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迁居
迁居    王 牧
 
  他们穿过小路走来这个笑容满面有着宽大肩膀的男人出现在眼前,他说他的名字叫塔里克。当他说话的时候,他的妻子和他们最小的孩子就在一旁安静地望着我们,他的眼睛始终望着他的羊群。这120头羊中有相当 部分将在离这儿不远的产羔地产羔。他的另外五个孩子还都在上学,他说这些的时候眼睛很快地转向了阿勒泰的方向。 
  一条起伏的公路,两辆吉普车和一排电线杆就是这里仅有可见的现代生活的标志。他向我挥手再见进入了没有公路或夜晚没有明亮灯光的漫漫草原旅程中,这种全家转场的场面在新疆正北面的这片美丽山区是很常见的,因为生活在北疆的大部分是哈萨克人。 
  黄昏时分,我们的车停在一座小山的后面,一个圆顶帐篷就在眼前那是一顶圆柱锥形顶的毡质帐篷。帐篷旁边就是产羔地那是一个棚子,棚子的三面是墙,面是低矮的篱笆建筑材料全部是片状的石头。我见到了八只小羊羔,此外还能听到几只正在棚子里叫唤。羊在四处走着啃食着地上的草杆。 
  一个满脸笑容的男人阿布多站在帐篷里热情地招呼着我们,并向我们示意友好。他的妻子已经把水热在炉子上了,炉子里冒出的烟飘向帐篷的活动顶盖一个女孩抱进一捆木柴往火里添着。不一会儿,坐在红色四条腿凳子上的我就喝上了掺着羊奶的茶。在我四周的毡地板上放着的一些箱子,就是这个家庭的全部财产。 
  像其他迁徙到高原上的家庭一样,他们从南方来从他们过冬的河谷走了50到70公里的路才走到这里来。在这里,从秋季到早春,他们住在帐篷里他们的牲口就住在泥砖砌成的建筑里面。牛、羊和马要么吃荒草原上的草杆,要么干脆以饲料为食。而过冬的家庭则靠着哈萨克人传统的食品,羊肉和馕来度日。 
  在春季里,当低海拔的牧场渐渐焕发生机的时候这些家庭就会赶着羊群在这里度过产羔期。然后,当山顶的积雪开始融化的时候他们便又向着高海拔有夏季牧场出发了。随着白色的山坡一个个变成了绿色羊群也越爬越高。阿布多说:“这儿有句谚语,那就是‘雪牵羊’。”在高高的阿尔泰山上,牧民们结成了帮,他们赛马,并庆祝着无穷无尽的节日:结婚、割礼、葬礼。夏末,他们冒着寒风下山,又开始了下一年的循环。 
  每年3月底至4月初,牲畜就会从冬牧场转入春牧场。早春牧场积雪融化早,气温回升快草场上早生植物、早熟禾等开始萌发生长。这些植物营养价值高、口感好,对于经过漫长冬季的瘦弱牲畜有着重要意义。这一时期还是接羔育幼的关键时期牧民肩负着保住每只幼羔的重任既要让母畜顺产,又要让幼畜茁壮成长。在春牧场三十多天里,要剪羊毛、给羊药浴、给羊羔作耳记等。 
  6月中旬以前,夏牧场就热热闹闹地开始了。夏牧场一般为高山地区,面积很大牧草丰茂,草质好,是牲畜抓膘催肥的好地方。牧民在山区转场必须按“牧道”行走。通常在各类草场之间都有固定的、大小不等、坦险各异的牧道相通。这些牧民般要在夏季牧场放牧一百二十天左右。 
  秋季牧场是牲畜从夏牧场转入冬牧场途中,需要在秋牧场过渡放牧的地方。在这里牧民要作好牲畜整群、小畜剪毛和药浴的工作。在富蕴县可可托海县的一个村子里,我看到汉族农民在地里收麦草,这些麦草是牧民在冬季牧场喂养牲畜的主要饲料,纯牧区的秋牧场往往就是春牧场而半牧半农区的秋牧场多是这种收割后的庄稼地。 
  秋季转场是颇具观赏性的,从9月底到10月初的这段时间大批牧民成群结队地如潮水般迁徙,他们几乎在同一时间开始从夏季牧场向秋季牧场转移,我们在个海拔2000米的山口观看,一家一家的牧民骑着骆驼赶着羊群朝一个方向前进,这样从早到晚的大规模迁徙场面一直会持续半个月。 
  从10月中旬开始,气温渐渐降低,有些高海拔的地方开始下雪,为避免牲畜在转场途中遭暴风雪袭击,在10月底之前牧民就会让牲畜安全地转入冬季牧场。 
  冬牧场多在避风温暖,容易找到柴草的地方。牧场的面积不大一般是小集中大分散地分布着。从11月至翌年3月中旬,牲畜在冬牧场停留时间长达百八十天左右。期间,要给瘦弱的老畜增加饲料,使牲畜安全越冬。当地哈萨克族人一般把这种地方称为“冬窝子”,这是比较形象和贴切的称呼。 
  由于这几年北疆阿勒泰及富蕴地区每逢冬天必闹雪灾,一米厚的积雪完全掩盖住了地皮上的草,牲畜往往不能自己从厚雪中找食,牧民很重要的工作就是帮牲畜们挖雪找食,所以说冬季牧场只是勉强的越冬地而已,一切生机都要等到来年春天。 
  我们从头至尾地追踪了几天牧民的转场我发现在转场前,阿吾勒(哈萨克语为牧村)内或阿吾勒之间的亲戚邻居和朋友会事先商定行程时间路线,约定途中宿营地点等。起程要择吉日,穿戴整洁美观使转场队伍尽可能风光。路上你追我赶人人都不甘落后。因为先前抵达宿营地者可以落脚水清草盛的地方,并可以主人的身份迎接后来者。
转场队伍前,走着驮鞍围着洁白围毡的健壮骆驼,上边坐着的是一位穿着华丽的妇女。驮队的行装捆绑结实、整齐,凡是女人的乘骑都很精悍、讲究。队伍后边是驮着锅碗灶具和天窗架的笨拙但力气十足的牛或骆驼。而神气十足的领队,一般应是一位经验丰富的中老年妇女。 
  转场虽然辛苦,但对年轻人和小孩来说,是一件高兴的事,他们或乘马或骑驹,一边帮大人赶牲畜,一边又说又笑。同伴之间会戏谑,一会追逐,一路热热闹闹,不知疲倦。 
  转场队伍抵达目的地或途中营地时,亲戚或朋友会联合起来干活。首先要搭建长辈的毡帐,男女老少各有分工,齐心协力,不一会儿就能搭建顶毡房。然后,辛苦忙碌了很久的牧民就可以在搭好的毡帐里舒舒服服地睡上一觉,准备开始下一轮马不停蹄的转场生活。 
  转场的人们年复一年过着游牧的生活,与此同时,其他的哈萨克人却过着另一种生活。因为新疆的地理曾经是一种决定命运的因素,人们的生活方式取决于他们在哪里居住,是在山里游牧还是在环沙漠的绿洲中定居。如今,变化是不可阻挡的。在政府开办的学校里,游牧民的子女们正在认识羊肠小道以外的世界。在一所这样的学校里,我同两个17岁的哈萨克女孩交谈。她们刚刚通过了汉语考试,这是通往高等教育的必经之路。她们希望能成为医生并帮助自己的乡亲。为此许多游牧民族的子女都选择了定居生活。 
  这让我想起了我的哈萨克朋友研究哈萨克历史和文化的阿力肯先生,虽然他已在北京生活工作了多年,但在他的骨子里这儿仍然不是“家乡”。因为一个地道的哈萨克人是属于草原的。他的老家在新疆塔城,那是个紧邻哈萨克斯坦的地区汉代史籍中记载的塞种,乌孙 匈奴等十几个游牧部落和部族就生活在这个地区后来他们逐步融合成了今天的哈萨克族。 
  阿力肯先生总是对游牧文化的传承感到担忧:“即便是在今天,畜牧业生产仍是人类生存的一种方式,肉与奶仍是其他任何食品代替不了的。一个真正的牧民所具备的生态学的、环保学的医学的,气象学的、生理学和心理学的,以及由此形成的包括人文学科各个领域的知识,是有待我们认真开发和研究的。” 
  现如今政府通过帮助游牧民建造拉上电线的坚固房屋来把他们变成定居的农民。在这次旅行中,我被带到了这样的一所房屋里。这间房子属于马金,他是一个晒得黝黑的强壮男人,当他的七个孩子和其他亲戚去夏季牧场放牧的时候,他和他的妻子克尔西拉就会住在这里。 
  我问他们定居下来的感受是什么。马金笑了:“那种游荡的生活许多牧人都怀念它。”但是他现在的房子拥挤得像一个帐篷,墙上的饰物令人眼花缭乱,甚至还有一部电视机。他和克尔西拉并没有被房子束缚住他们仍然驯养着牲口,他们也经常到田野上散步马金也仍然用他自己的刀杀羊。
  也许游牧文明在旁观者的眼里不过是种生活方式,一种习惯,而且相当原始。但是,在亚欧大陆上正是这样的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抗衡达三千多年之久,谱写了这一地区民族的几乎整个历史。在这种游牧文明濒临灭绝的今天我们对于它的内涵的认识和了解还远不能与它所具有的丰富程度成正比。 
  个微寒的清晨,由五口人组成的哈萨克族家庭吃完了由烤馕和羊奶组成的简单早餐,收拾完毡房孩子把牛羊赶成群,老奶奶骑上马走在最前面,就这样他们又浩浩荡荡地出发了,这是哈萨克族牧民一年中普通一天的开始,因为转场对哈萨克牧民来说是很平常的事,为了努力使牛羊肥壮、生产发展,不停地转移草场是必须的。 
  在一幢土坯房子外面,我望着一个哈萨克少年骑马归家的神秘投影发呆,在这马匹的巨大阴影中我想起一位诗人曾这样描述哈萨克人: 
  世上路走得最多的是哈萨克人,世上搬家最勤的是哈萨克人 
  哈萨克人的历史就是在转场中谱写 
  哈萨克人的繁荣就是在迁居中诞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哈萨克族转场——延续千年的生命大迁徙
最后的游牧神话,看哈萨克人壮观“转场”
太壮观!牧民大转场
哈萨克族的游牧生活:逐水草而居,因时而动,南北转场,千里迁徙
壮志西风万里(十八)烟尘滚滚“大迁徙”
一年四季都在搬家的“转场”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