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玉米褐斑病

玉米褐斑病
 
 
简 介 
  英文名  Corn brown spot
  病原  玉蜀黍节壶菌Physoderma maydis Miyabe.,属鞭毛菌亚门。
  分布  长江流域发病重。近年来华北夏玉米病情日渐严重。


  详 细 资 料 
为害症状 
    病斑主要发生在叶片、叶鞘和茎上,有时在果穗外苞叶和雄花上出现黄色长圆形到圆形的很小斑点,叶片上也出现横带状症状。病组织逐渐变成褐色到赤褐色,并愈合成大而不规则的斑块;病组织细胞瓦解,并显出脓疱状突起,其中含有黄褐色到暗褐色的孢子囊。叶鞘受害的茎节,常在发病中心折断。 
病原物 
    孢子椭圆形,一端扁平有盖,萌发时盖开启,大小(22~45)微米×(18~30)微米,内有乳头状突起的无盖排孢,释放出游动孢子。游动孢子有单尾鞭毛,大小(5~7)微米×(3~4)微米。孢子囊长,薄壁,椭圆形。 
侵染循环 
    病原以休眠孢子囊在病残体上或土壤中越冬。春天产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先在玉米植株叶表面水滴中移动,并形成侵染丝,常于喇叭口期侵害玉米的幼嫩组织。在侵染后的16~20天进入叶肉组织或簿壁组织细胞里的菌丝形成膨大的营养结构。 
发生因素 
    发病季节适温高湿多雨的气候条件、种植的玉米主要品种不抗病、玉米栽培密度过大和田间管理措施不合理等。
  (1)环境:孢子囊萌发需要叶片上有水滴和相当高的温度,一般最适温度为。该病在高湿条件下发病重,利于病害流行。7~9月份气温高,湿度大,长时间降雨,易发病。高湿条件下,发病重。
  (2)栽培:①玉米种植密度大,通风透光性能差,田间小气候条件有利于玉米褐斑病发生为害。据调查玉米种植密度每260 000-67 500株的田块褐斑病病株率一般在30%以上,而每245 000-52 500株的田块病株率只有13%。另外玉米与大豆、棉花等作物间(混)套种的田块通风透光强,发病较轻。②米种植后管理粗放,雨后田间排水不良,渍害严重造成田间湿度增大,有利病害侵染为害。玉米生长中期缺肥现象严重,没有及时追施化肥,肥力条件较差,造成玉米生长衰弱,抗病性降低。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实行3年以上轮作。推广旱播与配方施肥技术。合理密植,施足底肥,适当追肥,适时浇水,及时中耕除草等措施,均可促进玉米健壮生长,增强抗病能力,又能消灭寄主,减轻病害。收获后彻底清除病残体,及时深翻。
  (2)药剂防治:①用种子重量0.5%的34%卫福SC拌种。②玉米10~13叶期喷20%三唑酮EC 3 000倍液,或50%苯菌灵WP 1 500倍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进入8月,玉米除了南方锈病,这几种病害也要及时预防,当心减产!
加强玉米中后期管理,重点防五病
温室辣椒后期“鱼眼斑”较多?提早防治保产量,这几点很关键
葵花褐斑病高温多湿条件下易发生,防治有7招,有效预防最关键
葡萄霜霉病防治(图文识别)
葡萄各时期霜霉病详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