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何退休金不应搞三六九等!终于有了明确说法

近期,随着养老保险征管方式的改变,养老金这个全国人民都关心的事情又一次成为热议的话题。

养老金制度的出现,是人类社会道德文明进步,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否则,若是在百年以前,失去劳动能力的老人,可能会被社会视为废物,往深山里一送,任其自生自灭去了

所以说,有养老金比没有养老金,是一大进步,但能不能于完善一点呢?

首先要明确的是,养老金,究竟是该体现“养老”的本义还是体现退休前“身份”的延续,或是二者兼而有之呢?

目前,我们的养老体系仍分为行政事业单位,企业职工养老,城市居民,农村居民这几个不同的体系并存的局面。

这其实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被贴上了不同的身份标签的表现。

而这种“身份”的不同,不仅与个人目前的经济待遇密切相关,甚至会延续到他未来失去劳动能力之后的经济待遇。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新闻:公务员,事业单位考试永远是热度第一的; 家长为子女安排好进了“体制内单位”,子女希望自己闯荡,未服从家长按排,家长不支持,甚至要断绝关系。

退休了,一个小区里的老年人聚在一起拉家常,难免要谈起你退休金多少,我退休金多少,有的说起来神采飞扬,有的低头不语。

所以,现在年轻人择业,家长大多数还是偏好“体制内”工作。

不为别的,只为进一个保险箱,只为一个手头宽裕点的晚年。

但是,养老金本身就是一个全国人民共享的“体制”,这个体制是为全国人民提供安全保障的体制。

它不应分单位性质,职业性质,也不应该分地区性质。

它应该是全国统一的制度,一个人民最能在日常的柴米油盐中体会到事情。

它应该和一个人的公民身份证号直接相关,而不是其他。

如果说,退休前,由于各人的学识能力,机遇不同,而有不同的身份,享受不同的薪金待遇,高低差别大,这可以接受。


但是,退休后,大家都从理论上来说失去了劳动能力,那么养老金,就是一个对生命的致敬,对人民百姓生存权的尊重,对“孝道”的最直接的社会注释。

在生命面前,最应该体现平等均衡的原则。

养老金的绝对平均不现实,也没有必要,一定的合理差距是可以存在的。

但什么是合理,能容忍多大的差距,需要倾听百姓(尤其是养老金待遇水平较低人员)的声音,同时也是考验管理的智慧。


如果养老金中,由于“身份”因素而导致的差距过大,那么养老金实际上就不是在养老,而是在养某种身份了。

如果你也认同:不应用高额退休金作为对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身份的褒奖(因为这就相当于对企业退休人等低收入人员身份的歧视),请转发传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打破体制内人员养老“铁饭碗”意味什么?
按100%和60%交纳养老保险,15年退休金差多少?
羡慕体制内的高养老金?这样交社保,退休也能月入过万
人社部发布重磅新规,5月1日起执行,这几类退休人员要注意了
对于50岁以上的女性,如何缴纳社保比较合适?
办理退休时失业金和退休金是一种什么关系?两者的区别你知道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