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艺术要么是剽窃,要么是革命 | 杜尚

关注目刻时光公众号:优质文章每日推送,搜索mookmeart即可

杜尚,是20世纪艺术史上最'出名'的艺术家,他极端引人注目,同时又'臭名昭著'。

在他之后的许多艺术观念和艺术流派,乃至艺术界发生的方向性的变化,都同他有关。有人说他投机,也有人说他是艺术的幸运儿;有人说他动摇了艺术殿堂的'神圣'根基;也有人称赞他,称他为真正领会并表现'艺术'真谛之第一人。

不论人们褒贬如何,历史评价怎样,讨论观念艺术,杜尚是一个始终不可逾越的源头。而就对艺术的态度和感情而言,杜尚留给世人的,是一种不受法规所限制的精神,不属于任何帮派,他一生都在追求自由,真正心灵的自由。

马塞尔·杜尚 (Marcel Duchamp),他说:艺术要么是剽窃,要么是革命。

∧ 艺术家马塞尔·杜尚

杜尚的故事太多。

创造,发现,启示,他告诉你,原来可以这样穿越所有“可能的世界”。

他的意义在于他异常彻底的思想与生活,这一点和维特根斯坦惊人的相似。维特根斯坦可以在飞行员和哲学家之间左顾右盼,杜尚则漫不经心成了艺术大师;维特根斯坦三十出头心甘情愿去当小学教员,杜尚后半生则气定神闲,乐在“棋”中。

维特根斯坦说:“哲学只是把一切摆在我们面前,它既不解释什么,也不推演什么。因为一切都已公开地摆在那里了,没有什么需要解释。”而杜尚的艺术也是那样“明摆着的”,坚实地表达着世界,而且“像水晶一样清晰”。

∧Nu descendant un escalier, 1937

Pochoir-colored collotype with French 5-centime revenue stamp

34.9 × 20 cm

∧Neuf Moules Malic (Nine Malic Moulds), 1914-1915

Glass, lead, oil paint, varnished steel

66 × 101.2 cm

∧La Mariée, 1934

Etching and aquatint in colors on Arches

48.9 × 30.5 cm

∧Feuille de vigne femelle, 1950

Painted plaster cast

∧OBLIGATION MONTE CARLO / MONTE CARLO BOND, 1938

Lithograph in Colours

31.4 × 22.3 cm

他摘掉了戴在传统艺术品头上的“光晕”,直接将来自现实生活的产品纳入到艺术系统之中,激进地打破了非艺术与艺术的分界,更是启发了丹托及其后继者们的艺术终结观念。

关于艺术,如何剽窃?如何革命?

或许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来深入了解他的态度与实践:

达达派

波普艺术家是挺新的。视幻艺术也是新的,不过这种艺术我觉得没有多少前途。当你把它做了20遍的时候,恐怕它就会过时得非常快,它就会太单调,太重复了。——杜尚

1916年,在诗人查腊、画家休森贝克和阿尔普的倡议下,为逃避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火而避居中立的瑞士的一批艺术家成立了一个艺术群体,并从词典中随意翻出“dada”一词用以命名,自此,达达派诞生了。他们强调反传统,反理性,反审美,反道德,甚至反对当时已经非常激进的立体主义和未来主义。他们认为,艺术与艺术品无关,任何现成物都可以是艺术品,从而将一切关于艺术的传统,统统否定。

战争使人们在思想上和情感上产生更多共鸣,因而几乎是同时,达达运动还在纽约、巴黎等地出现。在美国纽约,达达的风云人物是杜尚和毕卡比亚;在德国柏林,达达的核心是胡尔森贝克;而在巴黎,达达则以文学界力量为主,它的主力是阿拉贡、布雷东等人。此外,达达运动还在科隆、汉诺威等地发生。

在达达派的众多组织中,纽约达达因杜尚的存在而显得令人瞩目。

∧Marcel Duchamp and Daniel Spoerri, 1960

Photographs, Photographic paper

68 x 52 cm

∧Communal Cot, 1949

Mixed Media, Works on Paper, collage of cardboard, paper and rags

69.3 x 118.1 cm

∧191 Dada Head Relief II, ca. 1965

Sculptures, Painted wooden relief

76 x 105 x 9 cm

∧Folded Hat (Signed), 1968

Prints and Multiples, Ink on folded Mylar

18.4 x 35.6 cm

∧Rocket Ship, 2011

Wheelbarrow, blue light strings

60 x 150 x 65 cm

∧Small Study for 'Homage to Marcel Duchamp', 2012

Prints and Multiples, Archival inkjet print

38.2 x 45.8 cm

∧Fountain (After Marcel Duchamp), 1991

Sculptures, Bronze

66.04 x 36.83 x 35.56 cm

∧Given: 1. The Waterfall, 2. The Illuminating Gas

1945-1966

∧Study for [Given: 1. The Waterfall, 2. Illuminating Gas] 1949

∧Network of Stoppages 1914

oil, pencil

149 x 198 cm

关于《泉》

一件普通生活用具,予以它新的标题,使人们从新的角度去看它,这样,它原有的实用意义就丧失殆尽,却获得出了一个新内容。——杜尚

1917年,杜尚把一件现成品瓷小便器,送到纽约独立艺术家协会举办的展览上,作品题为《泉》。它被展览布置委员会愤怒地拒绝了。它引起了持久的解释学喧闹。实际上,它成为了现代艺术编年史上的里程碑。

《泉》表现出的是对一切传统艺术观念彻底的否定与批判。 此前的任何艺术流派,哪怕再激进,起码承认艺术品必须要有艺术家的创作过程,而且一般来说,艺术起码要表现美。而《泉》的出现,则连这最“起码”的艺术观念也被否定了。

2004年《泉》击败毕加索的《亚威农少女》和波普艺术家安迪·沃霍尔的《金色玛丽莲》,被推选为现代艺术中影响力最大的作品。(见下图)

∧Fountain, 1917/1964

Glazed ceramic with black paint

38.1 × 48.9 × 62.5 cm

∧Porte-chapeau and Fountain (R.Mutt), 1917

杜尚的《泉》意在质疑人们关于何为艺术品的观念:很少会有什么东西去让人们思考艺术实际上是什么,或它是如何被表达的问题;他们只是假定了艺术要么是绘画,要么就是雕塑。所以才会很少有人会将《泉》视为一件艺术作品。“这个小便器可能是件艺术品吗?”在小便器摇身一变成为艺术品的过程当中,名字的变化原来是如此的重要。正是这个名字的变化,变得不同寻常,使得人们审视物体的角度也发生改变。不等大雅之堂的小便器,也就随之被视为格调高雅的艺术。

与《泉》一样著名的恶作剧是他1919年回法国后所搞的若干幅“带胡须的蒙娜丽莎”。在达·芬奇那件举世闻名的《蒙娜丽莎》彩色复制品上,他用铅笔给这位美人加上了式样不同的小胡子。于是,美人的神秘微笑立即消失殆尽,画面一下子变得稀奇古怪、荒诞不经。(见下图)

∧L.H.O.O.Q. Mona Lisa, 1919

Retouched readymade (reproduction of Leonardo da Vinci's Mona Lisa with added moustache and beard).

∧Marcel Duchamp's World Tour- DC Thomson Reunion at the Tower Ballroom, Blackpool, 2016

Prints and Multiples, Signed limited edition silkscreen print on paper with lithographic Collage. Produced at Coriander Studio and The Curwen Studio, published by CCA Galleries.

∧Marcel Duchamp's World Tour- The Animals' Fancy Dress Ball the The Tower Ballroom, Blackpool, 2015

Prints and Multiples, Signed limited edition silkscreen and lithograph

67.5 x 53.5 cm

∧Marcel Duchamp, Air de Paris II, 2015

Works on Paper, Graphite on paper

7.12 x 4.75 cm

∧PISTON DE COURANT D'AIR DRAFT PISTON, 1914–1964

Prints and Multiples, positive print on celluloid

29.8 x 23.7 cm

∧Portrait of Marcel Duchamp, 1953

Photographs, Gelatin Silver Print

34.3 x 26.7 cm

∧ROTORELIEFS, 1935

Prints and Multiples, offset lithographs printed in color on both sides of six cardboard disks; black circular disk holder, letter and envelope, issued in 1953

∧Reminder of Marcel Duchamp, 1979

Prints and Multiples, Screenprint

59 x 42 cm

∧Please touch - Cover design for [Le Surréalisme]1947,

24.3 x 20.8 cm

∧Poster after 'Self-Portrait in Profile', 1959

Prints and Multiples, serigraph

50.8 x 66 cm

∧Homenaje a Marcel Duchamp, 2015

Works on Paper, Acuarela / cartulina, watercolor on cardboard

110 x 75 cm

对“创作”的新定义

“我不觉得艺术很有价值。是人发明艺术的,没有人就没有艺术。所有人造的都没有价值。艺术没有生物的来源,它只是一种趣味。”——杜尚

有人指责杜尚是剽窃现成的制品,他则辩解道,是否由作者创作并无关紧要,重要的是选择了它。

他第一件现成品作品《自行车轮1913》(见下图)就是一只安装在垫凳上的车轮。这种嘲弄审美原则、赞扬荒唐行为、宣传反艺术的态度对后来的艺术思想有特别重要意义的影 响。

∧Bicycle Wheel, 6th version, 1964

Bicycle fork with wheel mounted on painted wooden stool

杜尚不断挑战着艺术的定义,将许许多多古怪的想法转化为艺术品。

他对动态艺术也颇感兴趣,曾和Ray合作完成过一些作品,例如《旋转玻璃盘》,并将“活动物体”这一术语烙印在一类型的机械雕塑上。杜尚还将自己装扮成名叫Rose Sélavy的女人,在 Ray 的摄影里担任模特。

《泉》做为西方美术史中第一件完全利用现成品的“装置”作品,开创了所谓“装置艺术”的先河。

自此,现成品进入艺术的领域,改变了以往只能透过画笔和手工制造的移情投射观念,转向客观视觉背后的精神活动。整个西方艺术的思潮便迈入了另一个艺术观点的里程碑。

∧Bottle-Rack (The original, lost, was carried out in Paris in 1914. The replica was carried out under the direction of Marcel Duchamp in 1964 by the Gallery Schwarz, Milan. ), 1914/1964

Galvanized metal

64 × 24 cm

∧Bo?te-en-valise (Box in a Valise), 1948

Multimedia

10.8 × 43.2 × 45.7 cm

∧Rotative glass plaques (Precision Optic). (Replica made in 1979 by the studios of Régie Renault. AM 1979-411.) , 1920/1979

Painted plexiglass, metal, rheostat.

170 × 125 × 100 cm

∧Fresh Widow, 1920

Painted wood, leather

79.2 × 53.2 × 10.3 cm

∧Bo?te-en-Valise [Box in a Suitcase], 1961

38.1 × 38.1 × 8.9 cm

对“美”的否定

“当我发现现成品的时候,我心里想的是要否定美,对现在的新达达而言,他们拿我的现成品是要发现其中的美。我把瓶架子,小便池摔到他们脸上作为一个挑战,而现在他们为了美却赞扬起这些东西来。”——杜尚

众所周知,安格尔的名作《泉》,几乎是唯美主义的典范。而杜尚却把同样的命名赋予了“不堪入目”的小便器,从而彻底粉碎了传统意义的“美”。而且他还宣称,这件作品的外缘曲线和三角形构图与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别无二致,而它那柔润、光洁的肌理效果和明暗转换与古希腊的雕刻大师普拉克西特列斯的大理石雕刻完全一样。

通过这件玩世不恭的作品,杜尚向传统艺术概念发起了极为尖酸刻薄的挑战。

∧View of the exhibition ? Latifa Echakhch, L’air du temps – Prix Marcel Duchamp 2013 ?, Centre Pompidou, Paris, 2014

∧Marcel Duchamp (collage), 1966–printed: 1984

Photographs, Gelatin silver print

36.5 x 26.7 cm

∧Marcel Duchamp, 2014

Installations, wood chair, steel core with appliqué, painted

.

∧Marcel Duchamp's Montgolfiere, 2014

Sculptures, Mirror, glass, motor, electronic device

54.9 x 59.9 x 63 cm

∧GROUP SHOW | Der Kubist Marcel Duchamp mag nicht malen, Saturday, August 16, 2014–Saturday, September 27, 2014

以杜尚及其作品《泉》为代表的“达达派”在西方美术发展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他们不仅仅创造了一种流派,一种画风,重要的是他们那种近于极端的批判精神摧毁了一切传统观念,从而为纷至闼来的新观念、新流派解除了精神枷锁,开拓了无限广阔的发展空间。

∧Sculptures, Bas-relief en bronze à patine brun foncé / Bronze with dark brown patina

Epreuve unique / Unique proof

35 x 50.5 cm

∧Marcel Duchamp's World Tour: Playing Chess with Tracey, 2003–2005

Paintings, Acrylic on canvas

91.4 x 121.9 cm

∧A Letter to Marcel, Care of the Director, 2013

Mixed Media, Works on Paper, Paper collage

10.8 x 14.6 cm

∧Dada 1916-1923, Sidney Janis, April 15 to May 9, 1953

德库宁说的:“杜尚一个人发起了一场运动,这是一个真正的现代运动,但实际上杜尚一直与它之后的一切运动若即若离。”

杜尚可以花8年甚至20年完成一件作品,他可以花20年去下棋,他可以让自己30多年默默无闻,是因为他对自己、对人类、对世界没有任何功利的期许,活得非常流畅婉转、圆润自如。

我要的东西不多:棋,咖啡,过好二十四小时。他说。

在他不动声色掀起的那一场暴风骤雨里,不管剽窃还是革命,都尽在他的掌握中。

关于艺术家

马塞尔·杜尚 (Marcel Duchamp,1887--1968),纽约达达主义的团体的核心人物。出生于法国,1954 年入美国籍。他的出现改变了西方现代艺术的进程。二十世纪初期实验艺术的先驱,被誉为“现代艺术的守护神”,纽约达达主义团体的核心人物,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西方艺术,主要是沿着杜尚的思想轨迹进行的。因此,了解杜尚是了解西方现代艺术的关键在西方学术上的探究和发掘。

图文来自网络,资料收集:邓娥

今日福利:

杜尚电子画册一本,封面如下:

画册简介:100多页,高清大图,深邃睿智的杜尚,图文结合,要深入了解他,此画册是很好的选择。珍藏版。

倘若人生匆匆 不妨放慢脚步

刻录美的时光 世界有我精彩

主编微信:mookme_mo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杜尚:摆脱自己 做“我”和“自己”的游戏
【纪录片/推荐】杜尚:没有什么事情是重要的
杜尚 (Marcel Duchamp 1887
艺术不是什么!||杜尚的艺术观
Marcel Duchamp 马塞尔·杜尚
[画仓] 我最好的作品,是我的一生 - 杜尚(Marcel Duchamp​)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