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全国政协委员刘万鸣:古汉语教学应纳入高等艺术院校硕博必修课程

刘万鸣: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兼中国画院副院长

古汉语教学应纳入高等艺术院校硕博必修课程

古汉语在我国中小学、本科有着完善的教育方案,而艺术类及其他非文学专业到了硕博阶段,对此却缺少了必要的定性要求。虽然现在个别院校继续展开古汉语教学,但仅仅作为选修课程,某种程度上带来了青年人对传统文化理念的缺失,对传统文化认识的粗浅,对继承也产生了盲目,不知传统中之优劣,更甚者把劣者当作优者并加以弘扬,将优者视为劣者加以排斥。而外语课程的设置,从孩童阶段直到硕博,它皆以必修课的形式始终贯穿于我们整个学习历程。课程设置不平衡,使得外国语和古汉语教学产生严重失衡,导致了古汉语走向教学的边缘。

由于青年人对本民族文化认识的缺乏,使其对外来文化的认识也产生模糊,对优者视而不见,把优者看成劣者加以排斥,更甚者将劣者看成优者加以推崇,优劣不分、混淆是非。而意识形态问题的显现,则势必影响着青年人的艺术创造及人格修炼。

我在2018年的提案中提出关于艺术类硕博的考试应加入古汉语的考试,同外国语的考试平衡发展,在考试中二者可以选择其一。其主要目的在于提高青年人的古汉语水平,真正使我们的传统精神在当下得以拓展发扬。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左);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兼中国画院副院长刘万鸣(右)

今年的提案,我重点提议将古汉语纳入艺术类硕博的教学中,并作为必修课程,其目的同样是增强青年学子对传统文化的深度理解与认知。真正在传统文化的传承中做好接力人,使其对传统文化不盲目、不悲观,正确区分传统文化的优劣。当下我国的文化发展提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这就需要我们首先对整个传统文化的优劣有一个正确的判断。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使其在当代文化中起到古为今用,推陈出新。

传承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品质,优秀的传统文化始终以重视人格,提升品质贯穿于我们的文明史。开卷有益,中华民族优秀的篇章需要我们去翻阅,去感知,去领悟,更需要我们以时代的人文情怀参照古人,锤炼我们的性情,增强我们的爱国情操。当今青年学子思想的西化,或许和丢掉传统,忘记传统有着直接的关联。从古至今,中国的文化发展有着自身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正是深厚的文化精神内涵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提高青年人的民族文化自信,使其真正认识到艺术从何而来,艺术为谁服务,深读深研我们的传统经典,再现我们优秀的传统人文精神,则是我们当下不容忽视的关键。

全国政协委员:徐利明(左)、田黎明(中)、刘万鸣(右)

读书万卷始通神,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多读并读懂我们传统的经典是当代青年人自省修身的重要关节。中国的传统文人强调人格的塑造,注重立德、立功、立言,其家国情怀在大量的古籍文献中有着丰富的载录。“创制垂法,博施济众,圣德立于上代,惠泽被于无穷”的立德;“拯厄除难,功济于时”的立功;“言得其要,理足可传”的立言。古籍文献中中华文明的经典,应始终贯穿于我们整个教育体系中。浸染我们的心灵,感化我们的精神,规范着我们的行为。最近几年,学界所发生的各种令人汗颜而又无奈的事情暴露出传统文化的流失。如对文言文常见词汇产生异读;书法届丑书的沸沸扬扬,对传统书论中“真生行,行生草。真如立,行如行,草如走,未有未能行立而能走者也”这一书论真谛的古法教诲,又有多少人真正地倡导而践行。

艺术类硕博古汉语课程必修课的实现,需要我们的教育有一个系统完整的文化政策,不能任其自然,国家应有一个明文规定。同时在语言学教育中,应使其和外国语有一个平衡地对待。当然,外国语作为必修课无可厚非,如果只单方面强调外国语而对古汉语听之任之,随意拿来拿去,各院校主观意识安排,似乎从态度上对传统文化有一种冷落,也会渐渐边缘化。青年学子对传统文化的关注、重视、自信自然会受到影响。

全国政协委员:冯远征(左一) 、刘万鸣(左二)、迟子建(中)、陈洪武(右二)、张显(右一)

同时把古汉语变为硕博必修课对当下有着深刻的启示,启示我们后人读懂中华文明的经典,不但能进一步完善我们的人格,净化我们的灵魂,文化的自信自然出于此。而且也使中国青年人对待西方文化以自信的判断认知其优劣,为我所用。有成就的艺术家需要才情,更重要的是思想,思想关乎着艺术家的创作方向,关乎着他们的自信、自尊与自强。

提倡传统文化经典的学习在当下不可低估,中国的传统文人,尤其在中西文化碰撞交汇的每个时代,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有着民族情感的科学家、艺术家无不具备强烈的爱国精神,传统的精神和品质不知不觉地浸染着他们,激励着他们。所以培养青年人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借传统文献挖掘思想内涵,关系到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化发展,关系到文化发展的精神如何得以实现,更关系着我们的文化为谁服务。古汉语的魅力不仅仅局限于语言的优美,更在于精神,伟大的时代更需要华夏五千年文明伟大精神的支撑。以可行之法将古汉语作为艺术类硕博的必修课程,并慎重选择具有立德、立品、立功、立言的优秀古汉语文章作为精读,同时作为毕业考核的一项标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责任与担当自然落在青年人肩上,薪火相传,文艺复兴。

刘万鸣作品欣赏

△ 《观秋》 纸本设色 2015年 57x46cm

△《荷香》 纸本设色 2019年 33x35cm

△《红叶微风》 纸本设色 2015年 190x49cm

△《虎子闲逸》 纸本设色 2016年 30x45cm

△《碧空无际》 纸本设色 2014年 361x192.5cm

△《踏青》 纸本设色 2015年 54.8x46.5cm

△《田间》 纸本设色 2015年 56x46cm

△《晚溪》 纸本设色 2017年 45x30cm

△《野趣》 纸本设色 2017年 30x45cm

△《依松图》 纸本设色 2017年 30x45cm

刘万鸣 1968年生于河北,1989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1995年就读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兼中国画院副院长,全国政协委员,民盟盟员,文化部高级职称评委,博士生导师,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创作指导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一级美术师,国家博物馆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画学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综合材料绘画与美术作品保存修复艺术委员会委员。2012年获中国青年艺术家提名奖,2014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被国家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宣部2017年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万人计划”。

曾举办个展数次,作品被中国美术馆等国家级单位多次收藏,中央电视台、书画频道、老故事频道、山东电视台、天津电视台等以专题的方式都对其艺术成就有过详细的报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书画专业硕博考试告别英语,将考古汉语!
杨湾在外企业家大爱善举,杨湾中学的亭廊文化营造,望江政协委员传统文化工作室,望江县书协的诗书画进校园活动
覃志刚书画艺术作品鉴赏
孟广禄谈“京剧进校园”:让孩子们能体会优秀传统文化
吴敏婕委员:积极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新路径
聚焦!盘点2022年全国两会,代表委员为工美发展所作提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