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学做君子看这五句话

学做君子看这五句话

 

[导读]“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这五句话,每句话的上半截是纲,是“意”;下半截是“细密工夫”,是“事”,意与事互相为用,不可割裂。

文/朱杰人腾讯儒学专栏作者,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

朱子像

《朱教授讲朱子》二三三

朱子曰:“古之君子,‘尊德性’矣,而必曰‘道问学’;‘致广大’矣,必曰‘尽精微’;‘极高明’矣,必曰‘道中庸’;‘温故知新’矣,必曰‘敦厚崇礼’。盖不如是,则所学所守必有偏而不备之处。”

译讲:《中庸》第二十七章讲:“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朱子说,这是讲了做人的道理。“德性”,就是人所固有的向善的天性、义理之性。“尊”,就是尊崇、奉持、发明、坚守。问学,就是学习、实践、探究。“道”,就是由,就是通过某种途径而达到某种目的。“尊德性而道问学”的意思是说,我们要尊崇、发明自己向善的本性,但是这要通过学习、实践而获得。“致广大”,是讲心胸开阔,不被一丝一毫的私意所蒙蔽;“尽精微”,是说分析事理,精审入微没有毫厘之差。“极高明”,是说思想观念达到最高、很高的境界;“道中庸”是说处事、为学恰到好处,既不欠缺也不过分。“温故知新”,朱子说“温故”是要“涵泳乎其所已知”就是要对已经学到的知识、道理,反复温习体悟;“知新”是在此基础上学习新的知识。“敦厚”,“厚”,是朴实而不浮华,“敦”,加厚的意思,即把厚做得更扎实;“崇礼”,就是崇尚礼义,即用礼义来约束自己。朱子认为这五组关系中,第一对关系(尊德性而道问学),是最主要的关系,是其它四句的纲领,其它四组关系都是为它服务的。“尊德性”所以能致广大、极高明、温故、敦厚;“道问学”,所以能尽精微、道中庸、知新、崇礼。而在第一对关系中“尊德性”又是关键所在,它是所有活动的最终目的——发明我们向善的本性。但是他同时又指出,在处理这五对关系时,最常见的错误是把每对关系中的前后两件事对立起来或分割开来。他说,这五句话,每句话的上半截是纲,是“意”;下半截是“细密工夫”,是“事”。就是说它们是意与事的结合,是互相为用的。如果把他们割裂开来了,意就是空洞的教条,事就是无目的的运动,那就前后失据了。他说:“故此五句,大小相资,首尾相应,圣贤所示入德之方,莫详于此,学者宜尽心焉!”

《朱教授讲朱子》二三四

朱子曰:“然尝谓人之为学,若从平实地上循序加功,则其目前虽未见日计之益,而积累功夫,渐见端绪,自然不假用意装点,不待用力支撑,而圣贤之心、义理之实必皆有以见其确然而不可易者。至于讲论之际,心即是口,口即是心,岂容别生计较,依违迁就,以为谐俗自便之计耶?今人为学既已过高而伤巧,是以其说常至于依违迁就而无所分别。盖其胸中未能无纤芥之疑有以致然,非独以避咎之故而后诡于词也。”

译讲:读书学习,如果能够脚踏实地循序渐进地下工夫,虽然眼前看不到每一天的收效,但是长期积累下去,就渐渐看到头绪了。这样,自然就不需要刻意地妆模作样,去表现自己的才学,也不须费尽力气去强装自己有学问,而圣贤们的思想、学问、道理就一定能确确实实地了然于心了。至于说到讲话、表达、演讲之类,也能做到心里想的嘴巴就能表达出来,嘴巴里讲的也就是心里所想的,哪里还需要另外去找窍门,模棱两可地去迁就别人,而去讨好世俗呢?现在的人,学习的态度和方法要么好高骛远,要么投机取巧,所以他们的言论常常和模棱两可讨好迁就区分不开。这都是因为他们自己还没有弄明白(未能无纤芥之疑),绝不仅仅是为了怕犯错而诡辩而花言巧语。

《朱教授讲朱子》二三五

朱子曰:“观浮图者,仰首注视而高谈,不若俯首历階而渐进。盖观于外者,虽足以识其崇高鉅丽之为美,孰若入于其中者能使真为我有而又可以深察其层累结架之所由哉?自今而言,圣贤之言具在方册,其所以幸教天下后世者,固已不遗余力,而近世一二先觉又为之指其门户、表其梯级,而先后之学者由是而之焉,宜亦甚易而无难矣。而有志焉者或不能以有所至,病在一观其外,粗觇仿佛,而便谓吾已见之,遂无复入于其中以为真有而力究之计。此所以骤而语之,虽知可悦,而无以深得其味,遂至半途而废,而卒不能以有成耳。”

译讲:浮图,就是宝塔。朱子说,我们看宝塔,如果只在外面看,固然可以看到它的宏伟华丽,但是只有进入宝塔的内部才能真正观察到它的结构、层次、阶梯及其原理。朱子以此为喻来说明读书学习的道理。他说,古代圣贤们的理论都写在书上了,后世还有很多学者又进行了研究阐释,指明了学习的门径和阶梯,所以现在再来学习圣贤们的经典应该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但是为什么总是有些人学不好呢?他说这里的毛病就出在象看宝塔一样,只看其外表而不深入其内部。粗粗地看了个大概,就觉得自己已经看到了,懂了,而不愿再做深入的探究和学习。这样的人虽然知道所学的东西很好(可悦),却无法体会到它深刻的内涵(无以深得其味),就会半途而废,最终不可能取得成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朱杰人教授讲朱子:君子为何要极高明而道中庸
《中庸》日课049丨君子的五种修养功夫
《礼记》中庸诗解7君子明诚
《中庸》第43节 圣人至德配天的方法
#学国学#《中庸.第二十七章(二)》
礼记集说卷一百三十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