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你了解紫砂从矿到做壶前的练坭步骤吗?

自古以来,宜兴紫砂,冠绝天下,文人墨客,独钟于此。凡千百饮器,紫砂为冠;而紫砂之贵,首在泥料。

每每看到一个个精致的紫砂壶,观其颜形,赏其工艺,赞其款铭,却总是忽略了那最基础的一环——泥料。若是剖开这一壶壶紫砂泥,能看见几多历史呢?

2013天下收藏紫砂陶瓷茶艺节在郑州郑东新区天下收藏街举办,宜兴多位制壶大师应邀带着作品而来。中华茶道网、茶道中原杂志社作为协办单位,此间对工艺大师们进入了深入的采访。期间请教了许多关于紫砂泥料前世今生的问题,聆听大师们对紫砂泥料多年研究的心得感悟。

亿万年前紫砂矿

说起紫砂,人们多会不自觉地追溯到明清时代,或者北宋时期。然而说到紫砂矿,便可追溯到亿万年之前了。紫砂矿土又叫紫砂泥,雅称“富贵土”,是制作紫砂壶(器)的主要原料。主要产于江苏宜兴市丁蜀镇黄龙山一带,成矿年代为古生代泥盆系,约三亿五千万年左右。

“而偏偏宜兴的紫砂矿独占地利,矿物质含量高,好吸收,因此宜兴紫砂闻名世界。”高级工艺美术师王国祥如是说。

紫砂矿土主要由石英、粘土、水云母和赤铁矿组成,其制成紫砂成品泥具可塑性、生坯强度高、干燥、烧成收缩率小等良好的工艺性能而成为举世名陶紫砂矿土,由紫泥、本山绿泥和红泥三种基本泥构成。“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足见紫砂矿土之珍贵。

“如今紫砂矿几乎开采完了,所剩储量多是个人收藏在家的泥料了,又以紫泥居多。” 中国著名陶艺家张耀君感慨道。

张耀君说:“紫砂矿到紫砂泥是一个蝉变,关键而又不简单。紫砂矿土开采后须经数年露天堆放,风霜雨雪,待其风化,松散成小颗粒方可开始加工使用。紫砂矿土大约要开采千吨陶土方能得1吨左右紫砂泥,须经人工精选,剔除矿土中的老块、夹石、废土和较明显的含硫、含铁物质,然后由矿土机械粉碎呈粉末状,并视产品的大小再选用适当的筛孔过筛,加水练成块状,经人工锤炼或真空炼泥机压炼,排除泥中空气,放置数月方可成为供制坯用的熟泥。”

从紫砂矿石到紫砂泥料,从亿万年前到几百年前,从地下到手上,从发现到繁荣,要怎样一个时间流转与智慧创造才能有如今的紫砂盛世!

紫砂制壶五百年

紫砂矿虽然历史悠久,然而利用紫砂矿的年代却晚了许多。紫砂工艺始于北宋,盛于明清,繁荣于改革开放至今。

最早的发现是在北宋时期。1976年,宜兴红旗陶瓷厂在丁蜀镇羊角山施工时,发现了一座古窑址,根据窑址堆积层中发现的北宋时期的乱砖以及众多早期紫砂残片,考古人员推断紫砂应始于北宋。

而紫砂壶真正的出现却是在明朝。明代周高起《阳羡茗壶系》中记载,紫砂壶创始者是一位金沙寺僧人。而正始者便是紫砂壶的鼻祖供春,其代表作为《树罂壶》。之所以说供春是鼻祖,因为他是第一个推广了紫砂壶,使紫砂壶传誉至今。紫砂以其独有的魅力,享誉五百年,历久不衰。

明末清初时期 在约公元1506年~1795年。这一段时间中,尤其以明万历至崇祯年间最为兴盛,名家辈出,如:李茂林、时大彬、徐友泉、陈用卿、惠孟臣、陈子畦……开创出紫砂艺术中辉煌的一页。

清中期 约公元1796年~1861年。雍正之时,温润透明之感已较明末清初时逊色;乾隆晚期土质逐渐转为细腻;嘉道之时色泽调配较多,无论泥色为黄、褐、紫,其中均夹杂大量之黄颗粒,故养成后质感细腻,惟光和透明感略逊明末之紫砂。

清末期约公元1862年~1911年。此时紫砂胎土之发展,更趋向多元化,紫泥加上氧化锰,调配成黑泥的方法,是此时才开始有的,还逐渐调配出白泥、紫泥、朱泥等颜色的泥料。

民初约公元1911年~1938年,紫砂蓬勃兴盛之期。此时紫泥的胎土,若为名工所做,则泥质优,养之变化快,胎骨坚硬,光泽温润。

现代1955年之后,紫砂业经历战乱与萧条后,重新成立蜀山陶业生产合作社起至现在。1966年至1977是文革时期,紫砂产量减少。此时之土胎,初时干涩,养成费时,但养成时之质感,温润光和,甚为迷人。1978年至1983年有些壶内的滤嘴,做成“蜂巢”状,称为“蜂巢壶”,大部分之紫砂与红紫砂,其中隐含的黄颗粒多,养成速度快,晶亮透明,堪称绝品。约从1980至1985年,紫砂与红紫砂胎土中除了少量的黄颗粒外,还夹杂了大量的黑细沙般的粒子;红泥初时为粉胎状,养成后有膏冻状般质感。1985年后紫砂较黑,养之变成浓葡萄紫色;红土则粒子粗,养成不易。

从明时至今朝,紫砂画轴一卷,是一点点的文化蕴藏;画轴一展,便是五百年的文化传承。

紫砂炼制古今别

紫砂泥料的炼制,五十年代以前,还是沿用明清的老方法,把晒干捣碎的泥团围成一圈,用河水冲洗,人站在里面不停地走动、踩踏,直到泥料软硬适中。今人实难想像前人在炼制泥料是如此的辛苦、落后。到六十年代后期开始采用机械化、有雷蒙粉碎机、搅拌机、真空炼泥机。

为了丰富紫砂陶的外观色泽,满足工艺变化和创作设计的需要,艺人们通过把几种泥料混合配比,或在泥料中加入金属氧化物着色剂,使之产生非同寻常的应用效果。如作品烧成后呈现天青、栗色、石榴皮、梨皮、朱砂紫、海棠红、青灰、墨绿、黛黑、冷金黄、金葵黄……等多种颜色,吸引了紫砂藏家的目光。紫砂泥若再掺入粗砂、钢砂,产品烧成后珠粒隐现,产生特殊的质感。

“刚开采出来的紫砂泥矿体(常被称为生料),质坚如石,需经过一系列的加工处理,方可成泥(熟料),用于制作。其工艺处理流程大致有矿体开采 、挑选矿料、露天堆放、自然风化、矿料粉碎 、 矿料过筛、 配料混合、炼泥、陈腐养土等程序。”中国高级工艺美术师雷顺虹道,“大凡名家对泥料的配制皆各有心法,不相私授,进而形成紫砂泥有些特定泥料成为某些名家的代名词,也突显了名家的艺术风格。我的老师“泥王”张小生便有他独特的配方,但是这种配方是秘不相授的。”

紫砂泥料的炼制由古及今,由人工到机械,由粗糙到秘法,都见证了紫砂泥料炼制过程的一步步的成熟与紫砂世界的繁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紫砂壶泥料的工艺炼制过程
紫砂矿料及紫砂泥料的炼制
如何去辨别市场上的紫砂化工壶
一起来认识原矿紫砂底槽清泥料
为什么紫砂壶有这么多种颜色?(实用推荐)
紫砂壶原矿泥料,哪一种紫砂泥料最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