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书法更要“墨分五色”!

书法更要“墨分五色”!

“不知用笔,安知用墨”

“字字巧处在用笔,尤在用墨”

“墨法尤书艺一大关键”

可见,墨法在书艺创作中尤为重要。传统绘画中有“墨分五色之说”,传统书论更有“墨分五彩之说”。“五彩”指的就是“浓、淡、润、渴、白”。具体地说:浓欲其活,淡欲其华,润可取妍,渴能取险,白知守墨。

【浓】

浓墨行笔中实凝重而沉稳,墨不浮,能入纸。“下笔用力,肌肤之丽”。现代书家林散之说“用墨要能深透,用力深厚,拙从工整出”。

“古人作书,未有不浓墨者。晨起即磨墨汁升许,供一日之用也。取其墨华而弃其渣滓,所以精彩焕发,经数百年而墨光如漆。”清代笪重光《评书帖》说:“矾纸书小字墨宜浓,浓则彩生;生纸书大字墨稍淡,淡则笔利。”

【淡】

淡墨有清雅淡远之致,与浓墨一样各具风韵。

古人追求淡墨者代不乏人,潘伯鹰在《书法杂论》中曾有这样的评述:“用淡墨最显著的要称明代董其昌。他喜欢用“宣德纸”或“泥金纸”或“高丽镜面笺”。笔画写在这些纸上,墨色清疏淡远。笔画中显出笔毫转折平行丝丝可数。那真是一种'不食人间烟火’的味道?”

然而历代书家,更多的是注重用墨的浓淡相兼。浓墨色深而沉实,淡墨色浅而轻逸,各呈其艺术特色,关键在于和谐与协调。

【润】

润则有肉,燥则有骨。运用润笔、润墨,必须做到笔酣墨饱,墨温华滋。如何做到?清代周星莲《临池管见》中说得很具体:“……'濡染大笔何淋漓’。'淋漓’二字,正有讲究。濡染亦自有法。作书时须通开其笔,点入砚池,如篙之点水,使墨从笔尖入,则笔酣墨饱,挥洒之下,使墨从笔尖出,则墨泪而笔凝。”

【渴】

亦为”燥笔”。清代梁同书《频罗庵论书》中将“渴”定位得很准,他说:“燥锋,即渴笔。画家双管有枯笔二字,判然不同。渴则不润,枯则死矣。”渴笔用墨较少,涩笔力行,苍健雄劲,写出点划中落出的道道白丝。

【白】

有色达到无色。是艺术的最高境界。书法用笔用墨,皆重一个“虚”字。知白守黑,计白当黑,以虚观实,虚实相生,无笔墨处不求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书法也要“墨分五彩”!
书法也要做到墨分五彩
【学习书法】书法更要“墨分五色”!(音画)
墨分五色
言恭达论用墨
用墨散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