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官员政治生命的生死线是这个?

过了45,一生白辛苦!

没啥指望了,我都过了45了!

混呗,过了45了,没戏了!

这些话,类似的话,是我们在官场听到的最多的一句话,而且越到基层听到的越多

45、45岁,这个数字就像魔罩一样,不知道挡住了官场多少人的升迁之路,也不知道有多少人梦断45。

原因无他,就是缘于官场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即年过45岁,在厅局级以下就很少有提拔的机会了,而如果在处以下,则基本宣布你“船到码头车到站了”,此生基本再没有高升的机会了。这个45岁,基本卡住了官场90%以上人的路。

因此,也正因为于此,很多官员一过了45基本就丧失斗志了,而这个年龄距离退休还有15年的时间。

而在这15年里,让一个完全看不到希望的人去雷厉风行地工作,去积极奉献地工作,去大刀阔斧地工作,少部分人行,大部分人不行。原因还是常说的一句话:少部分靠觉悟,大部分人靠政策。

但实际上,因为年龄、机会等多种原因,年过45的人中间,有能力、有本事的大有人在,而且很多比提起来的年轻人要优秀许多,只是因为年龄这一关,他们基本就没戏了。

问题出在哪?原因有二:一是出在干部提拔对年龄卡得太死;二是年龄过限后再无激励机制。

但是我们中国又有个毛病,政策一刀切肯定不合理,不一刀切呢又容易出腐败,上面也很难做。

办法也有两个:

一是干部提拔放宽年龄限制,要用好各年龄段的干部,同时通过增加透明度,预防和揭露腐败;

二是对超龄干部建立激励机制,让他们有盼头,有奔头,有干劲,这样工作就好落实了,混日子的人就少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官场“35岁现象”是制度弊病
清朝知县退休后,每年可以拿多少退休金
领导干部莫做官场“两面人”
莫当官场四“客”
公务员心理“难以承受之重”
中国数十万县处级干部升迁无望 不应成沉沦借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