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相爱相杀的肠道菌群和恶性肿瘤——小两口的爱恨情仇


肠道菌群与恶性肿瘤

[相爱相杀]

人体的肠道内存在着大量的微生物即肠道菌群。正常的肠道菌群可以保护肠道上皮,减少炎性反应和肿瘤发生。肿瘤作为一种复杂疾病,除了与免疫和代谢等机体生命活动息息相关,往往还伴随着肠道菌群的失调。

肠道菌群长期失调会诱发部分器官癌变

研究表明,当健康的肠道菌群长期遭受破坏并无法恢复,致癌菌群就会大量滋生,进而诱发癌症。

另外,肠道菌群失调会打破肠道微生物、肠道上皮细胞以及人体免疫系统三者的平衡,在胃、肝等消化器官引发长期慢性炎症,形成器官癌变的隐患。

健康的肠道菌群能抑制癌症发生

有害的肠道微生物容易致癌,而健康的肠道微生物能有效抑制癌症。健康的肠道菌群,能够在肠道中形成生物膜,调节肠道炎症和人体免疫,减少致癌物和毒素;肠道菌群产生的盐类化合物,能刺激肠道损伤恢复,对肿瘤细胞产生反式作用,诱导结直肠癌细胞凋亡。

调节好肠道菌群对抗癌起积极作用

如果不幸罹患癌症,调节好肠道菌群的话,可以促进抗癌治疗。最近科学研究发现,肠道微生物可以调节人体对抗癌治疗的免疫反应,从而降低治疗副作用,形成更好的治疗效果。某些肠道微生物,还能通过化学物质的传递,与免疫系统形成“互动”,抑制肿瘤的生长。



肠道菌群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治疗效果等密切相关,那么,肠道菌群与恶性肿瘤是如何相爱相杀的呢?



剪不断、理还乱



肠道菌群与结直肠癌

结直肠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失衡在结直肠癌的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肠道菌群可能通过肠道黏膜屏障受损、慢性炎症反应、细菌酶和毒性代谢产物作用等多种机制促进肿瘤的发生。

《Nature》研究报告

肠道菌群与小肠上皮细胞(IECs)中的炎症相关信号通路可促进结直肠癌(CRC)的发生。


该通路中的钙调神经磷酸酶(calcineurin,CaN)及其下游转录因子NFAT一旦在肿瘤相关微生物和Toll样受体的相互作用下被特异性激活,会以NFAT依赖性方式维持肿瘤干细胞的存活和增殖,进而促进小鼠体内结直肠癌的发育过程。


首先,肠炎症反应是肠道肿瘤发生的一个预警信号。

该研究发现在结直肠癌细胞中CaN蛋白表达增加,该蛋白是转录因子NFATc3激活所必须的一种磷酸酶。为了探索CaN在肠道肿瘤发生过程所起的作用及其分子作用机制,设计以下实验并得出结论:CaN-NFATc3信号通路的激活可以促进CRC的发生。


其次,文章中探索了CaN-NFATc3信号通路的主要触发因素。

已有研究报道,Toll样受体(TLR)与微生物的相互作用识别可以促进肠道肿瘤的发生,而本文却发现在这种相互作用下,Ca2+通过TLR依赖型的钙离子释放活化通道进入胞内,激活树突状细胞里CaN-NFAT信号通路,上调下游干细胞相关基因的表达,促使肿瘤细胞增殖。


拔刀相助



益生菌与肝癌

益生菌可通过抑制血管生成(身体通过这一过程产生新的血管,这对于肿瘤生长至关重要),而减缓肝脏肿瘤的生长。

《PNAS》新研究报告

探讨了益生菌对肠道外肿瘤的免疫调节作用,尤其是针对肝细胞性肝癌(HCC)


研究人员采用小鼠HCC模型和宏基因组测序研究益生菌喂养小鼠控制HCC疗效及抑制肿瘤进展的作用机制。其结果发现在肿瘤接种前一周用一种新型益生菌制剂(命名为Prohep)喂食的小鼠,相比于对照组,其肿瘤重量和体积减少了40%。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报道称,益生菌可通过抑制血管生成(身体通过这一过程产生新的血管,这对于肿瘤生长至关重要),而减缓肝脏肿瘤的生长。

他们发现,缺氧的GLUT-1+的水平显著升高,从而表明肿瘤的减少是由于缺氧血流降低引起的。此外,与未经处理的小鼠相比,处理过的小鼠的肿瘤中,血管面积减少了百分之52,血管芽减少了百分之54。


其次,HCC是一种高度血管化的肿瘤,通常与T辅助细胞17(Th17)和促炎性血管生成因子IL-17(由Th17分泌)有关。

而通过相关实验,可发现Prohep可下调Th17和IL-17,阻止炎症和血管生成,限制肿瘤生长。



雪上加霜



肠道菌群与化疗

肠道菌群能够以两种方式来确定化疗的效力,即通过激活化疗药物,或者是通过与机体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

《Nature》研究报告

研究人员阐明了肠道菌群在患者对化疗产生反应过程中所扮演的关键角色

研究人员在缺失肠道菌群的小鼠中已经对上述机制进行了详细地描述了,诸如无菌小鼠,其在完全无菌的环境中进行繁殖,这些小鼠并没有暴露于外部的细菌中,而且其机体中的任何部分也不含有细菌。

很多化疗药物都会以一种无活性的形式应用于患者机体中,随后这些药物就会被患者机体肝脏中的特殊酶类或者肠道菌群直接激活,不同水平的肝脏酶类往往会帮助决定有效的化疗方法如何对肿瘤细胞进行杀灭作用。相比正常小鼠而言,无菌小鼠的肝脏中含有大量负责对化疗药物进行解毒的肝脏酶类,因此其往往能够很快清除掉化疗药物的药效,这也就使得化疗药物无法有充足的时间来杀灭小鼠机体中的肿瘤细胞,并且也无法对药物的疗效进行调节了。


相比正常小鼠而言,肠道中有害细菌水平较高的小鼠往往会对某些化疗药物表现出过度活跃的状态,尽管研究者认为这会增加化疗药物杀灭肿瘤细胞的能力,但同时却会诱发一些不必要的副作用产生因为很多化疗药物无法有效区分机体正常的细胞和癌细胞。



英雄救美



肠道菌群多样性与乳腺癌

绝经后的女性若携带多样化的肠道菌群,那么其患乳腺癌的风险会大大降低。

雌激素是女性机体的最原始的性激素,存留在机体内还是随着尿液或粪便被排出体外是由肠道菌群来决定的。


此前研究显示,循环在机体中的雌激素和其代谢产物的水平和女性绝经后患乳腺癌的风险直接相关。

因而,为了研究肠道菌群多样性与绝经后的女性机体患乳腺癌的风险之间的相关性,本文研究者招募了60名年龄在55-69岁的绝经女性进行研究。在研究前的6-8周研究人员对其进行乳房X光检查。

结果显示正常,在分析其尿液和粪便样品后发现机体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和雌激素片段的比率直接相关,而后者则是乳腺癌的一个指示器。


参考文献:Associations of the Fecal Microbiome With Urinary Estrogens and Estrogen Metabolites in Postmenopausal Women

我们的愿景是:

为肿瘤预防、肿瘤院外康复提供最专业服务!

为肿瘤患者提高生活品质不懈努力!


恩滴好医生


加拿大艾克(ICNC)整合医学肿瘤康复营养疗法

咨询热线:020-37574926

🔹广州市黄埔区科学城科丰路31号G7-5楼 

🔹广州市越秀区矿泉街瑶台西街291号1楼

🔹广州市越秀区广州大道中307号1306房

🔹中国香港九龙区尖沙咀美丽华大厦818室

🔹温哥华希美整合医学中心:602-1160 Burrard Street.Vancouver,BC,Canada V6Z 2E8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肠道菌群和肿瘤之间的那些事
什么是化学治疗?
益生菌在癌症预防和治疗中的价值
别小看这些藏在肠道里的小生命,却是抗癌大帮手!
12-09:促肠癌的菌群,悄悄修改宿主的表观遗传
科研人员发现化疗-肠道菌群调控一体化抗结直肠癌新策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