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股票分析师是怎么预估未来股价和营收的?

股票分析师是怎么预估未来股价和营收的?

·        看到美股新闻中有时候会有某某公司的营收或者股价符合某某分析师的预期,想问下分析师都是通过什么方法来准确预测营收和股价的?

·        另外,美股、A股、H股的预估是一样的吗?

知乎用户,equityresearch是终生目标

13 票,来自 匿名用户、Hp Dai李享承 更多

不是分析师,但是未来想成为分析师,所以试着来答一下吧

先回答如何确定股价:在学校的校友基金里待过一年多,我们用的模型是现金流折现和不同的倍数模型(市盈率,ev/ebitda等,看该公司所在行业和公司性质决定,比如零售业就会用市销率,感谢评论的同学给出模型的中文名称) 。前者求的是绝对价格,后者得到的是相对与行业中其他竞争者,该公司的股价是偏高还是偏低。

你说的情况会在现金流折现模型中出现,该模型中心思想是股票的内在价值等于公司未来自由现金流的现值。自由现金流的算法是:

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1-税率)+摊销和折旧-资本支出-净运营资本的变化量
EBIT(1-t)+depreciation&amortization-CAPEX-change in working capital

由此可见,要估算未来的自由现金流,就需要把财务报表仔细分析,估计出每一项在未来五年的具体数字。如何细分如何估算的方法我就不详述了,匿名用户同学给出了非常直观的回答,传送门 股票分析师是怎么预估未来股价和营收的?。之后,把估计出来的这些运营数据通过上面公式算出自由现金流,即可用折现因子(很多情况下是资本成本(?英文是cost of capital)来求出股票的现值,或者叫内在价值。

所以很明显,所有的变量(收入,成本,支出,税收等等)全都是靠分析师主观估计得来的,过多估计量导致该模型很不稳定,一个很小的因素变化就会造成估价天翻地覆。所以分析师都会在新的信息例如新财务报表出来的时候修正以前的假设,得到新的估值。

另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美股的当前市价是市场上所有投资者对未来预期的集合,而华尔街的卖方分析师给出的各种估值对于投资者的影响很大,所以当前股价在某种程度上反映的是卖方分析师的consensus estimations,如果财报发出来超出或低于了consensus,对股价影响很大,因此,分析师不仅要把新信息和自己的估值模型比较,还应该把它和consensus比较才能预估股票的大致走势。

至于你说的A股和美股,H股区别,引用一个我在另外答案中的回复吧,我个人认为首先A股市场很多公司流通的股票都只占了总股本的很小一部分,所以股价不完全是由于供需决定的。另外市场监管也不太到位,价格操纵有机可乘。以上模型都的前提基本上都是内在价值决定(或者影响?)价格,而中国股市的价格受上述干扰太大,所以不可分析。

07:40 6 条评论 感谢 分享 收藏 

更多

 

简单来说,是用模型计算出一个所谓的公司内在价值用来当做未来股价的参考。
这种方法的问题在于,几乎所有的估值模型都是由各种假设来驱动,而现实结果往往较财务假设有很大的偏离。即使是很简单的模型,也会有很多假设,见下图:


对于那些对财务模型没有概念的同学,我这里随便截了个图,是某定价模型中的一部分假设而已,蓝色数字都是hard coded的假设。即使模型本身没有问题,只要这些假设稍微偏差哪怕1%,对最终的估值结果影响也是极其巨大的。现实中,再好的模型也没法给出股价的准确估值。

个人以为,模型的主要作用是分析工具。一个合理构建的模型能够反应公司财务各变量的关系,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分析该公司。例如,某上市公司CFO对外宣称今年度收入预计将增长20%capex增长15%,负债率下降到45%,利润上升12% 等等,通过一个好的模型,我们可以通过输入这些数据,来判断该CFO的言论是否靠谱。很有可能我们会发现,如果该公司要达到增长15%capex,就无法下降负债率;或者该公司如收入仅增长20%则远远不够提升利润12% etc 带着这些问题去研究公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还是匿了吧,习惯了潜水,关注太多有点不适应。请勿转发,谢谢。

 

已经有答案从技术的角度回答了这个问题,那么我从另外的维度上补充一点说明。

要想分析一个行业里的任何一个角色, 不可忽略的一点是,此种角色/职业在整个行业里的上下游是什么。就股票分析师这个职业来说,通常其上游是被研究公司,下游则是采用其研究结果与相关服务的客户,不管在国内国外,最典型的客户就是机构投资者里面的共同基金(例如你常听见的华夏、嘉实,或者国外的Fidelity, Capital等等),为了简单就以这些共同基金为例。

首先说预估营收问题。其他答案里提到的价格、销量、成本这些框架,已经更复杂些的财务模型(本质是细化了参数的上述框架)都是预测营收的方法,但其实在现实世界中,最常用的方法来自于——采用公司自己的预测,然后加以一个discount(折扣)或者premium(溢价,这种情况较少出现)。换句话说,几乎所有股票分析师都是在参考公司指引”(这东西放华尔街叫company guidance)之后自己在算出个差不多的数来。

当然,计算这个营收的过程并不是——公司说我们明年能收入3亿盈利5千万,于是分析师们就琢磨,哎呀明年经济环境不好我还是别预测太高了打个15%的折扣吧所以我就预测明年公司收入2.55亿盈利4250——而是仍然在自己更新了很多遍的财务模型上把各个参数进行调整,使最终的大数”(ballparknumber)比较贴近自己的想法。而这个数一般和公司自身的指引(guidance)不会偏差太多,只要这个公司是比较管理成熟的企业(管理乱七八糟连自己也没谱的公司不算),或者分析师在某些关键预测上和公司出现比较大的分别(比如中石油预测自身业绩的时候采用了布伦特原油价格100美元/桶,而分析师觉得明年要跌到60美元/桶,那么数据就会有较大的差距)。

所以作为被分析公司的下游,股票分析师们其实是很仰仗公司所提供的信息、数据等等的,甚至对这个行业了解更多了以后,会感觉很多分析师其实只不过是公司的传声筒。但其实这个现象有如下几点需要说明:
1)
从道理上讲,作为一个外部人员,大多数情况下对公司的了解是不可能比公司内部核心管理人员更清楚的(要不这公司也太糊涂了),所以依赖公司提供的信息有其合理性存在
2)
从法律上来讲,股票分析师在未签署特殊的协议之前(通常在做某些特别的项目比如并购时候产生),也是不允许获取和传播上市公司非公开信息的。换句话说,他们和公众一样都是在公司提供的公开信息上进行判断。当然在实际情况中所谓的内幕消息无处不在(但对于分析师们总体是很难利用这些信息获利的,大多数情况只是加深一点对公司实际情况的了解)
3)
真正区别开优秀和平庸的分析师,就是在一些关键信息上的把握和预测上,所以有人只是传声筒,有的人虽然最后数字预测八九不离十,但能讲出更好的逻辑和道理,当然更有人准确的预测了和大家都不一样的结果而一战成名
4)
最后,很多情况下,具体的数字并不那么重要,分析师的预测更多是一种方向性上的观点。比如某家公司自己预测明年利润5000万,华尔街总体的"consensus estimate"4500万,而某个分析师可能抛出个5600万的数字,这时候就代表了TA和大家有着方向性不同的观点,这时候具体是5600万还是5700万,是没有太多本质区别的。

另外还有一种更坑爹且常用的预测营收的方法,经常在粗算一些企业估值和投资回报时候会用到,就是前一年数字x下一年增长率。很多时候大家就是拍个脑袋说,今后三年每年按增长15%算吧。当然这个数字更多是很粗略的计算,或是在很细致的计算之后来核对大数上合不合理。

再说股价的预测。抛开那些技术层面的东西(DCF模型,市盈率等等),预测一只股票的股价更多的是一种观点。想象一下股票分析师的客户——这些基金经理和研究员们的工作,他们的任务是在几百种行业里的千百个公司/股票里,挑出一些靠谱的买入。很典型的思维方式是,寻找一个感觉不错的行业(蓄势待发或者是跌了好久该抄底了),在里面找出最好的一两只股票来投资。而股票分析师,aka行业研究员来说,就是在自己所熟知的行业里挑出那一两只最好的股票来推荐。

另外一个方面,股票分析师的工作状态大概是:在自己专门研究一个行业下,覆盖(cover)从几家到十几家不等的公司,而分析师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在自己的覆盖面(coverage)里,选出一两只自己最喜欢的,打算最主推的股票来,推荐给各大基金和各种客户。所以对这些公司的股价估值,本质上就是股票分析师观点的反映(比如同行业里有的公司就给25倍市盈率有的就给15倍)。而且,股票分析师的天职是提供alpha, 而非绝对的收益(alpha大概可以理解成相对收益,例如我作为一个散户,大盘涨了30%的情况下我选的股票涨了25%,那也没有什么太大问题,毕竟挣到钱了。而如果是股票分析师这就是不合格的,因为理论上什么也不选只买大盘也能挣30%的钱)。所以在给自己所覆盖行业的公司股票定价时更要十分谨慎。

而还有一个层面的考量就更现实了——很多时候股票分析师主推哪只股票是不完全受自己控制的。例如现在大家都看好银行板块里的xx银行(因为整个行业跌得很多了已经),于是基金经理们开始逐渐重点加仓这只银行股票,其股价也是蓄势待发,这时候作为一个小小的分析师,突然发一个报告说,xx银行不行啊我觉得还得再跌30%才说得过去,是会被自己客户骂死的——如果市场真信了你开始抛售,那之前加仓那些人就面临亏损;如果市场根本不理你,你也就成了笑话。所以有时候顺势而为也是必须,这个时候,乖乖地给这个公司一个相应的高股价可能是更理性的行为。当然,如果顶住压力且最终被证明是对的,也有可能在行业里的声望会大大提升,基金经理们以后也会更重视你的意见。等到了那个时候,一个分析师就有影响市场的能力了,店大欺客的形势也就转变成了客大欺店。

总之,在真实世界里对一个公司股价和营收的预测是受多方面影响的,股票分析师的工作就是在能获取的所有信息内做出最好的判断。至于A股,美股和港股在如上所叙述的维度中,区别应该是不大的。只是越了解了股票分析的工作以后,感觉自己就越不敢炒股了。。。

 

算出来的,有模型可用,但模型其实也很不靠谱,只不过用的人多了,渐渐就有了些"准确性",价格就只是种人们对价值的"共识", 例如,假如市场里有10个人,9个人算出来这东西值100,另外1人你想卖200也难啊.
A
股也可以算啊,只不过算的人不多,有些人更喜欢在图上划线,那么假如算的人有2,划线的人有8,那么多半划线弄出来的价格更准呗.

 

营收/盈利:
如果让你估计楼下包子店的话,你会关注每日销量、包子单价、原料成本、人工成本、房租成本、设备/原料折损、工商税务、各种年检费用,等等等等;当这些都明白了,估计还是可以大致估计下未来的营收和盈利的;
上市公司的营收/盈利估算,跟包子店本质上是一样的,只是根据行业和规模的不同,比包子店复杂一百倍到一万倍,这其中的功力体现在对行业的了解(现状和未来预期),公司的了解(各种跟踪),商业环境的了解,等等。。。牛逼不牛逼就体现在这里了;
美股公司的季报一般都会有下季度的营收指导,还是比较有参考意义的;
具体的方法/模型,行业不同则不同,真的要去看CFA啥的了

股价:
短期的股价预测基本靠猜!
一定要猜,一般就是先估计出E,再给个合理的PE,股价=E*PE,一定要加上个日期,只能是6个月或一年(一年后谁还记得?)

 

简单的说就是根绝市盈率及未来预计销售状况来预估
反正就是一大堆公式往里套
但是实际上有没有用,还真不好说
因为市场是动态的,即便到了预估的价格,下一步该怎么样,还是事在人为。

 

实际的预测有很复杂的模型,但可以以一个简化的模型表述。

预测只涉及到两个量每股收益、市盈率。

每股收益:通过对公司历史业绩,近期业务增长,市场反馈来获得。
比如假设百度2011的股价为50美元,每股收益为1美元则2011年的PE50倍,相对2010的增长率为100%,我判断搜索引擎拥有非常广阔的市场,现有的广告销售客户主要集中在北方,南方地区仍有很多潜在的客户未发掘,因此通过在南方完善广告销售渠道,按照经验,对这样规模的公司扩张销售市场,大概年增长仍可达到100%,因此预期2012年百度的收入会翻倍,各种开支增长也翻倍,最后每股收益也会翻一倍,达到每股收益2美元。

如果按201150倍的PE来计算,百度20122美元每股收益对应股价为100美元。但是还要考虑2012年以后2013年、2014年的收入增长情况。有分析师认为伴随着南方市场开拓完成,百度的增长速度将大幅放缓,因此50倍的PE过高,打个折给30PE,预计估价60美元。

有人预计伴承受着市场开拓同时中国互联网程度也在加深,这两个力量同时会促进百度的增长。因此2013年、2014年仍可维持现有增长,仍然可以给50PE,预计股价100美元。

 

个人看法:对过去再精确的分析也不可能预测未来的发展~把自己的想法合理化的而已~天朝这方面更是............
基本分析有三个方面:
1.
宏观经济分析。研究经济政策(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税收政策、产业政策等等)、经济指标(国内生产总值、失业率、通胀率、利率、汇率等等)对股票市场的影响。
2.
行业分析。分析产业前景、区域经济发展对上市公司的影响。
3.
公司分析。具体分析上市公司行业地位、市场前景、财务状况。

还有技术分析从股票的成交量、价格、达到这些价格和成交量所用的时间、价格波动的空间几个方面分析走势并预测未来。目前常用的有K线理论、波浪理论、形态理论、趋势线理论和技术指标分析等。接着还有股票形态分析是技术分析体系中的基础,其他技术分析也包括各种图形分析,区别只是在于这些图形的取样已不再是原始的价格数据,而是经过数理处理了的以至指标化了的价格数据,因此,其他技术分析是形态分析的变形、复杂化和理性化,形态分析的一些基本方法也往往被用于其他技术分析。

最后还要道听途说的市场传闻有很大的欺骗性和风险性,上市公司的实地调研耗费人力、财力大,对于一般投资者而言,进行股票投资分析,特别是基本分析,依靠的主要还是媒体登载的国内外新闻以及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信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股市分析:富安娜美家业务展望与股价估值计算!
股票的分析方法和估值方法
用价值股投资的思维在成长股投资上行不通
齐东平《证券投资分析》听课笔记(第5节)
一文读懂投资研究方法
基金跌跌不休,割肉还是加仓?独家分享15个分析利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