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铁牛在孤独的黄河滩凃上
铁牛在孤独的黄河滩凃上
 
    我偶然翻阅了小学四年级的语文书, 有一篇课文《捞铁牛》。知道了三个问题:一.为什么捞铁牛宋朝时候,有一回黄河发大水,冲断了蒲州城外的一座浮桥。黄河两岸的八只大铁牛是拴住浮桥用的,也被大水冲走了,陷在河底的淤泥里。洪水退了,浮桥得重修。可是笨重的铁牛陷在河底,有哪个大力士能把它们一只一只捞起来呢?二.是谁捞铁牛一个叫怀丙的和尚说:“让我来试试。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三.怎样捞铁牛 怀丙是利用水的浮力把大铁牛捞起来的。出于好奇,我很想去看看捞出来的铁牛。


    来到离山西省永济市西边不远的地方,蒲州西门外,看到四具体型庞大的铁牛、铁人、铁山、铁镦在孤独的黄河滩涂上。古代黄河就在蒲州城下,奇怪的是今天我所看见的黄河却离蒲州古城有3公里之遥。这是怎么回事?莫非正如那句俗语:“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本意是说因黄河古来常改道。黄河过去是条害河,就因为黄河的泛滥成灾,致使这座蒲州古城已经消失了,毁于一旦,现在成了一片瓦砾。黄河是在五十年前才移动到今天我看到的位置,这一平移就是3公里。
我看那铁牛个个威风凛凛,牛的犄角警惕地前伸着,牛的眼睛炯炯有神,牛的身体作匍匐状,神态似怒非怒,像是随时要跃起耕耘,又像是牢牢地盘踞在大地之上,神武而威猛。铁牛的外表润墨黝黑,肤泽晶莹,敦厚可爱。我望着它,耳边仿佛响起了铁牛“哞哞”的吼声,交织在九曲黄河的波涛声中,一泄千里……
我仔细地看了四尊铁牛旁每一个牵牛的铁人,衣着神态各不相同。分别代表四个不同民族:维吾尔族、蒙古、藏族、汉人(头戴相公帽,他的衣服最有趣,大翻领的设计很像现在的西服,所以也有人说,这是中国的第一件西服,比欧洲的西服还要早千余年)。我心中不禁有很多问号:为何铸铁牛?谁铸的?怎么铸的?经当地人介绍,我明白了:蒲津渡是古代黄河的一大渡口,历史上有很多朝代在这儿修造过浮桥,而且不断翻修、扩大蒲津桥的规模。到了隋唐时期,政治和经济发展的需要,终于使古老的蒲津竹索浮桥不堪重负,一座更牢固、更宏伟的蒲津浮桥呼之欲出。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强盛而繁华的朝代,唐玄宗在位的盛唐时期则是这一朝代的巅峰。蒲津桥是从国都长安通往黄河以东的交通枢纽,河东的盐、铁等等又是长安不可或缺的物资,蒲津桥的作用越发显得重要起来,连蒲州城也跟着沾了光,成为全国六大雄城之一。于是唐玄宗下令把竹索浮桥改建成铁索浮桥,黄河大铁牛及其它铁器铸造于唐开元年间,作浮桥地锚用的。铸造的浮桥地锚及铁索链共用去铁160余万斤,占当时全国年铁产量的五分之四,是当时全国的重点工程。这说明了那时经济繁荣、社会稳定、国富民强。
面对这些出自唐朝的精美巨型铁器,四尊铁牛个个膘肥体壮、肌肉隆起、威风凛凛。铁牛的身长从3米到3.3米不等,身高从1.5米到1.66米不等。最重量从55吨到78吨不等。我不难想象到昔日的蒲州城浇铸,一定是聚集了相当多的能工巧匠。但铁索是如何打造出来的,庞大而沉重的铁牛又是如何铸造呢?铁牛的身上清楚的保存着铸口的痕迹。我们的专家们经过考证,已知原来古人把相当多的铁炉搬到施工现场,一次性浇铸到模具里,并在浇铸的过程中保持相当温度。


   如果时光能回溯到一千两百年前,我也许会目睹得到当年的施工现场,上千的人们往来穿梭于黄河滩凃上,汗水在空气中沸腾,黑夜在铁水中燃烧,那是多么激动人心的场面啊!铁牛地锚就这样建成了,蒲津浮桥就这样建成了。它从此成为古代黄河上规模最宏大,工艺最精良的第一桥。


    然而这座被认为永不沉没的大浮桥,我怎么没看见,难以置信以铁牛为地锚的铁索蒲津桥,就短短地存在了四百多年间吗?公元1222年11月,金元两国争夺蒲州城发动战争,金将侯小叔为了阻止元兵前进,于是纵火焚烧了蒲津桥,从此铁索、浮桥被毁。用中国这句老话:“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不仅是用来比喻世道变迁、盛衰无常,而且,这句话就来源于蒲津桥所在的黄河两岸,它似乎就是对蒲津桥命运的预言。随着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东移,国都一直在东部的开封、杭州、南京、北京等地游动。长安城则逐渐衰落,使蒲津桥失去了交通要道的地位,终于从冷清走向衰亡。唐宋以后,随着气候变化和人类的乱砍滥伐,洪水泛滥,河道忽东忽西,蒲津桥多次被淹到大水中,于是有人认为黄河泛滥才是蒲津桥消失的真正原因。


    黄河大铁牛及其它铁器,因黄河泛滥沉没,曾被宋朝的怀丙和尚打捞过。又经过漫长岁月的河水、泥沙冲洗,大铁牛渐被泥沙埋没。大约在20世纪40年代,铁牛还能露出蛛丝马迹,后来铁牛就再也不见了踪影。山西省永济市博物馆的原馆长樊旺林是一个较真的人,他发誓一定要找到传说中的黄河浮桥和铁牛。然而谈何容易,黄河岸边的滩涂茫茫无边,几个月下来,岸边只留下了樊旺林自己的脚印。他通过查看历史资料,民间走访,在黄河东岸,蒲州西门外,组织上百名工人手持探杆,以每平方米4个探孔的密度寻找起来。就这样,半年时间打了4000多个孔,历时一年多,坚持不懈的勘查终于有了结果。


    1989年7月31日中午,第一尊铁人从泥沙中逐渐显露出来,阳光下,刚出土的铁人熠熠生辉,向世人展示着大唐盛世的风采。几天后,在人们的千呼万唤中,又有四尊铁牛、三尊铁人等铁器展现出神奇的身姿。


 
    今天我在黄河滩凃上看见的铁牛是从地深7米下挖出来的,辛苦的寻牛人樊旺林功不可没。国家文物局对此十分重视,政府投资1000多万元实施“蒲津渡遗址文物重点保护工程”,研究铁牛的防腐技术。经过上百次的反复试验,铁牛的防腐技术难关终于突破。保护工程分二部分进行,第一步,把铁牛及铁器群在发掘原址上提升了12.2米;第二步,对铁牛进行科学防腐处理。2004年6月,经过防腐蚀处理的铁牛也恢复了刚出土时的原貌,再次展示出大唐盛世的雄姿。
    苍老的蒲津桥最终在天灾人祸中走向了历史的终端,只留下铁牛
在孤独的黄河滩凃上,成为了老百姓膜拜的镇河神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千历史」山西永济蒲津桥——黄河第一巨型浮桥
祖国好风光——千年黄河大铁牛
山西古 蒲津渡黄河大铁牛
【山西永济】鹳雀楼和蒲津渡
开元铁牛
黄河铁牛——可以触摸到的国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