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高职学生职业精神养成评估

时代报告 2012年第4期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码:1003-2738(2012)02-0257-01
中国论文网 http://www.xzbu.com/4/view-2253793.htm
  
  摘要:职业精神与职业活动密切相关,形成于特定的职业实践之中,并表现为某一职业特有的精神传统和从业者的心理素质。高职学生作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对象,其职业精神状况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笔者通过对重庆城市职业学院某学生一年多的个案研究,对实施高职精神培养的效用情况进行评估。
  关键词:高职学生;职业精神;评估
  
  
  一、高职学生职业精神养成评估背景
  职业精神是与职业活动紧密联系,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精神。它是在特定的职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表现为某一职业特有的精神传统和从业者特定的心理素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了高职教育的重要地位,完善职业教育支持政策,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为高职教育的发展迎来了新的春天。同时,职业教育的发展也为社会和企业输入了大批急需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部分解决了“人才倒挂”的尴尬局面,缓解了“用工难”的困境。但是,是否具备职业精神成为企业考察员工的核心要素,员工具备较高的职业精神也是企业发展的关键。高职学生作为企业发展的主力军,对他们职业精神的培养关系到企业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未来。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精神的养成就是要使学生向优秀的专业员工靠拢的修炼过程,也是学生角色转变的过程。不同的职业对职业精神的具体要求也有所不同,但是各个行业具备职业精神要求的一些共性因素。比如爱岗敬业、团队合作、责任心强、乐于奉献、创新意识等。部分高职院校专门开设了职业精神相关课程,提高学生对职业精神的认知,并从职业态度、职业责任以及职业纪律等方面去培育,最终将学生培养成具备较高职业精神的职场人,能够适应职业生涯发展需要。因此,在新的形势下,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的效用情况进行评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对重庆城市职业学院学生的个案研究
  为了进一步了解高职学生职业精神养成的效用情况,笔者对企业、社会、学校、家长以及2009级高职学生进行了访谈和调查,收集并分析反馈结果。本文以重庆城市职业学院2009级某学生为研究对象,该院2009级高职学生大三进入顶岗实习阶段,学习过职业精神相关课程,对职业精神有一定的认知和感悟,因此,能够有效地进行评估。
  笔者在进行普遍研究的同时,也对2009级某高职学生进行了为期一年的个案跟踪研究。
  该学生由于家庭贫困,进入大学后业余时间在某饭店打工。但经常因为迟到、服务态度不好、责任心不强等问题受到老板批评,心理总是感觉比较委屈,总认为是老板要求过于苛刻,心中存有怨恨,却不从自身找原因。打工未满2个月,自动离开了工作岗位。学院从2009级学生开始在全学院范围内开设《职业精神与企业文化》课程,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该学生对职业精神有了全面的认知,明白了在工作中应该具备爱岗敬业、团队合作、责任心强、乐于奉献、创新意识等职业精神,并通过学习和训练掌握了必备的职场礼仪,学会了职场沟通等方面的技巧,感觉对职场有了全新的认识,并反思了自身存在的问题,认为自己在爱岗敬业、时间管理、乐于奉献、责任心、团队合作方面存在的不足,并从习惯和心态等方面对自己进行调控,争取改掉日常生活中一些不好的习惯,并且养成乐观的心态和积极面对困难的阳光思维。大二下学期,该学生去某公司开始为期6个月的顶岗实习。在实习过程中,该生恪守职业道德,积极与同事合作,乐于奉献,态度认真,受到的领导和同事的一致好评。
  笔者对该同学的职业精神状况进行了为期一年多的跟踪调查,并对她进行了访谈。
  1.你认为职业精神和职业技能哪个更重要?
  “在学习《职业精神与企业文化》之前,我认为职业技能更重要。总觉得精神是很抽象的东西,而技能才是一个人在社会上立足的根本。只要有了高技能,自己就不会被别人所替代。但是,大一的打工经历和后来的学习使我明白,职业精神比技能更重要,如果仅有专业的知识和较高的技能而没有职业精神的话,只能作为'人才’,这个'才’是'刚才’的'才’,老板很难重用他。”
  2.你认为学员是否重视学生职业精神的培育?
  “我感觉非常幸运,从我们这一届开始,学院开设了《职业精神与企业文化》这门课程,非常重视学生职业精神的培育。这门课程使我们对职业精神有了整体的认知。在课程中,老师还会通过训练活动加强我们对职业精神的理解和感悟,并教给我们很多职场沟通的技巧,使我们切身感受到了团队合作、时间管理的重要性。同时,我们掌握了职场礼仪、职业生涯规划等很多实用性内容。通过一学期的学习,我感觉自己从思想上改变了很多。在过去打工时,受到领导的批评,怪我没有团队合作精神或者服务态度不好时,我总是感觉很委屈,以为是老板故意刁难,但现在我明白了问题所在,并在以后的工作中不会犯同样的错误。”
  3.你认为作为一个职场人应具备哪些职业精神?
  “职业精神是每个人都必须具备的,无论作为学生还是职场人,我们都必须学会如何和别人合作、如何学习、如何做事、如何做人、爱岗敬业、有责任感、诚实守信、踏实肯干、有创新精神,这些都是我们必须具备的职业精神。”
  4.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是否渗透了职业精神的内容?
  “我们专门开设了《职业精神与企业文化》课程,在其他专业课授课过程中,老师们不仅教给了我们很多知识,同时,也时时刻刻渗透着职业精神的教育。比如,我们在学《办公室日常事务管理》时,在课堂上老师会给我们讲很多工作中应该注意的事项,会教我们如何做事才能使领导和同事放心,如何能够和同事融洽相处,这些虽然不是具体的知识,但却让我们受益匪浅。”
  5.你如何评价你现有的职业精神?
  “我认为自己通过两年的学习,不仅对职业精神有了清楚地理解和认识,自己也具备了基本的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反思两年来的大学生活,从大一时懵懂无知,打工时的自以为是,听不进别人的建议到现在顶岗实习时的谦恭有礼,能够团结和尊重别人,注重团队的力量,我感觉自己成熟了很多。但是,还有很多欠缺,比如在面对挑战性的突发事件时经常容易处于悲观状态,不能用“阳光思维”去想问题等。我会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继续完善自我,争取使自己具备较高的职业精神。”
  通过一年多的了解和接触,笔者也能够感受到该同学职业精神养成的发展过程。她在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的完善自己,争取成为一名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三、结语
  职业精神的养成不可能立竿见影,因此一年多的追踪调查不会有太明显的收获。但是,笔者会在教学和研究中将继续深入对职业精神养成的评估,用事实说话,观察职业精神在高职学生中发生的重要作用和转变。
  
  参考文献:
  [1]刘彦斌.培育学生职业精神与建设职校园文化[J].改革与战略,2006(6)。
  [2]陈长生.高职教育内涵之职业精神培养[J].职业技术教育,2007(11)。
  [3] 童山东. 加强价值观教育:职业人才培养的现实要求与必然趋势[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
  [4]夏怡,于波,张洪峰.关于高职毕业生专业技能和职业精神的调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6)。
  
  作者简介:
  1.李海龙(1985-)男,陕西凤翔,助教,研究生,主要研究职业教育。
  2.丁翠娟(1981-),女,河北石家庄,讲师,研究生,主要研究课程与教学论、职业教育
  
  注:该课题为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项目,项目编号:11SKU25。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职教参考 | 高职院校推进“三教”改革的实践进路
晋中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工作评估自评报告-晋中职业技术学院
高职体育教育职业体能创新教学体系
特色职教的“上海样本”!
高职普遍存在“混”弊,“宽进,严出”才是王道
高职教育下学生课程学习效果评价理论的论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