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寒山寺唐钟到底在哪里?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历史上的寒山寺古钟到底什么模样,现在已经很难弄清。人们只知道,这口古钟“炼冶超精,云雷奇古,波磔飞动,扪之有稜”,而且钟声宏亮,夜深人静时敲击,连七八里外的苏州城内也能隐约听见。

清咸丰十年(1860年)太平军兴起苏州,清军在溃败时纵火焚烧阊门一带,火势绵延至寒山寺,一夕之间寺舍化为灰烬 。1906年,江苏巡抚陈菱龙决心重修寒山寺,消息传到东瀛后,日本各界纷纷募捐,由小林诚义等铸造了两口姊妹钟,一口赠送寒山寺,一口送给日本馆山寺。

并请当时的日本首相伊藤博文撰铭:

姑苏寒山寺历劫年久,唐时钟声空于张继诗中传耳。尝闻寺钟转入我邦,今失所在,山田寒山搜索甚力,而遂不能得焉,乃将新铸一钟,赍往悬之,来请余铭。寒山有诗,次韵以代铭:姑苏非异域,有路传钟声,勿说盛衰迹,法灯灭又明。明治三十八年四月,大日本侯爵伊藤博文撰。子爵杉重华书。


伊藤博文

这段话是明治三十八年、即1905年由日本首相的伊藤博文所写,里面说得很明白,寒山寺古钟已经“今失所在”,山田寒山(本名山田润,因仰慕寒山寺,后改名山田寒山)到处搜索,还是找不到。日本人只好铸造了一对青铜奶头姐妹钟,一口悬于日本馆山寺,一口送到苏州寒山寺,悬在大雄宝殿里。不过,这口钟比起寒山寺的唐钟要小不少,而且送到寒山寺的时间已是1914年。

在1906年到1914年的空当里,寒山寺敲响的钟声又来自哪里呢?就来自另一口钟,这是江苏巡抚陈夔龙铸造的铁钟,也就是现在悬挂在钟楼里、每年12月31日夜里敲响的那口。虽然日本人赔偿了一口钟,但寒山寺僧人和我国各界人士,对寒山寺古钟依然情有独钟,总希望有朝一日能找回来。

《山田寒山年谱》载:1910年夏天,这么一个不起眼的新钟才铸成,到了1914年6月底才运到中国,时间长达14年之久的原因何在?从1910年程德全在给盛宣怀等人的劝募修缮寒山寺的信中说:“潘昌煦自东国来书,诏有日僧假募捐重修之名,意在越俎而谋,所据册铭疏书章程钟图等几若为彼僧所应尽义务”。

1911闰六月十八日,他在给赵尧生的信中又说:“重建寒山寺,实因外人觊觎,一意兴修,今幸落成,俾知吾国中尚有地主也。”原来如此!看来他们正在等待到别人家里来做主,达到所谓“姑苏非异域”的目的呢!

要不是中国人自己再建了,与日本走得很近的袁世凯也快称帝了,那口钟他们还不不知道什么时候送过来呢!

不过,他们并没有就此死了心,这个为伊藤博文治印,而深得知遇之恩的山田寒山,还是在伊藤博文的帮助下东京下谷,自说自话地建了一所“寒山寺别院”,在那里做起了住持。和寒山寺那口一样的钟,日语中发音和寒山寺一样的馆山寺也有一口,不知道当时铸了三口,还是“寒山寺别院”的那口,辗转到了馆山寺?

抗战胜利后,寒山寺住持培元呈文,希望政府出面向日本交涉,由盟军总部让日本彻底调查寒山寺古钟的踪迹。培元在呈文中说:“唐时古钟,早年被日本人大隈伯阴谋窜窃,运往日本,嗣经交涉,由大隈伯铸钟认赔,其用心在狡匿古钟,当时为理所屈,浼伊藤博文出面转圜,并于新钟上镌明认窃……”

培元认为唐钟是日本人故意藏匿的,铸了新钟来赔偿是忽悠中国人;而唐钟的窃贼是日本人大隈伯。

大隈伯窃取寒山寺唐钟的说法应该是可靠的,但认定日本人故意藏匿唐钟却证据不足。因为当年《苏州明报》刊登的国际军事法庭顾问桂裕的信件明确说:“该古钟饬令日本政府,向大隈伯之孙等查询,均未获得结果,目下已无更详细之线索足供调查。 ”

那么,寒山寺唐钟到底在哪里呢?近日日本专家股野琢的《苇杭游记》中,看到了这样一段记载:

“午后又佣轿子,经二里抵寒山寺。小院荒废,有一钟系近时新铸。闻团匪之乱,古钟为恶汉所掠夺,落上海骨董商手,后转归我富山县某寺,寺僧当铸造大钟,投之炉中以充其用云。 ”

唐钟的流失时间是团匪之乱(这里应为太平天国运动)阶段,当时无赖恶汉乘战乱盗取了古钟,卖到了上海的古董商人那里。后来古钟辗转来到日本富山县某寺,但该寺僧人不知道是不是不识货,竟然把寒山寺古钟熔化,用于铸造自己的大钟了。

股野琢(1838-1921)是日本的汉学家,字子玉,号蓝田、邀月楼主人,曾担任过日本帝室博物馆总长等职,在任期间曾到中国旅游,时间在1908年9月末到11月中旬,到寒山寺是在这一年的11月2日。作为日本帝室博物馆的总长,股野琢对寒山寺古钟的记载应该是权威的。只是,《苇杭游记》近年才由我国专家学者整理出版,以前国内很少有人有机会看到这段话。

寒山寺目前有古钟、新钟200多口,其中最大的是近年新铸的l08吨大钟,已获得上海大世界基尼斯记录。要是想撞这口钟平日要价十块,跨年就要三百多块了。

这里的古钟,历史上最著名的有三口。一口是唐钟,就是张继夜泊听钟的那口。近代《寒山寺志》作者叶昌炽说,他曾在宝室寺和景龙等处,见过唐钟模型的纸拓本,“唐钟冶炼超精,云雷奇古,波磔飞动,扪之有凌”。

日本明治年间(1868年-1911年),日本僧人山田润西渡访华,当得知寒山寺古钟被日本人所劫,发誓回国要去找到这口古钟,归还寒山寺:并改名为山田寒山。但山田回到日本后历尽千辛万苦,还是找不到。

第二口古钟是明代的古钟,明代嘉靖年间(1522-1566年),寒山寺僧本寂募捐寂一口巨钟,并建造了钟楼,悬挂其间。但该钟铸成后30年左右,即因倭寇入侵而被销毁。 《百城烟水》记载:“明嘉靖间,僧本寂铸钟建楼。钟遇倭变,销为炮。 ”

第三口是清朝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江苏巡抚陈夔龙督造的大铁钟。该钟身高1.3米,口径1.24米,重约2吨,钟上铸有八卦图案;又复建了精巧的二层六角钟楼“大觉楼”,悬挂在楼上,十分庄重,钟声宏亮悠扬。

寒山寺古钟的身世就如那个时代风雨飘摇中的中国一般,逢千古未有之变局,大厦将倾。中日之间不幸的历史原点,就在于垂老的晚清怎样被青春萌动的明治日本打败。谭嗣同的五言律诗《夜泊》:月晕山如睡,霜寒江不流。这就是那个时代中国人的闭塞感。

枫桥边墙上诗(孙觌):

白发重来一梦中,青山不改旧时容。

乌啼月落寒山寺,依枕尝听半夜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寒山寺唐钟之谜
寒山寺的日本钟
《枫桥夜泊》诗碑传奇 真有千年诅咒吗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寒山寺的钟去哪里了
不容忘却:日本掩耳盗“寒山钟”敲响啥警钟?
初游寒山寺 浅尝枫桥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