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用《易经》哲学原理解读左宗棠影响国人的8句话

1、       好便宜者,不可与之交财。多狐疑者,不可与之谋事。

【点评】好贪便宜者,和他交财必然会造成不愉快。多疑的人,无法和他一起做事,因为合作最重要的就是彼此坦诚,互相猜忌是无法合作的。

《易经》透视:

《乾》为好,为利,《巽》为见利,《坤》为吝啬,《乾》《坤》旁通,故而《否》卦为好便宜者。《易经·系辞》:子曰:“小人不耻不仁,不畏不义。”虞翻曰:“谓否也。以坤灭乾,为不仁不义。坤为耻,为义。乾为仁,为畏者也。”《易经·系辞》:子曰:“(小人)不见利不动,不威不徵。”虞翻曰:“否乾为威,为利。巽为近利。谓否五之初,成噬嗑市。离日见乾,为见利;震为动,故‘不见利不动’。五之初,以乾威坤,故‘不威不徵’。震为徵也。”

与好便宜者交财:是《噬嗑》卦之象。其中《震》为交。《噬嗑》卦终变在《井》卦。如果与好便宜者有经济来往,如同出入井中,每次都有风险相伴。与人交财,当取《益》卦之象,当以互利互惠为为本。且《益》卦终变在《恒》,只有互惠互益,才能恒久。

与多狐疑者谋事:是《坎》卦之象。其中《坎》为疑,《坤》众,为多。虞翻曰:《乾》二、五流《坤》成《坎》卦,所以《坎》卦表现为“多狐疑者”。《坎》卦终变为《离》,《离》卦互《大过》死象。因此,多狐疑者谋事,好谋无断,必然贻误时机,陷入死地,所以不能同他谋划需要执行的事情。《三国演义》中曹操说袁本初好谋无断,不能成事。

谋事当以《师》卦。《师》卦下坎上坤,《坎》为谋,《坤》为事,刚中以应。《孙子兵法》指出,上将伐谋,其次伐交,攻城为不得已,说的就是《师》卦。谋事,既要守机密,又要顺乎情理,同时要群策群力,还要果断落实,还要能够随机应变,这些在《师》卦中都有体现。



2、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千卷,神交古人。

【点评】:这是左宗棠的述志联。上联可以和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相媲美。下联表达向古之仁人志士看齐的志趣,“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读书是为摆脱庸俗,与往圣先贤神交。

《易经》透视:

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说的是《蹇》卦之象。《蹇》卦《象》曰:“山上有水,蹇。君子以反身修德。”《观》五之三成《蹇》。虞翻曰:“君子谓观。乾坤为身,观上反三,故‘反身’。阳在三,进德修业,故‘以反身修德’。孔子曰:‘德之不修,是吾忧也。’”《蹇》卦之难为“身无半亩”,“是吾忧也”为“心忧天下”。《蹇》《坎》为心,为忧。

读破千卷,神交古人:接着上一句,此句阐述的自然是读书明理。按照《序卦传》,《蹇》卦之后之《解》卦。《蹇》卦由《观》卦而来。《解》卦由《临》卦而来。《临》卦为身在镜子外的修身之象,以书修身,就是以古代贤人为镜子修身。《遁》与《临》旁通,《遁》《乾》为“神人”,《临》《震》为“交”,《临》《坤》为死,为“古人”。综合一起就是“神交古人”。《观》卦则为身在镜子内,修好身,才可观,修好品德才能成为榜样。

按照《序卦传》,《临》卦之前为《蛊》卦,《蛊》为迷惑。《泰》初之上成《蛊》。《泰》《坤》为文,《蛊》终变为《随》,读书破千卷,才能感悟古人之意。



3、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就平处坐,向宽处行。

【点评】这是左宗棠的一副对联。上联意思是要胸怀远大抱负,只求中等缘分,过普通人生活。“发上等愿”是志存高远,具有悲天悯人的情怀;“结中等缘”是恪守中庸之道,追求圆满而不是完美;“享下等福”是享受生命的真福,体味人生的乐趣。

下联意思是看问题要高瞻远瞩,做人应低调处世,做事要留有余地。“择高处立”,才能高瞻远瞩;“就平处坐”,才能消灾远祸;“向宽处行”,才能畅行无阻。

这是李嘉诚最喜欢的一幅对联,挂于其办公室。

《易经》透视

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

发上等愿:说的是《夬》卦。《夬》卦《象》曰:“泽上于天,夬。君子以施禄及下,居德则忌。”泽上于天,为上等愿,为人上人。但虽然为人上人,也要惠及百姓或手下的人。《夬》卦终变为《剥》,在上位贪婪不顾及百姓,会遭到百姓剥蚀、或手下的暗算。

结中等缘:说的是《夬》上之三成《履》。《履》以《谦》卦为本。《谦》卦阳在三得位。按照三才之道,《履》六三处卦中人位,为“中等”。《履》卦三至上体《姤》为遇,《姤》《复》为“结缘”,故而言“结中等缘”。就是说,对地位高于自己、不如自己和地位平等的人,都能以礼相待。

享下等福:《履》三之初成《姤》。《姤》卦终变为《复》。《姤》卦《象》曰:“天下有风,姤。后以施命诰四方。”《复》卦《象》曰:“雷在地中,复。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后不省方。”虽然能号令天下,但时时不忘节俭、穷困,且能固守道德,不迁怒,不二过。《系辞》曰:“复,德之本也。”《复》与《姤》旁通,《复》《坤》为事,《复》《震》为怒,《复》《坤》为闭,遇到事情能关闭怒气于腹中,为不迁怒。《复》卦初九爻辞云不远即复,就没有大的悔恨,为不二过,也就是不能错上加错。明知道错了,还不改正,就是错上加错,会导致“恶不积不足以灭身”的结局。《姤》卦阴始凝,以阴消阳之象,所以追求福禄,贪得享受,就是在消耗福报,就是走向衰落,就是剥蚀德行,故而云当享受下等福。

择高处立,就平处坐,向宽处行。

择高处立:说的是《剥》卦。《剥》与《夬》旁通。《剥》卦《象》曰:“山附于地,剥。上以厚下安宅。”老子在《道德经》中阐述的“上德不德,是以有德”,阐述的就是《剥》卦。人当站得高,看的远,还需要不贪得,才能安身立命。《论语》中子贡曰:“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

就平处坐:说的是《谦》卦。《剥》上之三成《谦》,《谦》卦为《履》卦之本。古代做履避免伤足,制礼避免争《讼》。故变《讼》为《履》以制定礼仪,避免争夺。《履》卦《象》曰:“上天下泽,履。君子以辩上下,定民志。”《谦》卦《象》曰:“地中有山,谦。君子以裒多益寡,称物平施。”君子只有谦让守礼,公平公道,才能善终。《谦》卦《象辞》恰为此句之含义。

向宽处行:《谦》三之初成《复》。《系辞》曰:“复,德之本也。”《论语》中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孔子也是说颜回能固守道德,知错就该。屈原曰:“回朕车以复路兮,即行迷之未远。”也是阐述当以道德为本,自然天广地宽。



4、穷困潦倒之时,不被人欺;飞黄腾达之日,不被人嫉。

  【点评】:“不被人欺”指的是人在逆境中,困窘时要保有自己的人格尊严,不能接受别人的羞辱;“不被人嫉”指的是在顺境中,发达时要保持低调,谦和待人,不要遭人嫉恨。

《易经》透视

穷困潦倒之时,不被人欺:《复》卦为穷困不能出门之象。按照《序卦传》《复》卦之后是《无妄》,穷困潦倒,只要不妄为妄行,不胡作非为,就不会被人欺负。

飞黄腾达之日,不被人嫉:《无妄》之后是《大畜》卦,《大畜》是有财富有地位之象。《大畜》卦之后是《颐》卦。飞黄腾达而能关心国家,关心他人,不自私自利,不贪赃枉法,自然不被人嫉妒。

《颐》卦《彖辞》说“养正则吉”。《颐》初之三成《艮》,为“君子思不出位”,表明人培养好了,自然会守本分,懂规矩,自然不会成为流氓地痞无赖;《颐》初之五,成《观》,表明人要是调教好了,自然能学为人师,行为示范。养而不教,任其自然生长,是《颐》初之二成《蒙》,俗语说“三辈子不读书,放出来是一窝猪“。如《三字经》所说:“养不教父之过”。《颐》二之四成《晋》,《晋》九四有本领而心不正,人培养成这样,养出来的是硕鼠,是贪官,是李林甫、秦桧、蔡京等无耻之徒。所以《三字经》说:”教不严,师之惰。“武家有言,”宁可失传,不可误传“。文人有语,”宁可不教,勿教出贪官“。

《颐》三正成《贲》,君子养正则能通过文化回归道德;《颐》五正成《益》,官员养正则能恒久守善道以有益于天下百姓。




5、能受天磨真铁汉,不遭人嫉是庸才。

  【点评】:大丈夫要越挫越勇,不向困难低头,不轻言放弃;不做一个烂好人,做个有才华的,能有所作为的人,既使被周围的一部分人嫉恨也勇往直前,当仁不让。

《易经》透视

能受天磨真铁汉:说的是《困》卦。《系辞传》曰:“困,德之辨也。”《论语》:“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郑玄曰:“辩,别也。遭困之时,君子固穷,小人穷则滥,德于是别也。”《恒》卦九三爻辞云:“不恒其德。或承之羞。贞吝。”

《困》卦《象》曰:“泽中无水,困,君子以致命遂志。”虞翻曰:“君子谓三,伏阳也。否坤为致,巽为命,坎为志,三入阴中,故‘致命遂志’也。”《论语》中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也是阐述《困》卦。《困》卦终变为《贲》,只有通过文化才能使得天下摆脱困境,回归道德。没有文化,即使暂时摆脱了困境,最终还会陷入困境。按照《序卦传》,《困》卦之后之《井》卦。《论语》: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这里的“无倦”,指的就是《井》卦,寓意能勇敢地面对困难,不怕困难,克服困难之意。《序卦传》曰:“升而不已必困,故受之以困。困乎上者必反下,故受之以井。”《井》卦《象》曰:“木上有水,井。君子以劳民劝相。”虞翻曰:“君子谓泰乾也。坤为民;初上成坎,为劝,故‘劳民劝相’。相,相助也。谓以阳助坤矣。”子路暴躁,为政容易强迫人,故而夫子言此。“劳民劝相”为“无倦”。《井》卦之后是《革》卦。《革》卦就是变革之意。读书破万卷,方可谈变革。胸无点墨,不可言变革,只能被利用作乱。按照《序卦传》,《革》卦之后是《鼎》卦,《鼎》卦含义是守护住变革取得的胜利成果。

《屯》卦终变为《鼎》,或者说《鼎》卦由《屯》卦而来。《屯》卦《象》曰:“云雷,屯。君子以经纶。”《鼎》《象》曰:“木上有火,鼎。君子以正位凝命。”考察左宗棠一生,经纶清朝乱世,他的确始终恪守“君子以经纶”和“正位凝命”的古代君子的原则。

        不遭人嫉是庸才:说的是《贲》卦和《剥》卦之间的对立面转化关系。上一句说的是《困》卦,《困》卦终变为《贲》。《贲》卦为文质彬彬、才高八斗之象。但按照《序卦传》,《贲》卦之后是《剥》卦,所以说有才能的人必然遭到忌恨、嫉妒、《剥》蚀,这是自然之理。而只会嫉妒别人的人,是《剥》卦的一群小人之象。按照《序卦传》《剥》卦变为《复》,《复》卦则不会变为《剥》卦。《复》卦在《易经》中有“潜龙勿用”之象。《复》终变为《姤》,《姤》卦若风漂天下之象。所以庸才只会随波逐流,因风飘荡,自然不会遭人嫉妒。



6、万有不齐天地事,一无可寄古今情。

  【点评:】天地间的事形形色色,都有存在的理由。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古往今来,万事成空,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独怆然而涕下!

《易经》透视

万有不齐天地事,一无可寄古今情:此句恰好符合《小过》《既济》和《未济》等局面的对立里面转化过程。

《序卦传》曰:节而信之,故受之以中孚。韩康伯曰:孚,信也。既已有节,宜信以守之矣。有其信者必行之。故受之以小过。韩康伯曰:守其信者,则失贞而不谅之道,而以信为过也。故曰“小过”。有过物者必济,故受之以既济。韩康伯曰:行过乎恭,礼过乎俭,可以矫世励俗,有所济也。物不可穷也,故受之以未济终焉。韩康伯曰:有为而能济者,以已穷物。物穷则乖,功极则乱,其可济乎?故“受之以未济”。

《系辞》曰:易之兴也,其当殷之末世,周之盛德邪?当文王与纣之事邪?虞翻曰:谓文王书《易》六爻之辟也。末世,乾上。盛德,乾三也。文王三分天下而有其二,以服事殷,周德其可谓至德矣,故“周之盛德”。纣穷否上,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终以焚死,故“殷之末世”也。而马、荀、郑君从俗,以文王为中古,失之远矣。是故其辞危,虞翻曰:危,谓乾三。夕惕若厉,故“辞危”也。危者使平,陆绩曰:文王在纣世,有危亡之患,故于易辞多趋危亡。本自免济,建成王业,故易爻辞危者使平,以象其事。否卦九五:其亡其亡,系于包桑之属是也。易者使倾。陆绩曰:易,平易也。纣安其位,自谓平易,而反倾覆,故易爻辞“易者使倾”,以象其事。明夷上六:初登于天,后入于地之属是也。其道甚大,百物不废。虞翻曰:大,谓乾道。乾三爻,三十六物,故“百物不废”。略其奇八,与大衍之五十同义。惧以终始,其要无咎,此之谓易之道也。虞翻曰:乾称易道,终日乾乾,故“无咎”。危者使平,易者使倾,恶盈福谦,故“易之道”者也。

即使满意之事,还会变得不如意,为此句之意。



7、读未见书,如得良友;读已见书,如逢故人。

【点评】:读书就是和古人为友,好书常读常新。


《易经》透视

读未见书,如得良友:此句指的是《损》卦之象《论语》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系辞》曰:“损,德之修也。”《损》卦《象》曰《象》曰:“山下有泽,损。君子以惩忿窒欲。” 虞翻曰:“君子,泰乾。乾阳刚武,为忿。坤阴吝啬,为欲。损乾之初成兑说,故‘征忿’。初上据坤,艮为止,故‘窒欲也’。”即使未见其文,未见其书,见其廉洁、谦虚,则是良友。

看到一个人能“惩忿窒欲”,存于内心而未见外行,如“读未见书”。《泰》三之上成《损》,《泰》《乾》为德,为“得”,《损》《艮》为友,得能修身者为“如得良友”。

读已见书,如逢故人:阐述的是《益》卦。《益》《象》曰:“风雷,益。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一个人能“见善则迁,有过则改”,是可见到的行为,遇到这样的人,就是如同“读已见书”。换而言之,见有善行、善举者,且能改过自新,则如遇到故人。《否》四之初,成《益》,《否》体《姤》为遇,为“逢”,《否》《坤》为“故”,《否》《乾》为“人”,《益》来自《恒》,如同遇到可恒久相处的故人,为“如遇故人”。



8、自奉宁过于俭,待人宁过于厚。一切均从简省,断不可浪用。此惜福之道,保家之道也。

【点评】:节俭是修身持家之道。奢侈逸豫多亡身,勤俭节约自长久。

《易经》透视

 此句明显是指《小过》卦之象。《小过》卦《象》曰:“山上有雷,小过。君子以行过乎恭,丧过乎哀,用过乎俭。” 侯果曰:山大而雷小,山上有雷,小过于大,故曰“小过”。君子以行过乎恭,虞翻曰:君子,谓三也。上贵三贱,晋上之三,震为行,故“行过乎恭”。谓三致恭以存其位,与谦三同义。丧过乎哀,虞翻曰:晋坤为丧,离为目,艮为鼻,坎为涕洟。震为出,涕洟出鼻目:体大过,遭死丧,过乎哀也。用过乎俭。虞翻曰:坤为财用,为吝啬。艮为止,兑为小。小用密止,云不雨。故“用过乎俭”也。

    《论语》: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奢侈浪费,《晋》变《明夷》。陆绩曰:易,平易也。纣安其位,自谓平易,而反倾覆,故易爻辞“易者使倾”,以象其事。明夷上六:初登于天,后入于地之属是也。


本文作者:钱凤仪,吉林省松原市人,中共党员。曾任长春市第十届政协委员、吉林大学电子信息学院兼职教授,研究员。1994年回国后着手与朋友共同创立长春市齐祥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公司研发生产及销售工业自动化产品,迄今已经20多年。著有《易经哲学原理》《道德经哲学原理》《论语哲学原理》等著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钱凤仪||鬼谷子相人三十六法的理论依据
易经中有哪些智慧?
易经遯卦“肥遯”的取象
《易经》六十四卦,乾卦篇(二):君子法乾自强不息
【周易详解】3 屯卦 | 易學網
同人---第十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