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熊丙奇:如何治理“割韭菜式”的教师流动

作者:熊丙奇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现在好教师流动就像‘割韭菜’,村里面的好老师到了乡镇,乡镇的到了县城,县城的好老师到了市里,中西部的到了东部。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城里的好学校聚集了大量的好教师。”前不久,全国政协委员、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朱永新在深圳举行的“中小学办学体制改革高峰论坛”上,提到了这种现象。(中国青年报4月11日)


毫无疑问,这种“割韭菜式”的教师流动,与基础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的均衡要求背离——农村学校出了好教师,马上就被城镇学校“收割”走,而且,更严重的问题是,一名教师如果长期呆在农村学校、乡镇学校,会被认为“没出息”,进入城镇学校、中心城市学校和发达地区学校,会被认为是事业成功的体现。事实上,在不少地区,把乡村优秀教师调到城镇学校,是作为一项人才计划实施的,结果是,办学条件本来比较优越的城镇学校,越来越好,而农村学校、不发达地区学校,则面临严重的人才流失。


这是一个由来已久的问题,也是制造学校不均衡的原因之一。怎样遏制这一趋势,至关重要。在笔者看来,应该分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理,应该清理不合理的人才政策,同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配置人才的作用。教师的“向上”流动,大致可分两种情况。


一类是地方教育部门的人事政策,把农村教师进城作为人才培养、管理的奖励措施。对于推进义务教育均衡,促进农村和不发达地区教育发展,国家推出的一大措施是实行教师轮换,但教师轮换在一些地方,却变为把城镇学校不合格的教师轮换到乡村,以及把乡村优秀的教师继续“收割”到城镇学校。这一措施的效果可想而知。地方教育部门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还是有“锦标主义”思维,并不想真心实意地推进均衡,而是还是想办好少数几所学校,作为教育政绩。


对于这类政策导致的教师流动,应该有明确的规定,包括,在农村学校评上高级教师、特级教师者,必须在农村学校教学多少年;额定每所学校的高级职务数,不得随意突破。防止一些教师把农村学校作为评高级职称的“驿站”,评上之后就离开。在国家推出农村教师评职称的优惠措施之后,这更需引起重视。


另一类是教师人才的自由竞争与流动,一些地方的学校,用更优厚的薪资待遇和事业发展空间,去吸引优秀教师。这类流动,从人才流动角度看,是很正常的,这也促进学校办学的竞争和教师资源的优化。对于教师的这一类流动,不能采取简单的行政手段,设置障碍,而应该因势利导,发挥市场机制配置教师人才资源的作用。中共中央印发的《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到,要“突出市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快转变政府人才管理职能,保障和落实用人主体自主权,提高人才横向和纵向流动性,健全人才评价、流动、激励机制,最大限度激发和释放人才创新创造创业活力,使人才各尽其能、各展其长、各得其所,让人才价值得到充分尊重和实现。”对于教师人才,也不例外。


这其实就是从教师职业角度,来优化教师队伍建设。具体来说,针对农村地区、不发达地区教师的流失问题,应该反思导致教师流失的根本原因,并针对这些原因,提高农村地区教师职业的吸引力。发达地区的学校,本身就有区位优势,加之薪酬待遇比农村、不发达地区高,而且也更重视人才,教师流向发达地区学校,毫不奇怪,这不必指责发达地区学校挖人,也不必说教教师要讲奉献,而要让农村和不发达地区的学校教师岗位有吸引力,其办法是,通过加大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和强化省级财政统筹,大幅提高农村和不发达地区教师的待遇,甚至达到可以和发达地区教师待遇相媲美的程度,同时,农村学校和不发达地区学校要营造重视人才的环境,这才能引导教师合理流动,改变农村和不发达地区的教育生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留守儿童”调查问卷
浙江嘉善实施教师流动:师资均衡才是真的均衡
不尊重核心人才,哪来的核心竞争力?
永康市教育局四措推进城乡教师均衡
七种途径推进教师校长交流 提高乡村义务教育水平
“县域内中小学教师流动机制建设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的背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