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刘蓉华:关于创新社区管理和服务模式的建议

 从目前情况看,社区服务管理已经成为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重要途径,成为广大群众更多地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凝聚广大群众参与社区共建共享的积极性和实践性的重要平台。同时,城乡一体化也要求必须完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体制,为区域性城市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管理基础和服务保障,从而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加强和创新社区服务管理成为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时代要求。

一、当前社区服务管理创新工作存在的问题

从山西情况看,近年来山西省社区建设投入力度持续加大,社区自治功能得到加强,社区基础设施显著改善,社区服务功能不断强化,社区管理人员素质明显提高,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

1、社区居委自治有待进一步强化。市、区、街和社区居委关系没有完全理顺,对社区居委的职责分工界定不够明晰,社区的行政性和半行政性事务过多,既有计生、就业、社保、综治、创建等常规性工作,又有各类统计、调查、检查、拆违、招商引资等临时性任务,有的还承担着老旧小区、回迁小区和企业移交生活区物业管理等事务。社居委真正用于社区自治的时间和精力少。

2、社区资源有待进一步整合。目前计生、劳动、综治、组织等职能部门,都在社区或设立机构、或增挂牌子、或下派人员等方式开展工作,但各自为政,对上负责,条块分割,难以统筹。

3、社区服务有待进一步完善。社区服务内容单一,直接面向全体社区成员的服务项目不多。社区服务以政府部门和社居委为主体,缺乏市场化、社会化的民间组织和中介组织承接。社区商业服务欠发达,商业网点不够完善。

4、社区管理队伍有待进一步加强。社区工作者缺乏规范化管理,整体素质仍需提高。社区工作人员管理难统筹,考核评议缺乏统一规定,人员生活补贴待遇不一。社区工作者生活待遇不高,对年轻高素质人才缺乏吸引力。

二、对策建议

1、推进社区网格化建设。把社区划分为若干责任网格,将人、地、物、情、事、组织全部纳入网格进行管理,实行“多网合一,一网多格;一格多员,全员参与;同格同责,同奖同罚”,实现社区管理的扁平化、精细化、高效化和社区服务的全覆盖,并建立起科学的工作运行机制和规范的监督考核机制。

2、建立和完善社区组织体系。一是按照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工作的部署要求,加强社区居民委员会自身建设,增强居委会组织居民开展自治、提供公共服务和监督活动的能力。二是通过“政府推动、民间运作”等方式。可筹备成立省级社会工作(者)协会,打造一支服务社区、政府与社会支持的专业化与职业化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三是落实工资福利待遇。创新社区工作者培养和选拔机制。四是在社区服务工作机制、监督评估机制等大胆探索,使政府行政管理与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

3、推进社区信息化建设。 一是建立统一的社区基础信息数据库。统筹社会治安、计划生育、社会保障、房产、卫生、教育、文化、交通、工商等信息资源,实现对社区人、地、物、情、事、组织底数清、情况明、管得住、服务好。二是统一技术规范要求,重点突破,分步骤实施。推进智能化住宅小区(楼宇、家庭)建设。在有条件的社区,推进水、电、气等城市公共事业消费和通讯等个人消费的自动记录和付费,加快推进住宅小区安保电子监控建设。三是“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在平台建设、运营、维护、管理等方面,依据政府采购管理规定,积极探索“服务外包”、“以租代建”等成功建设模式。

4、推进社区服务化建设。逐步建立设施配套、功能完备、队伍健全、机制合理的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形成较为完善的市民“十五分钟生活圈”。一是出台社区配套设施建设规划等相关文件,对社区配套服务设施建设进行规划,形成多功能的社区服务设施网络。二是在每个社区设立“一站式”办事大厅,提供便捷、规范的行政服务。鼓励街道、社区突出服务重点,设立“四个中心”,实现“四个面向”,即:建立社会救助中心,面向低保户等弱势群体提供社会救助服务;建立就业服务中心,面向就业困难群体提供培训、推介等就业援助服务;建立居家养老和残疾人服务中心,面向社区老年人、残疾人提供日间照料、护理、康复、精神慰藉服务;建立青少年文化活动中心,面向未成年人提供陪护、兴趣培养和学习辅导服务。三是采取政府扶持和社会化运作相结合,通过项目管理、购买服务等方式,资源共享、共驻共建机制,鼓励各类组织、企业和个人兴办社区服务业。四是动员党员、机关事业单位职工、青少年学生等参加社区志愿服务队伍;五是建立社区服务标准体系和监督评价体系,使社区服务标准化、连锁化、专业化。

三、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各级政府应将社区管理服务创新工作纳入目标责任考核,发挥统筹、组织和协调作用,抓相关工作。发展改革、财政、金融、税务、工商等部门按各自职能和权限,支持社区服务管理创新。政府按照属地原则对社区管理服务创新工作全面负责,街道、社区具体抓落实。

2、资金保障。一是财政预算安排标准化示范社区建设经费。二是财政安排专项经费,用于社区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规划、平台搭建等,落实平台维护、数据采集更新、硬件建设、网格管理员培训等费用。三是安排必要的经费,专项用于社居委换届、社区“两委”正职和相关工作人等。

3、机制保障。一是将社区服务管理创新工作纳入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的任期目标考评体系,作为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量化考核内容和考核指标)。二是针对社区服务管理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研究出台相关配套政策。三是整合公安、民政、司法、人社以及商业服务等信息资源,建立社区信息资源综合平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关于赴上海挂职学习的总结与思考
周一农——加强和创新社区管理进一步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和水平
抓好五个统筹 努力开创首都社会管理新局
社区治理创新实验丨宁波市海曙区科学运用“统分沉” 推动政社互动协作
当前“网格化管理”模式面临的困难问题 及对策建议
关于新形势下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几点思考-安徽省民政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