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扛包漫行的最后一站 杭州 富阳 龙门古镇,龙门古镇自助游攻略

在霞浦到杭州的动车上,我们才开始找住处。动车在隧道里进进出出,信号时有时无,行程过半才终于订下住处,七天酒店,127一晚,距火车站有些远,选择它是因为此时空房不多,价格适中,能保证卫生,从高德地图上看有赶上末班车的可能。9:32出站,找到公交车站台时已经9:40,正是最后一班车的发车时间,不过中途倒车时又见几辆这一路车始过。

既然在杭州城住了一夜,总不愿绕开西湖。我们俩十一点多到西湖景区,虽是周末,好在阴雨绵绵,人还不至于重叠推搡。有一群群的旅行团,也有三三两两的背包客,自然也不乏生活在杭州的人来此畅叙幽情、健步骑行。带着对赞誉和传说包裹之下的西湖的好奇和敬意,围着西湖走上一圈,经过柳浪闻莺处,未闻莺啼,倒听到了一阵疏阔自如的歌声。走近了一看是对老夫妇,面朝着西湖站着,夫唱妇随,一首唱毕,二人一面谈论方才的唱腔一面向别处走去。去往雷峰塔的路,有一段路比起其他的路段都要窄些,每每有观光车经过,行人都不得不靠到一旁侧身而行。所以这一路走得尤其不自在,小愚说雷峰塔只能让人想到《论雷峰塔的倒掉》,既已倒塌,何必再建呢。走到花港观鱼处,已了无兴致,沿河另寻出路时正好经过“花港”对岸,池塘里五彩缤纷,是观鱼人的倒影。剩下的路无非是为了走完的成就感和残余的好奇心,过了最后一站“断桥残雪”,反倒是桥头亭台下缓缓游过的野鸭让人心头一喜。 绕着西湖走走停停全凭兴致,那一股走遍庐山的意气已经所剩不多,错过了太子湾和章太炎墓没有再返程,计划中的植物园和灵隐寺也因不胜脚力放弃了。对杭州的印象很潦草,好像什么也没有看见。一路走来,大城市的样子正如被圈点批改过的潦草字迹,人坐在车上或者宾馆的窗前,人影、车灯、玲琅满目的橱窗和招牌,形态交错重叠,只能辨出光影。

富阳 龙门古镇 吃住行简谈

4.25 从杭州西湖区出发去富阳

先乘车到杭州汽车西站(1元) 再从杭州汽车西站乘坐 596路公交车(596路第二站就是西溪湿地)于恩波大道文居街口下车(7元,1小时),此时已到达富阳区。(从富阳乘车到龙门古镇还需一个小时,所以我们打算先去富阳城区内的鹳山公园,傍晚再乘车到龙门古镇,晚上住龙门古镇。) 在恩波大道文居街口站同站换乘富阳16路、富阳2路等车,在鹳山公园站下车(1元)。 从鹳山公园坐2路、1路、17路、16路公交车到富阳汽车西站(1元,半小时车程), 换乘去龙门古镇、上官方向的小巴士(5.5),可以和售票大姐说在龙门古镇桥头下车(万熙桥) 龙门古镇有很多住处,如果是非节假日可以到了以后再订。我们订的是申产宾馆,100一间,很干净,不过没有独立卫生间。听说其他宾馆有80一间的,不清楚好不好。 傍晚放下行李我们去古镇转了一圈,在孙权家菜馆吃的,这家广告做的好,尤其是在没什么其他选择的情况下很容易走进去。味道不错,服务也还好,只是比其他餐厅要贵一些,推荐烧三鲜,里面具体有什么我忘了,不过清淡可口营养丰富。后来听买羽毛球拍的大爷说,他家旁边的土菜馆更实惠。 龙门古镇的门票是80一人,不过七点以前入口处没有人检票,太阳落山后入口处也没有人检票,另外有很多小路都可以走进村子里,我们从入口处进村的,七拐八拐出来的时候发现已经出了古镇景区到了镇政府。从早上八九点钟开始,古镇里就有一些小景点需要检票进入。所以买不买票,看个人心情吧。 4.26 上午逛龙门古镇,古镇不大,我们一路走一路拍,闭了一两次雨,和住在世德堂的大爷聊上半晌,也只花了3个小时。 午饭后返程,赶六点多杭州回天津的火车。 出古镇,站在之前来古镇时下车的位置等去富阳的车,招手即停。坐到终点站下车换乘富阳2路(还有其他路车应该也到)到富阳客运站下车。在客运站售票大厅买票,595A直接可以到杭州站,597路到杭州东站。7元一人。

闲情

在西湖只留下几张照片。

说起“山色空蒙雨亦奇”,倒觉得细雨中的霞浦北歧更有水墨山河的韵味,也不及庐山的芦林湖静谧、清幽。

杭州西湖
杭州西湖

看到苏小小墓,开始还以为是苏东坡的妹妹。百度后才知道苏小小和苏小妹没有半毛钱关系。

苏小小,是南齐时钱塘第一名妓,有一天苏小小在游玩之时碰到了一位俊美的公子――阮郁。两人一见倾心,阮郁到苏小小家拜访,受到美人的礼遇,晚上便同榻而眠。苏小小从此与阮郁形影不离,每日共同游山玩水。可是阮郁的父亲听说他在钱塘整日与妓混在一起,非常生气,把他逼回了建业。苏小小整日企盼,却不见情人回来,终于病倒了。后来她在湖滨见到一位模样酷似阮郁的人,却因盘缠不够而无法赶考。她觉得此人气宇不凡,必能高中,于是主动提出为提供钱物上的帮助。鲍仁已金榜题名后,顺道经过苏小小家,却赶上她的葬礼,鲍仁抚棺大哭,并未苏小小墓盖了一座亭子名为“慕才亭”。准备离开时,几位游人迎面走来,有人问“苏小小是谁?” 一人答“苏东坡的妹妹。” ,又有人问“是吗?“,此人又答“对,就是苏东坡的妹妹。”声音洪亮。

杭州西湖

这是秋瑾墓,秋瑾绍兴人,也是在绍兴就义的,墓却莫名被迁来迁去。

杭州西湖

断桥尽头的野鸭子们

杭州西湖

去富阳那天正好是周一,我们在街角一家面馆坐下,要了一碗面和一份炒饭,外面不断传来妈妈呼唤孩子上楼的声音,我斜对面的男孩儿先是向外看看,又跑出去看看楼上,确认并不是在叫他,又坐下继续吃饭。环卫大叔拿着扫帚,左挥挥右扫扫并不担心有车突然冒出来。鹳山公园大门左侧有公用卫生间,由一对老夫妇看守,卫生间很干净,弥漫着香皂和洗洁剂的清香。走在公园里时有课间的嬉闹声,时有朗朗读书声。江水浑黄,水势湍急,有的地方立着警示牌,说这里水势复杂,小心溺水。顺着警示牌向下看,离岸不远的地方有两个漩涡,我有些害怕,每走一步石阶都要停几秒,确定不会滑到才走第二步,小愚早已经站到了紧贴江水的大石头上,他又一次感慨富春江的开阔。把你的身子微微左转,就可以看到富春江大桥。身后的凉亭里有五六人边聊天边脱衣服,准备从我们站的地方下水游泳,他们熟练地避开漩涡,斜插水流,顺势游向左前方,畅快自如。路遇一座三层小楼,二楼堆放着桌椅、一楼已被江水淹了一半,显然现在是涨水期。

鹳山公园是开放式的,我们沿着富春江走,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走出了公园到了郁达夫码头。沿途遇到精灵般散落在花坛的虞美人和鹅掌楸。那时还不知道虞美人这个名字,只觉花态动人,从前见到的景观花都是彼此紧挨着盛开,从远处看过去只见花色,难辨形态。虞美人却正相反,我高度散光的眼睛还是能看出她们一个个风姿绰约的样子,如绿野中的精灵,走近了观察,侧看恬淡,俯看热情不羁。这时旁边有位大爷问我“你是在拍什么,要做标本吗?”,我愣住了,赶忙解释,我是来这玩的,看花好看就拍下来。大爷又问我今天有住的地方吗,他家新开了家庭旅馆就在附近。我说晚上打算去龙门古镇住,大爷说“哦,那就算了”,也没有鼓动我们改变行程。 鹅掌楸是小愚发现的,我起初还质疑,绕着鹅掌楸走了一圈,才冒出一句“还真是,都这么大啦”。鹅掌楸是我此次旅行中认识的新朋友,第一次见面是在庐山如琴湖畔,一片片小叶子张着,随风左右摇摆,确实像是小鹅掌。没隔几日,又在庐山植物园遇到刚刚冒芽的鹅掌楸叶子,以为它是一半一半地长,其实是两半叶子并合着冒出来再渐渐张开。如今在富阳见到它时,鹅掌已大了几圈,看起来像衣服。此时阳光正好从树冠洒下来,一闪一闪的,像泛着波光。有的枝叶上还开出了花,含苞待放时似郁金香,盛开时灿黄灿黄的,正和晨光相映。

鹳山公园

民国黎元洪任临时大总统时,为褒奖郁门戴氏、陆氏婆媳两代守寡,奖掖子孙,题赠“节比松筠”匾额。郁达夫的哥哥郁华遂将小楼题为“松筠别墅”。如今松筠别墅作为陈列郁达夫、郁华兄弟生前著作的展览馆,展览馆有两层,门关着,小愚一推,门就开了,里面光线很暗,我在门两侧的墙上找到了电灯开关。陈列物品以郁华为主,郁华是法学家,任庭长期间被日伪特务暗杀。展室墙上挂着革命烈士证书,当初他的家人拿着这样一份证书的时候,不知道是悲恸、怨恨还是引以为豪,他自己会在意这一纸证书吗?人走灯灭、人去楼空。

郁达夫故居
鹳山公园
富春江
富春江
富春江
富春江
富春江
富春江
富春江
鹳山公园

龙门古镇

一访古镇是在暮色降临后。没有霓虹灯,也没有叫卖声,沿着入口处的巷子走了几百里,看不见石墙里的灯火。我有点怀疑自己走错了路,以往去过的任何一个被划为景区的村庄、古镇都不会轻易睡去。第一次拐角,终于有了灯光,是一家小卖部。看店的姑娘不像是在等客人,倒像是在等天彻底黑下去。 听说龙门古镇是羽毛球拍之乡,我俩商量着便宜就买几副球拍回去。正好有家卖球拍的店铺亮着灯,有位戴着眼镜的大爷弓着背埋在羽毛球拍中间,手里正给一个球拍换线。我们上前问价,他答的干脆“30一副”,问能不能便宜,他说多便宜的球拍都有,一一拿出来让我们试打。小愚问网球拍的价格,大爷又拿出两个非专业运动级别的网球拍给我们试打。网球没有现货了,翻箱倒柜找出一个纪念版小网球。我们最终决定买一只网球拍和一副羽毛球拍。大爷给我们找了两个小板凳坐下,他坐在对面,一面给缠网球拍手胶一面讲解,如何挑选手胶、手胶一般售价多少、手胶从哪里开始缠比较好等等,还说到如果家里有不用的毛巾可以剪成粗细一样的长条缠在手柄上。手胶很快就缠完了,大爷意犹未尽,“换线的时候先在微信上问问我磅数”“如果哪里坏了寄过来,无论是人为的还是球拍本身的原因,我都能帮你修理”“不是贵一些的球拍,羽线就一定好,它有时候是贵在球拍框架构造,你看这...”“爱运动的人性格都比较开朗,而且大家在一起谈的都是打球啊,跑步啊”,大爷就这样和我们说了半个多小时。他是有匠心的匠人,也是有诚意、有策略的生意人。 第二天一早再访古镇的时候,很多家球拍店都开了。店面空旷,球拍高高地挂在墙壁上,店主站在瓷砖地上左右张望。很难再让人觉得球拍也是一件手工艺品。 到没有被开发或者刚刚被开发的地方旅行,才能感受到当地特有的心性、风貌。可能是因为刚开发不久,主街入口的检票亭、景区常用的红棕色木板指示牌闯入者一般赖在街头巷尾,尚不能抹掉古镇的朴拙。吃早饭的时候,我们和来这买早饭的大娘聊天,她们说这里大部分房子以前是地主的,后来分给一户户人家住。年轻人都不愿意住在这里,有的去镇上盖新房子,有的去富阳买房子,只剩一些老人住在这儿。小愚问我“让你住这样的房子你住吗?”,这真的是一个值得好好想想的问题。人们访古寻宗探胜境的好奇心既让这些古迹得以保护,又多多少少加速了历代沉淀下来的文化底蕴和风土人情的消亡;游客来古镇、古村落找情怀、找美德、找逸趣的时候,也卷来了他们自以为厌倦了的城市气。这就是时间的样子,很难有谁能逆时代洪流而行,也很少有人真正想逆洪流而行。 古镇小雨,站在房檐下举起相机能拍出雨帘,村后的龙门山托着云雾时隐时现。穿梭小巷时竟真碰上了一个穿蓑衣戴雨笠的背影,也有头戴安全帽在雨里大摇大摆的,碰到我在拍照还让我也拍一张他的背影。世德堂是我们参观的第一个古宅院,正对着大门的墙上挂着世德堂的介绍。正准备走进去的时候看到有大叔在正堂拖地,普通的洋灰地大叔却一遍一遍地擦。哪根廊柱是银杏木的、哪根是杉木的、哪根椽子在什么时候换过,大叔一清二楚。宅院虽大,现在大叔和老伴只住偏厅的一间十几平米的小屋。问起大叔人来人往会不会影响他们正常生活,大叔只听到影响二字,回答“影响挺好的,现在的孩子们来这里玩,见到了以前没见过的房子、走了以前没走过的小石子路,收获挺大的。” 准备离开时,大叔说”挺好的,看得细点挺好的。” 古镇里的小路四通八达,又因为很多地主家的大房子都被拆分了一间间小屋子供人居住,在宅院和宅院间穿梭,总觉得在擅闯民宅。有的村民带着淡淡的疑惑看着你,也有的人习惯了这些莽撞的人,还借此在门前摆摊卖起了鲜笋。经过几家门前,晾晒的衣服以蓝色灰色的粗布衣为主,也有几次瞥见老奶奶坐在小院的椅子上做球拍。如果时间充足,还可以和做球拍的奶奶聊上几句。

龙门古镇
龙门古镇
龙门古镇
龙门古镇
龙门古镇
龙门古镇
龙门古镇
龙门古镇
龙门古镇
龙门古镇
龙门古镇
龙门古镇
龙门古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记:杭州富阳龙门古镇
富春江边有个古镇,里面居民90%都是吴王孙权的后代
别样江南味——富阳龙门古镇行
大杭州有个小城叫“杭州第九区”,人少景美好玩!
全中国最美的玫瑰园已经盛放,鲜为人知的杭州郊区目前正是颜值巅峰
【不出杭州】游古镇┃吃美食┃爬个山,就去【龙门古镇】,人少,景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