行文至此,该有个结论么?你可能会问:那我还会不会去旅行呢?我给出的答案是:会,但是不会再把旅行视作很轻易的事情了,我希望能比之前多一些准备、旅行过程中也能多一些观察和体悟。旅行,或许从来都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就像任何一种成长一样,都是要费些力气、缓慢生长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不要因为时代发展太快而失掉我们的优雅
为什么我们总会觉得焦虑
旅行中,一定要有的8件奢侈品
旅行的时候做了这九件事情会大大提高你的旅行幸福感
20条经典人生感悟:不纠结不遗憾,就能掌握幸福感
去这些地方旅行,一定要做的事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