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道西风 帝国斜阳



     古道西风  帝国斜阳

    ---- 西班牙剪影之科尔多瓦 

西班牙的科尔多瓦古城,都说它是一个充满“恩怨情仇”的地方,那就得翻开历史,看它疤痕了!公元前150年,古罗马人已在此殖民。公元711年穆斯林人入侵,科尔多瓦变成了伊比利亚半岛的伊斯兰教中心,天主教遭排斥。公元756年,因内斗失势的拉赫曼一世为逃脱血腥追杀,从大马士革、伊斯坦布尔等地一口气逃到科尔多瓦,自封为安达卢斯王国的首领。之后科尔多瓦繁荣昌盛,至拉赫曼三世(约公元960)达到全盛时期,成为当时欧洲最大的城市和穆斯林王国,拥有众多美丽的清真寺、学校、图书馆等,甚至有大学、天文台,阿拉伯文化辉煌灿烂。但天主教与伊斯兰教的拉锯斗争从未消停过,恩怨交织,甚至有血腥辗压。公元1236年费尔南多三世攻占科尔多瓦,天主教在科尔多瓦逐渐复兴,但几百年阿拉伯穆斯林文化深深的烙印已抹之不去……








 

来到科尔多瓦古城区,真的令人有穿越回到中世纪之感觉!窄窄的古巷,高高的旧墙,雄伟的塔楼,奇妙的纹饰,古色古香的韵味,疑幻疑真的异域风情,时光倒流,把游人领返很远很远的从前,领返古代阿拉伯辉煌时代……
























 

科尔多瓦大清真寺,是科尔多瓦最具代表性的古建筑。约公元785年,拉赫曼一世下令在原罗马和西哥特式教堂基础上建造这座大清真寺,其规模超过巴格达清真寺,是当时西方的伊斯兰教中心。即使在一千多年后的今天看,也觉得大清真寺华丽精美,气派非凡!












 

高高的钟楼巍然屹立,斜阳为它罩上耀眼的光泽,它在大地上投下长长的历史影子。钟楼下的这道门,叫“赎罪门”,是一道具有穆德哈尔式风格的大门,据说通过这门的人身上的罪都可被赦免。












 

充满阿拉伯风情的长廊拱柱,清风穿堂过,往事越千年……














 

这些悬挂的“花木栏”、“花千骨”,想必是颇有历史价值的从寺院某处拆换下来的文物,细看可见很精美的花样雕刻。






 

大清真寺中央的桔树院,有翠柏棕榈玉树临风,有碧水一池波光粼粼,是伊斯兰教徒祈祷前履行净礼的地方。据说大清真寺可同时容纳二万多信徒举行礼拜活动。








 

礼拜堂里最令人欣赏的是那些特别造型的拱形门柱,那些充满摩尔艺术神韵的雕塑装饰,那些巧夺天工的美丽镶嵌,那些精致细腻的花纹图案,那些对称整齐的几何结构,阿拉伯文化精华令人赞叹不已!






















 

“不破不立”,看中国历史,每当改朝换代,总要将前朝遗老遗少赶尽杀绝,将前朝旧迹努力抹掉,甚至是放一把火烧得灰飞烟灭才痛快淋漓。而在科尔多瓦,两大宗教虽然分庭抗礼,却也有过互相妥协(真的有谈判协定)、互让空间(同一庭院里一半人诵可兰经另一半人诵圣经)的时候。当一派宗教鼎盛时,虽然也拆除或改造另一派的东西,但最终还能把承载着宗教艺术的古建筑的精华保留下来,而且让天主教与伊斯兰教两者的风格和韵致揉合在同一座建筑物上,让我们能欣赏到中世纪文化瑰宝,真的难能可贵!我觉得这正是托莱多、科尔多瓦等西班牙古城最具魅力、最精彩迷人之处!




















 

科尔多瓦这座古桥,据说古罗马时代已建,但由于岁月洪流的冲刷,真正古罗马时代的桥墩只有两个,其余都是两千年来重修重整建造的……








 

这是古代的伊斯兰水车,给人很苍凉很沧桑的感觉……




 

夕阳西下之际,天色仍亮,华灯初上,在科尔多瓦城区一隅,我独自徜徉于小街小巷。偶见一个小教堂,周边有十字架、壁画,微黄的灯色中带几分肃穆气氛,让我伫立环顾了好一阵。夜幕渐降,归家的行人信步而行,擦肩而过,石板小路显得狭长,城区是越发的平静了。忽然感慨,如果,世界都这般祥和宁静,多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欧洲行(43)科尔多瓦大清真寺别有洞天
西班牙风情(三)
科尔多瓦的韵味
热情奔放的西班牙之旅2016.5.12
哈里发国家建立:阿拉伯入侵之后
从格拉纳达到科尔多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