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番茄白绢病

【转载】番茄白绢病---图片  

2011-09-27 15:05:38|  分类: 番茄病虫害防治|字号 订阅

 
受害病株 
 
受害病株



根部受害状

一、症状


更多图片

  发病部位主要在近地面的茎基部。病茎基部初呈暗褐色病斑,后逐渐扩大,稍凹陷,其上有白色绢丝状的菌丝体长出,多数为辐射状,边缘处尤其明显,病株最下部的叶片开始变黄或萎蔫。后期在病部生出许多茶褐色油菜籽状的菌核。天气潮湿时,菌丝体会扩展到根部周围的地表和土隙中,并产生菌核。这时受病植株的茎基部已完全腐烂,致使全株茎叶萎蔫和枯死。有时近地面的番茄、茄子、南瓜果实和马铃薯块茎等都能被害,果实或块茎被害部呈软腐状,表面密生白色绢丝状菌丝和菜籽状的菌核。

 

二、病 原

  本病由白绢薄膜革菌[ Pelliculariarolfsii(Sacc.)West.]侵染所致。 本菌属担子菌亚门薄膜革菌属真菌。无性世代为齐整小核菌(Sclerotium rolfsiiSacc.),属半知菌亚门小核菌。该病菌除形成菌核外,在湿热环境下尚能产生担子和担孢子,但担孢子传病作用不大。菌核初为白色,后逐渐变为淡黄色、栗褐色至茶褐色,表面平滑,近球形或球形,直径0.8-2.3mm,与油菜籽十分相似。担子无色,单胞,棍棒状,大小16×6.6um, 其上对生4个小梗。小梗无色,单胞,长3-5um,于其顶端着生担孢子。担孢子无色,单胞,倒卵形,大7×4.6um,肉眼看来如白粉状。 病菌发育最适温度为32-33℃,最高40℃,最高8℃。耐酸碱度范围为pH1.9-8.4,最适为pH5.9。

 

三、侵染循环

  病菌主要以菌核核在土壤中越冬,也可以菌丝体随病残组织遗留在土中越科冬。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菌核萌发产生菌丝,从寄主的根部或近地面的茎基部直接侵入,如果根茎部有伤口,更有利于病菌的侵入。田间出现中心病株后,病株周围土壤中的菌丝可以沿着土隙缝或地面蔓延到邻近植株。此外,病菌也可以通过雨水及中耕等农事操作而传播。菌核抗逆性很强,在室内可存活10年,在田间也能存活5-6年,但在灌水的情况下经3 -4个月即死亡。带有菌核的病株喂饲牲畜后,菌核通过牲畜的消化道仍能存活。故厩肥也有传病的可能。

 

四、影响发病的因素

  病菌在高温、潮湿而有充足空气的环境条件下发育良好,故此病在我国南方高温多湿的6-7月间发生严重,随着气温降低,发病减少。酸性土壤有利于病害的发生。由于病菌在通气良好的环境条件下发育良好,故疏松的砂质土壤发病较多。土地连作发病重,前作为花生或大豆等容易感病的作物,后作为茄科蔬菜,发病常严重。

 

五、防 治

  1、轮作:发病严重的蔬菜地,可与禾本科作物如大麦、小麦、玉米等进行轮作。
  2、深耕:在蔬菜收获后应深翻土壤,可以促使病菌死亡。
  3、消灭病株:早期发现被害植株,宜及早拔除加以烧毁或深埋,病穴可灌洒50%代森铵400倍液或撒施石灰粉。拔除病株的工作应在菌核形成之前进行。
  4、合理施肥:在土壤表层施用没有腐熟的有机肥料,会加重白绢病的发生,故有机肥料如厩肥等应作为基肥,深埋于土壤下层。如用作追肥,必须经过充分腐熟后方可施入菜地。根据国外报道,有些感病作物在田间施用硝酸钙、硫酸铵等氮素肥料,可以减少白绢病的发生。据测定,20ppm 亚硝酸盐能阻碍白绢病的生长,400ppm 亚硝酸盐能完全抑止它的生长。所以,合理施用氮素化学肥料可以减轻发病。
  5、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可在植株基部及其周围土壤施用50%代森铵800-1,000倍液,隔7-10天后再用一次,以杀灭土壤中的病菌。也可用75%五氯硝基苯0.5公斤加湿润细土15-25公斤, 撒施于植株茎基部周围的土壤上喷雾用20%三唑酮乳油2000倍液、35%甲基托布津悬浮剂500倍液、40%五氯硝基苯悬浮液400倍液或50%混杀硫悬浮剂500倍液等。每隔7~10天喷1次,至控制病情止。


 
植株受害状 
 
受害部位产生菌核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魔芋产业发展系列谈之浅谈魔芋种植病虫害防治
兰花白绢病的识别及防治
花毛茛怎么种
扁豆白绢病高温高湿环境易发生,导致茎腐死棵,采取3招有效防治
花生白绢病如何防治?
白绢病已成为花生种植的头号“杀手”,防治其实很简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