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至今仍现存于世的中国名剑

越王勾践剑(湖北省博物馆)

春秋晚期越国青铜器,出土于湖北江陵马山5号楚墓出土。因剑身上被镀上了一层含铬的金属而千年不锈。经无损科学检测,其主要合金成分为铜、锡、铅、铁、硫等。花纹处含硫高,因硫化铜可防锈。剑通高55.7厘米,宽4.6厘米,柄长8.4厘米,重875克,极其锋利。刻有“钺王鸠浅,自乍用鐱”八字。


越王州勾剑(上海博物馆)

也叫州句剑,现存数把同名剑,图中这把现存于上海博物馆。


越王州勾剑(荆州博物馆)

战国早期,通长56.2厘米。荆州市荆州区藤店一号墓出土。此剑的剑身近格有两行错金铭文,每行四字,字体为鸟虫书,释文为“越王州勾自作用剑”。州勾是越王勾践的重孙,在位三十七年(公元前448-412年)。此剑出自楚墓,可能是楚灭越后流入楚地的。


越王州勾剑(湖南省博物馆)


越王州句剑(苏州东吴博物馆)

长59.1厘米剑身修长,有中脊,两侧出刃,刃作两度弧曲状,顶端收聚成尖锋。剑首向外翻卷作圆饼形,内铸若干道细小的同心圆纹;剑茎为圆柱体,并有两道突起的箍。宽格上铸有“越王州句自作用剑”。该剑铸造精良,为历代传送的名剑之一,被评定为国宝。


越王者旨於赐剑(上海博物馆)

同名剑现存数把,图中这把现存于上海博物馆


越王者旨於睗剑(浙江省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越王者旨於睗剑(苏州东吴博物馆)

长56.8厘米,剑身修长,有突起的中脊,两侧刃部有两度弧曲,顶端收聚成尖锋。剑茎为圆柱体,并有两道突起的箍,剑格上铸有铭文:越王者旨於睗剑。


吴王光青铜剑(中国国家博物馆)


吴王夫差青铜剑(中国国家博物馆)


燕王职剑(陕西历史博物馆)


玉柄铁剑(收藏于河南博物院)

中国最早的铁制品,玉柄铁剑1990年出土于河南省三门峡市虢国墓(虢季墓),剑长20厘米,茎长13厘米,属西周晚期器物,河南博物院“九大镇院之宝”之一。


吴王夫差青铜剑(河南博物院)

1976年辉县市百泉征集,剑首已经损坏,但是剑身的铭文依旧可见。该剑现收藏于河南博物院。


越王不光剑(绍兴博物馆镇馆之宝)


戊王者旨於睗剑(绍兴县博物馆镇馆之宝)


吴王寿梦之子剑(越国文化博物馆)

此剑虽然已经锋芒不再,但是铭文还依稀可见。这把剑的铭文历史文化价值巨大,甚至是极罕见的孤品。


嵌烤花剑 (越国文化博物馆)

春秋战国时期的越剑,是中华民族古代兵器中的瑰宝,其精湛而独特的制剑工艺,为中华一绝,其精美的镶嵌烤花工艺,和表面防腐技术,令现代工艺望而生畏。此剑工艺独特,制作极为精良,是至今为此所发现的古越兵器中,制作最精、工艺最美的一柄越剑,其镶嵌、烤花的艺术,成就极高,至今未发现有第二,是剑中瑰宝,称其为王者之剑当之无愧。


燕王剑(现藏于临淄齐国历史博物馆)

该剑长59厘米,宽4.2厘米,重1000克 。1997年7月,淄博临淄区龙贯村村民韩如水在该村东面淄河滩承包的河滩上发现此剑,剑脊上铸有“郾王职作武某旅剑”八字文。极有可能为齐燕之战的遗物。


兵马俑二号坑出土的秦剑,被一尊高级军吏俑压弯千年,出土后竟然自己弹直,剑刃依旧锋利没有生锈。根据检测,这把剑采用了铬盐氧化技术,是20世纪美国和德国发明的。难以想象2200多年前的秦朝是如何做到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馆藏古今名剑大集锦(图)古
中国古代出土的十大稀世宝剑,埋藏千年,剑出惊天下
已出土中国古代十大青铜名剑,居然只有一剑上过国家宝藏?
中国现存名剑:揭开这些历史名剑的神秘面纱
被誉为国宝的8把中国宝剑,严禁到国外展出,每一把都价值连城!
不止是越王勾践剑和吴王夫差矛:国内博物馆收藏的吴越楚兵器综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