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家校合作的德育研究
【摘要】:伴随教育的深入改革,学校与家庭成为学生教育的两大决定性因素。双方合作有助于学生全面的成长和发展,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将家庭与学校的教育进行有效的结合,提高中学生思想品德水平,成为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领域。在现有的基础上,对已有相关研究和已有经验进行借鉴,本文从目前家校合作的德育研究的重要背景。家校合作德育研究的存在问题及其原因分析,以及促进家校合作对学生德育研究的相关建议和方法进行着笔,旨在全面分析家校合作对学生德育研究的重要意义,深化认识。
中国论文网 http://www.xzbu.com/9/view-6083961.htm
  【关键词】:家校合作;德育;方法策略
  中国分类号:G621
  一、引言
  从目前情况来看,中学生整体的德育状况是不容乐观的。而伴随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和发展,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更加受到重视。而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仅仅靠学校或者家庭单方面是很难推进和完成的,需要双方加强合作,共同整合资源,才能更好的发挥教育的真正作用。这种家校的通力合作有助于积极探索各种有效策略,学校作为教育学生的“主阵地”,家庭作为开创教育氛围的“红地毯”,双方的协调统一,才能培养出品学兼优、德才兼备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本文利用“高校合作”的理念,并结合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案。
  二、 当前高校家校合作过程中的问题
  (一)合作层次低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进入学校学习,家长对孩子的学习就不需要操心了,对孩子学习的监督是学校和老师的责任。由此便会疏忽对孩子的学习、品德等方面的教育和管理。这种状况便会造成学校和家庭不能够真正的合作。另外一方面,学校中很多管理人员及教育工作者并不主动寻求家长的支持与合作。他们认为家长参与学校的管理会为其管理带来更多的不便和问题,阻碍学校正常的管理进度。两方面在合作方面均采取比较消极的态度,此种的原因造成学校与家庭难以合作,即使合作停留在极浅的层次。
  (二)合作缺乏实质内容
  在学校与家庭的合作方面,其经常缺乏明确的计划性和系统性。虽然已经建立起“家校合作”的相关模式,但经常只是流于形式,并没有实质内容。很多学校只通过定期举办家长会的形式来进行老师与家长的交流。彼此之间的交流机会、交流时间很少,简单的合作形式无法达到家校共同合作管理和教育学生的目的。因此就目前情况看,家庭与学校之间的合作缺乏实质性内容和基本的计划与系统。
  (三)合作渠道阻碍多
  在学校与家庭之间的合作过程中,学校与家长都站在各自的角度考虑问题,立场的不同经常造成沟通的不畅。很多情况下,学校与家长之间互相挑剔多,而彼此合作少。一方面,双方对合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另一方面,家校不能做到换位思考和相互理解。这就会导致学校与家长之间的矛盾与挑剔多,而合作与沟通少,直接影响到双方合作的效果,也难以达到双方合作最初的目的。
  三、家校合作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家庭教育水平低下
  首先,“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优良品质之一,也是学生应该具备的重要的思想品德之一。但目前很多家长都会子女进行“非诚信”教育。即在外做事最主要标准是不能使自己吃亏,要学会变通。这种不正确的教育也影响着学生的德育水平。
  其次,家庭教育中,更重视知识,而经常忽视德育。由于独生子女政策的影响,很多家长都对唯一的孩子寄予极大的希望。十分看重孩子的学习成绩以及今后的职业发展,而忽视了对孩子在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这就使得学生本身更加看重学习成绩,家长与学校及老师的沟通便仅仅停留在对孩子学习成绩的讨论上。
  (二)学校方面对“家校合作”认识不到位
  首先,极大的升学压力造成学校方面过于看重学生的学习成绩,仅仅注重学生的升学率而忽视其除学习成绩外的其他方面。这种“重学习”的教学观念便会导致学生在德育等其他方面的学习极其匮乏,从而影响学生的德育水平。
  其次,很多学校都将“家校合作”看做是与家长交流学生学习近况的主要方式,而其内容也仅仅停留在学习上。学生的学习状态有变化、在某次考试中失利、某一学科不够优秀拉低了学生总成绩等等,都是“家校合作”的交流内容。而双方之间很少或者几乎并不交流学生在思想品德方面的问题,这不仅是家庭方面对“家校合作”认识的局限,更是学校方面对学生教育的缺陷和不足。
  四、“家校合作”开展德育的相关策略
  (一)开展“远程家访”
  在很多中学中,由于很多学生的住处距离不一,教师逐个进行上门家访是不现实的。而面对“家校合作”的发展趋势又使得家访活动不可缺少。在这种情况下,“远程家访”就可以发挥其作用。学校与家长可以通过打电话、网上聊天、互发电子邮件等方式,进行及时的交流。在家访的对象选择上,可以有所重点。如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困扰学生、成绩优秀学生等,不同的学生群体在德育方面都有不同需求和不同特点,具体学生具体对待。
  (二)开通家校合作专线
  为有效进行与家长之间的交流沟通,学校可以开辟专门的家校合作的热线电话。学校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来解答家长提出的关于学校课程、学生活动以及思想品德方面的问题。同时,该热线电话还可以在假期发生作用。假期中学生出现何种问题,家长与老师都可以及时互通,对孩子出现的问题及时分析和采取措施,以保证学生在假期中的安全,也能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
  (三)开展“家长俱乐部”
  学校应积极与家长建立联系。制造轻松而又有效的沟通机制,建立新型的家校合作平台,可以在网上联系的同时,建立线下的“家长俱乐部”。有计划的组织活动,在轻松娱乐的氛围下,形成良好的家校联盟。可以定期组织家长之间的联谊会,各家长互相交流教育经验,为更好的对孩子进行德育教育探索更有效的方式。同时也可以以讨论会的形式,对孩子思想品德教育方法、内容等进行广泛讨论。
  五、结束语
  家庭和学校都是进行教育的两个重要平台。对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缺少家庭与学校任何一方都是不完整的。为更好的进行德育教育,促进青少年在各方面的健康发展,家庭与学校需要形成合作关系。积极推进家校合作,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吴玉秋.家庭教育问题亟待解决[J].理论界,2006(3).
  [2]毛志远.试论小学高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结合[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2 年第十七卷第一期.
  [3]彭爱舞.家庭教育情况调查引发的思考与对策[J].教育与管理,2005(2).
  [4]孟微微.家庭教育对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魅力[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上海市金山区探索家校合作德育模式
【专著】《张文茂与责任教育》选登——五大特色让德育走向和谐(2)
家校合作支持下的小学生高效德育
万莉:农村小学德育教育的家校合作必要性及实践运用策略思考
初心的碰撞——河北省德育共同体家校共议“家长第一课”
2022——2023学年学校德育工作总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