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思享】对话李泽厚:谈学校、谈老师、谈读书



精彩导读

现在的学校,不管三七二十一统统用分数来评比,用这种方式来激励学生学习是错误的,应该引导学生对学习本身、对学科本身有兴趣——内在的兴趣。


【人物简介】

李泽厚,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1988年当选巴黎国际哲学院院士,1998年获美国科罗拉多学院荣誉人文学博士学位。出版有《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美的历程》《华夏美学》《美学四讲》《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中国近代思想史论》《中国现代思想史论》《论语今读》等。


好学校的样子


李老师,根据你的个人体会和经验来看,一所好的学校应该是什么样的?


中小学授课教师最重要。

 

整个中小学阶段,教师的魅力特别重要。教师的魅力在于把学科的魅力传达给学生,让学生对这门学科有兴趣。启发他真正的兴趣。就是要启发学生,不能填鸭,从小学就开始。我一再讲,关键在培养能力,而不是教授知识,知识是死的。记那么多死的知识有什么意义?要学会发现问题才有意义。

 

还有就是,图书馆很重要。

 

任何一所学校的图书馆一定要有很多图书,很多好书。于文科是图书馆,于理科是实验室。

 

我一直提倡学生自学,看大量的课外书,我大概从中学时代就看了很多课外书。因此就要给学生很多自由的时间,要让他们对读书本身有兴趣,让他们去自己选择、比较、判断,当然教师可以加以引导、帮助和鼓励。这很重要。他对读书本身有兴趣,或者对做实验本身有兴趣,这个兴趣大于他去玩游戏。所以要有图书馆、实验室,要有好的读书氛围、环境。

 

大学里面更应如此。大学时代主要应靠自学,中学时代还是要靠老师,特别是理科。但要注意培养学生自学的兴趣和能力——这是老师应尽的责任。老师给他一定的指引,他的兴趣就不一样,他的能力也不一样。不是上了课就了事的。


好老师的样子


在你看来,怎样才算是一个比较优秀的教师?


我只当过小学教师,没当过中学教师。除在美国,也没有当过大学教师,说不来,不敢乱说。

 

但有一点特别重要,首先要安心,抱愧的是我自己并没做到,因为我不喜欢当教师,包括当大学教师。但我觉得做一个大学教师,也许不如做中学教师有意思。在大学里面,教师跟同学的关系不同于中学,因为都是成人,更为疏远了。中学对学生是很重要的,是人一生中非常珍贵的打基础的时光,教师的影响力更大,师生的关系也更密切。

 

我当了一年的小学教师,记得我讲课学生特别爱听,他们听得津津有味,但是我没有什么教材,我自己编的,我教历史,那时候刚刚新旧社会交替,就是1949年。1949年秋天到1950年的上半年,那时候旧教材不能用了,新教材还没有,解放区的东西也不是最好的,我就自己编了一套教材,从人类起源一直讲到当代。

 

中国教育的问题


你觉得当前的中国教育有哪些突出的问题呢?


我觉得现在的教育体制问题太大,从幼儿园到大学,问题太严重了,现在不是培养儿童,是摧残儿童,是摧残人才。

 

从中小学开始,搞那么多课程,把学生逼得那么紧,一些人才都被搞傻了,真有得神经病的。毛泽东当年主张废除考试,现在看来,是有那么一点道理的。

 

现在的学校,不管三七二十一统统用分数来评比,用这种方式来激励学生学习是错误的,应该引导学生对学习本身、对学科本身有兴趣——内在的兴趣。

 

自己有兴趣,例如他对数学有兴趣,对物理有兴趣,对历史有兴趣,他本身觉得有意思,就愿意去学。教学的核心目标正是要引导学生这样。

 

评比是外在的,他几分,我几分,这是副产品。你学得好的话,你当然就考得好嘛,有时也不一定每次都考得好,有偶然性嘛。但总之,分数只是一个副产品,而且不是最重要的副产品,现在把副产品当成正产品,用这个激励学生,那是伤害学生!学习兴趣怎么能靠评比评出来呢?有些很好的学生,成绩不一定好,那有什么关系?就像爱因斯坦,他16岁以前,学习成绩都很差。

 

要好好研究心理学、教育心理学。

 

教育的关键是怎样让儿童心理正常发展。心理发展、人格健全最重要。而现在普遍存在的那种填鸭式教学是最残忍的教学,它只能摧残儿童的心理。

 

教育与信仰


李老师,你在《走自己的路》等书中都提到你很认同蔡元培先生的“以美育代宗教”这个提法。那么,在教育实践当中,美育要具体实施的话,有没有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这是一个大问题。我的朋友赵宋光研究中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贯彻美学,他做了很多这方面的实践,是很了不起的,但现在没人注意。我想这是因为时代的原因,现在还太早。你们能注意到这个问题就非常不错了。

 

最简单的一点,是首先注重形式感的建立,美感就是形式的感觉,均衡啊,对称啊,人从这里面获得一种愉快的感觉,这就是美。

 

具体到教学上,比如教师上课怎么注意上课的节奏、韵律,包括声调的抑扬顿挫,就跟读文章似的。

 

为什么中国的文章老是要朗读、要背诵?因为只有读出来才可体味到抑扬顿挫的形式美感,也就是说,教课过程要有起伏高低,课开始讲什么,怎么把它讲得很好,一堂课本身是有比例的,这些都是形式的问题,美育其实包含其中。同时,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它本身的形式就包含美育的问题。

 

总之,通过形式感来具体把握,这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可以做很多具体的研究。这些具体研究如果能够普及到学校,对老师、学生大有好处,这才是真正符合教育心理的教育学。

 

应该注意读教育心理学的书,研究如何具体应用,比如语文怎么教,历史怎么教,数学怎么教,物理怎么教,形式感融入其中,各有特色,搞得非常具体。这就善莫大焉,乃千秋万世之功。

 

中国教师该读什么书


那不一样的,中学教师需要的,大学教师可能不需要,小学教师的需求也有些不一样。所以这个很难说。

 

总归来说,对文科来说,我是强调读历史的。历史书我推荐两部,都是老书:

 

一部是大家不太注意的《国史旧闻》,我觉得挺好的,这本书还挺好看,不知道你们看过没有。还有一本就是《纲鉴易知录》,这是我中学时候读的,觉得很不错。好了,就说这两部。

 

理科我重视数学。


文章来源:大夏书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李泽厚:好的教育,是一趟“美的历程”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念
少儿舞蹈基本功训练方法初探
艺术教育:探索“不被定义”的人生(下)
从自由阅读走向专业阅读
“素描”起步:以美立校 “多彩”构图:立美育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