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夏天来了,这些虫子比蚊子还可怕,家长们要注意了!

前几天,菲菲妈经历了“惊悚一刻”——

菲菲妈带着两岁的菲菲去小公园遛弯儿,和女儿在草丛里玩得正嗨时,突然发现菲菲的手臂上居然有一只小黑虫。

菲菲妈顺手帮孩子掸了掸,没想到这小虫居然不怕,根本不跑!

这下,菲菲妈慌了。拿过女儿的手臂定睛一看,才发现这小虫半个身子已经钻进了孩子白嫩的小手臂里面。

没办法,只能急忙抱起女儿奔去卫生院,在医生的“解救”下,小虫被完全取出。

这才知道,原来是被蜱虫叮上了。要是把虫屁股弹掉,头留在宝宝身体里,那就麻烦了,想想也是后怕呀!

春天带娃去户外郊游,除了蜱虫,还有蜜蜂啊、蚂蚁啊、蚊子啊,真得提防着点儿。

今天糕妈给大家盘点几种常见的虫咬伤。万一碰上,可以先淡定地为宝宝及时处理好伤口!当然,首先应该做好不被咬伤的预防措施。

蜱虫喜欢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生存,树林、草丛、灌木丛,都是他们的“大本营”。

蜱虫钻进皮肤后,就开始吸血。从铅笔尖大小,胀大到好几倍后,你可能才会发现这里有一颗“大痣”。起先不痛不痒,不易被察觉,之后可能皮肤会出现红肿、疼痛。

图片来源:dermnetnz.org

蜱虫叮咬后处理

千万别拍打或掸开蜱虫,很容易残留一部分在体内。

●先用镊子把蜱虫从身体里拔出来,不要旋转、扭动它,而要夹住头部将其直直拉出。手残党还是去医院搞定吧,如果没拔干净就麻烦了。

如果没有镊子,可以尝试把棉球吸饱肥皂水,然后覆盖在蜱虫上,保持30秒左右。蜱虫会从皮肤里钻出来。妈妈们记得将蜱虫卷入棉球中,密封在塑料袋中丢弃。

● 拔出蜱虫后,用肥皂和水清洗双手和叮咬部位,并抹一些抗生素软膏。

PS:蜱虫会传播细菌、病毒,如果之后发现宝宝有发烧、头痛、肌肉酸痛等情况,可能是被感染了,马上去医院(同时一定要告诉医生宝宝被蜱虫叮咬过)。

为了不被蜱虫叮上,家长带宝宝到树林、草丛中玩耍时,要给他戴上宽边帽、穿宽松的长袖长裤(把裤腿塞进袜子),全副武装起来。稍大点的宝宝可以使用避蚊胺类产品,能有效驱蜱。

玩耍回家后,家长要仔细给宝宝检查衣物上是否有蜱虫附着。让孩子尽快洗澡,并且仔细检查娃的手臂、耳朵、膝关节背面、腰部、两腿之间、头发里等蜱虫易叮咬的区域。

还记得“还珠格格”中小燕子把蜜蜂引来的桥段吗?

没错,蜜蜂就是这么一种会被强烈的气味和鲜艳的颜色吸引的小虫。遇上阳光灿烂的天气,就更爱出来溜达了。

不过蜜蜂一般情况下不蜇人,攻击他人多半是出于自卫。

图片来源:nhs.uk

蜜蜂叮咬后处理

不要自行徒手挤压伤口拔刺,以免更多毒液渗入。

●快速用硬边的东西(如使用刀片、信用卡,甚至指甲等)以横向运动将毒刺刮掉。并用肥皂水清洗消毒。尽量不要挤压毒液囊。

● 对肿胀区域冷敷至少10分钟;抬高被叮咬部位,可以帮助减轻肿胀。

●大多数人被叮咬处会在数小时内消肿,痛感也会消失。小部分人可能红肿面积会扩散,需要一周左右才会褪去。妈妈们无需过分惊慌。

PS:如果被蜜蜂蜇伤出现严重的过敏反应(如面色发白、呼吸困难、恶心呕吐、腹泻),事不宜迟,医院走起!

带宝宝去户外活动时,最好别给他穿过于鲜艳的衣服,妈妈自己也尽量不要擦香水,以免招惹蜜蜂。

如果在户外野餐,喝饮料和吃甜食要格外注意,蜜蜂特别好这口。

做好了一系列预防措施,然而,蜜蜂还是特别“青睐”宝宝怎么办?妈妈先保持冷静,带着宝宝慢慢走开。切忌胡乱拍打,把蜜蜂惹急就麻烦了。

蚂蚁喜欢群居,如果不小心招惹一只蚂蚁,可能会被好多只围攻。它们无处不在,更爱有水、潮湿、发霉的地方。

不过蚂蚁的杀伤力不算太强,被叮咬后一般不会有剧烈反应,皮肤可能轻微肿胀、发红,几小时内就会消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夏季各种小虫“横行” 处理不同“虫咬”有讲究
宝宝被蚊子叮咬后, 80%的家长都犯错了, 这4种是正确的做法
被蚊子、蜜蜂、蜱虫被叮咬后的3级护理方法,妈妈一定要知道!
远离致命小虫——蜱虫
【蜱虫 蜱虫 蜱虫!夏天千万小心这种致命小虫... 来自39健康网
扫墓后,2岁娃突然发烧呕吐,家长在他头上看到…惊呆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