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笠翁对韵》卷二 十三覃 详解
宫对阙,座对龛。水北对天南。蜃楼对蚁郡,伟论对高谈。遴杞梓,树楩楠。得一对函三。八宝珊瑚枕,双珠玳瑁簪。萧王待士心惟赤,卢相欺君面独蓝。贾岛诗狂,手拟敲门行处想;张颠草圣,头能濡墨写时酣。
  闻对见,解对谙。三橘对双柑。黄童对白叟,静女对奇男。秋七七,径三三。海色对山岚。鸾声何哕哕,虎视正眈眈。仪封疆吏知尼父,函谷关人识老聃。江相归池,止水自盟真是止;吴公作宰,贪泉虽饮亦何贪。
【注释】
【覃】⑴(tán谈):①深思,②姓。⑵(qín勤):姓。
【阙】皇帝居处,借指朝廷。
【龛(kān音刊)】供奉神、佛像或祖先牌位的石室或橱柜。
【蜃(shèn音慎)楼】东坡仕登州,作文祷海,而海市见。海洋上由空气折射而成的幻影,古人以为是蜃(一种大蛤蜊gélì)气所化,称蜃楼。
【蚁郡】(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写淳于棼(fén音坟)酒醉后梦游大槐安国,被招为附马,守南柯郡。醒后,方发现槐安国乃是其宅南一棵大槐树下的蚁巢,而所谓的南柯郡,就是槐树向南的一个树枝。
【伟论】高明超卓的言论。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山谷上》:“惟鲁直、文潜二诗,杰句伟论,殆为绝唱,后来难复措词矣。”明方孝孺《御赐训辞记》:“宏猷伟论,裨乎宗社。”
【高谈】⑴侃侃而谈,大发议论。三国魏刘劭《人物志·接识》:“是故多陈处直,则以为见美,静听不言,则以为虚空,抗为高谈,则为不逊。”北周庾信《预麟趾殿校书和刘仪同》:“高谭变白马,雄辩塞飞狐。”明许承钦《将相谈兵歌题蔡怀真画册》诗:“蟹羹鱼炙行日夕,高谈话昔情逾敦。”
⑵不切实际的议论。晋葛洪《抱朴子·官理》:“昔卫灵听圣言而数惊,秦孝闻高谈而睡寐。”
⑶高明的谈吐;高尚的言谈。南朝梁萧统《讲解将毕赋三十韵诗依次用》:“高谈属时胜,寡闻终自恧。”恧(nǜ),惭愧。宋秦观《送乔希圣》诗:“杖藜对客骋高谈,自觉胸襟辈尧禹。”清吴伟业《哭志衍》诗:“高谈群儿惊,健笔小儒怍。”
【遴杞梓】选拔人才。遴(lín林),谨慎选择,选拔。杞(qǐ起)、梓(zǐ子),两种木质优良的树,古人以喻优秀人才。《国语》:“其大夫皆卿材也,若杞梓、皮革焉。”
【树楩楠】树,种植。楩(pián骈),木名,即黄楩树。楠,树名,楩、楠是两种木质优良的树,生在南方。树楩楠,比喻培养人才。
【得一】“一”是个哲学概念。《老子》中有“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的话。
【函三】东汉著名经学家郑玄说:“《易》一名而含三义:所谓易也,变易也,不易也。”意思是:《周易》的“易”字含三方面意义:简易、变易和不变。
【双珠玳瑁簪】用玳瑁做的有两个珠子的簪子。玳瑁(dàimào音代冒),一种海龟,其甲可制作工艺品。簪,古代妇女用来绾头发的一种饰品。汉乐府《汉铙歌十八曲之十二·有所思》:“有所思,乃在大海南。何用问遗君?双珠玳瑁簪,用玉绍缭之。闻君有他心,拉杂摧烧之。摧烧之,当风扬其灰。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鸡鸣狗吠,兄嫂当知之。妃呼豨!秋风肃肃晨风飔,东方须臾高知之!”
【萧王待士心惟赤】汉光武帝初起时,曾被更始帝刘玄封为萧王。他在镇压铜马、高湖等起义军时,收降许多人,并将首领封为列侯,以收买人心。所以当时有人说:“萧王推赤心置人腹中,安得不投死乎!”
【卢相欺君面独蓝】(唐)卢杞长得特别丑陋,史称“鬼貌蓝色”,代宗时为相,迫害忠良,盘剥百姓,干了许多坏事。人曰“蓝面鬼”。
【贾岛诗狂,手拟敲门行处想】唐诗人贾岛,一次在驴背上得“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两句诗,开始想用“推”字,后改“敲”,仍觉未妥,不觉冲撞京兆尹韩愈。韩愈问明原因,想了一会,认为“敲”字好。这就是“推敲”一语的由来。
【张颠草圣,头能濡墨写时酣】张旭也。字伯高,唐代吴(今江苏苏州)人,生卒年不详。为著名书法家,以草书最为知名,有草圣之称。其书法逸势奇状,连绵回绕,具有新风格。与李白歌诗、裴旻剑舞并称三绝。相传他往往大醉后呼喊狂走,挥洒落笔,有时以发濡墨而书,故世称为张颠、书颠。杜甫《饮中八仙歌》:“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颠,疯子。濡(rú如),沾染。
【解(xiè音泻)对谙(ān音安)】解,明白。谙:了解,熟悉。
【双柑】二蜜柑和一斗酒,为游春时所携带的酒食。后泛指游春。(唐)冯贽《云仙杂记》卷二引《高隐外书》:“晋戴颙(音yóng),春日携双柑斗酒,人问何之,曰:‘往听黄鹂声。此俗耳针砭,诗肠鼓吹,汝知之乎?’”颙(yóng)⑴大头。⑵大。⑶〔~~〕①肃敬的样子;②景仰的样子;③波涛汹涌的样子。⑶仰望:~望。
【静女】仪态端方的少女。《诗经·邶(bèi)风·静女》有“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秋七七】殷七七,唐代道士,名天祥,又名道筌。尝自称七七,不知何所人。游行天下,不测其年寿。面光白,若四十许人。每日醉歌道上。周宝镇浙西,师敬之。尝试其术,鹤林寺杜鹃花为天下第一,周宝谓殷七七曰:“闻君能顷刻开花,今方重九,花能开乎?”七七曰:“诺。”即于掌中作幻术使花开。夜闻一女子曰:“妾为上帝司此花,不久即归阆苑。”此七七即代指杜鹃花。
【径三三】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有“三径就荒,松菊犹存”两句。此“径三三”即代指菊花。“三径”见十四盐“三径隐陶潜”注释。原注:陶渊明种菊:“冶冶溶溶三径色,风风雨雨九秋时。”未明该句出处。
【山岚(lán兰)】山中的雾气。
【鸾声何哕哕(音汇)】《诗·小雅·庭燎》有“君子至止,鸾声哕哕”二句。鸾,车铃。哕,①(yuě),呕吐;②(huì汇),[象]乐声,[形]深暗。
【虎视正眈眈(音丹)】这是《周易·颐卦》中的一句。眈眈(dān丹):注视的样子。
【仪封疆吏知尼父】在卫国仪地当官的人能够理解孔子。仪是春秋时卫国的地名。尼父即孔子。《论语》记载,孔子到卫国去,仪邑主管边境的“封人”要求见孔子,见过之后对孔子的学生说:你们不要为流亡而苦恼,上天将让孔子制礼作乐的。《左传·哀公十六年》载,夏四月己丑,孔丘卒,公诔之曰:“旻天不吊,不慭(yìn,愿意)遗(yí,留下)一老,俾(bǐ,使)屏余一人以在位。茕茕余在疚,呜呼哀哉!尼父无自律。” 
【函谷关人识老聃】守函谷关的尹喜能认出圣人老子。春秋末年,函谷关的关令尹喜见紫气东来,知有圣人至,果遇老子骑青牛过关,后老子将所著《道德经》授于尹喜。杜甫《秋兴八首》诗其五中“东来紫气满函关”即用此典。聃(dān音丹):老子名李聃。
【江相归池,止水自盟真是止】江万里,名临,字子远,号古心,朱熹的再传弟子,文天祥为其再传弟子。《宋史江万里传》载,江万里南宋末年曾为左丞相,后退居饶州芝山,闻襄樊失守,凿池芝山后圃,名其亭曰“止水”,人莫谕其意,后闻元军至城破,执门人陈伟器手,曰:“大势不可支,余虽不在位,当与国共存亡。”偕子江镐及左右相继从容投水死。江万里先后创办了白鹭洲书院、道源书院、宗濂精舍等三所书院,一生奖掖人才,培养出了一批以文天祥为代表的杰出人士,另外刘南圃、刘辰翁、欧阳守道、邓光荐等都是他的学生。
【吴公作宰,贪泉虽饮亦何贪】《晋书·吴隐之传》载,(晋)吴隐之清廉,他到广州为刺史,未至州二十里,地名石门,有泉水曰贪泉,人们说,谁饮此水都会起贪心。吴隐之故意饮了贪泉水,并作《贪泉歌》诗一首:“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到郡后更加廉洁自守,终身矢志不贪。后世用此语表示行为正大,节操高尚。歃(shà音厦),用嘴吸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笠翁对韵》下卷十三覃详解
中华经典名著《笠翁对韵》全文解释(上卷六鱼)
对韵下卷——十三 覃(an)(一)
【声律启蒙】分段解释之五徵原文及翻译
文社诗家风采‖【泥和】四时律风作品专辑‖文社社刊总第29期
菊 颂【谨呈养心诗二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