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阳货篇

阳货篇 

 

阳货篇21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这章孔子讲三年之丧这种制度背后回报亲恩的道理。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

宰我请教(孔子)说:“三年之丧的时间太长了,一年就算很久了。

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

一个统治者三年不习礼,礼就荒废,

三年不为乐,乐必崩。

三年不做乐,乐就会崩坏;

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

旧的稻谷吃完,新的稻谷上市,用完一轮木头取火,这样一年就差不多了。”

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

孔子回答说:“(服丧期间)吃着好的米,穿着好的衣服,您的心会安吗?”

曰:“安。”

宰我回答说:“会安啊!”

“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

(孔子气着回答说:)“你觉得心安理得就去做吧!一为有德的君子,吃着美食也不觉得美,听到好的音乐也快乐不起来,住着安稳也不会心安,所以才不会这样做!”

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

宰我离开后,孔子(痛骂他说):“这个宰我真是一个没有仁德的人啊!小孩子出生三年后,才能够脱离父母亲的怀抱。

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

这三年之丧是天下人都遵循的丧礼。

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难道宰我对于自己父母的爱都不满三年吗?”

三年之丧”,郑玄认为是二十七个月,王肃以为二十五个月。“”是“周年”(朱子)或“期限”(黄怀信)。“君子”是“人君”(皇侃)。“”是“渐败”(皇侃)或“毁”(戴望)或“不健全”(黄怀信)。“”是“坠失”(皇侃)或“遗忘”(黄怀信)。“”是“尽”(朱子和刘宝楠)。“”是“登”(朱子)或“成”(戴望)。“”是“取火之木”(朱子),“钻燧”是“钻木取火之名”(皇侃)。“改火”是“年有四时,四时所钻之木不同,若一年则钻之一周,变改已遍也”(皇侃)或“春取榆、柳之火,夏取枣、杏之火,季夏取桑,柘之火,秋取柞、楢之火,冬取槐、檀之火亦一年而周也”(朱子)或“四时变火”(戴望)。“”是“止”(朱子)。“”是“美”(孔安国和邢昺)或“甘”(朱子)。“怀”是“抱”(朱子)。“通”是“达”(邢昺)。

《论语》中有两次提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也提到殷高宗“三年不言”()。孟子更是三年之丧是天子以至于庶人都实行的事(《孟子》〈滕文公上2〉)。它更举出尧、舜、禹和汤的先例,认为这些古圣贤君都是谨守着三年之丧的(《孟子》〈万章上4〉、《孟子》〈万章上5〉和《孟子》〈万章上6〉)。

《礼记》〈檀弓上2〉更提到除了“事亲”要“致丧三年”之外,“事君”要“方丧三年”,“事师”则要“心丧三年”。

刘宝楠引用的很多古代的文献,认为三年之丧,随着周礼的衰微,已经久不实行了。孔子弟子中只有子夏和闵子骞两人仍然奉行三年之丧,算是能遵从师教而身体力行的人。程树德也呼应刘宝楠的看法。孔子逝世之后,弟子也都谨守三年心丧,所以结庐在孔子坟墓之旁,子贡还多守了一倍的时间。

可是有一次子路耻笑一为早上刚服完一年丧事晚上就放声唱歌的鲁国人,孔子就要他不要这样批评人,他也觉得三年之丧太久了(《礼记》〈檀弓上16〉)。这是孔子自打嘴吧吗?

另外一见小事,各家解释也不同:孔子为什么要等宰我出去才开骂?皇侃认为是宰我被孔子骂了,所以离开;邢昺认为宰我“愚执”,孔子不想当面让他难堪,所以等他走了才骂他;朱子认为孔子开骂是孔子怕宰我以为真可以自己心安就去做,所以才开骂。我觉得这些解释都不太实际,宰我人都走了,难道要同学传话给他吗?我想孔子是真气了!这些孔门言语科的人就是这样“巧言乱德”的!老夫子气到骂人停不下来,人走了还骂。这是孔子的真性情啊!

每次我到孔庙大成殿中看到宰我陪祀在内,都想着:孔子骂归骂,毕竟还是爱着学生的。有教无类(或有教无“泪”,总不是欲哭无泪吧)!

(向上滑动启阅)

〈学而11〉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里仁20〉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宪问40〉子张曰:“《书》云:『高宗谅阴,三年不言。』何谓也?”子曰:“何必高宗,古之人皆然。君薨,百官总己以听于冢宰,三年。”

《孟子》〈滕文公上2〉然友之邹问于孟子。孟子曰:“不亦善乎!亲丧固所自尽也。曾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可谓孝矣。』诸侯之礼,吾未之学也;虽然,吾尝闻之矣。三年之丧,齐疏之服,飦粥之食,自天子达于庶人,三代共之。”然友反命,定为三年之丧。父兄百官皆不欲,曰:“吾宗国鲁先君莫之行,吾先君亦莫之行也,至于子之身而反之,不可。且志曰:『丧祭从先祖。』”曰:“吾有所受之也。”谓然友曰:“吾他日未尝学问,好驰马试剑。今也父兄百官不我足也,恐其不能尽于大事,子为我问孟子。”然友复之邹问孟子。孟子曰:“然。不可以他求者也。孔子曰:『君薨,听于冢宰。歠粥,面深墨。即位而哭,百官有司,莫敢不哀,先之也。』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君子之德,风也;小人之德,草也。草尚之风必偃。』是在世子。”然友反命。世子曰:“然。是诚在我。”五月居庐,未有命戒。百官族人可谓曰知。及至葬,四方来观之,颜色之戚,哭泣之哀,吊者大悦。

《孟子》〈万章上4〉孟子曰:“否。此非君子之言,齐东野人之语也。尧老而舜摄也。《尧典》曰:『二十有八载,放勋乃徂落,百姓如丧考妣,三年,四海遏密八音。』孔子曰:『天无二日,民无二王。』舜既为天子矣,又帅天下诸侯以为尧三年丧,是二天子矣。”

《孟子》〈万章上5〉尧崩,三年之丧毕,舜避尧之子于南河之南。天下诸侯朝觐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讼狱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讴歌者,不讴歌尧之子而讴歌舜,故曰天也。夫然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而居尧之宫,逼尧之子,是篡也,非天与也。《太誓》曰:『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此之谓也。

《孟子》〈万章上6〉昔者舜荐禹于天,十有七年,舜崩。三年之丧毕,禹避舜之子于阳城。天下之民从之,若尧崩之后,不从尧之子而从舜也。禹荐益于天,七年,禹崩。三年之丧毕,益避禹之子于箕山之阴。朝觐讼狱者不之益而之启,曰:『吾君之子也。』讴歌者不讴歌益而讴歌启,曰:『吾君之子也。』丹朱之不肖,舜之子亦不肖。舜之相尧,禹之相舜也,历年多,施泽于民久。启贤,能敬承继禹之道。益之相禹也,历年少,施泽于民未久。舜、禹、益相去久远,其子之贤不肖,皆天也,非人之所能为也。莫之为而为者,天也;莫之致而至者,命也。匹夫而有天下者,德必若舜禹,而又有天子荐之者,故仲尼不有天下。继世以有天下,天之所废,必若桀纣者也,故益、伊尹、周公不有天下。伊尹相汤以王于天下。汤崩,太丁未立,外丙二年,仲壬四年。太甲颠覆汤之典刑,伊尹放之于桐。三年,太甲悔过,自怨自艾,于桐处仁迁义;三年,以听伊尹之训己也,复归于亳。周公之不有天下,犹益之于夏,伊尹之于殷也。孔子曰:『唐虞禅,夏后、殷、周继,其义一也。』

《礼记》〈檀弓上2〉事亲有隐而无犯,左右就养无方,服勤至死,致丧三年。事君有犯而无隐,左右就养有方,服勤至死,方丧三年。事师无犯无隐,左右就养无方,服勤至死,心丧三年。

《礼记》〈檀弓上16〉鲁人有朝祥而莫歌者,子路笑之。夫子曰:“由,尔责于人,终无已夫?三年之丧,亦已久矣夫。”子路出,夫子曰:“又多乎哉!逾月则其善也。”

《朱子语类》〈论语二十九〉〈宰我问三年之丧章1〉问“钻燧改火”。直卿曰:“若不理会细碎,便无以尽精微之义。若一向细碎去,又无以致广大之理。”曰:“须是大细兼举。”

《朱子语类》〈论语二十九〉〈宰我问三年之丧章2〉问:“『宰我问三年之丧』,为自居丧时问,或为大纲问也?”曰:“必是他居丧时。”问“成布”。曰:“成布,是稍细成布,初来未成布也。”问“縓缘”。曰:“縓,今浅绛色。小祥以縓为缘。看古人小祥,縓缘者不入,谓縓礼有『四入』之说,亦是渐渐加深色耳。然古人亦不专把素色为凶。盖古人常用皮弁,皮弁纯白,自今言之,则为大凶矣。”刘问布升数。曰:“八十缕为一升。古尺一幅只阔二尺二寸,算来斩衰三升,如今网一般。”又云:“如今漆布一般,所以未为成布也。如深衣十五升布,似如今极细绢一般,这处升数又晓未得。古尺大短于今尺,若尽一十二百缕,须是一幅阔不止二尺二寸,方得如此。所谓『布帛精粗不中数,不粥于市』,又如何自要阔得?这处亦不可晓。”

《朱子语类》〈论语二十九〉〈宰我问三年之丧章3〉亚夫问宰我问短丧处。曰:“此处圣人责之至严。植录云:“圣人寻常未尝轻许人以仁,亦未尝绝人以不仁。”所谓『予之不仁』者,便谓他之良心已死了也。前辈多以他无隐于圣人而取之。盖无隐于圣人,固是他好处,然却不可以此而掩其不仁之罪也。”

论语日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注疏】《弟子规》出处注 | 孟晓路
西山读书记卷十一
孔子儒家文化就是炎黄文化
书库 子部 类书类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理学汇编.经籍典 卷一百二十六
一起学《论语》20.3尧曰篇——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
林泉随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