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受人敬仰的孟大融

在唐朝,王屋山的深山中有一名隐士孟大融,它为人所敬仰,特别是大诗人李白。

孟大融出生地不祥,据说他少年时刻苦学习,成绩优秀;中年时学得很辛苦,他自认为已经学到了治理国家的真本事,并且能联系实际,可以做一个称职的大臣。于是,他打起被子,走到京城长安希望得到朝廷重用,但当时的唐朝政治已没有开元初期的用人必贤的作风,而是宦官当道,政以贿成的社会。孟大融的求官之路,不仅没有成功,而且还受了一肚子的冤气。从此,孟大融隐居在王屋山,再也无心求官了,过着一边学习知识,一边游山玩水的生活。日子过得真快,中年的孟大融不知不觉地变成了白发苍苍的老年人了。

有一天,被朝廷冷落的李白,浪迹漂游到王屋山,两人纵酒畅饮,不同的环境却有共同的感受,纷纷表示对朝廷用人政策的不满,指责朝廷政局腐败,奸臣当道,并对朝廷的未来表示担心。酒到尽处,李白十分敬仰孟大融的知识,同时为孟大融怀才不遇而感到婉惜,也为孟大融逃避现实社会,过着深山隐居生活而感到高兴。这时,李白诗兴发作,顷刻间挥笔写下了《寄王屋山人孟大融》,内容是:“人昔东海上,劳山餐紫霞。亲见安期公,食枣大如瓜。中年谒汉主,不惬还归家。朱颜谢春辉,白发见生涯。所期就金液,飞步登云车。愿随夫子天坛上,闲与仙人扫落花。”

李白眼见的孟大融,过着轻松、愉快、舒适生活,这日子简直可以与神仙相比,使他羡慕得不得了。诗人指出孟大融中年不遇,皇帝没有重用,晚年日子却很幸福,说明人生并非要得到皇帝重用,老百姓的日子也同样过得很幸福。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受到奸臣排挤,离开朝廷后希望解脱自己的心里。

李白离开后,朝廷依然没有重用孟大融,孟大融的名字从此在人们家庭视线中消失了。或许,他没有做官,依然过着平民的生活,住在高山上,日子过得象神仙一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寄王屋山人孟大融原文、翻译及赏析
《寄王屋山人孟大融》李白 | 愿随夫子天坛上,闲与仙人扫落花
高小岩书法《李白.寄王屋山人孟大融》横疋
闲与仙人扫落花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全诗赏析
酒桌上有没有真朋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