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颜勤礼碑》怎样写才能达到屋漏痕?

屋漏痕,出自陆羽《释怀素与颜真卿论草书》:怀素与部彤为兄弟,常从彤受笔法。彤曰:张长史私谓彤曰:孤蓬自振,惊沙坐飞,余自是得奇怪。﹂草圣尽于此矣。颜真卿曰:师亦有自得乎?素曰:吾观夏云多奇峰,辄常师之,其痛快处如飞鸟出林,惊蛇入草。又遇诉壁之路,二自然。真卿曰:何如屋漏痕?素起,握公手曰:得之矣。

这一段对话是怀素和颜真卿在讨论书法的话录,体现了颜真卿对书法线条的认识,具有丰富的审美价值。

很多初学的朋友总会问我什么篆籀笔法?什么又是屋漏痕笔法?今天我们来聊聊颜真卿最具有代表的笔法——屋漏痕。

屋漏痕,从字面上我们不难理解,是指雨水顺着粗糙的泥墙缓缓地蜿蜒下注,从而在墙上留下的不规则、迟涩、沉实、圆活的痕迹。因此,屋漏痕的运笔首先要强调中锋行笔。

古代书法家有很多关于对屋漏痕的理解。

宋人郝经《叙书》讲:大抵皆藏锋隐骨,含蓄态度,谓屋漏痕、锥画沙,皆言此意也。

丰坊在《书诀》也说:无垂不缩,无往不收,则如屋漏痕,言不露未角也。

董其昌在《画禅室随笔》中说:余近来临颜书,因悟所谓折钗股、屋漏痕者,惟二王有之。鲁公直人山阴之室,绝去欧褚轻媚习气。

东坡云:诗至于子美,书至于鲁公。非虚语也。颜书惟《蔡明远序》,尤为沉古。

可见,屋漏痕受到了很多书法家的追崇和喜欢。屋漏痕,强调中锋行笔,而中锋行笔又体现出圆润、涩辣效果。

王羲之在《记白云先生书诀》中说:“力圆则润,势疾则涩。”即用笔时须圆而遒劲,乃得滋润;笔势须快而爽劲,乃得涩辣。如何才能实现“涩辣”?涩辣,因涩生辣。“涩”的出现是对“屋漏痕”现象中水与土墙的摩擦力的引申。当用毛笔进行书写时,书法与纸面也会有摩擦,当行笔加速时,摩擦力越大;反之,则需要沉着行笔,在笔画的提按上进行“涩”的表现,同样得涩辣用笔。涩,是建立在中锋用笔之上,而涩势多彰显在行笔过程中的顿挫,既沉着又流畅,既凝练又飞扬。

“屋漏痕”所呈现的是:起始端皆圆,雨水顺着粗糙的泥墙下注的过程中,会根据土墙的质地密度的不同而改变向下冲击的速度与方向,节奏感非常强烈,有急有缓,有粗有细,曲中有直等形态,但是雨水下注的过程,水所行驶的方向始终与形成的线痕的中间保持一。

雨水顺着粗糙的泥墙下注的过程中,这和我们用宣纸写出的效果是一样的,要想达到屋漏痕的效果,除了要做到中锋行笔,还要做到笔和纸接触所体现出来的轻重、缓急、曲直以及富有节奏感的书写效果。笔尖保持在线条的中心部位,这样在宣纸上,墨迹向两边渗透的宽度相同,这样的笔画问看起来富有立体感,线条厚实,凝练,力透纸背。

很多初学者在临写的过程中,最容易忽视的不是中锋用笔而是富有变化和节奏感的书写形态。

颜真卿无疑是中国书法上具有重大贡献的书法家,他打破了二王鼎立的局面,对宋元明清的书法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书法问答:真、草如何结合?作真如草、作草如真是何道理?
书法的疾与涩 - 墨墨无语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文昌书法培训班:笔法原理与训练
九州翰林书画院◆温烈《艺术介绍》和《关于书法用笔机制的思考》
关于书法用笔机制的思考
康晓峰:疾涩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