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识字】三千年雨雪风霜,“你”依然令人神往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几乎每天都会和汉字打交道:上班或回家的路上,你会看到街头林立的广告、标牌;了解天下大事小情,你要看报纸传媒的新闻报道;亲友之间联络情感、沟通信息,你会用手机或电脑发短信、邮件;甚至行走在异国他乡出差或旅游,你都能发现许多指示标牌或景点介绍上,使用的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中文……看起来,汉字的确可以说无处不在。那么,大家是否想过:今天我们仍然在使用的方方正正的汉字,它究竟已经有多长时间的历史,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吗?



文字的产生,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奇迹之一。而在人类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好几个人类文明的摇篮,比如我们的华夏文明,非洲的古埃及文明,亚洲西部的两河流域文明和南美洲的玛雅文明等。这些人类文明的发源地,曾经都孕育出独特的语言文字和灿烂的古代文化,例如诞生于五千五百多年以前的“钉头字”和产生于五千年之前的“圣书字”。


“钉头字”也被称作“楔形文字”,是用树枝等刻画在泥块上的一种古老文字。它是由生活在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苏美尔人所创造。这个地区也就是现在的伊拉克。人类文明的摇篮,现在却成了一片战火频仍的瓦砾,个中滋味实在是让人难以言表。


而在地处非洲北部的古埃及,那里的先民则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又一种古老文字——圣书字。圣书字还细分成三种不同的字体,希腊人把它们分别称作“神圣铭刻文字”,即“碑铭体”,以及“僧侣体”和“人民体”。



钉头字和圣书字都比我们的汉字还要古老。但是遗憾的是,这两种代表人类远古文明的古老文字在公元前后都消亡了。它们在流传过程中,由于不同民族之间的迁徙、影响与融合,所以也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并逐渐走向音节文字和字母文字,演变成纯粹记录语音的书面符号,成为阿拉伯文、希腊文等字母文字的源头,并且最终被后者所取代。


其次,用两个以上象形符号,按照一定规则组合在一起构成新的字,像甲骨文里面由“日”和“月”构成(明),这也是三种文字共同采用和遵守的构字方法。由此可见人类智慧的息息相通。然而,和其他两种古文字不同的是,汉字的历史虽然稍短,但是流传时间却远远超过它们二者中的任何一种,而且毫无疑问,在目前世界上正在使用的文字里面,汉字当之无愧地是最古老的一种。



传承


汉字之所以历经三千多年雨雪风霜而历久弥新,这其中的原因固然不止一种两种,影响因素也一定非常复杂。但是,有两个原因恐怕是必须提到的。


第一是中华文化绵延数千年,但是令人赞叹的是中间从来没有断层,所以作为中华文化重要载体的汉字也得以延续和传承。第二是汉字具有独特的跨地域性。虽然由于山川阻隔,汉字所记录的汉语自古就形成了许多地方话,但是同一个汉字在不同的地方话里面都有读音,像西汉时期的辞赋巨擘杨雄,他除了卓越的文学艺术成就,还编纂过一部方言词典《方言》,也就是说,虽然汉字在各地的读音略有差异,但是并不影响各地使用同样的汉字。而且,与此相得益彰的是,从古至今,我国的启蒙教育大都采用当时的通用语言或者“标准语”,也就是古代所谓的“雅言、官话”等,现在我们则叫它“普通话”。例如《论语·述而》: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可见,孔老夫子就是使用标准语传道、授业、解惑的实践者和后世楷模。



另外,在古代,朝廷任用官员也曾经提出过通用语言能力方面的要求,例如根据《清太宗实录》记载,在清代兴起的“官话运动”中,雍正皇帝就曾经发布圣谕称:凡官员有莅民之责,其语言必使人人共晓,然后可以通达民情,熟悉地方事宜,而办理无误。


由此可见,就在民间、官方等若干方面所形成的合力影响之下,古老的汉字得以从遥远的古代一直流传到今天。那么,最早的汉字究竟是什么时候、又是怎么产生的呢?



起源


从我国古代一部著名的经典《周易》中看到了一句话: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显然,在很久以前,人们经常用结绳的办法处理、记录一些事务,后来有圣人把这种方法改成了在一些物体上用刻画痕迹的方式来记录。那么,这种刻画痕迹的方式就成了文字产生的源头。好吧,那就让我们接着在古老的华夏大地上继续寻找。



我们的眼前又出现了一个场景:这是一个身披兽皮、长着两双眼睛的祖先,他一手拿着兽骨,一手拿着有锋利棱角的石头,仿佛若有所思。他,就是传说中的汉字发明者、黄帝的史官仓颉。


根据尚未印证的史料,黄帝是公元前2700年左右统辖远古部落联盟的首领。他统一华夏之后,觉得用结绳记事的方法已经远远满足不了现实的需求,因此,他就命令仓颉想办法解决书面记录符号的问题。于是,仓颉就在一条河的岸边找到一处比较僻静的高地,盖了一间房子住下来,专心致志地造起字来。可是,任凭他怎样苦思冥想,过了很长时间还是一点头绪都没有。说来凑巧,有一天,仓颉正在房子周围边走边想的时候,他偶然看到泥地上有几串脚印:其中像竹叶形状的,是野鸡的脚印;而那些像梅花形状的,则是狗的脚印。于是,仓颉脑子里立刻就闪现出狗追野鸡的场景。这个场景和那些脚印反反复复在他的脑子里回旋,突然,他冒出一个念头:动物的脚印不同,说明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特征,如果能抓住事物的特征画出图像,大家都能认识,这不就可以成为记录事情的符号吗?


从那以后,仓颉便养成了仔细观察各种事物的好习惯,日月星辰、江河湖海、飞禽走兽以至锅碗瓢盆,他都仔细捕捉它们各自的突出特点,并按照这些特征画出图形,从而造出许多象形文字来。这样,斗转星移,日积月累,时间一长,仓颉造的字越来越多,最后,他就把这些字献给了黄帝。黄帝一看非常高兴,随即下令召集九州首领,让仓颉把这些字传授给他们。于是,最早供人使用的汉字就这样产生了。


当然,关于仓颉造字的传说,还流传着许多不同版本,但是,基本上都说鸟兽足迹在里面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另外,根据传说,仓颉造字的一个结果还引起了“天雨粟,鬼夜哭”,也就是所谓的“惊天地而泣鬼神”。可见这件事的影响力和所带来的震动有多么巨大!


想一想我们的汉字,从古至今,的确也像人类的产生、进化和繁衍那样,从无到有,由少到多,承载着我们的民族文化筚路蓝缕,世代相继,生生不息。此外,关于“仓颉造字”,《荀子》、《吕氏春秋》等多部古代典籍中,也都能找到相关记载。




其中,《荀子》里面的说法最为客观。其原话是: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壹也。这正像后来鲁迅先生在《门外文谈》中所说:“仓颉也不是一个,有的在刀柄上刻一点图,有的在门户上画一些画,心心相印,口口相传,文字就多起来了,史官一采集,就可以敷衍记事了。中国文字的由来,恐怕逃不出这例子。”可见,比较切合实际的真相是:“仓颉”应当是一群人的代表,他的身后是千千万万个富有智慧的华夏祖先。


当然,有关汉字的由来,历史上还存在着不少有趣的传说,比如也有的故事说,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伏羲,在创造八卦的同时,也创造了汉字。


这些美妙的传说,为我们汉字的产生蒙上了一层梦幻般的色彩,一切都是那么的美轮美奂,令人神往。



【识字】专栏皆为原创内容,转载需注明来源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百家讲坛同名图书《解码汉字》(暂定名)



封面方案之一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文化嘉宾、《百家讲坛》主讲人 张一清 著

接力出版社,2015年5月上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科普:你知道汉字到底是怎么来的吗?
连字都写不好,你对得起他么?
世人皆知仓颉造字,但你知道仓颉造完字后,为何鬼怪都哭泣了吗
中华上下五千年之上古时期:仓颉造字
被仓颉搞错的四个汉字?
汉字起源:鸟兽山川带来的启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