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看白砥老师,如何演绎王羲之“龙跳、虎卧”
userphoto

2023.02.23 广东

关注
王羲之手札水平在《兰亭序》之上,这是我很早之前就有的观点,这个观点至今没有改变。

之所以《兰亭序》被定为天下DiYi行书,有诸多原因。比如它是一篇美文,它的字数又比较多,而手札不过是一些书信,内容不上品,寥寥十几字或几十字。

但梁武帝评王羲之书『字势雄逸,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将手札与《兰亭序》对照,手札书风更到位,审美更能体现此评。

唐人有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碑刻,这些字从当时朝廷收藏王书中集字摹刻而成,有些出自《兰亭序》,更多应该出自其手札。

我给博士、硕士们上课时讲到,学王书当从《集王圣教序》入手,因为不仅字数多,其中行书偏于楷书的字更适宜初学王书。

当然,即使你学到了《集王圣教序》的基本感觉,并不代表你学会了王书,因为手札中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及上下前后的对比呼应这些变化技法,《圣教序》中无法学得。

故在《兰亭》《圣教》之后,必须学习王羲之手札,犹如一位珠峰登山运动员,在到达五六千米的高度时,必须向七八千米挺进,『无限风光在险峰』,王书的手札,便是这『险峰』所在。

王羲之手札,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单纯的行书或单纯的草书;另一类是行带草或草夹行。单纯的行书如《奉橘帖》《何如帖》等,单纯的草书(包括章草)如《寒切帖》《远宦帖》等。

唐人曾刻有羲之《十七帖》,共收有二十九通其四十四岁至五十八岁十四年间写给好友益州刺史周抚的书信。这些书信基本为草书,是书法史上小草的代表作。

另一类是行书中夹带草书。许多人讲写书法行书归行书,草书归草书,不应该混杂。王羲之告诉我们,不仅可以混杂,而且能够写出更出色的效果,这便是艺术的创作,

它是突破写『字』或写『书法』的概念的。王字Zui精彩的作品,主要是这些行带草的手札,比如《频有哀祸帖》《丧乱帖》《得示帖》等等。因为行书中夹带草书,形式上更富于变化,也善于变化。草书中夹带行书的例子相对较少,像《初月帖》基本为草书,偶尔有几个行书,所以与行书夹带草书的数量不成比例。

梁武帝评『字势雄逸』,《兰亭序》肯定对不上,因为它用笔多秀润,笔力虽不弱,但也不算强。我们看唐摹本手札,用笔遒劲有力,动作干净利落,而且在使转过程中能使用笔随机变化,过渡又极自然,速度感、节奏感恰到好处。手札有时用笔压锋很重,常有并笔,但笔路清晰,用力不含糊,起、运、转、迄交待明了。

这种在重压前提下的轻松随意,是谓『雄逸』。至于『龙跳天门,虎卧凤阙』,是指动静、虚实、收放、断连等关系相应相衬,互为因果。

这种对立关系在行书(甚或行楷)与草书的对比中显得更突出,特征更明显。有时静静的两个行楷,下边突然来几个连绵的草书,画面跳荡而富变化,但行楷字势或笔势又有与之呼应的感觉,不是死死摆在那里的。

这种动静、断连诸关系的对比,上下前后又多协调呼和,故而不突兀。王书这种空间关系,正是梁武帝所评之『龙跳』与『虎卧』的感觉。

应该指出的是,王书因为自唐代始为历代书家宝爱,加之原迹已不复存在,故刻本较多,辗转翻刻的不计其数。因多次转摹转刻,多数已失样。即使是出自北宋皇家的《淳化阁帖》等,我们认为实际也已失真。

故要觅得王书的真精神,唐摹本无疑是Zui佳的,《集王圣教序》其次,《十七帖》其实也已是翻刻,至于那些敦煌临本或后代书家临本,则只能作为参考,切不可以鹿代马,误读并误解王羲之。

笔者对王羲之书法用功Zui勤,四十年前初学时即从《兰亭》《圣教》入手,几十年来不敢有所懈怠,虽在王书外也皆有所涉,如汉碑北碑、唐人宋人等,我也常常会将一些碑刻与王书融合着写,但王书手札的『龙跳天门,虎卧凤阙』的空间意识及用笔字势的『雄逸』特征至今仍像珠峰一样让人感觉艰难险阻,想要完全把红旗插到山顶,仍需继续努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学习行书的一个成熟、可行的实操方案
张旭光先生的《圣教序》情结
【启迪】张旭光:《圣教序》的N种学法(多图)
书法经典中的经典,《圣教序》到底好在哪?老师解读其中奥秘
走海学书,何处兰亭 ——四海书院李跃林院长分享“我的行书之路”
《书法问集》436、王羲之和王献之的书法作品有哪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