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常见故障排除 | EDTA管血小板聚集

导语

在临床检测中,EDTA管血液标本出现血小板聚集会导致血小板计数假性降低,进而影响对疾病的诊断与治疗。造成血小板聚集的原因有哪些?又有哪些预防解决措施呢?

1. 定义

EDTA管血小板聚集指EDTA真空采血管内的血液标本在流动的液体中出现了微小的不流动状颗粒,这些颗粒就是血小板轻微聚集形成的,这是微凝血现象。由于EDTA管的目标一般是获取全血进行血细胞计数,所以血小板聚集现象的发生会导致血小板计数的假性降低

(血小板聚集显微镜观察图)

2. 血小板聚集,应该了解什么信息?

①投诉产品的基本信息?

②实际采血量与额定采血量?

③配套使用的采血针情况?

④采集的标本总量和异常标本量?

⑤操作者的相关经验水平?

⑥投诉发生的范围?

⑦相关图片或血小板聚集标本?

⑧投诉产品的己使用样品和未使用样品?

(IMPROVACUTER®EDTA真空采血管)

3. 血小板聚集 故障排除


标本采集因素

①使用注射器采血时,分装量超过采血管额定量或开塞操作带走了水剂抗凝剂。尽量不要采用注射器采血,使用配套的一次性使用静脉采血针。尽量避免使用注射器抽血后转装,若必须采用时以采血管标示的额定量为准,在打开含水剂抗凝剂采血管时可轻甩试管,以使附在胶塞或试管上部的抗凝剂滑落到管底,防止抗凝剂的丢失,便于抗凝剂与标本充分混匀。

②标本采集后未及时进行摇匀或摇匀不充分或不规范操作。按照说明书要求,规范操作,及时摇匀(180°颠倒摇匀5-8次)。

③血液粘稠度高的血液标本采集却选择了小型号的采血针,血流速度过慢,未及时进行摇匀而发生外源性凝血。选择适合型号的采血针,尽可能选择大型号的采血针,以避免因血流过慢引起外源性凝血。

④标本实际采集量大于采血管标示的额定采集量。注意采血规范操作,准确采集采血量。


标本处理因素

血液标本分装错误:将含促凝剂采血管内的标本转装到抗凝管标本中。注意三查七对,仔细核对,以免分装错误。尽量避免将采血管相互之间血液标本的分装(将含促凝剂采血管内标本转装入抗凝管内)。


患者因素

EDTA依赖假性血小板减少症是一种罕见现象(一般人群发生率大约 0.1%)。这种现象的发生多因体内存在最适反应温度为 0-4℃的抗血小板抗体,在EDTA存在时,该抗体通过识别血小板粘附受体gpⅡb-Ⅲa并触发络氨酸激酶途径,活化血小板,在体外表现为血小板聚集,最终导致血小板计数的假性减低。解决方案是更换柠檬酸钠溶液作为抗凝剂,或者添加丁胺卡那霉素等药物解聚血小板重新测试,或者通过镜检读数。

结语

EDTA管血小板聚集是影响血小板计数结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建议临床科室在日常培训及管理中,重点预防和排除容易造成凝血的各项因素,避免血液标本发生小板聚集,以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血小板为什么会这样?
真空采血系统选型不适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假性血小板减少如何正确计数?
干扰血小板计数的因素面面观
关于血液分析时影响血小板因素的一点体会
一网打尽血常规常见的6大误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